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患儿男性,7岁,主因间断发热、腹胀21个月,加重伴双下肢皮疹8个月于2015年8月16日首次入住我院。患儿缘于2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腹胀,外院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3.5×109/L,血红蛋白(Hb)69 g/L,血小板计数(Plt)138×109/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20.1 s,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43.1 s,纤维蛋白原(FIB)4.44 g/L;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95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6 U/L,C反应蛋白(CRP)51 mg/L,EB病毒(EBV)DNA 6.3×106 copies/ml。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性,38岁,因发热、头痛于2012年8月28日来我院呼吸科就诊,查体:体温38.6℃,脉搏71次/min,全身淋巴结无肿大,肝脾不大;血象:白细胞计数(WBC) 17.36×10^9/L,中性粒细胞(NEUT) 14.20%(2.47×10^9/L),淋巴细胞(LYMPH) 22.50%(3.67×10^9/L),中间细胞(MONO)42.60%(7.63×10^9/L),红细胞计数(RBC) 3.89×10^12/L,血红蛋白(Hb) 123 g/L,血小板计数(Plt) 73×10^9/L。  相似文献   

3.
例1男,56岁,干部,汉族,以体检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升高10 d于2012年3月2日收住我院.患者2012年2月20日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2.62×109/L,血红蛋白121 g/L,血小板计数646×109/L,无皮肤黏膜出血倾向,无发热、乏力症状.3月1日在我院查血小板计数829×109/L(血液实验室手工计数).查体肝脾、淋巴结不大.入院前未接受治疗,入院后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9.21×109/L,血红蛋白113g/L,血小板计数501×109/L(机器计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Ⅰ) [rhIL-11(Ⅰ)]对恶性实体瘤患者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成都军区总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放化疗后血小板计数(PLT)< 50×10^9/L的恶性实体瘤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rhIL-11(Ⅰ)25 g·kg^-1·d^-1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当血小板升至正常(PLT≥100×10^9/L)或血小板升高绝对值>50×10^9/L时停药.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周期中患者生命体征、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肺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放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平均为(27.4±7.6)×10^9/L,与对照组平均值(28.1±7.9)×10^9/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3,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升高最高值平均为(116.3±22.8)×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21.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1.092,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50×10^9/L持续天数平均值为(4.3±1.7)d,血小板从最低值升至绝对值大于5万的平均时间为(6.8±2.4)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347,P<0.05; t=15.196,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未出现Ⅲ、Ⅳ度不良反应.结论 rhIL-11(Ⅰ)对于治疗恶性实体瘤患者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相关间质性肺炎(I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初治DLBCL患者151例,根据是否发生IP,将患者分为IP组和非IP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线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IP组和非IP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和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对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与IP的发生关系进行分析。绘制筛选的指标预测IP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效能。结果:DLBCL患者接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后IP的发生率为9.3%(14/151)。初诊时IP组淋巴细胞计数(LYM)高于非IP组[1.60×10 9/L(1.40×10 9/L,2.51×10 9/L)比1.28×10 9/L(0.89×10 9/L,1.78×10 9/L), U=-2.194, P=0.028],两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血清清蛋白(ALB)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升高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非IP组第4个周期治疗前比较,IP组发生IP时的LYM和ALB降低[0.72×10 9/L(0.46×10 9/L,0.92×10 9/L)比0.93×10 9/L(0.71×10 9/L,1.15×10 9/L),32.9 g/L(28.6 g/L,34.9 g/L)比40.3 g/L(36.1 g/L,43.1 g/L)],LDH和α-HBDH升高[332 U/L(255 U/L,396 U/L)比233 U/L(200 U/L,286 U/L),277 U/L(206 U/L,315 U/L)比189 U/L(159 U/L,229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IP组CRP升高患者比例较非IP组高[100.0%(14/14)比56.9%(78/137), P=0.001]。