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报道运用微创骨膜下隧道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5例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骨盆前环骨折35例,男27例,女8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f44.1±13.9)岁;耻骨支骨折26例,髋臼前柱骨折9例。5例合并后环骨折,11例合并四肢骨折,3例合并胸腹部脏器损伤,3例合并尿道损伤,3例合并颅脑损伤,2例合并颈髓损伤。按损伤骨科理论给予稳定骨盆、抗休克处理、患肢骨牵引等处理,生命体征平稳后全部行微创骨膜下隧道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6±7.4)个月,手术时间30—60min(不包括后环及其它部位骨折固定时间),平均(45.4±6.4)rain,出血量50—90ml(不包括其它骨折固定),平均(65.4±10.6)ml。采用Matta标准对术后x线评估:解剖复位18例,复位良好14例,复位较差3例,采用Lindahl标准对骨盆功能评分:优28例,良7例,平均得分(76.8±1.4)分。结论采用微创骨膜下隧道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出血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锁定钢板结合空心埋头钉治疗老年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并与钢板结合克氏针的治疗方式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8年5月,用双锁定钢板结合空心埋头钉(双锁定钢板结合空心埋头钉组),钢板结合克氏针治疗老年肱骨远端C型骨折(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组),共49例,骨折按AO/OTA分型标准:C1型9例,C2型23例,C3型17例。术后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49例均获平均15.8 (12~19)个月随访。术后Mayo肘关节评分双锁定钢板结合空心埋头钉组优良率为88.46%,钢板结合克氏针组为65.22%。结论双锁定钢板结合空心埋头钉治疗老年肱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内固定坚强、可行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桥接钢板联合空心螺钉治疗复杂型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利用空心螺钉结合桥接钢板技术共治疗复杂类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 25 例,其中男13 例,女 12 例,年龄 12~86 岁,平均 72 岁。交通伤 8 例,高处坠落伤 2 例,跌倒伤 15 例。均为闭合复杂类型股骨粗隆下骨折,按 AO 骨折分型,其中 A1 型 3 例、A2 型 2 例、A3 型 3 例,B1 型 6 例、B2 型 4 例、B3 型 2 例,C1 型 2 例、C2 型 2 例、C3 型 1 例。伤后至手术时间 2~7 天,平均 2.5 天。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伴随内科疾病 12 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 例。术后定期复查 X 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 Harris 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 12~24 个月 (平均 18 个月),23 例获骨性愈合,无死亡病例 (2 例失访),骨折愈合时间 12~24 周 (平均 18 周)。无伤口感染、骨不连、内固定断裂失效等并发症发生。Harris 髋关节评分优 13 例,良 8 例,可 2 例,优良率 91%。结论桥接钢板联合空心螺钉是一种治疗复杂类型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有效方法,内固定失效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 Henry 入路掌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45 例,按照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改良 Henry 入路组 (23 例) 和传统 Henry 入路组 (22 例)。改良 Henry 入路组 23 例,其中男 12 例,女 11 例;年龄 33~74 岁,平均 (45.75±20.53) 岁;受伤部位右侧 13 例,左侧 10 例;受伤原因跌倒 15 例,车祸8 例;按 AO 分型,B1 型 5 例,B2 型 6 例,B3 型 2 例,C1 型 6 例,C2 型 4 例;受伤致手术时间 4~7 天,平均为 (5.39±0.72) 天。传统 Henry 入路组 22 例,其中男 9 例,女 13 例;年龄 31~75 岁,平均 (50.05±20.18) 岁;受伤部位右侧 12 例,左侧 10 例;受伤原因跌倒 13 例,车祸 9 例;按 AO 分型,B1 型 4 例,B2 型 4 例,C1 型 8 例,C2 型 5 例;受伤致手术时间 4~6 天,平均 (5.00±0.81) 天。分别采用 Dienst 关节评分标准评估患者腕关节功能、影像学指标评估手术疗效,并观察记录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收集数据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 (2.06±0.86) (1~3) 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坏死。术后 3 个月摄 X 线片显示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无畸形愈合、骨不连,无桡骨高度丢失、关节面塌陷等。两组术中旋前方肌修复率及正中神经刺激、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 3 个月采用 Dienst 关节评分评估患者腕关节功能。改良 Henry 入路组及传统 Henry 入路组腕关节功能评估优良率分别为 96.65%、95.4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 3 天、1 个月、3 个月影像学指标 (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 Henry 入路组术后屈肌腱激惹、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发生率均低于传统 Henry 入路组,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 Henry 入路掌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术中暴露简单、对旋前方肌损伤小、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5年7月至2012年7月,我们经治浮肩损伤患者36例,均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前对后盂极角(GPA)进行了测量。