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T1~2N0M0)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放疗疗效对比及影响生化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2004年4月至2012年4月间收治的269例早期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前列腺癌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269例前列腺癌患者中有97例经随访检测发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rostatespecific antigen)升高。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Gleason评分、治疗前PSA水平、治疗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肥胖与前列腺癌生化复发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Gleason评分、治疗前PSA水平、肥胖是前列腺癌患者生化复发的独立高危因素(P均<0.05)。两种不同的根治性治疗方式的生化复发率比较,总体累积生化复发率为36.0%,其中根治术组累积生化复发率为36.5%(23/63),根治放疗组为36.0%(74/206),两组生化复发的趋势较为一致。两种根治性治疗方式,治疗后第2年及第5年生化复发机率会增高。结论 T分期≥T2a、Gleason评分≥7 分、治疗前PSA≥10 ng/ml、肥胖的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生化复发风险较高。对早期前列腺癌行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放疗可以达到相似的治疗效果,故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意愿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海南地区Gleason评分≥7分的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和总睾酮(total testosterone,TT)水平与5年总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0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106例作为PCa组,选取同期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120例作为BPH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清PSA、TT水平;再根据PCa组患者5年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81)和死亡组(n=2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Gleason评分、血清PSA、TT水平;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PSA、TT水平早期评估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模型分析血清PSA、TT水平与病理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Ca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血清PSA水平高于BPH组,血清TT水平低于BP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Gleason评分、血清PSA水平、骨转移发生率、TNM分期低于死亡组,血清TT水平高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SA水平与病理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634,P<0.05),血清TT水平与病理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755,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PSA水平(HR=1.352)、高Gleason评分(HR=4.576)、高TNM分期(HR=2.937)和骨转移(HR=1.258)是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TT水平(HR=0.063)是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SA、TT水平及两者联合早期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11、0.887和0.934,敏感度为88.00%、96.00%和92.00%,特异度为68.73%、72.84%和82.72%,截点值分别为21.51 ng/mL和3.74 ng/mL。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TT水平可作为早期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其与病理Gleason评分存在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年龄、Gleason评分、前列腺体积、治疗前血清PSA水平、雄激素阻断(ADT)后PSA水平、ECOG评分、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和病理性骨折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单发或多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98例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χ2检验分析临床因素与转移部位数量的关系;多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Kaplan-Meier 法和log-rank 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晚期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8~10分(P<0.001)、ADT后PSA水平>0.2 ng/ml(P<0.001)、治疗前血清PSA水平>60 ng/ml(P=0.004)、ECOG评分≥ 2(P=0.002)和多发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应用二维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这些变量对多发转移的影响,结果显示Gleason评分(P=0.022)、治疗前血清PSA水平(P=0.028)、ADT后PSA水平(P<0.001)和ECOG评分(P=0.001)对多发转移有显著影响;转移位置数量≥2个提示生化复发(多发:21个月 vs 单发:24个月)和生存时间(多发:36个月 vs 单发:45个月)均较短(P<0.001).结论:晚期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治疗前血清PSA水平、ADT后PSA水平和ECOG评分与多发转移有显著正相关性;多发转移预示较短的生化复发和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mAlb/Cr)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入组65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后检测血清Cys C和NGAL及U-mAlb/Cr水平,并以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各组血清Cys C和NGAL及U-mAlb/Cr.