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目的 为配合临床进行交替半身放疗,我科作了剂量测定、模似治疗等前期准备工作。方法 采用标准人体体模作了模拟治疗,用热释光剂量仪系统作了人体各组织器官实际受照剂量的测定,以验证交替半身放疗(HBL) 的可行性。结果 模拟治疗结果表明,照射后,病人体内的白血病细胞均能受到致死剂量的照射,病人造血能获得重建,体内剂量分布情况基本符合预期要求。结论 交替半身放疗法在白血病的治疗中是一种疗效较佳,且较易开展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半肝交替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在肝脏广泛转移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半肝交替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技术治疗广泛转移性肝癌,优化指标:每次剂量2~3.5Gy,9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PTV;平均肝脏剂量小于30Gy。半肝照射8~12次后换另半肝,3次/周。结果在放疗结束后2个月用腹部CT进行评价,有效率(CR PR)66.7%。1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72.7%。放疗中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半肝交替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在不增加治疗并发症基础上,能明显提高肝广泛转移性癌的局部控制率。我们认为晚期病人出现广泛肝转移时,在其它部位病灶尚稳定的情况下可选择半肝交替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作为姑息治疗的有效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半肝交替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X刀)治疗在肝脏原发性弥漫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半肝交替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技术治疗原发性弥漫性肝癌,优化指标:每次剂量2~3.5Gy,9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PTV;平均肝脏剂量小于30Gy。每半肝照射8~12次,3次/周。结果在放疗结束后2个月用腹部CT进行评价,有效率(CR PR)68.8%。1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75%。放疗中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半肝交替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在不增加治疗并发症基础上,能明显提高原发性弥漫性肝癌的局部控制率,原发性弥漫性肝癌病人可选择半肝交替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技术作为姑息治疗的有效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4.
不同照射方式对纵隔肿瘤受照剂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照射方式,对纵隔肿瘤三维适形照射放疗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云南省放射治疗中心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纵隔肿瘤患者11例,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每例均做3个计划,分别为常规倒Y野、纵隔Y形野和交替Y形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计划采用常规分割方式2Gy/次,总剂量均为70Gy,外放边界1cm。在保证CTV被93%~95%的等剂量线包绕的情形下,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三种照射方法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的差异。结果:常规倒Y野能有效地降低脊髓和心脏受照剂量,其缺点是肺的V20较高,尤其当肿瘤体积较大时;纵隔Y野能有效地降低肺的V20,其缺点是脊髓和心脏受照剂量偏高;交替Y形野吸取了前两种照射方式的优点,既能有效的降低肺的V20,又能将脊髓控制在其耐受剂量以下。结论:理论上交替Y形野是一种较好的纵隔肿瘤三维适形放疗照射方式。  相似文献   

5.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放化疗联合治疗.放疗倾向于早期进行,而从治疗开始到放疗结束时间少于30 d能显著提高生存率.同期放化疗较序贯及交替疗法更能延长生存时间.放疗的总剂量尚无明确的定论.加速超分割照射较常规照射可能会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磁感应热疗所用于体内的金属热籽在植入机体后对放疗剂量分布产生的影响.方法 使用放疗人体仿真模型及三维治疗计划系统,通过模拟照射评估用于磁感应热疗的金属植入物处于放疗条件下对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 所植入的金属棒热籽材料对人体仿真组织的吸收剂量影响≤1.5%.结论 由于在组织中所植入的铁磁热籽对吸收剂量的影响很小,符合靶区剂量总不确定度<5%的要求,因此,在临床放疗处理中可以忽略不考虑其对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精确放射治疗技术在儿童实体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华  陆冬青  吴旭东 《中国肿瘤》2001,10(10):572-573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来提高儿童肿瘤放疗准确性和精确性的可能性。[方法]1999年12月-2001年6月新华医院试用三维放疗方法治疗了46例儿童实体瘤患者,多数病人使用真空垫或热塑料膜固定,使用CT定位技术,病儿都有DRR摄片,Cadplan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作剂量计算,并做剂量容积直方图DVHs,通过放射治疗信息管理和验证系统Varis(放疗科局域网)将治疗信息传至直线加速器(Varian2100C/D)及多叶准直器(MLC)。第一次照射前每个病儿都做验证片,验证CT定位的DRR摄片。[结果]三维放疗技术在CT模拟定位应用上,能直观性反映组织器官情况。并能在设野和共界面上能很好匹配。有了剂量容积直方图DVH,从三维方向能计算出照射野外的剂量,可减少了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从而能提高了局部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尹刘  时峰 《实用癌症杂志》2000,15(6):657-658
部分白血病患者化疗后 ,其体内仍存在白血病细胞的微小残留病灶 ,尤其是在脑脊液、睾丸、骨髓等部位。由于存在生理性屏障功能 ,化疗药物浓度较低 ,不能有效杀灭白血病细胞 ,往往是复发的根源。另外 ,大剂量、多疗程化疗常导致骨髓功能的严重抑制和衰竭 ,需要配合骨髓移植 ,此项治疗技术仅能在少数医院开展。由于单一化疗的严重毒副作用 ,多数患者不能耐受。上述原因是影响白血病患者继续治疗和化疗后复发的因素。为此 ,我们参照文献报道 ,设计并开展了半身交替照射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取得较好疗效 ,现初步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9.