结果左肩21例,右肩15例。交通伤24例,坠落伤5例,重物压砸伤3例,挤压伤4例。合并臂丛神经损伤2例,颅脑外伤3例,颈髓损伤1例,肋骨骨折、血气胸13例,合并其他部位多发骨折5例,肩胛伤神经挫伤1例。受伤至手术3~35天,平均7天。锁骨干骨折21例,肩锁关节脱位15例。肩胛骨解剖颈骨折7例,外科颈骨折17例,外科颈伴肩胛冈骨折6例,伴肩胛盂前部骨折1例,伴肩峰骨折4例,伴喙突骨折2例。Miller分型,I型7例,II型17例,III型7例,IV型4例。V型2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2.5年,平均15个月。35例骨折全部愈合。1例经二期手术愈合。术前GPA平均15°,术后平均35°,骨折部位得到解剖复位。术后肩关节功能采用Hardegger标准评定,优17例,良14例,可5例,优良率86%。结论手术治疗浮肩损伤恢复了肩胛颈的解剖结构,恢复了肩关节上方悬吊结构,为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提供了基础,有利于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肩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微创技术治疗骨盆脆性骨折(fragile fracture of pelvis,FFP)的临床疗效,评价FFP分型系统在FFP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采用微创技术治疗FFP 26例,按照FFP分型系统分为FFP II型20例,FFP III型6例。统计术前有无神经损伤、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方法。根据Matta放射评定标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26例获平均10(6~12)个月随访,术前VAS评分为7分,其中骨盆后环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23例,背侧内支架系统固定3例,前环采用经皮耻骨上支螺钉固定18例,腹侧内支架(INFIX系统)固定8例。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6(40~150) ml,平均手术时间为75 (50~105) min。根据Matta放射评定标准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5%,26例骨折均顺利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4 (12~18)周。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0%,共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3.1%,其中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支架螺钉退钉,2例压疮,1例泌尿系统感染,无重要血管损伤,无深部感染。结论 FFP分型系统对指导FFP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采用微创技术治疗FFP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插入技术结合内侧锁定解剖钢板在Ruedi-Allgower Ⅱ型Pilon骨折治疗上的优势。方法随访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Ruedi-Allgower Ⅱ型、Tscherne-Gotzen分度为I度以下的Pilon骨折患者30例,A组15例,接受微创切口插入技术结合内侧锁定解剖钢板治疗,B组15例,接受常规切口外侧锁定解剖钢板治疗。平均随访24个月。结果按照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价标准评定复位质量,A组:解剖复位10例,复位可5例;B组:解剖复位11例,复位可4例;经t检验,P0.05,两种手术方案在骨折复位质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对手术关节进行功能评估,A组:优11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86.7%。B组:优8例、良2例、可5例,优良率66.7%,经t检验,P≤0.05,两种手术方案在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切口插入技术结合内侧锁定解剖钢板在Ruedi-Allgower Ⅱ型、Tscherne-Gotzen分度为I度以下的Pilon骨折的治疗上较常规切口外侧锁定解剖钢板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浮膝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入院的19例浮膝损伤的患儿,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1岁4个月至15岁,平均7岁10个月。左侧8例,右侧10例,双侧1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6例;机器绞伤1例;乘坐自行车摔伤1例,跌倒1例。改良Bohn and Durbin分型:Ⅰ型10例(11侧),Ⅱ型6例,Ⅲa型3例。单独胫骨开放骨折4例,股骨、胫骨同时开放骨折2例。合并失血性休克3例,合并颅脑损伤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1例,其它部位骨折10例,合并腓总神经损伤1例,血管损伤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合并皮肤剥脱伤2例。2例年龄3岁患儿保守治疗,其它均采用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2~48个月,平均18个月。伤口乙级愈合1例,其余均甲级愈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腓总神经损伤于8周内完全恢复。下肢膝外翻畸形2例,均发生在胫骨近端骨折患儿。双下肢明显不等长(2 cm)1例。根据Yue等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优15例,良1例,可2例,差1例。结论 3岁以下患儿牵引治疗效果良好。手术是治疗3岁以上患儿浮膝损伤的有效方法,根据损伤的"个性"对浮膝损伤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09年5月,对42例42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AO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按AO/ASIF分类:A1型24例,A2型12例,A3型6例。