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毅  焦猛  郭森 《肿瘤学杂志》2015,21(10):810-813
摘 要:[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18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住院时间等,探讨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技术。[结果] 根据患者胰腺的情况如质地、厚度、胰管直径、胰管后壁胰腺组织的厚度、有无炎症,结合空肠的直径、空肠壁的厚度选择胰管空肠黏膜—黏膜吻合、端侧套入式吻合等不同的吻合方式。术中胰肠重新吻合9例。术后胰瘘11例、胆瘘4例、死亡4例。胰管空肠黏膜—黏膜吻合时间较长。[结论] 根据胰腺和空肠的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胰管空肠黏膜—黏膜吻合、端侧套入式吻合等不同的吻合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腺空肠吻合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改良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与胰管空肠黏膜吻合两种胰肠吻合方式术后胰瘘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盛京医院胰腺内分泌外科实施的59例PD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改良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35例,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24例,比较两组术后胰瘘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比较改良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与胰管空肠黏膜吻合两种胰肠吻合方式,发现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胰瘘等相关并发症指标、住院时间、死亡率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与胰管空肠黏膜吻合相比,同样安全可靠,具有操作方便,易于掌握,胰肠吻合严密牢固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胰管直径小的病人,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胰管空肠端侧粘膜对粘膜及胰管空肠套入式吻合方式,以其预防术后胰瘘发生。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月回顾性分析25例PD的临床资料,残胰的重建方式分别按胰管空肠粘膜对粘膜套入式端侧吻合,胰管支撑管胰液体外引流。结果:PD24例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胰瘘;1例术后腹腔创面广泛渗血,多器官功能衰竭围手术期死亡,其余随访无远期并发症。结论:PD胰管空肠端侧粘膜对粘膜套入式吻合有明显避免胰瘘及并发症的发生,真正临床应用价值有待更大量的对照随机前瞻性大样本研究才能作出正确可靠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胰腺空肠吻合口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成败的关键,近年来虽然对胰肠吻合方式不断改进,但是胰瘘的发生率仍然较高.本文介绍一种改良的胰-空肠端侧吻合方法.方法:胰腺残端术中冰冻切片证实切缘无肿瘤残留,游离远端胰腺2.0~2.5 cm,沿主胰管周围0.2~0.3 cm处呈“0”型或“C”型切开胰腺组织,深约0.6~0.8 cm.鱼口状(“V”型)切除主胰管两侧0.8~1.0 cm的残端胰腺组织后,内翻缝闭,使人工乳头呈“一头双肩”状凸出于胰腺残端.经横结肠系膜戳孔作结肠后人工乳头植入式胰-空肠吻合.结果:10例患者胰-空肠吻合时间为15~20 min,手术后检测引流液淀粉酶,无胰瘘、胆瘘及出血等并发症.术后6~9 d拔除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11 d.结论:人工乳头植入式胰-空肠吻合法简单易行,吻合可靠,术后恢复快,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切除已成为一种挽救胰腺癌病人的治疗手段 ,随着近年来外科技术日臻成熟 ,某些高难度手术不断得以发展。现在 ,胰瘘等严重并发症逐渐减少 ,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也有进一步改善。1 胰头癌手术胰腺癌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 ,但以胰头部最多见 (占 65%~ 75% )。其手术切除方式常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Whipple procedure) ,该术式进展主要集中在如何减少胰瘘等并发症和扩大切除术以提高根治率。1 .1 胰腺断端和胃肠道吻合重建胰肠吻合有胰腺空肠端侧吻合和端端吻合两种。无论何种吻合 ,胰管内置入支撑管 ,另一端置入肠腔 ,此术式被公认为…  相似文献   

6.
