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骨转移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4mg静脉滴注15min;对照组给予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90mg静脉滴注6h。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后止痛有效率分别为73.08%和69.23%,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止痛中位起效时间分别为第5天和第7天,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用药后第7天ECOG评分,治疗组用药前后及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有效,用量少,用药时间短,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静脉点滴唑来膦酸4mg加局部放疗30Gy/10f/2w,对照组则单纯行放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总缓解率分别为93.3%和73.3%,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KPS评分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全激素阻断对老年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乏力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间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全激素阻断治疗联合唑来膦酸,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全激素阻断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碱性磷酸酶(ALP)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Kamofsk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提高,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乏力、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效者为27例,总有效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全激素阻断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能明显改善患者相关症状,安全可靠,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静滴唑来膦酸4mg加局部放疗30Gy/10f/2w,对照组单纯行放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有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活动能力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3.3%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是目前治疗骨转移癌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晚期多发骨转移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89 Sr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恶性肿瘤晚期多发骨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唑来膦酸静脉滴注)与观察组(唑来膦酸静脉滴注联合89 Sr静脉注射),各45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通过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临床有效率为84.4%,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89 Sr治疗恶性肿瘤晚期多发骨转移可缓解患者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不会增加治疗期间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因此值得深入研究以利于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单纯唑来膦酸组和单纯放疗组,每组40例。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采用唑来膦酸4mg静脉滴注,4周1次,当天即开始放疗,共治疗4次;单纯唑来膦酸组行单纯唑来膦酸治疗;单纯放疗组行单纯放射治疗。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分级和症状缓解率进行比较。结果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的止痛总有效率为97.5%,单纯放疗组为75.0%,单纯唑来膦酸组为70.0%,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止痛效果优于单用放疗或单纯用唑来膦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活动能力总有效率高于单纯放疗组和单纯唑来膦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疗效好,副作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注射液并化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生活质量及肿瘤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有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二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化疗间歇期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对照组为单纯化疗.化疗2个疗程后观察骨痛、生活质量的变化、肿瘤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起效迅速,总有效率86.6%,对照组总有效率5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肿瘤疗效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相似.结论 唑来膦酸注射液是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其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有明确的止痛作用,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化疗联用不增加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及依班膦酸钠治疗恶性肿瘤引起骨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4 mg,静脉滴注15 min;另一组给予依班膦酸钠注射液4 mg,静脉滴注3 h.采用平行对照研究方法,每组用药3~6个周期.观察止痛起效时间、临床获益及毒副反应.结果 唑来膦酸组和依班膦酸组用药后止痛有效率分别为75.02%和72.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冲位起效时间分别为第5天和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7 d,ECOG评分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膦酸及依班膦酸钠均能改善恶性肿瘤患者骨转移疼痛,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性癌痛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入组100例骨性癌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50例患者接受复方苦参注射液和唑来膦酸治疗,而对照组50例仅接受唑来膦酸治疗,然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5.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均主要由唑来膦酸引起,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和发生率相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用于骨性癌痛的治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入组10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4例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而对照组54例仅给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观察2组的止痛效果和药物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704%,高于对照组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药物毒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能够明显提高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的控制和缓解,且并未增加药物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TP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T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变化、近期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2组Karnofsky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Karnofsky评分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63.41%)显著高于对照组(35.90%)(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CD8^+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TP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近期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欢欢  刘丹 《现代肿瘤医学》2020,(22):3886-3888
