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CD44V6、nm23蛋白、p53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D44V6、nm23蛋白、p53的过度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2例胃癌标本进行CD44V6、nm23蛋白、p53的测定。结果胃癌中CD44V6、nm23蛋白、p53阳性率分别为61.0%、56.1%、68.3%;CD44V6、p53过度表达及nm23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中CD44V6和nm23表达呈负相关(P<0.05)。CD44V6的表达与p53的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CD44V6、nm23蛋白、p53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D44V6与nm23蛋白和p53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可为临床预测转移和估计预后提供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转移相关基因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进展程度和转移的诊断意义,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标本75例,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CD44V6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按Lauren分型,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的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34/35)和36.6%(11/30),肠型胃癌阳性率明显高于弥漫型(P<0.05),且CD44V6阳性率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CD44V6蛋白的检测对早期预测胃癌进展程度及癌细胞转移潜能、判断胃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MMP-2和CD44v6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黏附分子CD44拼接变异体V6(CD44v6)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抗人MMP-2和CD44v6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手术切缘区正常组织各区域MMP-2和CD44v6蛋白表达,并分析二者之间及二者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MMP-2蛋白表达在癌组织与手术切缘区正常组织、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癌旁组织与手术切缘区正常组织之间其表达差异无显著性;CD44v6蛋白表达在癌组织与手术切缘区正常组织、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癌旁组织与手术切缘区正常组织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癌组织中MMP-2和 CD44v6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呈正相关;CD44v6蛋白表达还与肿瘤有无远处转移有关.此两种蛋白表达彼此具有相关性,即同时表达阳性的胃癌病例具有更为恶性的生物学特征.结论 MMP-2和CD44v6在胃癌的发生和侵袭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检测MMP-2和CD44v6的表达有望成为判断胃癌病变发展、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p53、bcl—2和CD44v6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乳腺癌及其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p53、bcl—2和CD44v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和c-erbB-2表达状态的相关性,从而评价这些指标在预测乳腺癌转移方面的价值。结果 正常乳腺组织中p53蛋白为阴性,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5.63%;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阳性率逐渐增高;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并与c-erbB-2表达状态呈正相关。乳腺癌组织中bcl-2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阳性率逐渐降低,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淋巴结非转移组,与c-erbB-2的表达呈负相关。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随着组织学分期的增加,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亦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略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也无显著性,与c-erbB-2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p53和bcl-2蛋白可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的指标,CD44v6的阳性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进展有一定关系,但尚不能把它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的稳定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D44V6、突变型p53、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68例胃癌组织中CD44V6、突变型p53、PCNA的表达。结果 68例胃癌CD44V6阳性表达率44.1%(30/68),其表达与胃癌组织类型的分化等级、浸润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突变型p53在68例胃癌中阳性检出率为51.5%(35/68),其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而与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PCNA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 CD44V6、突变型p53蛋白和PCNA可作为评价胃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CD44V6、PCNA在胃癌中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D44V6、PCNA在胃癌中表达相互关系及其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53例胃癌组织CD44V6、PCNA的表达情况.2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作对照.结果 53例胃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62.3%(33/53);PCNA阳性表达率92.5%(49/53),其中强阳性表达率64.2%(34/53);CD44V6阳性率和PCNA强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组织学类型、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CD44V6、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对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估计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nm23和E-cadherin及肿瘤相关基因CD44s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nm23和E-cadherin及CD44s基因的表达,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nm23和E-cadherin及CD44s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和44.5%及52.0%。nm23和E-cadherin基因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P均〈0.05。CD44s阳性表达与肿瘤是否有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CD44s表达与nm23表达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nm23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nm23和E-cadherin及CD44s基因与胃癌的发生和转移相关,检测其表达可预测胃癌转移和侵袭程度。  相似文献   

8.
