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ASAⅠ-Ⅱ级,男83例,女37例,年龄36-79岁,体重51-85kg。随机分为异氟醚组(I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60例择期行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肝癌射频消融术。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辅助呼吸,麻醉维持使BIS于40-60,BP、HR高于基础值20%以上时,追加0.05-0.1mg芬太尼,适时追加维库溴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结束时(T2)及术后24h(T3),采集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清IL-4、IL-10、HMGB1及VEGF-1浓度。结果:T0,T1,T2及T3时间点,I组与S组血浆中细胞因子IL-4、IL-10、HMGB1和VEGF-1的浓度均随时间升高,T3时间点血浆中细胞因子浓度达到释放高峰。在T2及T3时间点,与I组比较,S组IL-4及IL-10升高,HMGB1和VEGF-1的浓度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0及T1时间点,两组血浆中IL-4、IL-10、HMGB1和VEGF-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比异氟醚麻醉能够更好地调节肝癌患者围术期血浆炎症因子的生成,从而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地氟醚和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肝癌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ASAⅠ-Ⅱ级,男60例,女40例,年龄41~82岁,体重50~83kg,随机分为地氟醚组(D 组)和七氟醚组(S 组),每组50例患者择期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肝癌射频消融术。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辅助呼吸,麻醉维持使 BIS 于40~60,BP、HR 高于基础值20%以上时,追加5~10μg 舒芬太尼,适时追加罗库溴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结束时(T2)及术后24h(T3),采集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清 IL -4、IL -10、HMGB1及 VEGF -1浓度。结果:T0、T1、T2和 T3时间点,D 组与 S 组血浆中细胞因子 IL -4、IL -10、HMGB1和 VEGF -1水平均随时间升高,T3时间点血浆中细胞因子浓度达到释放高峰。在各个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浆中 IL -4、IL -10、HMGB1和 VEGF -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氟醚和地氟醚麻醉对肝癌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影响无明显区别,是肿瘤患者较好的麻醉药物,有利于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七氟醚低流量循环紧闭式吸入麻醉用于胸部肿瘤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报告低流是七氟醚循环紧闭式吸入麻醉用于胸部肿瘤手术133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方法:术中吸入低流量氧气及七氟醚麻醉,氧流量为0.5~1L/分,七氟醚最初吸入浓度为3%~4%(1.8~2.4MAC),维持吸入浓度为1.5%~2.5%(0.9~1.4MAC)。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血压和心率无创监测。结果:七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对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中平均动态压心率变化稳定,心肌耗氧量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七氟醚在老年胃肠道间质瘤手术麻醉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间确诊并收治的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麻醉组30例,七氟醚麻醉组30例,比较二者麻醉中的效果差异和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丙泊酚麻醉组与七氟醚组手术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麻醉组麻醉效果优于七氟醚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麻醉组和七氟醚麻醉组对患者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满意度为93.3%,七氟醚组为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与七氟醚均能用于胃肠道间质瘤手术麻醉,但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七氟醚麻醉应用于冠心病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有效性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胃癌患者66例,依据麻醉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芬大尼和维库溴铵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持续性吸入七氟醚.2组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及术后6d镇静和疼痛评分.检测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A)值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CVP、SpO2、HR以及术后6d的Ransay和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8和TNF-c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而LVEF和E/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冠心病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应用七氟醚麻醉效果良好,且发挥了较好心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在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早期认识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食管癌患者98例,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持续吸入七氟醚。对2组患者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血氧饱和度(Sp O_2)、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及术后6 d的疼痛和镇静评分。