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ys C和NGAL及U-mAlb/Cr化疗前分别为(2.28±1.21)mg·L-1、(158.58±20.13)ng·mL-1、(60.12±0.81)mg·g-1,化疗后分别为(3.05±1.68)mg·L-1、(237.29±25.67)ng·mL-1、(96.54±12.91)mg·g-1;健康体检者分别为(0.84±0.16)mg·L-1、(32.74±2.63)ng·mL-1、(4.15±0.47)mg·g-1,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ys C和NGAL及U-mAlb/Cr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均<0.05),且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清Cys C和NGAL及U-mAlb/Cr水平均明显高于化疗前(P均<0.05).结论 血清Cys C和NGAL及U-mAlb/Cr水平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肾损害早期发现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张力蛋白同源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缺失是西方国家前列腺癌中最常见的基因异常之一,与肿瘤的进展、预后均有一定相关性。鉴于前列腺癌的异质性,不同地区、人群间其基因表达谱存在广泛差异,本研究主要探讨PTEN蛋白缺失在中国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发生率以及与生化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2011年225例局限性前列腺癌并采取根治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确诊时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值、Gleason分级评分、TNM分期、手术切缘和术后生化复发与否及时间。将225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标本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制成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TM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TEN蛋白在肿瘤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前列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缺失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模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TEN蛋白缺失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化复发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患者中PTEN蛋白缺失率为15%(33/217),且存在PTEN蛋白缺失的前列腺癌患者其确诊时血清PSA值(P=0.030)及年龄(P=0.009)要显著高于PTEN表达的前列腺癌患者。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TEN表达情况(P=0.013 1)、确诊时血清PSA值(P=0.000 4)和Gleason分级评分(P=0.019 8)与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化复发相关。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TEN蛋白表达情况(HR=0.536,P=0.044)、确诊时血清PSA值(HR=1.879,P=0.001)和Gleason分级评分(HR=1.361,P=0.030)为前列腺癌患者生化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TEN蛋白表达情况是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检测PTEN蛋白有望改善根治术后前列腺癌患者的管理及指导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研究前列腺特异抗原(PSA)、PSA密度(PSAD)和游离/总PSA比值(F/T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1例前列腺增生和22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用放免法测定血清PSA和游离PSA。所有患者经直肠腔内B超测出前列腺体积,求得PSAD,用t检验比较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组的PSA、PSAD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SA:46.3±33.8μg/Lvs7.04±6.91μg/L,P=0.000021;PSAD:1.43±1.21μg。L-1。ml-1vs0.14±0.15ng。ml-1。ml-1,P=0.000055)。两组的F/TPSA比值无显著差异(0.18±0.11vs0.22±0.18,P=0.34)。结果 PSA和PSAD是鉴别前列腺癌的良好指标,对于PSA可疑者,PSAD有助于区分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本组游离/总PSA比值不能帮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缓激肽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68例前列腺癌患者和3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以同期体检的健康男性32例为对照组,收集其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缓激肽水平,比较各组血清缓激肽水平的差异以及前列腺癌患者在不同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肿瘤体积以及骨转移、淋巴结转移、局部侵犯与否状态下血清缓激肽水平的差异.比较血清缓激肽与PSA联合诊断前列腺癌和PSA独立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差异.结果 前列腺癌组血清缓激肽水平[(16.44 ±0.91) μg/L]低于对照组[(19.72±1.10) μg/L]和前列腺增生组[(20.93±1.80) μ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肿瘤体积较大的前列腺癌患者血清缓激肽水平较低(P<0.05),而血清缓激肽水平在年龄、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PSA水平及骨转移、淋巴结转移、局部侵犯与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缓激肽与PSA联合诊断前列腺癌较单独诊断敏感度提高(P<0.05).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缓激肽表达水平较低,且与肿瘤体积相关.