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 肺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 GGNs)的病理类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主观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影像学征象及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在预测GGNs病理类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9例病理明确诊断的GGNs,其中,前驱腺体病变[包括非典型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 AAH)、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 AIS)]138例,微浸润腺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A)109例,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 IAC)142例。对结节的影像形态学特征进行主观评价,并利用肺结节人工智能系统自动获得定量参数。结果 在主观CT影像学征象中,AAH+AIS、MIA和IAC组间结节最大径及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出现的频率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增加;在人工智能定量参数中,结节大小相关参数、CT值相关参数、实性占比、能量及熵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增加。通过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磨玻璃密度结节肺腺癌的多排螺旋CT( MDCT)的影像表现。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磨玻璃密度结节( GGNs)肺腺癌31例的完整MDCT资料,经多方位重建和多窗位处理,对GGNs的形态(圆形或类圆形、不规则形),瘤肺界面(清楚毛糙、模糊无界),边缘形态(短密毛刺、浅分叶、尖角征),内部结构(实性成分、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邻近结构改变(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强化幅值深入分析。结果:瘤体圆形与卵圆形29例、瘤肺界面清楚27例,分叶征19例,毛刺征14例,胸膜凹陷征13例,空泡征11例,血管集束征8例,支气管充气征7例,GGNs内实性成分强化幅值大于20Hu 15例。结论:仔细识别磨玻璃密度结节肺腺癌MDCT征象细节对提高GGNs肺腺癌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亚厘米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亚厘米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患者按浸润情况分为浸润组(n=35)和非浸润组(n=65),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大小、部位、密度及CT征象。结果浸润组病灶最大径明显大于非浸润组,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浸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病灶最大径﹥0.845 cm、有毛刺征及血管集束征为亚厘米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存在浸润性的危险因素(P﹤0.05)。亚厘米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病灶最大径评价浸润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67(95%CI=0.797~0.938),cut-off值为0.845 cm,对应灵敏度为83.6%,特异度为76.8%,约登指数为0.604。结论病灶最大径﹥0.845 cm、有毛刺征及血管集束征是亚厘米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存在浸润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的CT表现与其病理等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胸部CT表现为混合磨玻璃肺结节,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118例患者的资料,根据病理性质分为三组,其中原位腺癌组、微浸润性腺癌组、浸润性腺癌组分别为17、29、72例。比较三组患者混合磨玻璃肺结节整体及实性成分CT表现。对结节的大小、实性成分的大小、实性成分的比例、实性成分的CT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预测浸润性腺癌的最佳截值,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结果:混合磨玻璃肺结节的大小、形状、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性成分的大小、实性成分的比例、实性成分的CT值、实性成分的边界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的大小预测浸润性腺癌的最佳截值为15.5 mm,其敏感度为0.792,特异度为0.783。实性成分的大小预测浸润性腺癌的最佳截值为5.5 mm,其敏感度为0.764,特异度为0.811。实性成分的比例预测浸润性腺癌的最佳截值为38.7%,其敏感度为0.736,特异度为0.935。实性成分的CT值预测浸润性腺癌的最佳截值为-149.0 HU,其敏感度为0.694,特异度为0.826。结论: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的CT表现与其病理等级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节的大小、实性成分的大小、实性成分的比例、实性成分的CT值对其病理等级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 自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技术普及以来,影像学随访为主要管理方法的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 GGNs)检出率明显增加,本研究旨在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定量分析GGNs随访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探索GGNs自然进展规律,为临床指导患者合理地进行结节管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纳入2015年3月-2022年11月舟山医院肺结节联合门诊中规律随访的GGNs患者共115例。利用3DSlicer软件半自动分割提取结节的定量影像学特征,评估随访过程中的结节增长情况及临床干预情况。结果 患者平均基线年龄为(56.9±10.1)岁;平均随访时间为(48.8±18.9)个月。CT二维直径为(7.9±2.9)mm,三维最大径为(10.1±3.4)mm。末次CT扫描二维直径为(9.9±4.7)mm,三维最大径为(11.4±5.1)mm。共27例(23.5%)随访期间出现增长,中位体积倍增时间为822 d,中位质量倍增时间为1,007 d。手术切除32例,其中6例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16例微浸...  相似文献   

6.
