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万品文  万春 《癌症进展》2021,19(15):1589-1592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miRNA-3120-5p水平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109例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原发性结肠癌患者作为结肠癌组,取100名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结肠癌组、正常对照组血清miRNA-3120-5p水平的差异,分析术前miRNA-3120-5p水平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结肠癌组患者术前血清miRNA-3120-5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血清miRNA-3120-5p水平预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复发转移的最佳截断值为0.68,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95%CI:0.730~0.902),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9.33%、70.59%.TNM分期较高、分化程度较低、合并淋巴结转移、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增高、术前血清miRNA-3120-5p水平较高是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术前血清miRNA-3120-5p水平异常增高,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复发转移具有早期预测价值,且是导致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和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ular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在术后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01月-2019年12月期间182例住院行手术治疗的 NMIBC患者,根据术前1周内血常规和生化的结果计算PNI值和NLR值,并根据ROC曲线确定术前PNI和NLR的最佳临界值,分别分析PNI、NLR与NMIBC患者病理特征以及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根据ROC曲线,确定本研究中高PNI组(≥47.18)116例,低PNI组(<47.18)66例,高NLR组(≥2.50)77例,低NLR组(<2.50)105例;PNI组在年龄、复发及病理T分期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NLR组在复发、病理T分期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低PNI组RFS显著差于高PNI组(P<0.001),高NLR组RFS显著差于低NLR组(P<0.001);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的吸烟史、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PNI<47.18、NLR≥2.50是影响NMIBC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的吸烟史、肿瘤分期、PNI<47.18、NLR≥2.50是影响NMIBC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NI与NLR值在NMIBC患者中存在负相关(P<0.001);低PNI/高NLR与患者术后复发、高PNI/低NLR与患者术后未复发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术前PNI、NLR是预测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有效指标,47.18、2.50可分别作为PNI、NLR的最佳分界值,低PNI、高NLR是NMIB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具有低PNI、高NLR患者更易出现术后复发,联合使用PNI、NLR两项指标,可以更有效地预测NMIBC患者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获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行术后辅助化疗的情况,包括老年组(≥65岁)107例和非老年组(<65岁)103例.比较老年组接受化疗者与未接受化疗者在无病生存和复发、转移方面的差异,同时比较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患者接受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复发和转移的差异.结果:老年组中接受化疗者的3年复发和转移率均明显低于未化疗者(28.8%和47.3%,P<0.05),中位DFS时间也明显优于后者(分别为17个月和12个月,P<0.05).老年组接受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严重度与非老年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同时在降低复发和转移率以及改善DFS时间方面与非老年组一致.结论:老年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进行辅助化疗可以降低复发和转移率,并改善无病生存,不良反应也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约有1/3出现复发转移,影响患者预后。该研究旨在评估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对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收治的168例Ⅱ~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均接受根治术,根据术前和术后血清CEA和CA19-9结果将患者分成3组。结果:CEA(H)组的无复发生存率显著低于CEA(HN)组和CEA(N)组(7.4% vs 52.5% vs 75.0%,P=0.000),CA19-9(H)组的无复发生存率显著低于CA19-9(HN)组和CA19-9(N)组(7.1% vs 50.0% vs 61.9%,P=0.000);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CEA(H)组、CEA(HN)组、CA19-9(H)组及淋巴结转移是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EA和CA19-9可以作为Ⅱ~Ⅲ期结肠癌患者预测复发、协助TNM分期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朱涛  王伟 《现代肿瘤医学》2021,(24):4353-4356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22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63例)和无并发症组(n=157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220例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63例(28.64%)术后发生了并发症;两组年龄、性别、BMI、术前有合并疾病、肿瘤位置、TNM分期、肿瘤直径、手术时间、PNI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术前合并疾病、肿瘤位置、手术时间和PNI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低PNI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可通过PNI评估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必要时术前予以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6.
