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指示性摘要】92例患者颅内肿瘤开颅手术后276件头部引流材料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2%,其中橡皮条、橡皎管、硅胶管、自制脑室引流管、专用脑室引流管的发生率分别为33.3%、15.9%、13.8%、20%、12.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配合骶前引流管在直肠癌术后预防吻合口瘘发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36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按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79例患者用骶前引流管进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观察组189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第1天从骶前引流管注入庆大霉素注射液80 mg,随即夹闭引流管远端,50 min后放开。结果观察组189例中有1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52%;对照组179例中有6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35%。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庆大霉素注射液与骶前引流管配合冲洗引流可减少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操作简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脑膜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13. 4%,仅次于胶质瘤,居第2位. 脑膜瘤多好发于矢状窦旁、鞍区、颅底等位置,原发性脑室脑膜瘤少见,其发生率占颅内脑膜瘤的0. 5% ~3%. 脑室内脑膜瘤(intraventricular meningioma,IVM)多发生于侧脑室三角区(80%),发生于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的脑膜瘤则少见(20%) [1-3]. 根据IVM所处脑室的位置不同,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侧脑室肿瘤患者会出现由于肿瘤占位继发的脑室受压症状,而第三或第四脑室内肿瘤者则表现为脑积水. IVM治疗包括显微手术切除、放射治疗[4-5]. 由于更深的肿瘤位置以及邻近于脑室重要结构,IVM 外科治疗仍存在很大难度.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十年用不同手术入路对脑室内脑膜瘤进行切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染料法腋窝反向淋巴作图(ARM)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行改良根治手术+ARM成功的45例患者(观察组)与同期45例只行改良根治术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腋窝引流量、腋窝引流管留置天数及术后患者上肢水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术后腋窝引流量明显减少(P〈0.05),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11.8±4.2)d和(8.9±2.7)d,P〈0.05)],术后患者上肢水肿发生率明显减少(17.8%和33.3%)。结论 ARM技术可减少术后上肢水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引流管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双盲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引流管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引流管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干预后护理质量满意度,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引流管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加引流管针对性干预,能够促进患者引流管知识掌握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术中放置纵膈引流管对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术中常规放置纵膈引流管的中、下段食管手术患者134例为观察组,以同一医疗组以往完成的、术中未放置纵膈引流管的食管癌手术患者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瘘患者死亡率、呼吸衰竭发生率、胸部手术切口感染率、中度以上发热(体温≥38℃)比例及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吻合口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8.2%(11/134),对照组为6%(9/15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患者无死亡及呼吸衰竭病例,18.2%(2/11)合并胸部手术切口感染;对照组吻合口瘘患者死亡率、呼吸衰竭率和胸部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3.3%(3/9)、44.4%(4/9)和77.8%(7/9),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患者中度以上发热比例为36.4%(4/11),持续时间2.3±1.2天,对照组吻合口瘘患者中度以上发热比例和持续时间分别为100%和8.6±2.3天,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患者术后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平均瘘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6±3.2天、23.6±5.5天和22.6±5.7天,对照组吻合口瘘患者的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1.3±6.8天,38.3±8.4天和38.5±9.6天,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中常规放置纵膈引流管并不能减少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发生,但能显著降低吻合口瘘患者的死亡率和呼吸衰竭发生率,并显著缩短感染持续时间和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导管固定器固定肺癌患者胸腔引流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积液引流的肺癌患者,采用掷硬币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10cm×12cm透明敷贴联合胶布固定胸腔引流管,观察组采用10cm×12cm透明敷贴联合导管固定器固定胸腔引流管,观察两组患者胸腔穿刺部位透明敷贴松脱及引流管脱管情况。结果:观察组胸腔引流管导管完全脱管率为0,虽然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脱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透明敷贴松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管固定器联合透明敷贴固定患者胸腔引流管,固定效果好,有效降低了胸腔引流管部分脱管率及透明敷贴松脱发生率,减少了导管脱落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我院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37例,对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导致患者术后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感染发生的致病菌,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137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有22例术后出现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感染,发生率为16.06%.致病菌方面,22例患者共分离出致病菌29株,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导致的感染分别占68.97%、31.03%.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及利福平的敏感性较高,而革兰阴性菌则对亚胺培南有较高的敏感度.患者合并糖尿病、体质量指数(BMI)≥25kg/m2、普通负压引流以及置管时间≥10d等均是导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发生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感染较为常见.导致感染的因素包括糖尿病、BMI≥25kg/m2、普通负压引流以及置管时间≥10d等.通过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针对致病菌合适的抗菌药物,对治疗感染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评估围手术期医患互通结合视频宣教模式呼吸操训练对行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8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将行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的2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10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于术前5~8 d及出院后10 d给予医患互通结合视频宣教模式呼吸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4.01±1.27)d vs. (4.46±1.53)d],引流管留置时间也短于对照组[(2.57±1.16)d vs. (3.18±1.7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术后30 d内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19.2% vs.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肺不张(0.9% vs. 0.9%)、胸腔积液(7.7% vs. 5.8%)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医患互通结合视频宣教模式呼吸操训练能缩短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综合措施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防治中的作用,对45例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术中电刀的合理应用、彻底止血和淋巴管结扎、纤维蛋白胶的使用、重视术后切口的包扎及术后适时拔除引流管,观察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仅4例患者术后发生皮下积液,发生率为8.89%,均经细针穿刺抽液后消失.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采取综合措施能够明显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室镜辅助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高压氧对早期脑动脉瘤患者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我院84例早期脑动脉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2)。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脑室镜辅助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研究组采取脑室镜辅助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高压氧治疗(治疗10次)。6个月后进行随访,统计对比入院时及末次随访时两组生活质量(SF-36)及日常生活能力(ADL)分值、入院时及治疗结束后第2 d血清MMP-9及sICAM-1水平、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SF-36及ADL分值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MP-9及sI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14%)较对照组(19.05%)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脑室镜辅助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及高压氧治疗早期动脉瘤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清MMP-9、sICAM-1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效果,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腔镜纵隔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对比胸腔镜纵隔良性肿物切除术后留置与不留置引流管的效果,将 2017 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我科进行胸腔镜纵隔良性肿瘤切除手术的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2)。观察组术后不留置引流管,对照组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第3天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胸腔镜纵隔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且不额外增加术后并发症的种类及发生率,安全且可行,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相似文献   

13.
