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cancer,TURBT)的术后复发率较高,分析NMIBC患者行初次TURBT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NMIBC患者行初次TURBT的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有助于筛选复发高危人群,预防性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20年5月在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初次TURBT治疗的NMIBC患者197例,随访24~77个月,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48例)和非复发组(149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URBT术后复发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未复发组初治时有肉眼血尿、二次电切、肿瘤T分期为T1期、肿瘤分级为高级别、肿瘤多发及未行即刻膀胱内灌注化疗的占比低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性别、年龄、肿瘤家族史、吸烟史、肿瘤大小及后...  相似文献   

2.
程全科  王凯  朱向伟 《癌症进展》2021,19(3):268-271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依据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将76例NMIBC患者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34),两组患者均接受TURBT术,术后研究组患者接受吉西他滨灌注化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吡柔比星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灌注化疗后不同时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随访期间复发情况.NMIBC患者TURBT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8周、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骨髓抑制,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1.4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为15.41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的9.8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化疗药物为吡柔比星是NMIBC患者TURBT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MIBC患者TURBT术后即刻进行吉西他滨灌注化疗可有效预防术后复发,延长近期无复发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钱文燕  杨宇 《现代肿瘤医学》2019,(12):2143-2146
目的:探讨累积吸烟暴露量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的NMIBC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吸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累积吸烟暴露量与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MI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42例NMIBC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5.71±16.96)个月;低暴露量组和高暴露量组肿瘤复发例数分别为24例和45例,高暴露量组肿瘤复发率高于低暴露量组(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高暴露量组肿瘤无复发累积生存率低于低暴露量组(P=0.002);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累积吸烟暴露量为NMIBC患者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高累积吸烟暴露量可增加NMIBC患者的肿瘤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大面积膀胱肿瘤患者TURBT术后膀胱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行TURBT治疗的大面积膀胱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数目、肿瘤部位、是否维持膀胱灌注、肿瘤分级等一般资料,连续随访36个月,记录患者复发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组性别、年龄、吸烟史、体重指数、肿瘤部位、是否维持膀胱灌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肿瘤数目、肿瘤分期、肿瘤分级、肿瘤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数目>2个、肿瘤分期高、肿瘤级别高、肿瘤形态为宽基均是TURBT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数目>2个、肿瘤分期高、肿瘤级别高、肿瘤形态为宽基均是TURBT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对于具备以上特征的患者应给予高度关注,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策略,最大程度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5.
高飞  张鹤 《实用癌症杂志》2016,(11):1869-1871
目的 研究二次电切阳性对T1期膀胱癌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到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221例T1期膀胱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TURBT组164例,re-TURBT组57例.所有患者随访1~3年,比较2组患者随访期间肿瘤复发、肿瘤进展以及肿瘤特异性死亡情况.结果 TURBT组164例复发76例,复发率为46.3%;re-TURBT组57例复发12例,复发率为21.0%;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88,P<0.05).TURBT组患者肿瘤进展3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6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25例),re-TURBT组患者肿瘤进展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例),2组肿瘤进展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83,P<0.05).但2组患者肿瘤特异性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直径>3 cm,多发肿瘤,高级别肿瘤(G2 G3)均为二次电切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二次电切能够显著降低T1期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延缓肿瘤进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Ki-67、TP53、Cyclin D1、HER-2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184例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bladder,TURBT),术后病理证实为Ta、T1期NMI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中的Ki-67、TP53、Cyclin D1和HER-2表达,并对其与NMIBC分期、病理分级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MIBC分期、病理分级的独立因素,计算并比较其灵敏度及特异度。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与NMIBC的T1期及病理G3级呈正相关(P<0.05);NMIBC的T1期及病理G3级组织中的Ki-67、HER-2高表达,与肿瘤分期及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NMIBC的Ta期及病理G1、G2级组织中的Cyclin D1高表达,与肿瘤分期及病理分级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Ki-67高表达、Cyclin D1低表达为T1期NMIBC的独立预测因素;Ki-67高表达、HER-2高表达、Cyclin D1低表达为病理G3级NMIBC的独立预测因素。