术后无需外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随访5~56个月,平均21.5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6.5周。无内固定失败。临床结果按Sanders评估标准,优34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5.2%。结论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组织损伤小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髓内钉附加小钢板技术或阻挡钉技术治疗胫骨近端干性骨折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两院收治的36例胫骨近端干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使用传统入路髓内钉附加小钢板固定者19例(A组):男13例,女6例;平均年龄(34.1±15.3)(18~72)岁;致伤因素: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6例;骨折分型:AO41-A2型10例,AO41-A3型9例。使用阻挡钉技术治疗17例(B组):男9例,女8例;平均年龄(36.9±12.8)(19~55)岁;致伤因素:交通伤15例,高处坠落伤2例;骨折分型:AO41-A2型14例,AO41-A3型3例。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感染率、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后断端成角度数。结果本组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两组在感染率、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住院时间(P=0.047)、手术时间(P0.001)、术中透视次数(P0.001)、术后断端成角畸形度数冠状面(P=0.009)及矢状面(P0.00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胫骨近端干性骨折无论采用传统入路髓内钉附加小钢板或阻挡钉技术治疗均能达到骨折愈合的目的,两者在治疗效果上均可达到满意的疗效。髓内钉附加小钢板整体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断端成角畸形度数较低,但平均手术耗材费用高、住院时间较长;而髓内钉结合阻挡钉技术则技术要求较高,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断端成角畸形方面不如髓内钉附加小钢板技术,在平均手术耗材费用、住院时间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后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中下1/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后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58例肱骨干中下1/3骨折患者,观察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肘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4.2个月。两组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3,0.796,0.230)。患肢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单钢板组优良率57%;双钢板组优良率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发症:单钢板组、双钢板组各发生2例切口感染;单钢板组桡神经损伤5例,双钢板组1例;单钢板组骨不连4例,双钢板组1例;单钢板组内固定失败4例,双钢板组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后侧入路双钢板技术简单、安全,适合肱骨干中下1/3骨折的手术治疗,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内固定闭合或切开复位治疗学龄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学龄儿童1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8天,平均4天。按照手术方法分为闭合复位内固定组(A组):共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6~10岁,平均7.2岁。致伤原因分为交通事故伤6例,高处坠落伤3例,其它伤1例。骨折按Seinsheimer分型分为ⅡA型3例,ⅡB型2例,ⅡC型2例,ⅢB型2例,Ⅳ型1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B组):共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7~12岁,平均7.8岁。交通事故伤5例,高处坠落伤3例,其它伤1例。骨折按Seinsheimer分型分为ⅡA型3例,ⅡB型2例,ⅡC型1例,ⅢB型2例,Ⅳ型1例。B组中归入4例先行闭合复位不满意后再切开复位患儿。本组术后均辅以髋人字石膏固定。所有患儿均获满意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9(12~3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受伤至手术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A组术中出血量(12.6±4.2)ml少于B组(55.4±10.5)ml,A组手术时间(98±12)min长于B组(75±10)min,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切口感染以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依据Flynn等提出的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A组优8例,良2例,B组优8例,良1例,所有患儿髋膝关节活动良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学龄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过距骨作为踝关节力线和胫骨远端关节面复位标志,微创复位固定复杂Pilon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46例R(u|")edi-AllgowerⅡ、Ⅲ/AO分型C型闭合Pilon骨折患者,以距骨定位法微创复位固定复杂Pilon骨折。术后43例获12~24个月随访,平均16.5个月;3例失访。采用B urwell和Charnley放射评价标准和AOFAS评分评价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和愈合功能情况。