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3种不同射野数调强放疗方式(IMRT)的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选取8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应用Pinnacle8.0计划系统分别设计3种不同射野数的调强计划:4野、5野、6野IMRT计划,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和等剂量曲线评估3种计划的PTV和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结果6F-IMRT靶区剂量分布最优,其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最好,5F-IMRT其次,4F-IMRT最差。与4F-IMRT比较,5F-IMRT和6F-IMRT的PTV最大剂量以及高剂量所包含的体积显著降低。3种计划左肺照射剂量差异较小,均不超过5%;然而心脏照射剂量4F-IMRT最小,与5F-IMRT和6F-IMRT比较,心脏V5、V10、V20、V30以及V40分别降低了42.37%、17.65%、5.87%、5.72%、23.38%和42.85%、30.84%、16.31%、6.45%、24.65%。结论左侧乳腺癌保乳放疗中,调强射野数的增加可以提高靶区PTV覆盖率、适形度和均匀性,但是也会增高左肺低剂量照射体积和平均剂量,右侧肺和心脏的受照剂量也会明显增高,故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应用合适的放疗计划进行放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自由呼吸、吸气末屏气两种呼吸模式下放射治疗计划的靶区、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肺以及右侧乳腺等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探索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放疗中能最大程度减少靶区周围重要组织器官受照体积和剂量的呼吸模式。方法:选取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10例,年龄38~65岁,采用乳腺托架进行体位固定。用Philips Brilliance 16排大孔径CT定位机进行图像扫描,扫描层厚3 mm,分别采集自由呼吸(free breath,FB)、吸气末屏气(inspiration breath hold,IBH)两种呼吸模式下的CT图像。将CT图像传输到Varian 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图像重建,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分别设计两种呼吸模式下的6野调强计划,比较两种呼吸模式下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结果:FB、IBH 两种呼吸模式下,靶区的最大剂量、平均剂量、均匀指数及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B、IBH 两种呼吸模式下危及器官受量对于心脏:Dmax分别为(46.61±1.68)Gy、(39.29±8.40)Gy,Dmean分别为(6.74±4.00)Gy、(5.39±4.12)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5、V10、V20、V30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Dmax分别为(39.64±4.31)Gy、(30.54±9.08)Gy,Dmean分别为(31.21±7.70)Gy、(22.72±9.36)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肺:Dmean分别为(9.11±2.61)Gy、(8.74±2.01)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5、V10、V20、V30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乳腺:Dmax分别为(4.76±1.94)Gy、(5.06±2.15)Gy,Dmean分别为(1.32±1.01)Gy、(1.30±0.94)Gy,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两种呼吸模式计划比较,靶区受照剂量、左肺受照剂量及右侧乳腺受照剂量均无明显差异。吸气末屏气技术明显降低了心脏、LAD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时,野中野正向调强(field-in-field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FIF-IMRT)、逆向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两种模式对改善靶区剂量分布和保护正常组织的差异。方法:对30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予以CT定位,分别制定FIF-IMRT及IMRT二种照射计划,总剂量均为42.65 Gy,共照射16次。分别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如心脏、肺脏、脊髓等所受剂量以及加速器总跳数(accelerator monitor unit,MU)的差异。结果:FIF-IMRT与IMRT组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的Dmax分别为4 762.35 cGy(4 710.08,4 829.10)cGy、4 714.60 cGy(4 659.55,4 740.85)cGy(P=0.001),均匀性指数分别为0.10(0.09,0.11)和0.09(0.08,0.10)(P=0.008);在危及器官受量方面,FIF-IMRT组较IMRT组明显降低心脏V5、V10和左肺V5、V10(P值分别为<0.001、<0.001、0.003、0.014),右乳Dmax、Dmean和脊髓Dmax、DmeanFIF-IMRT组均显著低于IMRT组(P值分别为0.048、0.044、<0.001、<0.001)。FIF-IMRT组MU低于IMRT组(P=0.001)。结论:两种大分割调强模式均能满足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治疗要求。IMRT提高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但FIF-IMRT能更好降低心脏和左肺V5、V10等低剂量照射范围,且对机器损耗更小,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张芳  石涛  郎志斌 《肿瘤学杂志》2015,21(8):697-699