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选择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446例,Cox模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全组复发转移率为19.28%.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至手术的时间、术前CEA水平、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术前血清CEA水平是术后复发转移预后因素.[结论]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术前血清CEA水平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预后营养指数(PNI)是一项同时包含清蛋白和淋巴细胞的免疫-营养学指标。使用PNI对患者进行术前营养和免疫状况的调查,进而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预后及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总结了PNI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建立并评估一个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240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结果模型公式为:Ln[p/(1-P)]=3.63×淋巴结转移+2.64×B期+3.20×C期-2.63。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2,模型风险预测值为0.68。结论该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178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手术方式、病理类型、T分期、TNM分期、肿瘤最大直径、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脏层胸膜浸润、化疗次数、PNI值等资料.应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影响NSCLC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3~5年,术后复发28例,复发率15.7%.17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9.5±13.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75.3%、70.2%.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χ2=6.982,P=0.004)、TNM分期(χ2=5.814,P=0.021)、血管浸润(χ2=5.942,P=0.019)、脏层胸膜浸润(χ2=7.912,P=0.001)、化疗次数(χ2=6.715,P=0.006)及PNI值(t=7.413,P=0.003),均为NSCLC患者预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经过Cox多因素预后复发危险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HR=1.034,95%CI:0.726~1.513,P=0.009)、化疗次数(HR=0.301,95%CI:0.182~0.454,P=0.001)和PNI值(HR=0.2.314,95%CI:1.61~2.92,P=0.000)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NI指数是预测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NI值与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几率呈正比.  相似文献   

10.
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Ren JQ  Zhou ZW  Wan DS  Lu ZH  Chen G  Wang GQ  Tang SX  Wang JJ 《癌症》2006,25(5):591-595
背景与目的:目前国内外有关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后报道尚不多,且研究结果不一。本研究旨在探讨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选择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152例,Cox模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全组复发转移率为19.74%,肝转移率为9.87%。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输血、病程、肿瘤大小、肿块活动度、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与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有无输血、术前血清CEA水平、肿块活动度、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与术后肝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块活动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术前血清CEA水平、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术后肝转移有关。结论:肿块活动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预后因素,术前血清CEA升高、肿瘤分化不良、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肝转移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1.
朱俊强 《实用癌症杂志》2014,(11):1443-1445
目的探讨III期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根治性手术的III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由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评估。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病生存率。结果单因素分析确定了四个因素与肿瘤复发有关:癌胚抗原(CEA),肿瘤分期,阳性淋巴结的节点数和淋巴结比例。淋巴结比例为最大的危险因素。患者淋巴结转移率<15%,3年无病生存率为90%(对应64%的患者,P=0.011)。结论淋巴结比例是Ⅲ期结肠癌肿瘤复发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田德福  吴宏  祝普利 《癌症进展》2021,19(12):1261-1264
目的 探讨尾侧入路与中间入路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肿瘤转移、胃肠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依据手术入路方式将8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尾侧入路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中间入路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外周血鸟苷酸环化酶C(GCC)-mRNA表达情况、胃肠激素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中转开腹率、引流管拔除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手术镇痛时间、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血管损伤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GCC-mRN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GCC-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本组术前(P﹤0.05).