血清缓激肽与PSA联合诊断前列腺癌敏感度较单独诊断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例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血清PSA、穿刺活检阳性百分数及Gleason评分3个参数与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同时对比性分析以上3个参数在不同病理分期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差异情况.结果 血清PSA、穿刺活检阳性百分数及Gleason评分均与前列腺癌患者的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01);D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SA水平明显高于A期、B期、C期前列腺癌患者(P﹤0.05),而A期、B期、C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SA水平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期与D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穿刺活检阳性百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各分期间穿刺活检阳性百分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期与C期、B期与C期、A期与D期、B期与D期前列腺癌患者的Gleason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期与B期、C期与D期前列腺癌患者的Gleaso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SA、穿刺活检阳性百分数及Gleason评分均可单独用于前列腺期病理分期的预测,同时该3个参数在区分前列腺癌病理分期方面也发挥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癌组织FHIT和PSA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 FHIT)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不同分级的前列腺癌组织(64例)和前列腺增生组织(3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检测FHIT及PSA的表达情况.结果:64例前列腺癌组织中病理分级(按Gleason分级系统)分化良好癌、中等分化癌和分化不良癌组织中FHIT的蛋白表达率分别为84.2%(16/19)、45.4%(10/22)和17.4%(4/23).随着Gleason评分增加,FHIT蛋白表达率显著下降,P<0.05.病理分级中分化良好癌、中等分化癌和分化不良癌PSA的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00%(19/19)、68.2%(15/22)和34.8%(8/23),随着Gleason评分增加,PSA蛋白表达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FHIT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负相关;PSA的表达与Gleason评分负相关;FHIT和PSA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Mel-18蛋白的表达,探讨Mel-18蛋白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了解其能否成为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方法对202例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癌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的Logistic回归、Kaplan-Meier曲线、Cox多因素回归等模块分析Mel-18蛋白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高Gleason评分的癌组织较低Gleason评分的癌组织染色强度降低。各组间染色分析结果表明:PSA≥100.1组较其它PSA组别染色阳性率减少(P=0.010);T2N0M0组较其它分期组别染色阳性率增多(P=0.021);Gleason评分8~10组较Gleason评分5~6组染色阳性率降低(P=0.031);Gleason评分9,10组较Gleason评分5~8染色阳性率降低(P=0.026)。运用多变量Cox成比例危险因子模型(multivariat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分析表明:阴性Mel-18的染色结果是伴生化复发或前列腺癌特异性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OR:2.143,95%CI:1.035~4.132;OR:2.3659,5%CI:1.194~5.485)。结论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了Mel-18表达在高分级前列腺癌中较低分级前列腺癌中显著降低,与前列腺癌进展呈负相关,可能发挥着抑制前列腺癌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调强(IMRT)放疗复发性鼻咽癌初期报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复发性鼻咽癌剂量分布及可行性.方法1999年6月-2000年8月,10例病理确诊局部复发的鼻咽癌接受了调强放疗.复发距初次治疗中位时间25(14-50)个月.首程放疗均采用单纯外放射,中位剂量52天共69Gy/35次.调强放疗通过NOMOS公司PEACOCK系统完成.再程放疗处方剂量4周共57Gy/19次.结果除部分患者有体重下降和轻度口腔粘膜反应外,所有患者均能耐受这一治疗.即期疗效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4例.2例局部再次复发,1例肺转移,2例病人死亡.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全组中位计划靶体积(PTV)95.8(60-134)cm3.PTV剂量分布平均25-28天59.65±2.47Gy/19次;均匀指数(最大剂量/处方剂量)1.18±O.06,95%PTV的接受剂量为53.2±1.36Gy以上,低于95%处方剂量的体积(5.4±1.2)%.危险组织器官(OAR)平均剂量均值脊髓(9.46±5.23)Gy;脑干(20.24±3.55)Gy;腮腺(18.53±5.30)Gy(左),(19.68±6.21)Gy(右);晶体(2.11±0.65)GY(左),(2.94±O.57)Gy(右);视交叉(12.34±2.47)Gy;视神经(13.14±3.65)Gy(左),(17.65±3.21)Gv(右).结论该治疗能被患者耐受,即期疗效理想,有较好物理剂量分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外周血miR-223-3p和miR-223-5p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前列腺癌患者64例,RT-PCR检测患者血清miR-223-3p和miR-223-5p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年龄、术前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223-3p、miR-223-5p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有无骨转移、TNM临床分期有关(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PCa患者的基线特征比较,死亡组的血清miR-223-3p、miR-223-5p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Gleason评分≥7、有骨转移、TNM临床分期Ⅲ+Ⅳ期的患者存活率显著低于Gleason评分<7、无骨转移、Ⅰ+Ⅱ期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223-3p、miR-223-5p水平上升为影响脑膜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miR-223-3p和miR-223-5p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穿刺标本的Gleason评分是术前进行预后判断及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之一,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对预后的评价及具体治疗措施的选择。