胰腺断端的处理,是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成败的最关键步骤。因为胰瘘是手术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断端处理是否得当也影响术后远期消化功能。多年来,许多外科医生试图改进胰腺断端的处理方法,但胰瘘的发生率仍高达10~60%,手术死亡率在10~20%左右。作者自1979年4月开始,吸取食管癌切除术时用套叠法作食管胃吻合的经验,对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时,也采用套叠法作胰空肠对端吻合术,至1982年7月,共连续应用6例,术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和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空肠非去黏膜化的胰- 肠直接套入吻合方法,并观察其术后发生胰瘘及对与该手术方式有关的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分析。方法:2005年3 月至2009年6 月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1例,残胰游离3.0cm,距离残胰断端2.5~3.0cm行空肠全层与部分胰腺后壁组织间断缝合,将残胰套入空肠2.5~3.0cm,再按后壁缝合方法缝合前壁,在距离残胰断端1cm处用7 号丝线环绕空肠将残胰予以捆扎。结果:除1 例出现因残胰断端出血再次手术进行缝合止血外,全组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1 例发生胰瘘或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胰腺质地和胰- 肠吻合方式虽是胰瘘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但也与手术者胰- 肠吻合操作技巧或熟练程度、围手术期的管理或治疗措施有关。采用残胰直接套入非去空肠黏膜化的胰- 肠吻合方法与目前任何其他胰-肠吻合方法比较均较为简单,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总结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胰体尾切除术中不同方式封闭胰腺断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接受胰体尾切除术患者资料,根据胰腺断端处理方式将病人分为手工缝合组(52例)、切割闭合器组(22例)和切割闭合器联合手工缝合组(31例),比较术后胰瘘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再次手术、死亡率等指标。结果:联合组胰瘘发生率小于手工缝合组及闭合器组,联合组住院时间少于手工缝合组,闭合器组1例再次手术,三组均无围术期死亡。结论:胰体尾切除术中采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联合手工缝合关闭胰腺断端与单纯手工缝合及闭合器相比,更有效防止术后胰瘘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壶腹部周围癌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R)过程中,如何减少术中大出血、提高手术切除率和预防胰瘘的发生。方法暴露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在胰钩状突切除胰腺时,采用边夹边切边缝扎的方法,使胰腺组织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之间的静脉短支得到良好缝扎。门静脉有浸润时,作门静脉部分切除后修补或门静脉端端吻合。行含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SMPV)在内的PDR。在胰肠对端吻合时,尽量使主胰管接近胰腺残端的中央,预防胰瘘发生。结果采用Machado法重建消化道27例,无1例发生胰瘘和胆瘘。结论在PDR过程中,防止术中大出血,根据门静脉是否有肿瘤浸润作相应的门静脉处理和Machado法重建消化道,能提高PDR的切除率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癌前病变和部分良性疾病的标准术式。PD手术切除范围广,吻合口多,手术并发症较多。近年来,PD手术死亡率已经由最初的大于50%下降到目前的小于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下降。PD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胰瘘、出血、腹腔感染、胆瘘、乳糜瘘、术后胃排空障碍等。其中,胰瘘是导致PD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就影响PD术后胰瘘的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和手术相关因素进行综述,为降低PD术后胰瘘发生率提供临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20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许多壶腹周围良恶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本研究目的是寻找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0月至2002年9月共20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76例,加做扩大腹膜后淋巴结廓清术者为24例,无保留幽门括约肌者。对于胰腺质地硬且胰管扩张患者采用端侧粘膜对粘膜胰肠吻合,而胰腺质软且胰管扩张不明显患者行对端套入胰腺空肠吻合。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2/200),胰肠吻合口瘘最为常见。高龄(优势比2.162),术前合并糖尿病(优势比4.0862),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于171.1μmol/L(优势比7.556),端端胰肠吻合(优势比2.616)以及术中输血量超过1000mL(优势比2.410)是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影响因素。而胆肠吻合口留置T管(优势比0.100)可以显著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已经发表的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之间的可比性不强。对于不同的专业组及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当个体化,以期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许多壶腹周围良恶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本研究目的是寻找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0月至2002年9月共20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76例,加做扩大腹膜后淋巴结廓清术者为24例,无保留幽门括约肌者。对于胰腺质地硬且胰管扩张患者采用端侧粘膜对粘膜胰肠吻合,而胰腺质软且胰管扩张不明显患者行对端套入胰腺空肠吻合。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2/200),胰肠吻合口瘘最为常见。