摘 要:[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5野、7野和9野调强放疗(IMRT)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OAR)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 选择36例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PTV)和OAR的勾画,处方剂量50Gy。分别进行5F-IMRT、7F-IMRT 和 9F-IMRT计划设计,计算并比较三种计划的PTV剂量均匀度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最大受照剂量(PTV Dmax)、最小受照剂量(PTV Dmin)、平均受照剂量(PTV Dmean)和OAR受照体积。[结果] 三种计划的PTV Dmax、PTV Dmin、PTV Dmean、HI和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F-IMRT计划的双侧股骨头V10均优于7F-IMRT和9F-IMRT,5F-IMRT和9F-IMRT的右股骨头V20均优于7F-IMRT。小肠、结肠和膀胱等受照射体积的关键评价指标(V10、V20、V30、V40、V50)在三种放疗计划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计划靶区的剂量分布均较理想,对正常组织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和7野、9野IMRT 比较,5野IMRT计划设计和治疗时间明显减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左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种放疗方式(3DCRT,IMRT,VMA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20例早期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所有靶区及危及器官均由同一高级放疗医师勾画,包括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及危及器官(OAR),并由同一高级放疗物理师分别设计3DCRT、IMRT、VMAT 三种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50 Gy。比较三种计划的计划靶区(PTV)的靶区均匀性指数(HI)及适形度指数(CI),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最小剂量(Dmin);肺、心脏的V5,V10,V20,V30,V40,Dmax,Dmean及Dmin等。结果:3DCRT、IMRT、VMAT三种放疗计划适形度指数(CI)分别为 0.75±0.08、0.84±0.04和0.89±0.04(P<0.05),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 0.11±0.12、0.11±0.08 和0.10±0.09。VMAT与IMRT计划降低了危及器官高剂量区体积,但相应增加了低剂量区体积,尤其VMAT计划的心脏、患侧肺V5、V10明显增加(P<0.05)。结论:IMRT计划不仅提高了靶区的适形度,而且降低了心脏和肺的低剂量受照体积及平均剂量。因此,IMRT计划更适用于左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近年来固定铅门技术在调强治疗计划设计中已经被广泛使用,本文对比固定铅门( Fixed jaw)和动态铅门(Jaw tracking)两种技术在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的优缺点,探讨固定铅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对乳腺癌治疗计划设计的作用。方法:固定铅门技术是在常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的基础上,人为限定铅门和光栅的作用范围,使某些照射野作用于特定的治疗区域,从而期望得到更好的治疗计划方案。本文选取21例以往进行过 Jaw tracking 技术调强放射治疗的病例,应用 Fixed jaw 技术重新进行计划设计。对应用两种技术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靶区的 Dmean ,Dmin ,Dmax 和患侧肺以及心脏的受照剂量进行对比。同时也对靶区的均匀性指数和适形度指数做了对比。结果:在保证靶区处方剂量的前提下,固定铅门技术相比于动态铅门技术可以明显降低肺 V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段食管癌术后放疗患者调强计划中限制二级准直器位置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3例全段食管癌术后放疗患者,设计两种逆向调强放疗(IMRT)计划。第一种是二级准直器限制位置的IMRT(Jaw Fixed-IMRT,F-IMRT):以心脏上下界为界,F-IMRT计划的靶区分为上、中、下三个分区,通过固定二级准直器来实现,三个分区分别设计射野数量及角度,两两分区之间二级准直器头脚方向重叠(overlap,OL)的距离定为0、1、2、3、4 cm,共生成5个F-IMRT计划(命名为F-IMRT-OL0.1.2.3.4);第二种是常规IMRT(conventional-IMRT,C-IMRT):患者靶区为一个整体,不限制二级准直器,射野设置为9野共面均分。两种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优化参数相同,对比分析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及加速器跳数(MU)。结果:F-IMRT计划中,二级准直器需要重叠以保证靶区足量,但随重叠距离增加危及器官受量呈递增趋势,本研究中F-IMRT-OL1为最优计划。