LYM、ALB、LDH、α-HBDH单独预测IP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8、0.820、0.789和0.802,ALB、LDH和α-HBDH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4.6 g/L、241 U/L、199 U/L,ALB预测IP发生的灵敏度最高(81.8%);ALB+LDH、ALB+α-HBDH、LDH+α-HBDH、ALB+LDH+α-HBDH预测IP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0.844、0.777、0.851,LDH+α-HBDH预测灵敏度最高(92.9%),但特异度低(53.3%),ALB+LDH、ALB+LDH+α-HBDH预测灵敏度(均78.6%)和特异度(均86.1%)均较高。 结论:DLBCL患者接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期间有发生IP的风险。初诊时LYM增高可能是IP发生的危险因素。治疗过程中LYM、ALB、LDH、α-HBDH、CRP的变化与IP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ALB、LDH和α-HBDH对IP的发生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性,61岁,因上腹部不适7个月加重伴反复呕血、黑便2d,于2014年10月16日来我院就诊,发病过程中无发热.查体:贫血貌,皮肤黏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血细胞分析(全血分类):红细胞计数3.38×1012/L、血红蛋白89.00 g/L、白细胞计数6.08×109/L、淋巴细胞计数1.03×109/L、淋巴细胞比率16.92%.肝功能检查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40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0.90U/L、总蛋白64.40 g/L、清蛋白(A)34.40 g/L、球蛋白(G) 30.00 g/L、A/G 1.15、β 2-微球蛋白(β2-MG)4.59 mg/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化疗后血小板计数≤85×10^9/L的肿瘤患者76例,分为rhEPO组41例和国产重组白介素11(rhIL-11)组35例,rhEPO组给予rhEPO10000U皮下注射3~10天,rhIL-11组给予rhIL-111.5mg皮下注射3~10天,分析两组治疗期间血小板计数变化及毒副反应。结果:rhEPO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从治疗前平均(60.97±14.65)×10^9/L上升到治疗后第10天(112.17±69.14)×10^9/L(P〈0.01),总有效率为68.29%;rhIL-11组从治疗前平均(54.05±15.71)×10^9/L上升到(119.65±75.74)×10^9/L(P〈0.01),总有效率为74.28%,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hEPO对肿瘤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有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45岁,因确诊白血病2个月,发热1d于2012年1月18日入院。患者于2011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瘀点瘀斑,我院血常规分析示:白细胞计数(WBC)53.19×10^9/L,未成熟WBC36.17×10^9/L,红细胞计数(RBC)2.78×10^9/L,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化疗后血小板计数≤50×10^9/L的肿瘤患者87例,分为rhTPO组45例和国产组白介素11(rhIL-11)组42例。rhTPO组给予rhTPO300u/k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使用;rhIL-11组给予rhlL-11 1.5m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使用;两组在用药过程中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以上或血小板计数绝对值升高≥50×10^9几时即停用。结果:rhTPO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平均使用7天,有效率86.6%;rhlL-11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平均使用11天,有效率69%,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rhTPO组和rhIL-11组因出现出血症状而采取输注血小板患者例数分别为1例和3例。结论:rhTPO对肿瘤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有效率高,起效快,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性,38岁,2013年4月体检时发现脾大,门诊以脾大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查体:脾脏肋缘下可触及,甲乙线6 cm,甲丙线10 cm,丁戊线0 cm,肝脏肋缘下未触及.腹部CT示:门静脉栓塞,脾大.腹部B型超声示:脾大,脾静脉稍增宽,门静脉血栓(门静脉主干管腔狭窄率约58%),下腔静脉肝段未见狭窄.胃镜示:胃底静脉曲张,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71×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6.82×109/L,单核细胞绝对值0.38×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2×10^9/L,红细胞计数4.5×10^12/L,血红蛋白154 g/L,血小板计数208×109/L.乙型肝炎五项检查阴性.肝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告1.1 临床表现患者男,72岁,2011-03-05无意中发现双颈部淋巴结肿,就诊于宁海人民医院行颈部淋巴结活检,并送至本院会诊,病理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于2011-09-25行全身化疗,肿块完全消失。患者定期当地医院随访。2014-07-13患者发现左上颈部隆起结节,结节逐渐增大伴有肿胀。2014-07-17就诊我院门诊,体检示,双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大者位于左侧耳下,大小约4.0 cm,质地偏硬,边界欠清,活动度差;右侧上颈部可及大小分别约2.0及1.5 cm 肿大淋巴结。B 超示双侧锁骨上、双侧腹股沟及颈部淋巴结肿大。随后入院治疗,患者自诉精神欠佳,消瘦乏力,偶有发热,大小便正常,体质量下降5 kg。白细胞7.6×109 L-1,粒细胞计数4.4×109 L-1,淋巴细胞计数3.0×109 L-1,血红蛋白107 g/L,血小板计数32×109 L-1。白蛋白29.6 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5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58 U/L,碱性磷酸酶407 U/L,L-γ-谷氨酸转移酶168 U/L,乳酸脱氢酶520 U/L。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示,EBV 阳性 T 细胞淋巴瘤,非特指性。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56岁,腰背及下肢放散痛2个月,痰中带血2周入院。