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住院治疗的128例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4例。A组给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而B组患者则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治疗前给予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B组患者治疗满意率(96.9%)明显高于A组患者(84.4%),两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3月-2006年9月施行宫腔镜宫颈锥切术治疗CINⅠ级-Ⅱ级50例,手术时间5—15min,平均8.2min,出血量5—10ml,未发生周围组织损伤。结果:50例中术后证实为CIN的41例,术后随访细胞学检查1例异常,阴道镜活检为CINI,再次行宫颈电切,术后随访6个月无异常。其余患者术后随访细胞学检查正常。结论: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是治疗CINⅠ级-Ⅱ级的-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凝辅助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在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Ⅲ)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34例CIN Ⅲ患者,通过宫腔镜电凝辅助CKC和传统CKC的方法,了解患者术前组织活检与术后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经B超与宫腔镜联合检查确诊为黏膜下子宫肌瘤的8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均行经宫颈宫腔镜下肿瘤切除术,术后随访1~3年,从残余肌瘤再生情况、月经状况有无改善、是否需要二次手术分析手术疗效,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手术安全性。结果 87例患者术中B超和宫腔镜检查、病理送检均证实为黏膜下子宫肌瘤,其中0型患者46例,Ⅰ型患者32例,Ⅱ型患者9例。术中术后无子宫出血、穿孔、水中毒等,安全性高。87例患者术后月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再次手术病例,残余肌瘤再生不显著,疗效肯定。结论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伴不孕生殖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伴不孕患者104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宫腔镜电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妊娠及流产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组患者术前妊娠率为51.9%,治疗后其妊娠率为73.1%,治疗前后妊娠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组患者术后流产率为15.4%,显著优于治疗前的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1例患者术后11个月肌瘤复发,再次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手术后妊娠,足月剖宫产分娩。结论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伴不孕对子宫的损伤较小,可明显增加妊娠率,降低自然流产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6.
邵婷  张雪英  王宁 《现代肿瘤医学》2017,(13):2126-2128
目的:比较宫腔镜2微米激光气化切除与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分别采用宫腔镜下2微米激光切除(观察组)和宫腔镜下电切(对照组)治疗子宫内膜息肉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出血及低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月经量及息肉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2微米激光切除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前后HPV病毒负荷量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患者治疗前后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负荷量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收治的106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选择宫颈电圈环切术(loo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LEEP)与宫颈冷刀锥切术,采用杂交捕获第二代(HybridCapture-Ⅱ,HC-Ⅱ)技术,对纳入研究的患者手术治疗前及术后复查时均行宫颈脱落细胞HPV-DNA检测,观察其治疗前后HPV-DNA负荷量的变化。结果:106例CIN患者中,51例行宫颈LEEP术,55例行宫颈锥切术。行LEEP术患者治疗前后HPV平均负荷量分别为319·7和16·2,行宫颈锥切术患者治疗前后HPV平均负荷量分别为336·1和13·9,CIN患者行宫颈LEEP术和宫颈锥切术治疗后HPV平均负荷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宫颈LEEP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患者治疗后HPV转阴率分别为84·31%和85·45%,CIN患者行宫颈LEEP术和宫颈锥切术治疗后HPV-DNA的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DNA检测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判断CIN疗效及随访观察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以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预后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观察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分别于术前与术后3个月开展高危型HPV检验,观察其对预后效果的评判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5±1.5)min,出血量为(8.2±3.1)ml,术后愈合时间为(28.0±3.2)d,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患者术后HPV阳性者的复发率与持续存在率均明显高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采用高危型HPV检测具有确切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商莉  樊杨 《实用癌症杂志》2005,20(5):529-530
目的 探讨环型电切术(LEEP)对宫颈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后,对208例患者行环型电切术(LEEP),并与同期微波治疗105例进行对照比较,术后随访半年至2年。结果 208例中,1次治愈202例,1次治愈率97,1%,有效率100.0%,在治疗效果与愈合时间上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CINⅠ~Ⅲ级等官颈病变患者,环型电切术为1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EEP环形电切治疗宫颈高级别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75例宫颈高级别癌前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137例)和对照组(1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宫颈LEEP环形电切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总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术后恢复和术后复发情况进行24个月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2.91±3.24)min,术中出血量为(11.72±5.53)ml,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4.82±3.69)min,术中出血量为(27.64±5.61)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术后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24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LEEP环形电切治疗宫颈高级别癌前病变,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能否被阴道镜多点活检所代替以及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12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因宫颈病变同时行阴道镜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包括冷刀和电圈环切术即LEEP术)的患者12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研究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多点活检的病检结果的差异。结果: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符合者59例(49.17%);不符合者61例(50.83%),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加重者35例(占29.17%),浸润癌漏诊率10.00%。结论:宫颈锥切术在诊断C IN和早期宫颈癌中具有重要价值,不能被阴道镜多点活检所取代。要重视切缘是否阳性并加强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2.