检测2组简易智精神能量表(MMSE)评分及认知障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p 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CVP和HR及术后6 d的VAS和Ransay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认知障碍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应用七氟醚麻醉的效果良好,且可明显改善患者早期认识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七氟醚维持麻醉在胰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胰腺癌切除术的60例胰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全麻处理,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采用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不同年龄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9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按照不同年龄分为高龄组(≥60岁)和中青年组(<60岁)。患者均给予七氟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中青年组T1、T2、T3时间点高切变率、T3时间点低切变率、T2及T3时间点低切变率全血黏度、T1及T3时间点血浆黏度、T3时间点全血还原黏度、T2时间点红细胞刚性指数、T3时间点红细胞变形指数、T3时间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T1、T2、T3时间点血沉方程K值与高龄组比较,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肠癌根治术中采用七氟醚麻醉,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中青年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地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在胸科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静脉麻醉(Ⅰ组)和地氟醚静吸复合麻醉(Ⅱ组)两组,每组20例。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Ⅰ组术中1-1.5h追加咪唑安定半量,Ⅱ组吸入6%地氟醚,氧流量4L/min,吸入5min后氧流量减为0.5L/min,两组术中间断注入维库溴铵和芬太尼。观察麻醉各期MAP、HR、SpO2、ECG变化、术中药物应用和术毕恢复情况。结果:Ⅰ组患者在断肋时需静注芬太尼;Ⅱ组术中MAP、HR基本平稳;两组术毕意识恢复良好,Ⅱ组维库溴铵和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Ⅰ组(P<0.01)。结论:地氟醚低流量静吸复合麻醉较单纯静脉麻醉用药量少,麻醉维持平稳,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地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在胸科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40例择期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单纯静脉麻醉 (Ⅰ组 )和地氟醚静吸复合麻醉 (Ⅱ组 )两组 ,每组 2 0例。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 ,Ⅰ组术中 1~ 1.5h追加咪唑安定半量 ,Ⅱ组吸入 6 %地氟醚 ,氧流量 4L/min ,吸入 5min后氧流量减为 0 5L/min ,两组术中间断注入维库溴铵和芬太尼。观察麻醉各期MAP、HR、SpO2 、ECG变化、术中药物应用和术毕恢复情况。结果 Ⅰ组患者在断肋时需静注芬太尼 ;Ⅱ组术中MAP、HR基本平稳 ;两组术毕意识恢复良好 ,Ⅱ组维库溴铵和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Ⅰ组 (P <0 0 1)。结论 地氟醚低流量静吸复合麻醉较单纯静脉麻醉用药量少 ,麻醉维持平稳 ,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先给予丙泊酚、咪达唑仑和顺式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静脉麻醉组患者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吸入麻醉组患者采用持续吸入七氟醚,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质量情况。结果静脉麻醉组患者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诱导前均明显上升(均P<0.05),吸入麻醉组患者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诱导前均明显上升(均P<0.05),吸入麻醉组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静脉麻醉组均明显上升(均P<0.05)。与吸入麻醉组相比,静脉麻醉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呼叫睁眼时间及离开手术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0.05)。与吸入麻醉组相比,静脉麻醉组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明显升高(t=3.92,P<0.05)。结论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均可维持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但静脉麻醉后患者苏醒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12.
张凯舰 《现代肿瘤医学》2020,(21):3797-3801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8例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两组均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取全麻,观察组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气腹后0.5 h(T2)、拔管后5 min(T3)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应激反应血清因子[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4(IL-4)、IL-8]水平、术后苏醒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0-T3时期SBP、DBP、HR波动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两组T0-T2时期Cor、IL-4、IL-8水平呈上升趋势,T2-T3时期呈下降趋势,观察组波动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舒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躁动、室性早搏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5.88%较对照组23.53%低(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可有效维持术中血压、心率稳定,减少全麻药物使用剂量,减轻术中应激反应,提高苏醒质量,还可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新型喉罩在腹腔镜盆腔肿瘤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新型喉罩(NLMA)在腹腔镜盆腔肿瘤切除术麻醉中的可行性.采用弹性树脂探条引导法置入NLMA,记录NLMA置入前即刻、置入后1、3、5和10 min及气腹后5、10、20和30 min时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同时观察NLMA通气罩在不充气、充气10、20和30 mL时,分别在气道压20、30和40 cm H2O水平,患者处于头正中位、屈曲位、过伸位和侧位的气道密封效果.NLMA置管成功率100%,血液动力学、PETCO2及SpO2稳定(P>0.05),喉罩气囊不充气,气道压20 cmH2O时,76.5%~77.9%不漏气;充气30 mL气道压低于30 cmH2O时,91.8%~97.5%不漏气,气道压40 cmH2O时,5例少量漏气.各种头位不影响气道密闭效果.95.6%患者胃管1次置入成功,纤支镜证实NLMA位置好,术后无不良反应.初步结果提示,NLMA可安全用于腹腔镜盆腔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张国英  李泸平  范应中 《癌症进展》2021,19(21):2261-2264
