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KAI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及其与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92例宫颈鳞癌组织中KAI1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KAI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宫颈正常上皮组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1, P<0.01;χ2=22.38, P<0.01), 且有淋巴结转移的癌变组织其表达情况明显低于未转移的宫颈癌组织, 差异显著(χ2=11.15, P<0.01), KAI1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 但随着病理分期的增加阳性表达率逐渐减少, 且有统计学意义(χ2=7.16, P<0.05)。RT-PCR及Western blot同样证实:KAI1在宫颈癌组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宫颈正常上皮组(F=6.6, P<0.01;F=9.73, P<0.01)。结论 宫颈癌中KAI1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恶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对口腔癌患者免疫及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诊断明确的口腔癌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压氧联合术后辅助化疗组即高压氧组(A组,n=42)和单术后辅助化疗对照组(B组,n=42)。A组于化疗前1天及化疗过程中每天行高压氧治疗,而B组则不进行高压氧治疗,检测化疗后患者外周血免疫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的含量,ELISA检测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L-2、IL-4、IL-10及INF-γ的表达量。对患者进行随访两年,观察患者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CD4+及NK细胞含量较B组明显增多(P<0.05),CD3+及CD8+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CD4+与CD8+的比值较B组增高(P<0.05)。A组患者外周血IL-2、IL-4、IL-10及INF-γ的表达量均较B组高(P<0.05)。随访结果发现,高压氧联合术后辅助化疗能使患者两年内复发率降低(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术后辅助化疗能提高口腔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可有效预防口腔癌术后两年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番茄红素(LP)改善荷卵巢癌大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卵巢癌细胞NUTU-19接种于腋窝皮下,制备荷卵巢癌大鼠模型,取6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2 mg/kg)和LP(40、20、10 mg/kg)组,每组12只;各治疗组均隔天腹腔注射给药一次,共5次。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生存状态和肿瘤生长状况;称量肿瘤重量并计算抑瘤率,通过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率;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流式细胞仪术(Flow cytometry)检测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百分率并计算CD4+/CD8+。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发现LP各组大鼠饮食状况好转,瘤体减小、活动度和硬度较差,肿瘤组织细胞皱缩、呈片状坏死等病变,上述改变以LP 40 mg/kg组最为显著;LP(40、20 mg/kg)组瘤重显著减轻且抑瘤率显著升高(P<0.05,P<0.01),脾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升高(P<0.05,P<0.01),血清中IL-2和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血液中CD8+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P<0.01),LP 40 mg/kg组CD4+百分率显著升高(P<0.05),LP(40、20 mg/kg)组CD4+/CD8+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LP具有提高荷卵巢癌大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P能够有效降低炎症细胞因子(IL-2、TNF-α)含量以及提高CD4+/CD8+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对胸腺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对可能影响胸腺瘤术后患者预后的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18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收治的187例胸腺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139例(MG组),单纯胸腺瘤患者48例(非MG组)。采用1∶1最邻近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使组间协变量达到均衡。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总体胸腺瘤术后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匹配前,MG组(n=139)与非MG组(n=48)患者的性别(χ2=4.180,P=0.041)、确诊年龄(χ2=8.590,P=0.003)、WHO组织学分型(χ2=4.764,P=0.029)以及是否接受术后辅助化疗(χ2=5.627,P=0.018)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4%和69.6%,76.9%和65.2%,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经PSM法匹配后,两组共44对患者成功匹配,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8%和67.3%,85.6%和62.5%,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总体胸腺瘤术后患者的单因素分析显示,Masaoka分期(HR=0.237,95% CI:0.111~0.504,P<0.001)、切除状态(HR=0.250,95% CI:0.096~0.654,P=0.005)、术后辅助化疗(HR=0.367,95% CI:0.179~0.751,P=0.006)以及合并重症肌无力(HR=0.336,95% CI:0.162~0.669,P=0.003)可能与胸腺瘤术后患者的生存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asaoka分期是影响胸腺瘤术后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0.317,95% CI:0.140~0.720,P=0.006),合并重症肌无力则为影响胸腺瘤术后患者生存的保护性因素(HR=0.445,95% CI:0.204~0.971,P=0.042)。结论 对于可手术的胸腺瘤患者,合并重症肌无力较不伴重症肌无力的患者生存预后更好。Masaoka分期是影响胸腺瘤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辽宁省城市居民肝癌患者10年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评估肝癌防治水平的进展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对辽宁省三市2000—2002年肿瘤发病数据库中随机抽取的337例肝癌患者主动随访并收集信息。采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 rate,OSR)和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T50),应用Ederer Ⅱ方法计算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 rate,RSR),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果 辽宁省城市居民肝癌 T50、10年OSR和RSR分别为7.33个月、4.15%和5.17%。女性肝癌患者T50高于男性(P<0.05),但10年OSR和RSR无统计学差异。<65岁组10年OSR和RSR分别为5.73%和6.35%,略高于65~74岁组(2.15%和3.27%)和≥75岁组(1.92%和4.0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岁组的T50(7.68个月)显著高于65~74岁组(6.89个月)和≥75岁组(6.93个月)(W=5.837,P=0.016;W=8.000,P=0.005)。<65岁年龄组的10年RSR趋势与65~74岁和≥75岁年龄组存在统计学差异(χ2=6.736,P<0.05;χ2=5.992,P<0.05),Ⅰ~Ⅱ期与Ⅲ期及Ⅳ期10年生存曲线趋势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9.391,P<0.05;χ2=25.475,P<0.05),手术组与非手术组10年RSR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67,P<0.05),手术组的T50显著高于非手术组(W=14.746,P<0.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临床分期对肝癌10年生存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诊断率和规范性诊疗率低可能是辽宁省城市居民肝癌10年RSR低于亚洲和欧洲发达国家水平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肝癌早诊率、加强规范诊疗、预防肝炎和肝硬化是我省肝癌防治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T)前后Ki67表达变化对疗效和预后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12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04例乳腺癌NACT后手术的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评估配对的化疗前穿刺活检标本和手术切除标本中Ki67的表达情况。根据NACT前后Ki67的变化分为Ki67下降组和Ki67未下降(不变或升高)组,并对两组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比较和生存分析。结果:NACT后Ki67下降组占62.5%(65/104),未下降组占37.5%(39/104)。NACT前高表达Ki67的患者经NACT后Ki67显著下降(63/91,P < 0.01)。Ki67下降组更容易获得有效的临床效果即达到临床完全/部分缓解(59/65,P=0.005),且NACT后Ki67下降值与临床疗效相关(r=0.302,P=0.002)。NACT后Ki67下降组的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Ki67未下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Ki67下降组的总生存率高于Ki67未下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1)。结论:乳腺癌NACT后Ki67表达下降可能是疗效和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耐药的高危型GTN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使用足叶乙甙+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足叶乙甙,顺铂(etoposide,methotrexate,and actinomycin-D/etoposide and cisplatin,EMA/EP)方案化疗,研究组使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预后、外周血林白细胞亚群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研究组的耐药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CG水平均降低(P<0.001),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研究组的血清HC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6个月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研究组的CD3+、CD4+和CD4+/CD8+T细胞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恶心呕吐、脱发的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一线耐药的高危GTN患者,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并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53蛋白表达对绝经后激素受体(HR)阳性、HER-2阳性术后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药物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筛选符合条件的乳腺癌病例172例,经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癌组织中ER、PR、HER-2、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p53蛋白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p53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ER及PR表达均无关。中位随访68个月(4~131个月),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χ2=46.602;P<0.001)、是否放射治疗(χ2=9.617;P=0.002)与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有关,但p53表达与乳腺癌患者DFS无关(χ2=0.002,P=0.968)。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DFS仅与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HR=2.121,95%CI:1.630~2.760,P<0.001)。亚组分析显示,口服他莫昔芬(TAM)组患者中,p53阳性者DFS优于p53阴性者(χ2=4.695,P=0.030);而口服其芳香化酶抑制剂(AI)组患者中,p53阴性者DFS优于p53阳性者(χ2=5.995,P=0.014)。结论 p53蛋白阳性表达是TAM有效治疗的预测因子,而p53蛋白阴性表达是AI有效治疗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opine-8(CPNE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1年3月—2014年3月于仙桃职业学院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并经过病理证实的胃癌组织标本14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CPNE8在胃癌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CPNE8阳性表达率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中明显升高(63.9% vs. 26.4%,χ2=36.450,P<0.001);CPNE8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5.993,P=0.014;χ2=6.703,P=0.009)。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CPNE8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时间(OS)和无病生存时间(DFS)均明显短于CPNE8低表达患者(χ2=23.130,P<0.001;χ2=21.570,P<0.001)。TNM分期(HR=1.297,95% CI:1.018~1.652,P=0.036)、淋巴结转移(HR=1.340,95% CI:1.027~1.749,P=0.031)和CPNE8蛋白表达(HR=1.531,95% CI:1.208~1.940,P<0.001)是影响胃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TNM分期(HR=1.280,95% CI:1.028~1.593,P=0.027)和CPNE8蛋白表达(HR=6.010,95% CI:1.355~26.661,P=0.018)是影响胃癌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PNE8在胃癌组织中显著表达上调,并与患者恶性病理特征密切相关,CPNE8可成为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158例宫颈癌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158例宫颈癌放疗后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58例宫颈癌行60Co及近距离放疗, 有44例介入化疗, 7例全身化疗。结果 全组5年生存率为55.25%。Ⅱ、Ⅲ、Ⅳa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70.73%、57.35%、28.57%, χ2=7.41, P=0.0246;化疗与未化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68.63%、50.09%, χ2=4.65, P=0.0310;放疗结束时肿瘤残留与无残留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6.99%、61.46%, χ2=4.65, P=0.0275。多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与化疗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是预后不良因素, 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是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生存率的方向, 积极对症治疗有改善预后不良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的新辅助化疗(NAC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NACT组53例LACC患者术前行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的NACT,化疗结束3周后行子宫根治性手术;而对照组47例LACC患者仅常规术前准备后行子宫根治性手术。观察NACT组的化疗疗效和毒副反应以及2组的手术情况。结果NACT组化疗有效率为83.02%,且毒副反应较轻。NACT组的术后脉管瘤栓阳性率、切缘阳性率、淋巴结转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的NACT对LACC近期疗效好,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且手术预后也较好。  相似文献   