F-IMRT-OL1与C-IMRT计划的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F-IMRT-OL1肺的V5 Gy、V10 Gy、V20 Gy及Dmean低于C-IMR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于肺的高剂量体积V30 Gy,无明显差异(P>0.05);F-IMRT-OL1计划心脏的V30 Gy和V40 Gy及Dmean均低于C-IMR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F-IMRT-OL1肝脏、肾脏的Dmean低于C-IMRT(P<0.05);两种计划的脊髓和MU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全段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调强放疗计划设计, F-IMRT-OL1计划能在保持靶区剂量充分和剂量均匀性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小肺和心脏剂量的照射体积及平均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深吸气屏气(deep inspiration breath-hold,DIBH)和自由呼吸(free breathing,FB)两种呼吸模式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动态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探寻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最佳呼吸模式。方法:选取11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女性患者,分别在DIBH-CT和FB-CT图像上设计切线弧t-VMAT计划。结果:DIBH呼吸模式下心脏V5、V10、V20、V30、Dmean、左冠状动脉前降支Dmean、左肺Dmean、右肺V5、Dmean及右侧乳腺V5、Dmean均低于FB呼吸模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及左肺平均剂量分别下降26.2%、47.7%和11.8%。结论:DIBH呼吸模式显著降低了心脏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等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采用t-VMAT计划缩短了深吸气屏气技术的治疗时间,提高了患者舒适度,更好的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国产医用直线加速器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剂量学特性与治疗实施效率,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剂量学依据。方法 选取11例早期保乳术后需辅助放疗的患者影像资料,左侧患者6例,右侧患者5例,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采用TIGRT计划系统分别设计固定野动态调强(dIMRT)与三维适形(3D-CRT)放疗计划,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统计靶区、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并计算靶区适形指数(CI)与均匀指数(HI),最后统计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t)。结果 dIMRT与3D-CRT计划靶区剂量覆盖度相似,D95与V100分别为(5009.73±12.70)cGy、(95.41±0.54)%与(5005.47±7.30)cGy、(95.18±0.28)%;两种计划靶区最大剂量(D2)、CI与HI分别为(5551.66±89.21)cGy、0.83±0.01、1.10±0.02与(5819.20±111.19)cGy、0.52±0.05、1.14±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IMRT组患侧肺的V5、V10和V20分别为(65.32±5.88)%、(38.99±14.42)%和(17.76±0.43)%,均高于3D-CRT的(21.77±2.08)%、(16.88±1.80)%和(14.79±1.90)%,而V30为(5.59±1.52)%,低于3D-CRT组的(13.52±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IMRT组左侧患者心脏Dmean为(814.59±154.82)cGy高于3D-CRT组的(347.88±57.29)cGy;dIMRT组左侧患者心脏Dmax为(4067.93±441.39)cGy低于3D-CRT组的(5355.75±337.41)cGy,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RT组右侧患者心脏的Dmean、Dmax分别为(56.34±15.56)cGy、(393.00±94.95)cGy,均低于dIMRT组的(349.31±50.92)cGy、(1647.49±419.65)cGy,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IMRT组平均MU为593.17±39.27,平均出束时间为(124.57±8.25) s,3D-CRT组平均MU为639.50±49.81,平均时间为(134.30±10.46)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加速器能够实现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放疗的靶区剂量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学要求,并且dIMRT靶区剂量分布更加均匀,适形度更好,而3D-CRT组在危及器官低剂量区域中体现出更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半弧容积动态旋转调强(VMAT)放疗、切线弧VMAT放疗和逆向调强放疗(IMRT)3种放疗技术在同步推量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10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使用MONACO 5.1计划系统,分别采用半弧VMAT、切线弧VMAT和IMRT三种放疗技术,处方剂量均为计划靶区(PTV)50 Gy/25 f、计划肿瘤靶区(PGTV)60 Gy/25 f,评估3种计划靶区剂量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以及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 半弧VMAT的PGTV靶区CI优于IMRT(P﹤0.05).