交替半身照射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在国内已经有近10年的历史 ,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 3 ] 。但随着临床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该方法也显示出一定的弊端 ,照射野剂量分布不均匀 ,各脏器、各系统受照误差 >10 % ,难以贯彻照射剂量最优化的原则。笔者自行研制的旋转式放疗装置 (该装置已获得国家使用新型技术专利ZL0 0 2 2 6 80 2 17)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采用热释光剂量计经过人体仿真模体及人部分脏器的实际测试剂量分布效果良好。一、材料与方法1.放疗装置的设计 :座盘内部三项异步电动机分别驱动座盘旋转和调节旋转速度 ,使其转速控…  相似文献   

10.
半束照射的特点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束照射是伴随着新一代加速器的问世而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的放疗技术,它能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防止照射野相交处出现剂量热点和冷点。自1991年以来,作者将这一技术用于乳腺癌、直肠癌、肺癌、头颈部肿瘤等多种肿瘤的放射治疗,并形成了一整套的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1.
半束照射是伴随着新一代加速器的问世而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的放疗技术,它能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防止照射野相交处出现剂量热点和冷点。自1991年以来,作者将这一技术用于乳腺癌、直肠癌、肺癌、头颈部肿瘤等多种肿瘤的放射治疗,并形成了一整套的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2.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近三年来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①术前的诱导治疗,包括术前的化疗或术前放化疗综合应用。②能手术切除病人的化放疗综合治疗,提出了除手术治疗外,综合使用化疗和放射治疗是这些病人的另一个选择。③不能手术切除病人的化疗和放疗。强调了全身化疗的重要性,讨论了化放综合治疗的模式及其疗效和治疗并发症。④三维适形放疗,已有的文献支持该方法能较好地保护肺组织,从而提高肿瘤的照射剂量。因此肿瘤的局控率和生存率均有明显改善。⑤非常规分割放疗。加速超分割放疗在一个较短的照射时间内给一个相对高的放射剂量,结果显示提高了局控率。因而有继续研究的前景。⑥放疗保护剂的试用。Amifostine已被用于肺癌的放疗,实践证实能减少放射性肺炎和食管炎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张江洲 《实用癌症杂志》2010,25(4):433-434,440
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是指在三维适形照射的基础上对照射野截面内诸点输出剂量进行调整,经过旋转照射使射线剂量在体内空间分布与病变一致,形成高剂量区。调强放射治疗作为1种新的放疗技术具有靶区高剂量三维适形的优点。剂量学已表明和三维适形治疗胃癌相比,调强放疗具有可行性和治疗获益,临床中调强放疗治疗胃癌的经验证实了此剂量学分析,一系列报道指出了调强放疗对正常组织毒性更低。全世界范围内,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交替半身照射清除体内残留肿瘤细胞的设想和动物研究基础,探讨一种不同不同骨髓移植而达到根治白血病和淋巴瘤的新治疗方法。方法:先用大剂量环磷酰胺预处理及动员造血干细胞,然后以700和800cGy先后照射上半身和下半身。治疗5例患者,未输血和血小板,未用造血生长因子。结果:5例患者造血在1个月内均获重建,无严重副作用,治疗后不需再化疗,随访25-56个月,除1例急淋治疗后25个月复发死亡外,余4例患者均完全缓解。结论:交替半身照射治疗设计新颖,方法简单,有一定疗效,但例数不多又缺少长期观察,其远期结果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5.