摘 要:随着多层螺旋CT的不断发展及临床肺癌CT筛查的逐渐普及,肺内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检出率显著增加,且大部分被证实与早期肺腺癌密切相关,因此肺内磨玻璃密度结节不断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浸润程度与是否手术或手术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术前肺内磨玻璃结节CT表现特征与不同病理分型的对照研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全文就目前有关肺纯磨玻璃结节CT定量分析与病理对照研究情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单纯针刺定位法对肺亚厘米磨玻璃影结节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19例患者共21枚肺小结节。术前在CT引导下行单纯穿刺定位后行胸腔镜下结节楔形切除术。结果19例患者的21枚磨玻璃影小结节在CT引导下单纯针刺定位成功率100%。定位时间(5.78±4.75)min。所有患者均成功定位后行VATS下肺楔形切除术,无中转开胸和严重并发症。术中快速诊断肺腺癌的3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其他患者均行肺楔形切除术。所有患者术中均未输血,术后无并发症,术后住院(6.01±3.44)天。结论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单纯针刺定位法定位肺部小结节,特别是亚厘米磨玻璃影小结节安全、有效,定位过程简单快捷,能有效缩短VATS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8.
杨海  陈盈  李欣 《肿瘤学杂志》2017,23(2):121-124
摘 要:[目的] 探讨平扫CT值对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的肺原位腺癌(AIS)和微浸润腺癌(MI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的肺原位腺癌32例、微浸润腺癌45例的术前资料,比较两组病例平扫CT值,并通过ROC曲线确定两组病例CT值的最佳截断点。[结果] 原位腺癌与微浸润腺癌的CT值不同(-595.37±79.49Hu vs -497.62±121.08Hu;Z=-3.406,P<0.05),CT值对于原位腺癌与微浸润腺癌的诊断价值较好(曲线下面积0.729,95%CI:0.618~0.839,P<0.05),-491.55Hu为AIS与MIA的最佳CT值截断点(灵敏度为48.9%,特异性为93.7%)。[结论] 平扫CT值对于肺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的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当CT值>-491.55Hu时,病灶为MIA可能性大;当CT值<-491.55Hu时,病灶为AIS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
背景 与目的目前国内肺癌仍是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腺癌是其最常见的亚型,影像学中表现为混合性磨玻璃结节(mixed ground glass nodule,mGGN)的肺癌逐渐增多.脏层胸膜侵犯(visceral pleural invasion,VPI)是影响mGGN型肺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索分...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探讨肺内良、恶性单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51例肺内pGGN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灶的影像学特点。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截断点。[结果] 51个pGGN中,良性19个,恶性32个。良、恶性pGGN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灶的位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征象中分叶、空泡、胸膜凹陷征在良、恶性pGGN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维比例、毛刺、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在良、恶性pGGN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的大小、质量在良、恶性pGGN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病灶大小、质量诊断恶性pGGN的最佳截断值分别是为10mm、0.16g。[结论] 结合病灶的大小、质量以及HRCT特征综合评价pGGN,有利于恶性pGGN的检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影像学微特征与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162例肺部影像为磨玻璃结节(GGN)的腺癌患者的CT资料,依据影像学特征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组及混合型磨玻璃结节(MGGN)组,利用AI辅助诊断系统分别提取其影像学微特征,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PGGN...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肺磨玻璃样微小结节(ground glass opacity, GGO)病灶的定位是微创手术切除的技术难点。各种定位方法均有报道,但每一种方法均有其不足。本研究拟通过评价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对GGO微创切除的价值,初步探索肺部<10 mm的GGO积极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2009年10月-2013年10月共32例GGO患者,41个GGO,行胸腔镜微创切除术,麻醉插管后皆在手术体位下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CT引导Hook-wire定位。记录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的失败率、并发症、胸腔镜手术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住院时间等,计算病灶组织学分型中的恶性几率,讨论肺部<10 mm的GGO积极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结果共32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7例)行41个GGO胸腔镜微创切除术,其中2个病灶、3个病灶和5个病灶同时微创切除患者数量分别是3例、1例、1例。