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预后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TACE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120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再用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与预后有关的有治疗次数、肿瘤类型、门脉癌栓、碘油沉积类型、肿瘤缩小率、肝癌分期(BCLC);多因素分析与预后相关的有显著意义的因素变量为治疗次数、肿瘤类型、门脉癌栓、肿瘤缩小率。结论:肝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多次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小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结节型、块型及巨块型;门脉癌栓为预后危险性因素,门脉主干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降低;PR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影响TACE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120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再用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与预后有关的有治疗次数、肿瘤类型、门脉癌栓、碘油沉积类型、肿瘤缩小率、肝癌分期(BCLC);多因素分析与预后相关的有显著意义的因素变量为治疗次数、肿瘤类型、门脉癌栓、肿瘤缩小率。结论:肝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多次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小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结节型、块型及巨块型;门脉癌栓为预后危险性因素,门脉主干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降低;PR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影响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lolization, TACE)序贯联合微波凝固消融(percutaneous micro wave coagulation therapy, 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预后的主要因素。   方法  本研究收集本科收治的97例接受TACE序贯联合PMCT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 再利用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结果  本组肝癌患者的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8.2%、43.2%、28.8%、13.4%。单因素分析与预后有关的因素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BCLC)、Child-Pugh分级、门脉癌栓、动静脉瘘、PMCT治疗次数及体力状况(ECOG评分)。Cox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与预后有关并具有显著意义的因素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门脉癌栓、PMCT治疗次数及体力状况。   结论  适当重复PMCT治疗可以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限。大肝癌、门脉癌栓为预后的危险性因素, 巨块型肝癌及伴门脉主干癌栓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4.
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肝癌预后影响的Cox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Cox回归方法研究了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诸因素。性别,发病年龄,肝癌发生部位等因素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化疗、肝叶切除、分枝动脉结扎和栓塞、固有动脉结扎均可延长生存期。通过Cox回归方法研究诸治疗方案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14种不同治疗方案组合中有8种有效。其中非插管化疗 肝叶切除的疗效较好,优于其它7种方案,两比较P值均小于0.05。  相似文献   

5.
394例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因素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肝癌是我国的高发恶性肿瘤,预后不佳,分析预后相关因素和选择合适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通过分析病理确诊的肝癌病例,以发现新的预后相关因素并分析不同治疗模式的疗效差异.方法:通过随访回顾性分析了394例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病例,利用Cox回归模型筛选有独立影响的预后因素.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分析评价各治疗手段的疗效.结果:根据国内临床分期标准,394例中Ⅱ期病例247例(62.69%),Ⅲ期病例88例(22.34%).总的中位生存期为359 d.1、2、3、5年生存期分别为49.39%、22.65%、13.64%和8.8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对患者生存期有独立影响的因素包括:腹腔淋巴结转移、门脉癌栓、血清AKP、LDH、GGT水平和肝功能分级.疗效分析显示放疗、介入化疗栓塞和中草药等均能改善预后,综合治疗的疗效要好于单一治疗.其中介入化疗栓塞结合放疗和中草药的中位生存期达到472 d.结论:腹腔淋巴结转移、门脉癌栓、血清AKP、LDH、GGT水平、肝功能分级是与预后相关的因素.综合治疗有利于疗效的提高,介入化疗栓塞结合放疗和中草药是较理想的综合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6.
用筛选法对甲状腺癌作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搜集1985年~1997年本院收治的150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Long-rank时序检验、X2检验、COX模型分别分析单因素、多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从12个因素中筛选6个因素,含年龄、浸润程度、滤泡状癌、其他类型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纵隔及器官转移、UICC分期等对预后都有影响(P<0.05)。结论;年龄>40岁,浸润程度加深,病理为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颈外转移及UICC分期对甲状腺癌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7.
李蕊利  万娟 《现代肿瘤医学》2015,(20):2970-297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采取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254例,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统计患者的生存期。结果:254例患者成功随访218例,随访率85.83%。1年、2年、3年以及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19%、67.43%、52.75%和41.28%。不同年龄、术前AFP水平、是否伴有肝硬化和肝炎史、射频次数和引导方式的患者生存期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C分期为A期、肝功能Child分级为A级、肿瘤≤3cm、单发肿瘤、无血管癌栓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其他患者(P<0.05)。经多因素分析,肿瘤BCLC分期、肝功能分级、肿瘤大小、肿瘤数量以及是否有血管癌栓形成是影响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其治疗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通过相关因素评价可以更好的选择治疗的适应证,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提高肝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影响小肝癌术后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影响小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25项因素进行了分析,在COX模型分析中,影响复发的显著因素依次为肿瘤包膜、术后AFP变化、癌周淋巴细胞量、手术方式和切缘至肿瘤距离。本组1、3、5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30.5%,44.4%和51.4%。结果提示,术后3年内为复发高危期,出现肿瘤包膜和癌周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对复发具有抑制作用。首次手术采用根治性切除的术式,切缘至肿瘤的距离≥2cm,使术后AFP降至正常,可明显地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总体生存率和元瘤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影响思者总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AFP水平、有无包膜、TNM分期、肿瘤分布、血管侵犯和围手术期输血;影响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性别、AFP水平、有无包膜、TNM分期、肿痛数目、肿瘤分布和围手术期输血。结论:肝癌手术切除患者预后与肿瘤进展程度以及围手术期大量输血有关。术前积极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术中有效控制出血,减少输血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可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影响患者总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AFP水平、有无包膜、TNM分期、肿瘤分布、血管侵犯和围手术期输血;影响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性别、AFP水平、有无包膜、TNM分期、肿瘤数目、肿瘤分布和围手术期输血.结论:肝癌手术切除患者预后与肿瘤进展程度以及围手术期大量输血有关.术前积极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术中有效控制出血,减少输血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可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炜  梁婷  周雍明 《肿瘤学杂志》2010,16(7):534-536
中医药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可协助手术、放化疗等取得更好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复发及转移,改善预后。全文就中医药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分析中药联合TACE(经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2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人数相同。对照组患者应用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结果 (1)实验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实验组患者复发率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肝功能、甲胎蛋白等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肝功能、甲胎蛋白等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4)实验组患者卡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药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手术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  相似文献   

13.