结果本组均随访的43例,均获骨性愈合,骨折复位质量按Burwell和Charnley放射评价标准:解剖复位38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88.4%。临床功能评价按AOFAS评分:优30例,良6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83.7%。结论距骨定位法微创治疗复杂Pilon骨折恢复踝关节正常力线好,固定可靠、损伤小,可减少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分析尺骨远端锁定加压钩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distal ulna hook plate,LCPDUHP)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采用LCP-DUHP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的患者共29例,获完整随访资料者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20~75岁,平均47岁。损伤骨机制:平地跌伤13例,电瓶车伤5例、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跌伤2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足外侧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无开放性骨折。按照Lawrence-Botte分区:I区者18例,II区5例。从外伤到手术时间为1~5天,平均2天。术后定期随访评估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如:感染、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再折及创伤性关节炎)。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中足评分标准评定。结果 23例随访11~22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部分负重时间3~6周,平均4周;完全负重时间5~16周,平均7周。术后恢复以前生活状态时间8~18周,平均11周。末次随访时,AOFAS中足评分为72~100分,平均94分;其中优1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5.7%。术后即刻X线片显示,骨折均获得满意复位;骨折愈合时间4~16周,平均7.6周,无骨不连及畸形愈合;1例(4.3%)出现延迟愈合,经石膏制动4周后,骨折愈合;末次随访时,3例(13.0%)出现轻度跖骰关节退变。结论 LCP-DUHP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体化手术治疗儿童骶骨骨折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7月至 2020年4月收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骶骨骨折患儿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10.2(3.6~15) 岁。根据 Denis 分型分为:Ⅰ区4例,Ⅱ区2例,Ⅲ区3例,受伤原因:车祸伤 4例,高处坠落伤5例。患儿均合并其它损伤:四肢骨折、骶神经损伤、腹部损伤以及休克等。术前按计划完善X线片及三维CT检查明确骨折分型,若合并有神经损伤患儿,病情稳定后进一步完善MRI检查。所有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骨折不同类型及骨折移位情况决定手术方式,手术主要方式有切开复位腰骶固定术、单侧骶髂关节固定术、外架外固定术等,根据患儿情况选择不同术式或联合术式。结果所有患儿最终均获平均 17.1(6~3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骶骨骨折患儿获得骨性愈合,无骨折再移位。合并有骶神经损伤患儿,行减压神经松解术后3~6个月骶神经功能完全康复,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依据 Gibbons 评分:1 分。其中1例患儿术后发生伤口深部感染,最终提前行内固定取出;1例发生皮肤坏死合并感染,行多次清创后保留内固定至术后骨性愈合良好。结论术前仔细评估,个性化手术治疗儿童骶骨骨折,初步临床效果良好,但需要注意局部组织条件及手术时间把控,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肘关节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我院共收治107例肘关节骨折患者,其中男50例,女57例;年龄13~85岁,平均43岁。骨折AO分型:A型17例,B型42例,C型48例;软组织损伤分型:C0 15例,CI 27例,CII 38例,CIII 27例。关节软骨损伤:重49例,轻40例,无1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0.3~26天,平均6天。其中肱骨下端骨折66例,尺骨鹰嘴骨折41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钢板螺钉88例,张力带19例。术后肘关节功能采用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分标准评定,对年龄、性别、骨折AO分型、软组织损伤分型、关节软骨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治疗方式、关节面复位质量、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早期:术后30天;延迟:≥术后30天)、术后并发症10个因素对肘关节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07例切口I期愈合。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57~7.68个月,平均(6.19±0.33)个月。骨折于术后3~6个月获临床愈合。术后出现肘关节活动度80°患者4例,异位骨化2例,神经损伤4例,固定物松动1例。肘关节功能按照HSS评分:优47例,良31例,可14例,差15例,优良率为72.9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关节软骨损伤、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共3个因素对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年龄两个因素是影响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结论年龄、关节软骨损伤、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均可明显影响肘关节功能恢复。