作为肿瘤治疗手段之一的术中放疗(IORT),是在手术暴露或肿瘤切除时,用高能电子束施加一次大剂量(10-25GY)的照射,使射线照射在手术特定区域,而肿瘤未受累脏器经牵拉脱离射线。术中放疗适合于手术不能切除肿瘤或虽能切除但有癌残留的病人,也可作为预防肿瘤局部,复发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临床常规放射治疗中由于放疗设备的结构、特征的局限,通常采用固定照射,因此对于一些长条形射野如全脊髓、全腹照射的病人,临床上只能将其分割为数段进行治疗.这将使相邻野的连接处易产生剂量的热点或冷点,治疗计划很难设计,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利用平移扫描照射技术可解决上述问题,这一方法能使整个受照区获得均匀的剂量,并具有良好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1962年至1985年术前放疗加手术治疗的肺癌31例。随访率87%。全部病人采用60钴γ线治疗。大多数术前放疗剂量40GY。放疗结束后14—56天进行手技。术后16各采用了细胞毒性药物。7例因术后纵隔肿瘤残存,再行纵隔区放疗,剂量40—50GY。9例术后病理为小细胞未分化癌的作预防性全脑照射,剂量30GY。本组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放疗常规采用半胸照射的技术,因肺损伤较大,使得放疗在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治疗中的价值不明确。我们采用X射线三维适形放疗(3DCRT)加电子线野灵活布野的模式治疗8例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观察其近期疗效和放射损伤,并模拟改良的常规半胸照射放疗的方法,比较两种技术的肺损伤大小。方法:自2004年1月~2007年11月,我院收治的8例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其中5例为多程化疗失败者,3例为单纯放疗。化疗方案为GP、NP、TP和培美曲塞+卡铂,放疗采用X射线三维适形放疗和电子线野灵活布野的治疗模式,按常规分割的方式给予总量32.2~64.0Gy照射。同时模拟常规半胸照射放疗的技术,采用TPS系统模拟并计算肺的V20、V30和平均肺受量(MLD),与三维适形放疗和电子线野灵活布野的治疗模式相比较。结果:8例患者放疗后,1例患者达CR,其余患者均达PR。随访至2008年2月,2例患者死亡,其余6例均存活,平均生存时间为15.4个月。采用化疗+放疗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8.8个月,单纯放疗组为9.7个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加电子线野灵活布野的治疗模式8例患者的平均V20为20.5%,V30为15.6%,患侧肺MLD为18.8Gy,健侧肺MLD2.2Gy。模拟常规半胸照射放疗技术8例患者的平均V20为36.8%,V30为27.9%,患侧肺MLD为31.1Gy,健侧肺MLD1.2Gy。两种技术的肺V20、V30和患侧肺MLD均存在差异,显示三维适形放疗加电子线野灵活布野的治疗模式可能有降低正常肺照射剂量的趋势;健侧肺MLD两者无明显差异。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加电子线野灵活布野治疗模式的8例患者均出现1~2度放射性肺炎。根据治疗前和治疗后生活质量评估显示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由治疗前的平均2.83上升为3.76,生活质量有所  相似文献   

19.
精确放疗是借助CT模拟定位机重建的三维图像勾画照射靶区,既可精确、大剂量照射肿瘤区,又尽可能减少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1-2]。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行精确放疗各类恶性肿瘤患者216例,现将临床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1990年10月-1999年1月我科共收治脑转移瘤36例,26例采用^60Co外照射,先予常规分割全颅放疗中平面剂量35-40Gy,后缩野针对病灶,常规分割放疗15-20Gy,多发病灶不缩野。放疗时给予脱水治疗。结果:26例完成放疗者24例,其中半年生存率54%,1年生存率为13%。结论:对恶性肿瘤出现脑转移病人,积极治疗仍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