12.
李桑  谢榕  林玉珍 《陕西肿瘤医学》2011,(12):2508-2510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途径的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腺癌的疗效,寻找更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经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腺癌,根据新辅助化疗方式不同分为新辅助动脉化疗(neoadjuvant intra-arterial chemotherapy,NAIC)28例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30例。NAIC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博来霉素、顺铂方案,NACT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顺铂方案化疗,两组均1-2个疗程后行手术,对比两组化疗后肿瘤退缩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两组化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NAIC组组织学痊愈率明显高于NACT组(P〈0.05)。NAIC组在宫旁浸润和脉管癌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NACT组(P〈0.05);NAIC组淋巴结阳性率低于NACT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无阴道切缘阳性病例。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辅助动脉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腺癌产生的组织学痊愈率明显高于静脉化疗,可以减少宫旁浸润和脉管癌栓的发生率,是值得推广的新辅助化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根治性手术与同步放化疗的远期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间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共222例,将其分为二组:新辅助化疗+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共155例;同步放化疗组67例。所有患者最长随访时间为114个月,最短随访时间为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2.6个月。且对所有可能影响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72.6个月,新辅助化疗后根治性手术组和同步放化疗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是88.39%和70.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6);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52%和72.9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4)。在Cox风险回归模型中,调整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型后,结果显示: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根治性手术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时间有明显差异(HR:2.765,95%CI:1.446—5.288,P=0.0021);在5年总生存时间上也有显著性差异(HR=3.516,95%CI:1.822—6.784,P=0.0002)。结论本研究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根治性手术组在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同步放化疗组。  相似文献   