本研究主要探讨前列腺癌穿刺标本与根治标本Gleason评分的差异,分析影响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准确性的可能因素。方法:收集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并接受根治术的前列腺癌患者126例,采用新Gleason分级评分标准对穿刺和根治标本进行重新评分,并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及配对卡方检验,对两者的Gleason评分进行比较,对可能影响两者符合率的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6例患者中穿刺标本的Gleason评分与根治标本71例(56.3%)一致,17例(13.5%)偏高,38例(30.2%)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者评分划分为不同的预后组,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差与年龄、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前列腺体积、临床分期及每针最大癌累及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显著相关(OR=2.482,P<0.05)。结论:穿刺标本与根治标本的Gleason评分一致性一般,多数情况穿刺标本评分偏低,少数评分偏高;穿刺的阳性针数百分比是影响评分准确性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盆径线及其他前列腺癌相关参数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前列腺尖部切缘阳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至2017年于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且无其他部位转移,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共120例。根据术前前列腺磁共振测量骨盆入口前后径、坐骨棘间径、前列腺尖深度、耻骨联合角。联合其他参数[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前列腺体积、病理分期、根治术后标本Gleason评分、手术方式],单因素分析各参数与前列腺尖端切缘阳性的关系,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前列腺尖部切缘阳性共35例,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切缘阳性与切缘阴性组在患者年龄、BMI、前列腺体积、术前PSA水平、骨盆入口前后径、坐骨棘间径及耻骨联合角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前列腺尖部深度、根治术后标本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手术方式为术后尖部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前列腺尖部深度,根治术后标本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手术方式为前列腺尖部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前列腺尖部深度大于等于28 mm,根治术后标本Gleason评分≥8分,病理分期在T2期以上以及选择开放性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尖部切缘阳性率显著升高。我们可以通过术前MRI评估患者骨盆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结合病理分期及根治术后标本Gleason评分,为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PSA低于4 ng/mL的前列腺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探讨此类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对PSA正常的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思路。方法:收集2013年01月至2018年01月西京医院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PSA正常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此类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就诊特征、病理学特征、危险程度分级、Gleason评分、治疗及预后。总结PSA正常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特征。结果:PSA正常的前列腺癌患者占同期确诊前列腺癌的5.72%。35例患者中,28例主要因为排尿困难为症状就诊,血清PSA 0.91~3.96 ng/mL,平均(2.73±0.77)ng/mL。f/tPSA>0.16为5例,占14.3%,前列腺体积平均值为(68.4±36.66)cm^(3),12例患者行磁共振检查,10例报告提示前列腺癌可能,2例报告为前列腺增生,未发现前列腺癌影像学证据。13例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11例患者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2例患者未发现肿瘤证据。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共24例,其中包括2例穿刺活检未发现肿瘤证据患者,并于术后12周行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病理结果显示:29例为前列腺腺癌,2例为肉瘤,2例为小细胞癌,1例为鳞癌,1例为黏液腺癌。切缘阳性10例(28.6%),侵犯精囊9例(25.71%),淋巴结阳性13例(37.14%)。TNM分期:T期6例,T期10例,T期7例,T期12例。危险度分级:低危患者5例(14.28%),中危9例(25.71%),高危21例(60%)。Gleason评分7分以下为6例(20.69%),7分为9例(31.03%),7分以上为14例(48.28%)。随访时间13~72月,术后密切监测PSA水平,术后生化复发共13例(37.14%),21例患者死亡,16例为前列腺特异性死亡。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14%,88.57%,77.14%。结论:PSA正常的前列腺癌因无明显的临床就诊特征,精囊侵犯检出率高、Gleason评分及危险程度均偏高,3年生存率仅为77.14%。对于此类患者,不应以惯性思维认为PSA水平低,临床风险小,应更积极的完善检查,调整治疗策略,给此类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筛查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年龄≥50岁的8562例男性体检者进行PSA筛查,对血清PSA≥4.0 ng/ml者建议进行经直肠前列腺系统活检,活检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人选筛查组,记录其临床病理特点,并与同时期临床诊治的82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组)进行比较.