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肺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有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的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113例,病灶直径9mm~120mm,统计其诊断正确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113例中恶性病变93例,良性病变20例,CT导引下穿刺活检总的诊断正确率为89%,对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93%,特异性为100%.113例中气胸21例(发生率为19%),但只有1例需放置引流管.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肺内病变的方法,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肝癌肝叶切除术后腹腔单、双套管低负压引流方法及护理经验.方法:将80例肝叶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术后实验组采用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引流,对照组则行单管引流.结果:实验组堵管3例(7.5%),对照组堵管13例(32.5%),两组病人术后引流管阻塞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癌肝叶切除术后行腹腔双套管低负压引流,可以保持有效的引流,并降低堵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降低直肠癌Hartmann′s手术后留下骶前腔所致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自 1993年以来 ,我们对2 7例女性患者采用子宫充填骶前腔 ,并与单纯缝合盆底腹膜、骶前并置引流管的传统方法比较。结果  2 7例采用子宫充填骶前腔的病人无发生骶前感染并发症 ,术后平均住院日 16 .8± 7.82天。而单纯缝合盆底腹膜、骶前置引流管、术后感染发生率达 41.94% ,平均住院日 3 2± 13 .6 5天。二者相比 ,后者骶前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日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0 5或P <0 .0 0 1)。结论 子宫充填骶前腔在女性直肠癌Hartmann′s手术方法简便 ,能有效防止术后骶前感染 ,并减少住院日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老年肺癌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需行肺切除术的老年肺癌患者102例,采用单盲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1例。记录患者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6%)低于对照组(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老年肺癌术中可有效促进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节约社会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开颅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的288例颅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8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1例,感染率为14.24%;感染部位分布:肺部27例、颅内7例、泌尿系3例、血液2例、切口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部位、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中输血是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部位、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手术中输血是颅内肿瘤开颅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颅内肿瘤开颅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4.24%,主要感染部位是肺部,实施幕下肿瘤手术、手术中输血和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大于2 d 的患者颅内肿瘤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较高,应采取合理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和避免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8.
肝癌病人肝叶切除术后腹腔双套管低负压引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肝癌肝叶切除术后腹腔单、双套管低负压引流方法及护理经验。方法将80例肝叶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术后实验组采用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引流,对照组则行单管引流。结果实验组堵管3例(7.5%),对照组堵管13例(32.5%),两组病人术后引流管阻塞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癌肝叶切除术后行腹腔双套管低负压引流,可以保持有效的引流,并降低堵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术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81例,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统计临床效果、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收集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是否绝经、宫颈癌分期、是否多发肿瘤、手术时间等资料信息,分析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腹腔镜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0.12%(73/81),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14.81%(12/81)。BMI、是否多发肿瘤、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是否化疗、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5 kg/m2、多发肿瘤、手术时间≥3 h、引流管留置时间≥7 d、化疗、血清白蛋白<30 g/L为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为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效果确切,但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高,临床应根据上述相关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降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造口袋联合引流管固定器双重固定方式在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大量腹水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drainage,PTCD)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6例行PTCD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大量腹水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试验组采用造口袋联合引流管固定器双重固定PTCD管;对照组采用无菌纱布交叉覆盖PTCD管周并用胶布粘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PTCD管周皮肤情况、PTCD管固定、引流及患者PTCD留置期间的舒适度(活动得分、疼痛及睡眠评分)等情况.结果:试验组PTCD管周皮肤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和部分脱管及完全脱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PTCD留置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TCD引流打折/受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口袋联合引流管固定器双重固定方式能够降低PTCD管周皮肤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加强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大量腹水患者PTCD管的固定,不影响PTCD的引流,提高了患者PTCD留置期间的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