14.
吴良芝  江南  张艺 《实用肿瘤学杂志》2009,23(5):427-429,433
目的探讨异环磷酰胺联合顺铂(IP组)和紫杉醇联合顺铂(TP)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x cancer,LACC)分子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评价疗效的分子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局部晚期宫颈鳞癌加例,分两组进行2个疗程IP或TP新辅助化疗,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化疗前后的宫颈鳞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指数硒-67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AI),S—P免疫组化法进行Survivin基因表达检测。结果组内NACT前后Ki-67降低,AI、Survivin基因表达检测升高,组间比较,NACT前后Ki-67、AI、Survivin基因表达检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案新辅助化疗均能显著降低局部晚期宫颈癌肿瘤细胞增殖、增加凋亡,但TP组接受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治疗巨块型宫颈癌6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巨块型宫颈癌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对患者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其中新辅助化疗组60例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85例。新辅助化疗组给予DDP60.80mg+EPI50~80mg或DDP80mg+5-Fu1000mg动脉介入化疗1-2个疗程,化疗后2~3周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化疗后局部肿瘤体积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管浸润、宫旁浸润、阴道切缘肿瘤浸润,术中出血情况,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结果]新辅助化疗2周后进行评价,有效率83.3%(50/60),其中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38例。宫旁浸润(10.9%,6/55),盆腔淋巴结转移(10.9%,6/55)均低于对照组(27.1%、25.9%)(P值分别为0.032、0.033)。术中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345,P=0.730)。3年和5年生存率新辅助化疗组为92.35%和72.36%,对照组为78.55%和43.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块型宫颈癌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局部病灶以利于手术,可以控制淋巴管、血管内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NACT)中托泊替康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2种化疗方案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5例术前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术前接受托泊替康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26例术前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比较观察2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5.71%、8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脱发较治疗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NACT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托泊替康联合顺铂具有疗效好、毒副反应轻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经阴道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检测宫颈鳞癌的血流参数及体积,探讨其在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Ⅰb2、Ⅱa2期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的宫颈鳞癌患者,在化疗前后进行实时3D-CPA扫查,测量肿瘤局部血流相关数据(血管化指数 VI、血流指数 FI、血管血流指数VFI)及肿瘤体积。结果:宫颈鳞癌患者在癌新辅助化疗前,有效组VI值(35.136±8.433)%与无效组VI值(48.270±14.5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新辅助化疗前的VI值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有效组肿瘤局部血供参数表达水平在新辅助化疗后明显下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3D-CPA测 VI值与肿瘤体积,是预测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Aims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robotic radical hysterectomy (RRH) with pelvic lymphadenectomy for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LACC)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