结果 在8562例进行血清PSA筛查的男性中,有719例血清PSA水平≥4.0 ng/ml,其中295例接受经直肠前列腺系统活检,共检出前列腺癌58例,活检率和活检阳性率分别为41.0%和19.7%.虽然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6),但筛查组中有41.4%(24/58)的患者年龄>75岁,明显高于临床组(25.6%,P=0.0491).筛查组中血清PSA水平≥20.0 ng/ml的患者所占的比例为44.8%,明显低于临床组(75.6%,P<0.0001).筛查组中活检Gleason评分<7分的患者所占的比例为60.3%,明显高于临床组(34.1%,P=0.0020).筛查组中临床分期为T1和T2期(局限期)患者所占的比例为87.9%,明显高于临床组(26.8%,P<0.0001).筛查组中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所占的比例为50.0%,明显高于临床组(18.3%,P<0.0001).在年龄≤75岁的患者中,筛查组患者诊断时的血清PSA水平、活检Gleason评分和临床分期均显著低于临床组(均P<0.05);在年龄>75岁的患者中,筛查组患者的临床分期也明显低于临床组(P=0.0002),但两组诊断时血清PSA水平和活检Gleason评分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血清PSA在我国50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筛查是有效的.筛查出的前列腺癌患者在血清PSA水平、活检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以及根治性切除的机会等方面均较临床组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多西紫杉醇化疗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以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46例作为观察对象,记录患者化疗前年龄、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值、血常规等基线情况及激素敏感时间。结果患者总生存时间为3~45个月,平均生存期为(21.34±2.1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9.36个月;Cox回归结果提示,Gleason评分、血红蛋白水平、激素敏感时间与患者生存时间相关,RR值分别为1.782、2.363和2.012,且P<0.05。结论多西他赛化疗前Gleason评分、血红蛋白浓度及激素敏感时间,是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8.
放射性 125 I粒子植入治疗睾丸切除术后复发性前列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放射性 125 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前列腺癌.方法8例前列腺癌去势术后复发实施超声引导放射性 125 I粒子植入治疗.2例单纯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90~145 Gy,2例先行外放疗,外放疗剂量为40~45 Gy.粒子活度0.35~0.40 mCi.随访3~29个月,连续3次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升高即为生物化学失败(biochemical failure).结果粒子治疗前后PSA分别为(7.53±7.64)ng/mL 和(1.25±1.19)ng/mL,统计学处理明显下降,t=2.297,P=0.038.2例生物化学失败,生物化学控制率(biochemical control rate)为6/8例,1例出现1级泌尿道并发症,1例出现2级泌尿道并发症.1/8例患者粒子发生移位,但是并没有引起临床相关并发症,没有粒子移位到肺.结论超声引导经会阴放射性 125 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前列腺癌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和疗效肯定,是一种较理想的补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进一步分析根治性前列腺癌标本处理大切片与常规切片两种方法在病理评分上有无差异,从而评价大切片技术在术后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共6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7例术后行普通病理制片,308例使用大切片技术处理标本。回顾性地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确诊时年龄、身高、体重、术前PSA水平、术前确诊方式、术前穿刺诊断和Gleason评分、术后病理诊断和术后病理评分。结果比较常规切片组和大切片组患者在手术年龄,BMI,术前PSA值,前列腺癌穿刺确诊时Gleason评分、RP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将患者的术后病理诊断按最新5级评分系统(2015 Gleason Grade Groups,GGG)进行分层,两组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显示大切片技术可以更多地检出GS 4+3的患者。同时大切片组术后GS相较穿刺GS升高的比例更大(31.5%vs 23.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切片组与Gleason升高相关。结论前列腺癌多灶性的特点使得大切片技术相对传统病理切片存在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初诊时伴有脊柱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与生存相关的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 月至201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脊柱转移患者49例,针对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P)、治疗前有无骨相关事件(SREs)、Gleason评分、治疗后PSA 最低值、激素敏感持续时间、有无化疗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存在统计学意义者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64.1 个月,死亡41例,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1 、3 、5 年生存率分别是81.6% 、40.8% 、20.4%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联合化疗、ALP 水平、治疗前是否出现SRE 、Gleason评分、治疗后PSA 最低值及激素敏感持续时间与总生存率(OS)有关(P < 0.05)。 Cox 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激素敏感持续时间≥ 19个月及联合化疗是较长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P < 0.05)。结论:激素敏感持续时间及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后是否联合化疗是前列腺癌脊柱转移患者的预后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