切线弧VMAT放疗技术较IMRT放疗技术降低了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患侧肺组织V10的照射范围(P=0.04).切线弧VMAT放疗技术较半弧VMAT放疗技术降低了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健侧肺组织V5(P﹤0.001)、V10(P=0.04)、心脏的V10(P=0.01)、Dmean(P=0.01)及健侧乳腺组织V5(P﹤0.01)的剂量范围.而IMRT放疗技术降低了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健侧肺组织V5、V10的剂量范围(P﹤0.05).结论 对于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同步推量放疗,VMAT放疗技术尤其是半弧VMAT放疗技术具有更好的靶区适形性;切线弧VMAT放疗技术可以降低周围大部分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潘香  侯宇  杨毅  张世晨 《现代肿瘤医学》2021,(15):2691-2695
目的:对比Monaco计划系统的蒙特卡罗算法中3种通量平滑度参数在左乳癌保乳术后容积调强中剂量学的差异。方法:选取左乳癌保乳术后患者15例,采用Monaco计划系统在相同的优化条件下分别使用低、中、高3种通量平滑度进行VMAT计划设计,比较三组计划的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结果:三组计划的靶区D2、D98、D95、CI、HI等各项参数以及脊髓Dmax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组得到的左肺V5、V10、V20、V30和Dmean以及心脏的V5和Dmean均低于中组和低组,其中左肺V5、Dmean、心脏V5、Dmean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组相比,中组的左肺V5、V10、V20、V30和Dmean以及心脏Dmean均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组和高组的右肺V5、心脏Dmean均低于低组,右肺Dmean高于低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组的子野数与中组、低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5.8%和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05、5.215,P<0.05);中组的子野数低于低组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6,P<0.05);低组、中组和高组的平均机器跳数为913.61 MU、938.76 MU和777.29 MU,高组与中组和低组相比分别减少了17.2%和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4、12.516,P<0.05)。结论:左乳癌保乳术后VMAT中建议采用高通量平滑度。  相似文献   

12.
吕仁明 《现代肿瘤医学》2021,(13):2309-2312
目的:探讨对于乳腺切除术后的乳腺癌患者行调强放射治疗时体位固定技术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3月至2018年11月104例接受乳腺切除术后IMRT的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Klarity公司生产的碳纤维乳腺托架,并且随机采用单托架和双托架方式固定患者体位。然后由医生勾画靶区,物理师设计IMRT计划。评估PTV的V55、Dmin、Dmax、Dmean、CI和HI,评估危及器官剂量(包括全脊髓的Dmax;同侧肺V5、V20和Dmean;对侧肺V5和Dmean;全肺的V5、V20和Dmean以及心脏的V5、V10、V20、V30和Dmean);根据影像验证结果评估三个坐标方向的摆位误差并比较摆位花费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中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和病变部位P值分别为0.860、0.103和0.812,两组患者特征具有可比性。单托架和双托架固定技术具有相同的PTV的剂量分布(V55、Dmin、Dmax、Dmean、CI和HI的P>0.05)。单托架固定技术的心脏V20和V30分别为(6.16±5.43)%和(3.87±2.76)%;双托架固定技术的心脏V20和V30分别为(11.52±6.01)%和(6.75±4.12)%;单托架固定技术的心脏V20和V30低于双托架固定技术(P<0.05)。单托架固定技术摆位误差在左右(X)方向上低于双托架固定技术(0.03±0.12,0.07±0.17,P=0.047)。结论:两种固定技术都能够满足临床乳腺癌放射治疗的要求,与双托架固定技术相比,单托架固定技术可以降低心脏辐射剂量的同时降低部分摆位误差。对于更严格的剂量对比,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共面IMRT在宫颈癌放疗计划中保护卵巢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7例保卵巢宫颈癌放疗病例,按统一标准分别设计两组IMRT计划:共面IMRT保卵巢组(A组)和非共面IMRT保卵巢组(B组);收集两组计划评估参数,并验证两组计划γ通过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计划均满足临床要求。B组的卵巢最大受量小于A组(P<0.05)。对于计划靶区,B组计划的适形指数、均匀指数优于A组计划(P<0.05),A组D5高于B组(P<0.05),B组D95高于A组(P<0.05)。对于危及器官,A组在膀胱的V40、直肠的Dmean、小肠的Dmax、左侧股骨头的V20大于B组(P<0.05)。A组和B组在膀胱的V20、V30、Dmean,直肠的V30、V40,小肠的V40,右侧股骨头的V10、V20、V30,左侧股骨头的V10、V30和骨髓的Dmax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的总跳数小于B组(P<0.05);在3%/2 mm,低剂量阈值10%的标准下,A组γ通过率高于B组(P<0.05)。结论:两种计划均能实现对卵巢的保护,非共面IMRT计划表现更佳,靶区剂量分布更优,对危及器官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4.