在NMIBC组织中Ki-67对预测分期和病理分级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灵敏度为81.40% (48/59)和76.80% (96/125),特异度为76.83% (63/82)和86.30% (88/102)。  结论  检测Ki-67表达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NMIBC分期及病理分级,为及时有效地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和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ular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在术后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01月-2019年12月期间182例住院行手术治疗的 NMIBC患者,根据术前1周内血常规和生化的结果计算PNI值和NLR值,并根据ROC曲线确定术前PNI和NLR的最佳临界值,分别分析PNI、NLR与NMIBC患者病理特征以及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根据ROC曲线,确定本研究中高PNI组(≥47.18)116例,低PNI组(<47.18)66例,高NLR组(≥2.50)77例,低NLR组(<2.50)105例;PNI组在年龄、复发及病理T分期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NLR组在复发、病理T分期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低PNI组RFS显著差于高PNI组(P<0.001),高NLR组RFS显著差于低NLR组(P<0.001);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的吸烟史、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PNI<47.18、NLR≥2.50是影响NMIBC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的吸烟史、肿瘤分期、PNI<47.18、NLR≥2.50是影响NMIBC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NI与NLR值在NMIBC患者中存在负相关(P<0.001);低PNI/高NLR与患者术后复发、高PNI/低NLR与患者术后未复发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术前PNI、NLR是预测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有效指标,47.18、2.50可分别作为PNI、NLR的最佳分界值,低PNI、高NLR是NMIB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具有低PNI、高NLR患者更易出现术后复发,联合使用PNI、NLR两项指标,可以更有效地预测NMIBC患者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舌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舌癌患者71例,均行手术治疗。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临床资料,依据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W-QOL)统计评分,分析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分期、N分期、局部区域复发、有无吸烟史、颈清方式、是否放疗是舌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低分化、浸润深度>8 cm、T4分期、N4分期、存在局部区域复发、有吸烟史、根治性颈清方式、术后未功能锻炼、术后放疗是舌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降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病理低分化、浸润深度高、临床分期高、存在局部区域复发、有吸烟史、根治性颈清方式、术后未功能锻炼、术后放疗是舌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降低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实施防控措施,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液中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ur DNA,ctDNA)水平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术后预测复发及进展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06月至2019年06月在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96例,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且术后病检均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根据术后病检结果分为两组:A组:高级别NMIBC患者46例,B组:低级别NMIBC患者50例。术后每个月测定患者尿液中ctDNA的水平,每3个月复查泌尿系彩超、膀胱镜及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每6个月复查膀胱CT;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随访期18个月,影像学或膀胱镜检查证实肿瘤临床复发或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时即停止随访。结果:在随访期内共有62例患者通过膀胱镜检查或影像学手段证实肿瘤出现了复发或进展,其中A组有36例,B组有26例,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复发或进展的62例患者中,A组尿液ctDNA阳性患者27例,B组尿液ctDNA阳性患者2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有63例患者在影像学及膀胱镜检查有异常之前首先从尿液中检测到了ctDNA,其中48例患者在之后的随诊复查中证实肿瘤出现了复发或进展;肿瘤进展组患者尿液中ctDNA水平显著高于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液态活检技术动态检测NMIBC术后患者尿液中ctDNA的水平,能更早地发现肿瘤的复发及进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且与肿瘤进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成为NMIBC术后辅助监测肿瘤早期复发或进展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0.
汤小虎  陈焱 《癌症进展》2016,14(10):1013-1015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早期NMIBC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开腹组(n=46)与TURBT组(n=54),开腹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TURBT组患者采取TURBT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近期效果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TURB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URBT组患者膀胱穿孔及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率均高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URBT组患者的尿道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RBT组患者的复发率、中位复发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BT治疗早期NMIBC的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但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中Integrinβ1和CARMA-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6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保留患者病理标本,并对患者随访5年,最终108例纳入研究。根据患者复发情况分为短期复发组和长期首次复发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膀胱癌肿瘤组织中Integrinβ1和CARMA-3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短期复发组Integrinβ1和CARMA-3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长期首次复发组(P<0.05);Integrinβ1和CARMA-3蛋白的表达与T分期以及分级存在正相关(均P<0.05);CARMA-3和Integrinβ1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74, P<0.05)。