CD44V6在胃癌前疾病及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D44V6在正常胃粘膜及胃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方法,对1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35例非癌病变组织和65例胃癌中CD44V6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CD44V6在正常胃粘膜和非癌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胃癌组织,差别有显著性(P<0.05).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和TNM分期呈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CD44V6阳性者术后3年死亡率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CD44V6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分子学改变,检测其表达有助于评估胃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状况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CD44v6、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D44v6及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CD44v6与p53的表达有无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TM通用型二步法检测55例乳腺癌组织、15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D44v6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4v6、p53的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中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 CD44v6和p53是两个独立因子,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D44V6及p16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TM通用型二步法检测 44例NSCLC组织、10例正常支气管黏膜组织、8例肺良性病变中CD44V6和p16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4V6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 68 2 % ,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 ,与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无关。而在正常支气管黏膜组织及肺良性病变中无阳性表达。p16在正常支气管黏膜组织及肺良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0 0 %和10 0 0 % ,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 4 5 % ,正常支气管黏膜组织与肺癌之间、肺良性病变与肺癌之间的p16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p16阳性表达率随NSCLC分期增加呈下降趋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与淋巴结转移成负相关 ,与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CD44V6和p16是 2个独立因子 ,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 ,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和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 nm23-H1、CD44V6和PCNA和DNA含量在结肠癌生长、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 152例结肠癌nm23-H1、CD44V6和PCNA.同时采用流式细胞光度术测定60例结肠癌D NA含量.结果152例结肠癌nm23-H1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P<0. 05、癌组织分化关系密切,P<0.01;CD44V6表达与Dukes分期(P<0.05) 、肿瘤浸润深度(P<0.05)、癌组织分化(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1)密切相关;PCNA表达与Dukes分期及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nm23-H1和CD44 V6表达,两者呈负相关(P<0.01),CD44V6阳性nm23-H1阴性表达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CD44V6阴性nm23-H1阳性表达者(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CD44V6和PCNA共同阳性表达率和异倍体癌的发生率高于无转移组(P <0.05).异倍体癌CD44V6和PCNA过度表达,而nm23-H1低表达(P<0.05) .结论nm23-H1、CD44V6和PCNA及DNA含量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其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尤其CD44V6和nm23-H1表达在结肠癌转移中起协调作用,可成为临床估计肿瘤转移潜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CD44V6在胃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4V6在胃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胃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方法,对65例胃癌,1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和35例良性疾病组织中CD44V6基因产物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CD44V6在胃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和良性疾病组织,差别有显性(P<0.05),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随胃癌浸润深度的加深而升高,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CD44V6阳性术后的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P<0.05)。结论:CD44V6在胃癌中的8异常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分子学改变,有助于了解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评估预后,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CD44s和CD44v6的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CD4 4smRNA和CD4 4v6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巢式RT PCR检测 16例远隔癌灶部位“正常”胃黏膜及 5 8例胃癌新鲜组织中CD4 4smRNA和CD4 4v6mRNA表达水平。结果 CD4 4smRNA在胃癌组织和远隔癌灶部位“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无差异 ,和胃癌的各临床病理学指标无关 (P >0 .0 5 )。CD4 4v6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远隔癌灶部位“正常”胃黏膜 (P <0 .0 5 ) ,与Borrmann分型 (P <0 .0 5 )、脉管侵犯 (P <0 .0 1)、浆膜浸润 (P <0 .0 1)和淋巴结转移 (P <0 .0 1)有关。结论 CD4 4smRNA和胃癌的发生发展无关 ,CD4 4v6与胃癌的浸润及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4.
15.
Li Y  Zhang JH  Kuang G  Yang JQ  Zhao Q  Wang XL  Jiao ZK  Zhang ZD  Wang LL 《癌症》2003,22(9):985-989
背景与目的:研究证实胃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多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产物协调作用的结果,寻找与胃癌转移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有助于胃癌的研究。本实验旨在探讨胃癌组织及区域淋巴结中MUC1、CD44v6、nm23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0例胃癌组织及613枚区域淋巴结中的MUC1、CD44v6、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胃癌组织中的MUC1蛋白阳性表达在低分化癌组、浸润型组、T3+T4组、淋巴结转移组、Ⅲ~Ⅳ期组、生存期<5年组分别为84.6%、88.1%、87.3%、91.7%、94.4%、95.5%,CD44v6分别为79.5%、74.6%、79.4%、81.7%、87.0%、87.9%,nm23分别为38.5%、32.2%、30.2%、25.0%、25.9%、18.2%。MUC1和CD44v6表达低分化癌组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癌组(78.9%vs57.7%),浸润型组高于局限型组(72.6%vs54.9%),T3+T4组高于T2组(72.3%vs46.8%),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8.0%vs46.0%),TNMⅢ~Ⅳ期组高于Ⅰ~Ⅱ期组(67.9%vs44.6%),生存期<5年组高于≥5年组(59.1%vs31.8%),各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nm23除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不同的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外,T3+T4组低于T2组(51.1%),有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6.0%),TNMⅢ~Ⅳ期组低于Ⅰ~Ⅱ  相似文献   

16.
nm23-H1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m23-H1和CD44V6在胃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nm23-H1和CD44V6蛋白在65例胃癌中的表达。结果nm23-H1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负相关,与预后呈正相关。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随胃癌浸润的加深而升高,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CD44V6阳性者术后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nm23-H1和CD44V6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等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m23-H1和CD44V6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52例结肠癌nm23-H1和CD44V6的表达.结果152例结肠癌nm23-H1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P<0.05)、癌组织分化(P<0.01)关系密切;CD44V6表达与Dukes分期(P<0.01)、肿瘤浸润深度(P<0.01)、癌组织分化(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1)密切相关;nm23-H1和CD44V6表达,两者呈负相关(P<0.01),CD44V6阳性nm23-H1阴性表达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CD44V6阴性nm23-H1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nm23-H1和CD44V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CD44V6和nm23-H1表达在结肠癌转移中起协调作用,可成为临床估计肿瘤转移潜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CD44V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4V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60例胃癌、12例胃良性肿瘤和20例政党胃黏膜组织中CD44V9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CD44V9阳性表达率(55.0%)明显高于胃良性肿瘤组(16.7%)(P<0.05)和正常组(0)(P<0.01);良性组(16.7%)高于正常组(0)(P>0.05)。CD44V9阳性表达率,淋巴结转移组(84.0%)、浆膜浸润组(69.7%)、远处转移组(87.5%)分别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4.3%)(P<0.01)、无浆膜浸润组(37.0%)(P<0.05)、无远处转移组(50.0%)(P<0.05)。结论:CD44V9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