目的 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肾母细胞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4例肾母细胞瘤患儿根据患儿住院病历号末位奇偶数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6),两组均给予规范化手术治疗,其中观察组给予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和儿童生存质量癌症模块量表(PedsQLTM3.0)评估患儿生活质量,同时评估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知识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PedsQLTM4.0量表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角色功能评分和PedsQLTM3.0量表疼痛与受伤、恶心、操作过程的焦虑、治疗的焦虑、担忧、认知问题、对外貌的自我感受、交流问题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知识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肾母细胞瘤患儿术后应用中有较好的效果,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提高家属相关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小儿颅脑肿瘤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分析小儿颅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特点,收集28例颅内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颅脑CT和MRI结果,并进行临床分析。28例患者发病年龄1~3岁5例,3~7岁12例,7~14岁11例。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4例,小脑蚓部星形细胞瘤5例,室管膜瘤4例,颅咽管瘤3例,脑干肿瘤2例,大脑半球胶质瘤2例,松果体区肿瘤2例,畸胎瘤2例,不能确定性质4例。有16例首诊时被误诊。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颅内肿瘤易误诊,应对顽固性呕吐、脑炎、脑膜炎、颅内高压的表现、脑积水尤其合并智力低下患儿做详细体检和影象学检查,尽早确诊,为患儿争取早期适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气管内插管全麻在支气管肿瘤冷冻术中的麻醉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8例支气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气管内插管全麻组(观察组)和静脉镇静加气管内表面麻醉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氧分压(SO2)水平的变化,并评价各种方法的安全性。手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随访,并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的MAP、HR水平在麻醉前(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AP和HR水平在冷冻开始前(T1)、冷冻开始后30 min(T2)、冷冻结束时(T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O2水平在各时间节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均未见异常。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20例(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和情感职能(R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气管肿瘤冷冻术中应用气管内插管全麻麻醉效果更佳,且安全性高,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8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行外科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研究组患者于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于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电解质紊乱、脑血管痉挛、肺部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次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残疾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烷单纯吸入麻醉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肺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医院收治的80例行肺癌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七氟烷单纯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单肺通气开始前及结束前、关胸后和术后1d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0(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值。结果单肺通气开始前、单肺通气结束前和关胸后,两组患者血清IL-6细胞因子水平均较麻醉诱导前持续上升,术后1d均下降,但仍高于麻醉诱导前。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在单肺通气开始前和结束前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单肺通气开始前、单肺通气结束前和关胸后,两组患者血清IL-8细胞因子水平均较麻醉诱导前持续上升,术后1d均下降,但仍高于麻醉诱导前。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在单肺通气开始前及结束前和关胸后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单肺通气开始前、单肺通气结束前和关胸后,两组患者血清IL-10细胞因子水平均较麻醉诱导前持续上升,术后1d均下降,但仍高于麻醉诱导前。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在单肺通气开始前及结束前、关胸后和术后1d,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与七氟烷单纯吸入麻醉相比,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更有利于维持肺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平衡,减轻患者不良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PET/CT在年轻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躯干PET/CT检查且年龄≤25岁的病例,共75例(男性35例,女性40例)89次检查。结果所患肿瘤前三位依次为淋巴瘤(31%)、卵巢肿瘤(16%)和神经内分泌肿瘤(8%)。PET/CT用于协助诊断(42%)、分期(11%)、疗效评估(27%)和复发监测(30%)。PET/CT对63%(22/35)的淋巴瘤诊断、分期、治疗评估和复发监测有重要意义,改变了58%(7/12)的卵巢肿瘤患者的诊疗决策,对40%的其他肿瘤患者有帮助。对年轻患者的图像分析须注意胸腺、卵巢和子宫内膜等生理性摄取。结论PET/CT对于指导儿童和青少年肿瘤诊疗具有较大价值,可在权衡辐照危害后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