结论 CARMA-3和Integrinβ1蛋白是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癌复发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表达水平及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泌尿外科确诊为膀胱癌并行TURBT术的患者90例,术后采用吡柔比星注射液膀胱灌注治疗,根据TopoⅡα表达情况将90例膀胱癌患者分为TopoⅡα高表达组和TopoⅡα低表达组,比较TopoⅡα的表达情况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TopoⅡα的表达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的预后分析。结果:90例膀胱癌患者中有57例TopoⅡα 高表达,高表达率为63.33%;膀胱癌患者TopoⅡα 高表达率与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和病理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参数显著相关(P<0.05)。TopoⅡα高表达组患者1、2、3年复发率(8.77%、14.04%、17.54%)明显低于TopoⅡα低表达组(27.27%、39.39%、51.52%),TopoⅡα高表达组平均复发时间显著高于TopoⅡα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多发、肿瘤大小>2 cm、病理分级和TopoⅡα低表达等4个因素为膀胱癌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opoⅡα表达与膀胱癌患者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和病理分级等显著相关,在TURBT术后对TopoⅡα高表达患者给予吡柔比星注射液膀胱灌注治疗可以显著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行膀胱灌注已经成为目前公认的预防和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MIBC)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现阶段TURBT术后灌注治疗主要选择化疗药物和卡介苗(BCG )。 对于所有非肌层浸润型的患者,术后及早期都应给予膀胱灌注治疗;对于G1-2Ta期患者使用术后单次的化学药物灌注治疗即可;对于中危患者,推荐使用单次药物灌注+诱导灌注或持续灌注的治疗模式,但灌注药物使用的具体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对于高危患者,术后应首选BCG 的灌注治疗;化疗药物和BCG 联合的序灌疗法对于治疗膀胱肿瘤有无优势,其疗效还需进一步验证。虽然膀胱药物灌注治疗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但在药物的使用方面,如药物的选择,使用时间,及剂量方面仍没有统一的观点。本文对非肌层浸润型膀胱肿瘤TURBT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主要由三种不同类型的肿瘤组成: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局限于黏膜层(Ta),高级别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层(CIS)以及侵犯黏膜下层或固有层的肿瘤(T1)。NMIBC的首选治疗方案是彻底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和(或)膀胱灌注治疗。但是,仍有部分高危患者具有肿瘤进展的风险,因而需要接受更积极地治疗策略。有研究报道延迟的全膀胱切除术会导致生存获益显著降低,因此对于这些具有疾病进展高危风险的NMIBC患者,选择在何时放弃传统治疗转而接受全膀胱切除术是当前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本文综述了当前全膀胱切除术作为初始治疗在NMIBC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Fibulin-3在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膀胱癌复发和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确诊为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34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膀胱癌组织中Fibulin-3的表达水平,分析Fibulin-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Fibulin-3表达水平与膀胱癌复发和进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有22例Fibulin-3高表达,12例Fibulin-3低表达;Fibulin-3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相关,高级别癌组织中Fibulin-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8例患者出现了复发,5例患者出现了进展;肿瘤分级和Fibulin-3高表达与复发和进展相关,为肿瘤复发和进展的影响因素(P<0.05);8例复发患者的中位复发时间为15(4~48)个月,5例进展患者的中位进展时间为21(8~32)个月。Fibulin-3表达的Kaplan-Meier曲线显示,Fibulin-3低表达患者具有较高无进展生存率(P<0.05)。将单因素有意义的指标纳入Cox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ulin-3高表达和肿瘤分级是膀胱癌患者复发和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Fibulin-3高表达是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和进展的独立预后因素,对Fibulin-3水平进行检测可以预测膀胱癌复发和进展,为膀胱癌术后及时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FR)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205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AFR最佳临界值为12.127,并将患者分为高AFR组(n=136)和低AFR组(n=69)。并分析AFR水平与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的关系。构建患者术后无复发列线图,并利用Bootstrap法计算一致性指数(C指数)以及校准曲线对其预测精准度及一致性进行验证。结果:低AFR组患者具有更高的糖尿病患病率、更大的肿瘤体积、更多肿瘤数量以及更差的组织学分级(P<0.05)。低AFR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较高AFR组明显缩短。COX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分化程度(HR=0.530,95%CI:0.314~0.895,P=0.017)及AFR<12.127(HR=0.275,95%CI:0.161~0.471,P<0.001)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FR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对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武  盛斌武 《现代肿瘤医学》2015,(19):2817-2819
目的:探讨对表浅性膀胱癌实施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指征和意义。方法:以确立的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入选标准对126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实施手术,满足条件的81例患者中32例拒绝二次手术为A组,49例在术后4周行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为B组,2组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相同。所有患者随访2年,比较2组间膀胱肿瘤进展率和复发率。结果:A组患者在术后2年随访中共有14例出现复发,分别为术后半年3例,1年内8例,1年至2年间6例。B组的16.3%(8/49)患者在第二次手术时发现肿瘤。2年随访期间复发8例,其中1年内3例,1年后5例,2组间在肿瘤复发上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能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肿瘤复发;切除标本中有无肌层是明确手术切除彻底的标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