术前调整患者身体状态,进行康复宣教,早期给予患者对症心理疏导,术中选用合适的内固定,并确保牢固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以便最大程度恢复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998年5月至2010年1月间Pilon骨折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不超踝关节半环形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17~54岁,平均32.5岁。按Ovadia和Beals分型,Ⅳ型14例,Ⅴ型7例,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15例,合并伤:腰椎骨折3例、骨盆骨折6例、足部损伤6例、颅脑损伤12例,其他合并伤5例。B组(超踝关节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组)17例,男14例,女3例;年龄19~52岁,平均29.3岁,按Ovadia和Beals分型,Ⅳ型11例,Ⅴ型6例,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13例,合并伤:上肢骨折1例、下肢骨折3例、颅脑损伤2例,其他合并伤4例。手术时间:开放性骨折者均在6—8h内手术清创外固定。闭合性损伤者,若全身状况允许可于8—12h内手术,否则跟骨牵引维持7-10d后手术。对患者近远期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影像学、踝关节功能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5个月,A组骨折愈合时间(16.3±2.8)周;B组骨折愈合时间(18.5±3.9)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按Mazur标准评定:A组:优6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0.9%。B组:优3例,良7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近期并发症为皮肤裂开坏死、钉道感染:A组4例(19.0%);B组4例(2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并发症为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畸形愈合、关节僵硬:B组6例(3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2个月,平均8.7个月拆除外固定架。结论高能量Pilon骨折应用细针半环形外固定架不超关节固定治疗可较好恢复踝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经后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单纯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16例患者,有11例接受后内侧入路手术,有5例接受后外侧入路手术,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3~45岁,平均31.5岁。结果16例患者获得6—31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8个月),未出现内固定钢板螺钉断裂、松动、弯曲及骨折复位明显丢失。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27分7例,20~26分8例,17分1例,优良率为93.75%。结论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后内侧、后外侧入路可以直接暴露骨折,损伤小,可以对骨折进行有效的钢板支撑固定,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肘前内侧入路张力带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8~52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高处摔伤8例,交通事故伤8例。受伤部位:左侧6例,右侧1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Regan-Morrey分型,I型5例,II型8例,III型3例。采用肘前内侧入路张力带固定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及伤口感染发生,本组病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6个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10±5)°,前臂旋转活动度为(120±15)°。肘关节HSS评分结果优10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达93.75%。结论尺骨冠状突骨折选择肘前内侧入路张力带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好,住院花费少,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区应用、分层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在GustiloⅢB和ⅢC型升放性骨折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12月~2008年1月应用VAC治疗GustiloⅢB和ⅢC型开放性骨折感染患者35例,年龄5~66岁,平均37.3岁。交通伤24例,机器损伤4例,火器伤3例,烧伤4例,ⅢB型28例(胫腓骨22例,骨盆2例,尺桡骨3例,股骨1例),ⅢC型7例(胫腓骨5例,跖趾骨2例)。骨折均已行骨折固定及血管修复,遗留创面或皮肤坏死范围为(3~50)cm×(2~35)cm。入院时骨折感染距伤后时间3~34d,平均12d。所有病例均先行清创,更换骨折固定类型或调整外固定架固定位置,在感染的肌肉间隙、关节间隙、骨折间隙等分区应用、分层应用VAC,并根据置管部位和引流情况决定拔管次序和时间,5~7d根据引流情况进行更换引流装置,应用次数为l~4次/例,平均2.2次/例。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后,12例行皮瓣移植和肌瓣移植,23例25处伤口皮片植皮或缝合修复刨面。感染性腔隙或骨髓腔可延长应用单纯负压管吸引7~14d。创面愈合后3~6个月视骨折愈合进度和骨折固定稳定情况保留原有固定或更换永久性骨折固定物。结果本组35例创面经清创后应用封闭负压吸引后,创面感染均得到控制,创面清洁时间为7~17d,平均10.5d。创面水肿减轻,出现新鲜肉芽组织,范围减小10%~15%,细菌培养阴性。游离植皮及组织瓣移植一次全部成活33例,2例游离植皮者由于面积大,术后患者搓动遗留有小创面,经再次植皮后完全消灭创面。所有患者体温血象正常,局部无窦道、无疼痛,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分区应用、分层应用VAC,并根据置管部位和引流情况决定拔管次序和时间,可以有效地控制GustiloⅢB和ⅢC型开放性骨折的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