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能否被阴道镜多点活检所代替以及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12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因宫颈病变同时行阴道镜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包括冷刀和电圈环切术即LEEP术)的患者12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研究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多点活检的病检结果的差异。结果: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符合者59例(49.17%);不符合者61例(50.83%),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加重者35例(占29.17%),浸润癌漏诊率10.00%。结论:宫颈锥切术在诊断C IN和早期宫颈癌中具有重要价值,不能被阴道镜多点活检所取代。要重视切缘是否阳性并加强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或病理升级患者补充手术的必要性及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经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形电锥切术(LEEP)后再补充手术的临床资料,并将锥切术后的病理与补充手术后的病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5例行锥切术患者术后病理示切缘阳性5例,病理升级20例。25例均行补充手术,术后病理示13例(52%)无病变,9例(36%)病理降级,3例(12%)与补充手术前病理相符,无1例出现病理升级。结论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若为浸润癌者需补充手术治疗,切缘阳性者进行个体化治疗,而术后病理升级为更高级别的CIN或宫颈原位癌,可对其进行HPV和细胞学随访而不需补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邵岚 《肿瘤学杂志》2012,18(6):460-462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对比126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CIN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分析CIN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冷刀锥切术后病理完全符合83例(占65.9%).14例(11.1%)患者锥切边缘受累;发现早期浸润癌5例,其中2例早期浸润癌仅行宫颈锥切,随访无复发.宫颈冷刀锥切术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和宫颈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6.3% (8/126)和3.9% (5/126).[结论]宫颈锥切术比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更准确,并具有重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确诊并接受治疗的98例CINⅢ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宫颈锥切术组和子宫全切术组2组,比较分析2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宫颈锥切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小于子宫全切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锥切术组术后身体状况下降和性生活满意度下降情况均少于子宫全切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行宫颈锥切术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均优于行子宫全切术患者,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无合并症及有随访条件的CINⅢ级患者首选宫颈锥切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采用宫颈锥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宫颈锥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率为73. 8%,复发率为2. 4%,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50. 0%,复发率为14. 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 1%,低于对照组的26.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手术效果更彻底,临床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鲁亮  李杭  吴莉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9):1131-1131
患者,女,35岁,因"尿频、尿急、尿不尽10多天,血尿14小时"于2009年10月28日急诊入院.即行膀胱内血块清除止血术.术中见膀胱三角区黏膜下约3cm肿块凸起.B超示宫颈前方与膀胱浆膜层之间探及一个约7.2~7.3cm混合性占位;CT示膀胱下后壁增厚,不均匀强化,膀胱后壁与子宫颈脂肪组织间隙消失.11月4日行膀胱肿块电切活检示坏死组织中见少许恶性肿瘤.全院会诊考虑膀胱壁间质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冷刀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治疗作用,并评价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因宫颈病变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186例,对比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冷刀宫颈锥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两者病理完全符合138例,占74.2%,不符合48例,占25.8%.8例(4.3%)患者锥切边缘受累,治愈率为98.9%,复发率为1.1%.发现早期浸润癌5例,其中2例仅行宫颈锥切随访无复发.11例患者后行子宫切除术或扩大子宫切除术.冷刀宫颈锥切术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和宫颈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4.3%(8/186)和1.6%(3/186).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宫颈锥切术比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更准确,并具有重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整理5年来我院宫颈锥切病人49例,对比其一般资料、细胞学、阴道镜下活检及锥切病理报告.结果:宫颈锥切的病人逐年增加.29例(59.2%)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一致,20例(40.8%)不一致.18例(36.7%)宫颈锥切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一致;31例(63.3%)不一致,其中6例(12.2%)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重,25例(51.0%)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轻.结论:宫颈锥切术是子宫颈上皮肉瘤变病变程度的高级确诊手段,对其他诊断方法有疑问的病例尤其实用.并且,随着CIN及年轻宫颈癌的增多,宫颈锥切术成为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较恰当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0.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浸润性宫颈癌的前期病变,近年随着宫颈疾病诊疗程序发展,越来越多的CIN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1].本研究分别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与冷刀宫颈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治疗CIN患者104例,并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