高龄(优势比2.162),术前合并糖尿病(优势比4.0862),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于171.1μmol/L(优势比7.556),端端胰肠吻合(优势比2.616)以及术中输血量超过1000 mL(优势比2.410)是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影响因素。而胆肠吻合口留置 T 管(优势比0.100)可以显著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已经发表的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之间的可比性不强。对于不同的专业组及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当个体化,以期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自1970年1月至1989年10月间5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手术均按child’s术式,所不同的是其中33例(甲组)胰腺残端的处理是用间断术式全缝闭再与空肠对端套入,术后无胰瘘发生。而另20例(乙组)系重建胰肠通道,术后胰瘘发生率15%(3/20例),胰瘘死亡率33.3%(1/3例)。胰瘘发生率二组相比有显著差异,X2=5.247,P<0.025。全部病例术前、后均经血糖、血清淀粉酶、血浆蛋白、肝肾功能以及电解质等检测。甲组有13例(39.4%)经动态检测上述各项达一年,均无异常变化;有8例术后血清胰岛素检测均有正常范围。术后患者在生存期内均无明显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障碍。因此,认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采以胰腺残端全缝闭并与空肠对端套入child’s术式对防止胰瘘是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胰瘘的预防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预防措施需贯穿整个围手术期。手术无疑是预防胰瘘发生的重点,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腺断端重建方式、手术设备以及手术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胰胃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胰胃吻合术作为消化道再建术式,临床应用取得满意疗效.手术方法:切除幽门侧胃1/3,依病灶情况切除部分胰腺,胰管内置入有侧孔之硅胶管作支架引流,残胃后壁横行切开,将胰断端引入胃内约1.5cm,缝合固定,胰管导管自胃前壁引出体外,胃空肠端端吻合、胆管空肠端侧吻合,胆管内置T管引流.本术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残存胰腺与胃后壁毗邻,易吻合;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在胃内低pH环境下以酶原形式存在,为吻合口愈合提供有利条件,且胰液可中和胃酸,防止吻合口溃疡发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9年来3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例的回顾分析,体会到胰腺残端的不同病理变化,如充血水肿、粗大、肥厚、胰管口径大小、与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粘连等,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单一、固定模式的处理胰腺残端是不可靠的,可能是胰瘘发生的主要原因。采用目前常用的4种方法,灵活应用是较适宜的,但应尽可能采用空肠胰腺残端套入或空肠胰管吻合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采用胰胃吻合的方式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瘘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采用胰胃吻合方式重建消化道的 5 8例因胰腺疾病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结果  5 8例病人中发生胰瘘 1例 ,发生率 1 7%。术后测胃液中的淀粉酶最低值为 860U/L ,大便常规未见脂肪滴及未经消化的动物肌纤维 ,血糖在 4 5~ 6 7mmol/L ,说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正常。术后 5~ 7天 ,如测腹腔引流液中淀粉酶含量超过 15 0 0U/L时 ,有助于早期诊断胰瘘的发生。结论 胰胃吻合简单易行 ,能明显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胰胃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胰胃吻合的方式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瘘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了采用胰胃吻合方式重建消化道的58例因胰腺疾病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结果:58例病人中发生胰瘘1例,发生率1.7%。术后测胃液中的淀粉酶最低值为860U/L,大便常规未见脂肪滴及未经消化的动物肌纤维,血糖在4.5-6.7mmol/L,说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正常。术后5-7天,如测腹腔引流液中淀粉酶含量超过1500U/L时,有助于早期诊断胰腺瘘的发生。结论:胰胃吻合简单易行,能明显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原因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原因及预防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94~2003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胰瘘发生的因素和采取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胰瘘与吻合技术有关,胰瘘的发生与残胰断面的处理以及胰实质的坚硬度、胰管的直径有关;胰管内支撑引流可预防PD术后胰瘘。结论 胰管内支撑引流和良好的胰切面血供是预防PD术后胰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肠吻合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8 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45 例术前诊断为壶腹周围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27例术后发生胰瘘。在4 种胰肠吻合方式中,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和Blumgart 吻合的胰瘘发生率低,且皆无C 级胰瘘。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不同的胰肠吻合方式及性别为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胰肠吻合方式是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