将 1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乙肝表面抗原等 14项变量设定为相关因素 ,以相关因素为自变量 ,以生存时间为因变量 ,采取Cox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结果肝外转移、胆红素及γ -谷氨酰转肽酶等 3项因素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相关 ,而其他 11项因素尤其是通常认为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有较为密切的相关的甲胎蛋白、谷丙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肝硬化、腹水及乙肝表面抗原等因素在经过逐步回归后 ,差异无显著意义 ;腹水、白蛋白及肿瘤形态在单因素回归分析时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存在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郜飞宇  李云芳  张爱琴 《中国肿瘤》2011,20(10):764-767
全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文献,分析了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机,并从辨证分型、专方专药、中药制剂、外治法及中医药在手术、化疗、放疗、介入等肝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等方面,总结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成果,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了参考,并认为应对原发性肝癌临床辨证分型及疗效评价制订统一的标准和量化指标,随着研究的深入与规范,中医药防治肝癌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将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何运  罗嘉  陈攀 《肿瘤学杂志》2017,23(9):789-793
摘 要:[目的] 探讨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和肝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1989年11月至2007年1月我院的1838例肝癌住院病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筛选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结果] 肝癌住院患者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2%、26%、17%和8%,中位生存期14个月,最长生存期190个月。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AFP、临床分期、大体分类、组织学分型、治疗方法不同的肝癌病例的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性别、术前AFP量、临床分期、大体分类、组织学分型以及治疗方法对肝癌的预后生存期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朱音  焦丽静  许玲  李洁 《中国肿瘤》2010,19(11):739-744
[目的]总结整理中医药肺癌一、二级预防研究的情况。[方法]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控烟、高危人群筛查、癌前病变的阻断治疗等措施中中医发挥的作用。[结果]一些临床研究提示中医药对控烟有一定作用,但各研究之间差异较大;中医药辅助高危人群筛查的研究较少,或可尝试将舌诊、脉诊结合危险因素,借助数学方法,辅助建立阶梯式肺癌筛查方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提示中医药对癌前病变阻断治疗有一定效果,需要在已有的药物研究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研究方法,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结论]中医药对肺癌的一、二级预防研究尚有较大开拓空间,尤其在癌前病变阻断治疗、控烟等干预方法上,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预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预后。方法回顾了119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双侧乳腺癌的预后情况及年龄和月经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双侧乳腺癌占同期可手术乳腺癌的3.67%(119/3239)。双侧乳腺癌患者中位年龄46岁,双侧发病中位间隔时间为48个月。双侧癌发生间隔时间按24个月来划分同时性(43/119)和异时性乳腺癌。从第二侧原发肿瘤手术算起,中位随访48个月,单侧和双侧乳腺癌的总生存率(OS)差异无显著性,但后者的无病生存率(DFS)较低(P=0.0469);同时性和异时性乳腺癌的DFS(P=0.5399)和OS(P=0.5829)的差异无显著性。单因素分析发现第二原发癌发病≤45岁、双侧均绝经前发病或分别绝经前后发病的患者预后较差;多因素分析发现第二原发癌发生年龄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从第二原发肿瘤手术起随访,单侧和双侧乳腺癌的OS无显著差别,但后者DFS较差;同时性和异时性双侧乳腺癌的预后相似。第二原发癌发病年龄是双侧乳腺癌患者的重要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8.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预后特点 ,并与单侧原发性乳腺癌比较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67年 3月到 2 0 0 3年 7月收治的 2 17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同时性和异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双侧和单侧原发性乳腺癌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生率为 2 .1% ( 2 17/ 10 470 ) ,大多在绝经前发病 ,如以发生第二侧乳腺癌为起点计算 5年生存率 ,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为 2 5 .6% ,异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为 2 9.5 % ,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45 )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5年生存率为 2 8.4% ,与单侧原发性乳腺癌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中绝经前和绝经后患者 5年生存率分别为 2 1.2 %和 2 8.0 % ,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2 5 ) ;异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中两侧乳腺癌均发生于绝经前、绝经后和分别发生于绝经前后 3组患者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2 2 .1%、3 0 .0 %和3 3 .6% ,三者相互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19)。结论 预后分析应以发生第二侧乳腺癌为起点开始计算 ,同时性和异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预后相当 ,较单侧原发性乳腺癌差 ,双侧发生的乳腺癌为 2个独立事件 ,绝经状态并不影响双侧原发性乳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西医学的理论已经在潜移默化地相互渗透着,在长期的临床与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模式有:减毒模式,增效、增敏模式,阶段治疗模式,中西药合用模式.结合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仍是今后长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肝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显著高于对照组(81.6%).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率(57.9%)显著优于对照组(34.2%);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率(7.89%)低于对照组(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2y、≥3y的生存率分别为55.3%以及36.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生活质量以及远期生存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