目的:比较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EP方案及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疼痛、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化疗的13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组:复方苦参注射液+EP方案;对照组:EP方案。每周期21天,连用6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0.68%(37/7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35.48%(22/62),两组近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PS评分、QLQ-C30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为65.75%(48/73),对照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为64.52%(40/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为87.50%(42/48),对照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为65.00%(2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和神经损害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骨髓抑制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比对照组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细胞肺癌化疗期间,可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腰硬膜联合治疗重症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晚期癌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腰硬膜联合治疗,以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先行蛛网膜下隙注射,再行硬膜外镇痛;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镇痛。比较2组患者镇痛效果包括治疗前、用药后30 min、持续性、暴发性VAS评分以及总体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用药后30 min、持续性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暴发性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腰硬膜联合治疗重症癌痛可有效降低暴发痛VAS评分,提高患者总体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食管气管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食管癌放疗后食管气管瘘患者100例,按治疗置入支架的类型分为2组,研究组(n=50例)置入新型超覆膜支架,对照组(n=50例)置入不锈钢金属支架。观察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生存期、并发症等。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KP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别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KPS评分和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胸骨后疼痛、支管移位、食管反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部感染控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存期显著长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超覆膜支架置入是治疗食管癌-食管气管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食管癌-食管气管瘘患者生存期、控制肺部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 =46)和观察组(n =51)。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生活质量改善、VAS 评分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 KPS 评分改善的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下降的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稳定的例数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者 VAS 评分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观察组 VAS 评分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更明显(P <0.05)。观察组腹泻、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恶心呕吐、脱发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在无、轻度、中度、重度发生率上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在重度疼痛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发生率(P <0.05),无、轻度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疼痛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射频热凝术治疗晚期胰腺癌顽固性疼痛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70例晚期胰腺癌顽固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4.125 mg/贴×2/72 h 外用+加巴喷丁胶囊 200 mg po 3/d;观察组:采用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射频热凝术,射频治疗参数设置为:3 min,70 ℃。评价两组晚期胰腺癌顽固性疼痛患者镇痛效果。结果:治疗后3 d、6 d、21 d、60 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疼痛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躯体功能评分、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总健康状况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6 d、21 d、60 d观察组较对照组躯体功能评分、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呈下降趋势,总健康状况评分呈上升改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1 d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CR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3 d,观察组血清TNF-α、IL-6、CRP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射频热凝术治疗晚期胰腺癌顽固性疼痛镇痛效果确切,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安全有效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化疗基础上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意义.方法 按本研究相关标准纳入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双盲法分为对照组(GP化疗+艾迪注射液)和观察组(GP化疗+艾迪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比2组CR+ PR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血常规主要指标变化,使用卡氏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对比治疗后2组卡氏评分提高稳定率.结果 观察组CR+ PR率为51.43%,与对照组(42.86%)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自汗、乏力分值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均显著上升,且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对照组CD4/CD8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且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卡氏评分提高稳定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 2种治疗方法疗效相当,但加入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提高患者免疫能力,缓解骨髓抑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陈舲  马耀凯  李鑫 《癌症进展》2016,14(4):357-359
目的:观察扶正抑瘤方联合乌苯美司胶囊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明确病理诊断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仅采用mFOLFOX6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30例在mFOLFOX6化疗的基础上给予扶正抑瘤方联合乌苯美司胶囊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KPS评分、体质量变化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60.00%,对照组为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虽较前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免疫指标CD3+、CD8+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胃肠道反应及血液毒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抑瘤方联合乌苯美司胶囊治疗可提高晚期结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嵘 《实用癌症杂志》2016,(7):1075-1077
目的: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分析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GP方案化疗,同时使用参麦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GP方案化疗。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于治疗前后抽取入组研究对象空腹血,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60.3%、疾病控制率达到87.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实验组IgA、IgG、IgM、CD3、CD4、CD4/CD8升高,CD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较治疗前有所降低,CD4较治疗前有所提高。治疗后2组间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够明显增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姚淑莲  成涛  宁亚利  李东辉  李珉  陈星  刘清娥 《肿瘤》2006,26(4):387-388
目的:评价康莱特注射液改善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岁以上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停止化疗2个月以上,将其随机分成2组,2组均采用营养支持加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康莱特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不用康莱特注射液,比较2组KPS评分,体质量等变化差异。结果:KPS评分:治疗组改善加稳定率占78.85%,高于对照组52.08%,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变化:治疗组体质量增加和稳定率占61.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42%,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疗效:虽然2组均未有达到CR PR者,但治疗组病情稳定率占40.38%,高于对照组的20.83%,疾病进展治疗组占59.62%,低于对照组的79.17%,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已失去放、化疗机会或不能耐受放、化疗者,选用康莱特注射液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稳定疾病进展,而且临床应用安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