否认慢性病史;吸烟及饮酒史30余年。2个月来体质量下降超10kg。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11.7×10^9/L,红细胞计数(RBC)3.47×10^12/L,血红蛋白(Hb)105g/L,血小板(Plt)87×10^9/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肝癌切除合并脾脏切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至2006年1月我科收治的12例患者,分析手术前后肝功能和血小板、白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d患者白细胞由术前的(3.2±1.7)×10^9/L升至(13.5±5.3)×10^9/L,血小板由(52.6±23.7)×10^9/L升至(245.3±94.6)×10^9/L,脾功能亢进消失,肝脏功能术后1周也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肝癌切除合并脾脏切除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3岁,间断发热1个月余,体温36.6-38.9℃,伴巩膜黄染。颈部、腋窝、腹股沟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1.73×10^9/L(3.5×10^9-9.5×10^9),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和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甚至在一些良性疾患中也有应用,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也同样被广泛应用。由于移植过程中的高风险,任何能够增加造血干细胞的回收率和简化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方法都有望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因此本文研究旨在观察提前给予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在白细胞介于1×10^9-2×10^9/L时),是否影响干细胞采集的数量和患者感染、发热的发生率。方法:对7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单双号顺序进入A组和B组。全部患者给予环磷酰胺4 g/m2化疗,分别在白细胞≤1×10^9/L后(A组)和介于1×10^9-2×10^9/L(B组)时,皮下注射粒系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5μg/kg。在白细胞回升至2×10^9/L以上时,分2-3次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同时计数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数量。结果:A组采集单个核细胞数量平均为4.34×10^8/kg;B组为3.8×10^8/kg(P〉0.75)。CD34+细胞A组为2.62×10^6/kg;B组为2.97×10^6/kg(P〉0.9)。感染、发热的发生率A组为18/33;B组为8/35(P〈0.01)。结论:提前给予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不会影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数量,而发热和感染的发生率却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49岁.于2000年10月因感冒就诊于山东当地医院,化验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Hb)减低(90g/L),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无异常.疑为营养不良性贫血,给于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因胃部不适自行停药,贫血未得到纠正,后未继续治疗.2007年11月出现发热、乏力,当地医院化验血常规:WBC1.2×109/L,Hb 82 g/L,Ph76× 109/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100.8 fl,网织红细胞0.06.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红蛋白尿,阵发性;流式细胞术;骨髓检查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5岁,工人,既往体健。2009年8月起出现活动后乏力、气短,同时伴右肩部及腰部疼痛不适。于当地查血常规:WBC4.3×10^9/L,Hb43g/L,Plt256×10^9/L。生化检查:乳酸脱氢酶(LDH)363.3U/L,血清清蛋白(ALB)26.8g/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后不同时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疗效。方法选择上次疗程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ANC)曾降至0.5×10^9/L以下的老年肿瘤患者共60例,分为3组,分别在化疗后24h,ANC降至〈0.5×10^9/L和ANC=1.5×10^9/L时使用G-CSF,连续使用2天后ANC〉1.5×10^9/L停药。观察ANC变化情况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化疗后24h用药组ANC持续〈1.5×10^9/L的天数,ANC恢复至≥1.5×10^9/L所需的天数均小于其他两组(P〈0.01),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1),ANC最低值高于其他两组(P〈0.01),用药天数较其他两组少(P〈0.05)。结论对化疗后有发生粒细胞缺乏倾向的患者建议化疗结束后早期使用G-CSF。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26岁,以反复发热10d余入院。体温波动在37.0℃-39.8℃,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无效。入院查体:急性病容,皮肤黏膜无皮疹、出血点,浅表淋巴结稍大,约米粒大小,活动度尚可,无压痛,B型超声检查肝脾稍大。入院后查体:白细胞计数(WBC)3.71×109/L,血红蛋白(Hb)113g/L,血小板计数(Plt)69×109/L。EB病毒(EBV)IgG阳性,IgM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症(≤25×10^9/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9例实体瘤和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血小板重度减少(≤25×10^9/L)即给予皮下注射rhTPO,15000IU,每天1次。结果实体瘤患者用药后血小板升至75×10^9/L,所需天数平均为6.3天,用药开始至血小板升至最高的平均时间为13.5天。白血病患者用药后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升高,未见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rhTPO应用于化疗后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实体瘤患者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