张旭  李凯  李娜  贾明轩 《现代肿瘤医学》2016,(20):3213-3216
目的:比较3D-CRT、IMRT、VMAT三种技术在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皮肤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选取10例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为每位患者设计3D-CRT、IMRT、VMAT三种计划,比较三种计划间靶区适形度、均匀指数等剂量学参数及皮肤等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结果:靶区适形度IMRT(0.64±0.04)及VMAT(0.64±0.09)均优于3D-CRT(0.33±0.03)(F=82.2,P<0.05);均匀指数IMRT及VMAT分别为(0.12±0.02)和(0.11±0.02),好于3D-CRT(0.14±0.01)(F=8.1,P<0.05)。皮肤受照剂量比较中V30、V40、V45、V50、Dmean各项指标IMRT及VMAT均好于3C-CRT(F=9.0~125.6,P<0.05);对IMRT及VMAT作进一步LSD比较:V30、V50、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等于0.109、0.571、0.258),而V40及V45 VMAT比IMRT分别降低了5.6%和3.47%(P分别等于0.000及0.027)。结论:左乳腺保乳术后放疗中相比于3D-CRT,IMRT及VMAT两种技术提供了更好的靶区剂量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皮肤受照剂量;而VMAT相比于IMRT可进一步降低皮肤V40及V45受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碳离子二维放射治疗(two-dimensional carbon-ion radiotherapy,2D-CIRT)计划与光子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olume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在III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剂量学优劣,为临床碳离子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中心13例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相同的处方剂量及危及器官约束条件,分别在Ciplan计划系统上设计2D-CIRT计划和Eclipse计划系统上设计VMAT计划,比较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受量。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CIRT和VMAT计划肿瘤覆盖率均较好,PTV1的D98、D95、D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计划的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相似(CIRT与VMAT:0.39 Gy与0.38 Gy,P>0.05)。PTV2两种方案在D95、D98、D50、D2均有显著性差异,PTV2采用CIRT的HI也明显优于VMAT(CIRT vs VMAT:0.08 Gy vs 0.16 Gy,P=0.003)。与光子VMAT相比,CIRT计划中健侧肺的V5、V10、V20、V30、V40和Dmean明显降低。患侧肺中CIRT的V5低于VMAT(CIRT vs VMAT:53.00 Gy vs 64.41 Gy,P=0.003),V10、V20、V30、V40、Dmean两种计划均无统计学差异;CIRT有较低的脊髓Dmax(CIRT vs VMAT:18.61 Gy vs 43.03 Gy,P=0.000)、食管Dmean(CIRT vs VMAT:16.25 Gy vs 20.38 Gy,P=0.031)和V50(CIRT vs VMAT:4.49 Gy vs 11.43 Gy,P=0.005)、骨V10和V30,以及气管和支气管树的V50。结论:与光子VMAT相比,2D-CIRT被动束流扫描技术在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显著降低了对危及器官的辐射剂量,对正常组织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