Methods

Starting from 04/2009,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LACC were submitted to robotic surgical staging after NACT. Surgical outcome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achieved by women undergoing robotic surgery for an early stage disease during the same temporal interval.

Results

Overall 25 (Group 1) and 21 (Group 2) patients had an early stage and a LACC, respectively. Among women with LACC, 18 achieved best tumor responses to NACT and therefore they were addressed to RRH. Outcomes resulted comparable between Groups in terms of operative time, blood loss, hospitalization and complications.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erms of nodal yield, parametrial and vaginal cuff length.

Conclusions

RRH is feasible and safe also in patients previously submitted to NACT for LACC. Larger series with longer follow-up are mandatory to establish survival outcom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116例Ⅰb2~Ⅱa期宫颈癌患者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前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辅助化疗方案。观察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病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总有效率为76.9%,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均为Ⅰ~Ⅱ级反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切缘阳性率、淋巴结转移率及深层间质浸润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方案用于宫颈癌患者中,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对改善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宫颈癌化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改变,探讨VEGF能否作为评判化疗近期疗效的预测指标,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检测60例宫颈鳞癌患者及20例正常健康妇女血清中VEGF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宫颈癌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妇女血清中VEGF水平(P〈0.01),且宫颈癌Ⅰ期血清VEGF值低于Ⅱ期者(P〈0.05);宫颈癌患者术后血清VEGF表达较术前明显上升(P〈0.01),术后化疗后血清VEGF水平较术后明显下降(P〈0.01);宫颈癌Ⅰ期患者术后化疗后血清VEGF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Ⅱ。期、Ⅱ。期患者术后化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宫颈癌Ⅱ。期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后血清VEGF浓度较NACT前降低(P〈0.05)。结论VEGF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化疗近期疗效和判断术后是否需要辅助化疗及化疗疗程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