病灶直径2 mm-10 mm(平均5 mm),病灶距离胸膜垂直距离5 mm-24 mm(平均12.5 mm)。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100%,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转化为开胸手术比率为0,CT定位时间平均8.4 min(4 min-18 min),微创切除病灶所需时间平均32 min(14 min-98 min),中位住院时间为8 d(5 d-14 d)。GGOs术后组织学诊断结果为:原位腺癌(肺泡癌)19例,约46.3%,腺癌8例,约19.5%,大细胞癌1例,约2.4%,不典型腺瘤样增生9例,约22%,炎性病灶4例,约9.8%。结论肺部GGO是恶性病灶的几率很大,对典型GGO患者积极微创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极大提高GGO微创切除可行性、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GGO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窗宽值对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的肺腺癌侵袭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77例纯磨玻璃结节 CT 图像,术后病理均为肺腺癌,其中有18例浸润前病变和59例浸润性病变。肺窗窗位不变,固定在-450 HU,调节窗宽值,利用ROC曲线来评估两组病变不可见的窗宽值的差异及最佳截断点。结果:两组病灶不可见的窗宽值存在差异(Z=-3.900,P<0.05),ROC 曲线下面积为0.805,敏感度为 57.1%,特异度为 89.2%,最佳窗宽截断点为341 HU。结论:窗宽值对于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的肺腺癌侵袭性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肺部纯磨玻璃密度影(pure ground glass opacity,pGGO)是由多种原因造成肺泡含量下降或肺泡未被完全充填,肿瘤细胞沿着肺泡壁附壁生长,且无肺泡塌陷、无弹性纤维中重度增生、无网状结构断裂时的一种非特异性表现.pGGO在高分辨率CT图像上表现为:单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密度均匀磨玻璃影,支气管、血管纹理清晰显示的非实性结节.常见于2.8%的特殊人群和6.6%的>60周岁的人群,在50周岁以下少见.我院于2012年诊治1例33周岁男性CT图像为肺部纯磨玻璃密度影的早期周围型肺小腺癌患者,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GGN)的疾病谱包括良性及恶性的病变,有关于GGN的自然生长史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回顾性定量分析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 glass nodule,pGGN)和实性成分<5 mm部分实性结节的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其与影像表现的关系.方法 2012-04-23 2015 10 30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确诊为肺腺癌的GGN患者79例.通过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将患者分为EGFR突变型组及野生型组,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灶位置、大小、相对CT值及薄层CT征象(分叶、毛刺、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及凹陷征),观察两组GGN影像特征与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9例GGN患者中,EGFR突变组41例(51.9%),EGFR野生型组38例(48.1%);EGFR突变组与野生型组之间患者年龄、性别、GGN的位置、分叶、毛刺、空泡及CT空气支气管征、相对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突变型组GGN胸膜牵拉或凹陷征发生率高于野生型组,P=0.037.EGFR突变型组的GGN大小、体积及质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组(P值分别<0.001、0.002和0.001).GGN大小、体积、质量预测EGFR突变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0.45 mm、540.6 mm3和0.255 g.结论 在pGGN和实性成分<5 mm部分实性结节肺腺癌中,HRCT影像特征对于辅助预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表现为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glass nodule, pGGN)的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A)和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 IA)的鉴别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术前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胸部增强扫描,CT上表现为pGGN,且术后病理证实为MIA和IA的101例(103枚pGGN)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将pGGN分为MIA组(n=47)和IA组(n=56)。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定量参数和CT征象的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独立预测因子,并建立预测IA的模型。以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和独立预测因子诊断效能,诊断效能比较采用DeLong检验。  结果  与MIA组相比,IA组形状多表现为不规则(P=0.034),且更易出现胸膜牵拉征(P=0.005)、空气支气管征(P=0.001)及血管异常征(P<0.001)。IA组结节大小(P<0.001)、常规120 kVp图像的CT值(CT120 kVp, P=0.001)及40~200 keV单能量图像的CT值(CT40~200 keV, P≤0.003)均高于MIA组,而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 atomic number, Eff-Z)低于MIA组(P=0.018)。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结节大小(OR=1.435,95%CI:1.204~1.709,P<0.001)和CT200 keV(OR=1.011,95%CI:1.005~1.016,P<0.001)是预测IA的独立因子。