术后,两组患者胃肽、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胃肽、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辅助性T(Th)1细胞计数均低于本组术前(P﹤0.05),Th2、Th17、调节性T(Treg)细胞计数均高于本组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Th1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Th2、Th17、Treg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尾侧入路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术中血管损伤率较低,对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后监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l25、CA19-9、AFP)预测结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监测162例结肠癌患者行根治术后血清CEA、CA125、CA19-9、AFP水平.结合其临床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2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中,56例(34.6%)术后复发或转移,其中术后局部复发12例(7.41%),腹腔复发包括腹腔淋巴结转移13例(8.02%),术后远隔脏器转移31例(19.13%).复发或转移组CEA阳性率为76.8%,高于无复发组4.7%(P<0.05);复发或转移组CA19-9阳性率为60.7%,高于无复发组15.1%(P<0.05);复发或转移组CA125阳性率(39.3%)、AFP阳性率(14.3%),与无复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检测CEA水平预测结肠癌复发或转移的敏感性为76.8%,特异性为95.3%;CA19-9敏感性为60.7%,特异性为84.9%;CA125、AFP的敏感性相对较低.联合检测CEA和CA19-9,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阳性率为16.7%,术后腹腔复发阳性率为53.8%,术后远隔脏器转移阳性率为80.6%:联合检测两个指标对预测结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敏感性为60.7%,特异性为96.5%.结论 术后血清CEA、CA19-9水平与结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关系密切,联合检测血清CEA、CA19-9可预测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或转移,检测CA125、AFP水平对预测结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预后营养指数(PNI)与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表达水平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术 后复发转移中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6月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和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并行根治性手术治 疗的133例ESCC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数据。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术前PNI与 外周血CTLA⁃4表达预测ESCC术后复发转移的最佳临界值及诊断效能。采用Kaplan⁃Meier 曲线评估二者对ESCC患者无复发生存 的影响,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影响ESCC复发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PNI与外周血CTLA⁃4表达水平预测ESCC术后复发 转移的截止点分别为48.2和0.410 ng/ml,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666 (95%CI= 0.572~0.759)与0.606 (95%CI= 0.507~0.704)。 基于截止点,发现CTLA⁃4高表达明显与组织学分级(χ2= 10.231, P=0.001)及T分期(χ2= 5.198,P=0.023)相关。与CTLA ⁃4低表达者 相比,高表达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明显更低(41.7% 比 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919,P=0.047)。同样,与PNI≥48.2者相比,术 前PNI<48.2提示ESCC患者预后不佳(5年无复发生存率:39.6% 比 61.3%,χ2= 6.362,P=0.01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了 PNI (HR=3.043,95%CI=1.290~7.179,P=0.011)与外周血CTLA4表达 (HR=2.250,95%CI=1.286~3.938,P=0.004)在ESCC患者中的 独立预后价值。ROC曲线显示,PNI联合外周血CTLA⁃4表达预测ESCC复发转移的AUC值为0.694 (95%CI= 0.604~0.7849), 优于 二者的单独预测。结论 PNI联合外周血CTLA⁃4表达进一步提高了对ESCC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效能,二者的联合分析或许是ESCC 患者预后评估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与结肠癌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50例结肠癌患者血清HGF水平,其中32例行结肠癌根治术,10例因有远处转移而未手术,8例为结肠癌术后复发;同时选取15例良性肠病患者以及12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观察各组患者血清HGF水平。结果结肠癌组患者血清HGF水平高于良性肠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结肠癌术后复发患者血清HGF水平高于良性肠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术前血清HGF水平高于术后(P<0.05);结肠癌患者术前血清HGF水平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以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 HGF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Yuan SQ  Zhou ZW  Wan DS  Chen G  Lu ZH  Wang GQ  Pan ZZ 《癌症》2008,27(6):612-617