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达到0.855,灵敏度为0.661,特异度为0.957,且AUC显著高于结节大小(P=0.046)和CT200 keV(P=0.002)。  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鉴别表现为pGGN的MIA和IA具有重要价值,经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高分辨CT影像学检查对良恶性肺GGN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高分辨CT发现55例具有GGN的患者,经过手术和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21例)、恶性组(34例),收集整理相关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良、恶性GGN不同C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结果 良、恶性肺GGN在年龄、吸烟指数、恶性肿瘤家族史、GGN病变最大径、毛刺征、空泡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和CT值方面具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偏大、吸烟史、毛刺征、空泡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和增高的CT值是恶性肺GGN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吸烟史、毛刺征、空泡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和增高的CT值对良、恶性肺GGN有诊断价值,而部分良性肺GGN需进一步结合患者情况和其他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据CT形态学特征建立的Fisher判别函数模型,对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s,GGN)样早期肺腺癌浸润前及浸润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中心医院与东风总医院在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磨玻璃结节样早期肺腺癌患者160例,通过对浸润前与浸润性病变的多种CT形态学特征的统计分析,通过卡方检验,以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的CT特征建立Fisher判别函数公式,然后运用交叉核实法,计算总体误判率及准确率。结果:160例患者分为两组,浸润前病变组53例,浸润性病变组107例,毛刺征、分叶征、结节形状、瘤-肺界面、平均直径、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实性成分有无具有统计学差异,并以其为判别指标建立Fisher判别公式Z=2.046X1+2.006X2+2.015X3-1.473X4+0.189X5+0.023X6+1.813X7+1.957X8-1.687。误判率为6.3%,准确率是93.7%。结论:Fisher判别模型对鉴别诊断GGN样早期肺腺癌浸润前与浸润性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定量参数对肺混合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4例肺混合磨玻璃结节(mixed ground glass nodules,mGGNs)患者的CT图像。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和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的CT定量参数(肺窗最大径、肺窗最大径的最大垂直径、肺窗病灶体积、平均CT值、纵隔窗最大径、纵隔窗最大径的最大垂直径、纵隔窗病灶体积以及肿瘤影消失率(tumor disappearance rate,TDR)差异。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肺窗最大径(OR=3.080,95%CI:1.135~8.355,P=0.027)及纵隔窗最大径(OR=5.881,95%CI:1.634~21.166,P=0.007)可独立预测mGGNs的侵袭性;两者联合应用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855,灵敏度为77.61%,特异度为86.67%,其截断点对应的肺窗最大径和纵隔窗最大径分别为1.902 cm和1.273 cm。  结论  CT定量参数有助于预测评估肺混合磨玻璃结节的侵袭性,病灶肺窗最大径及纵隔窗最大径是其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放射组学分析方法研究鉴别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中表现为亚实性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s,GGNs),是属于侵袭性肺腺癌(invasive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s,IPAs)或非IPA,并结合传统CT图像定性特征与其他临床特征制定诊断IPA诺模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2月至2019年4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确诊的88例患者,共计100个亚实性结节(56个IPA和44个非IPA)。选取增强CT动脉期图像进行3D结节感兴趣区的分割并计算定量放射组学特征。使用逻辑回归分析将一组常规临床风险因素和放射医生视觉评估的定性CT成像特征与放射学特征进行比较。建立3种诊断模型,即使用临床风险因素和CT定性特征的基础模型,使用包含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放射组学特征模型,以及结合所有重要特征的诺模图模型,并根据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三种模型的诊断效能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除了3个视觉评估的CT定性成像特征外,还发现从数百个放射学特征中选择的另外三个定量特征(P<0.05)与诊断IPA显著性相关。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显示采用诊断诺模图模型区分IPA与非IPA的性能最佳(AUC=0.903),均高于基础模型(AUC=0.853,P=0.0009)或放射组学模型(AUC=0.769,P<0.0001)。决策曲线分析也表明在临床诊断中使用此诺模图模型的潜在益处。[结论]除临床评估的CT图像定性特征外,定量放射学特征为鉴别IPA和非IPA提供了有效帮助,基于以上两类重要特征的诊断列线图模型在临床上可用于术前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