背景与目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监测在指导恶性肿瘤特别是结直肠癌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CEA半衰期作为一个较新的指标,也被应用于恶性肿瘤的监测。本研究通过检测结直肠患者术前和术后短期内的CEA水平,并计算CEA半衰期,以判断将它作为预后因素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选取98例术前CEA水平升高(≥5μg/L)并有常规的术后早期CEA监测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术后CEA半衰期,并分析它与预后的关系。结果:98例患者中,21例发生复发或远处转移,77例无复发转移。复发组术前CEA中位值(23.9μg/L)显著高于未复发组(12.3μg/L)(P=0.010);复发组术后CEA半衰期中位值为6.2天,显著长于未复发组(4.7天)(P=0.042);疾病分期越晚,预后越差(P<0.001)。术后CEA半衰期较短的患者与半衰期较长的患者相比,3年无病生存率(87%vs.66%,P=0.017)和3年总生存率(90%vs.80%,P=0.032)都较高;TNM分期较早的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较高,Ⅰ、Ⅱ、Ⅲ期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00%、93%和55%(P<0.00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98%和77%(P=0.192)。Cox回归分析表明,TNM分期和术后CEA半衰期是术前CEA水平升高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除TNM分期外,CEA半衰期也可作为术前CEA水平升高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治术后CEA半衰期延长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后PNI在胃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后胃癌Ⅲ期患者91例,根据术后、首次化疗前的外周血液指标计算出PNI、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全身炎症指数(SII)等营养综合指标,通过ROC曲线计算出PNI最佳截断值。根据PNI最佳截断值将其分为低PNI组(PNI<42.3)和高PNI组(PNI≥42.3),根据PNI分组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PNI(P=0.004)及分期(P=0.009)是影响胃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术后PNI是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且低PNI和高分期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与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住院并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73例。以PNI=45为临界值,分为PNI<45组及PNI≥45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组间差异进行平衡。匹配完成后两组各有63 例进入模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倾向评分匹配后,PNI <45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43个月)低于PNI≥45组(50个月)(P=00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后(HR: 1,62; 95%CI:129~204)、TNM Ⅲ期(HR: 188; 95%CI:144~246)、PNI<45(HR: 147; 95%CI:122~178)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PNI可以独立影响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PNI较低的患者术后死亡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9.
王岩  曹玉  刘俊峰 《中国肿瘤》2020,29(5):391-395
[目的]研究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预后营养指数(PNI)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PNI对预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生存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的115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计算PNI值[PNI=淋巴细胞绝对值(109/L)×5+血清白蛋白(g/L)],根据PNI均值进行分组,分析PNI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同时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生吻合口瘘患者PNI均值为48.51 (43.25~56.25)。PNI≤48.51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58.9%,PNI>48.51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5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7,P=0.722)。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NI≤48.51组患者中,N分期是影响发生吻合口瘘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NI>48.51组患者中,是否给予术后辅助治疗是发生吻合口瘘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NI与治疗方式存在交互作用(P=0.037)。[结论 ] N分期和术后是否给予辅助治疗分别是PNI低值组(PNI≤48.51)和高值组(PNI>48.51)发生吻合口瘘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发生吻合口瘘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应回顾术前预后营养指数这一指标,以指导选择适宜的后续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17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 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行手术治疗的 150 例 NSCLC 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生存数据,计算每例患者的 PNI 值(外 周血淋巴细胞计数×5+血清白蛋白值)。 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确定 PNI 的最佳截止点,采用 Kaplan-Meier 曲 线及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评估 PNI 在 NSCLC 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结果 ROC 曲线展示术前 PNI 预测 NSCLC 患者总生存 (OS)期的最佳截止点为 42. 6,曲线下面积(AUC)值为 0. 766(95%CI = 0. 605 ~ 0. 928),敏感度为 73. 3%,特异度为 77. 8%。 基于此截止点将所有患者分为高 PNI 组(≥42. 6,n = 108)与低 PNI 组(PNI<42. 6,n = 4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 病理特征后,发现低 PNI( < 42. 6) 与高龄(P = 0. 011)、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 评分(P = 0. 041) 及肿瘤 T 分期 (P< 0. 001)显著相关。 Kaplan-Meier 曲线表明 PNI<42. 6 与 PNI≥42. 6 组患者的 3 年 OS 率分别为 65. 5%与 96. 3%,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χ 2 = 21. 922,P<0. 001),术前低 PNI 提示 NSCLC 患者预后不佳。 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 ECOG 评分(HR = 4. 192,95%CI = 1. 136~ 15. 465,P= 0. 031)、T 分期(HR = 6. 832,95%CI = 2. 014 ~ 23. 178,P = 0. 002)、淋巴结转移(HR = 2. 836, 95%CI = 1. 001~ 8. 038,P= 0. 048)与术前低 PNI(HR= 5. 069,95%CI = 1. 330 ~ 19. 317,P = 0. 017)是影响 NSCLC 患者预后的独 立风险因素。 结论 术前 PNI 或许可以作为一项评估 NSCLC 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