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在中心型肺癌中的影像学表现及应用价值,为中心型肺癌的血供来源和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8例中心型肺癌的病人行 MSCT 造影增强检查,采用实时螺旋薄层 CT 扫描,在独立工作站行支气管动脉三维重建,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细节。结果其中6例(33.33%)中心型肺癌的支气管动脉三维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出去支气管动脉的起源、走行的路径(肺内段和纵隔段)和血管直径等情况。有肺动脉明显狭窄截断的病例支气管动脉显示率最高,且明显增粗,表明此类肺癌的血供来源主要以支气管动脉为主。三维成像中以容积显示技术(SVR 像)显示最佳。结论 MSCT 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特点,为中心型肺癌的血供研究与介入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肺癌支气管动脉血管重塑的特征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据国际肺癌分期标准,16例Ⅲa期,42例Ⅲb期肺癌患者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前做了支气管动脉造影。血管造影片由放射科医师阅读,并由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处理。随访患者,收集资料。结果 支气管动脉造影血管的共同特征是不同程度扩张、过度增生交织呈网状,造影剂漏出,肿瘤区有不同程度的染色。特殊的征象是有30例癌周血管呈放射状生长,包括20例小细胞肺癌(66.7%),7例腺癌(23.3%),3例鳞癌(10.0%);另一个特征,16例癌周有一粗大环行的血管;5例具有上述两种特征。随访中,癌周有血管呈放射状生长的患者中,19例发现有血行转移(63.3%),3例锁骨上淋巴转移(10.0%);2例治愈性切除后6个月、30个月局部复发(6.7%)。而癌周无血管呈放射性生长的28例患者中,仅2例发现血行转移。血行转移率两组中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 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重塑癌周血管呈放射性的生长是癌血、淋巴高转移率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3.
张轩斌  金博  彭飞 《癌症进展》2017,15(11):1293-129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下病灶内支气管动脉形态特征在肺部良恶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94例病灶累及肺段及以上的肺部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28例和肺癌组(肺癌患者)66例.由两位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支气管动脉的特征进行评价,将原始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和多平面重组,比较对照组与肺癌组患者支气管动脉形态特征的差异.结果 94例患者中,48例患者可见病灶内支气管动脉,其中对照组患者12例,肺癌组患者36例.对照组病灶内支气管动脉情况如下:血管湖患者0例,迂曲患者9例,成团患者1例,中断患者2例;肺癌组病灶内支气管动脉情况如下:血管湖患者10例,成团患者5例,迂曲患者18例,中断患者3例.对照组患者成团和血管湖征象少于肺癌组.结论 MSCT下病灶内支气管动脉形态特征对肺部良恶性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肝脏三期扫描肝动脉三维重建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临床纳入原发性肝癌患者10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肝脏CT平扫以及三期增强扫描,并进行肝动脉期与门静脉期血管的三维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以及容积再现(VR),比较2种重建方法对肝动脉以及门静脉吸痰的显示情况.此外,与同期进行肝动脉DSA的5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肝动脉期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腹腔干主要分支、肝动脉、解剖变异肝动脉以及肿瘤的供血动脉.MIP与VP对2级以下肝动脉分支以及肿瘤供血动脉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P与VP对3级以上肝动脉分支以及肿瘤供血动脉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DSA检查的患者中,显示4级以上肝动脉方面,DSA明显优于MIP(P<0.05);在3级以下肝动脉显示方面,MIP与D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期MSCTA能够清楚地显示出肝内静脉4级以上的分支,MIP与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能够准确地显示肝脏血管系统以及其与原发性肝癌之间的联系,能够为外科及介入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肺癌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CT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Xiao XS  Yu H  Li HM  Liu SY  Li CZ  Liu J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4):302-305
目的利用CT血管造影(CTA)显示支气管动脉(BA)和肺动脉(PA)三维影像学特征,进一步探讨肺癌血供。方法收集原发性肺癌147例及正常对照46例,采用多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进行CTA重建,观察和分析BA、PA形态学特征及其与肺癌关系。结果肺癌组BA在VR中清晰显示136例,显示率为92.5%,平均2.3支/例;对照组BA清晰显示32例,显示率为69.6%,平均2.0支/例。肺癌组同侧BA管径较肺癌对侧和正常对照组BA明显增粗(P〈0.05);肺癌同侧总截面积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较肺癌对侧明显增加(P〈0.05);肺癌侧BA扩张扭曲呈蚓状走向肿瘤或进入肿瘤内,多分支网状吻合。肺癌组PA均清晰显示,54例PA穿过肿瘤或从瘤旁经过,未见异常变化;25例PA显影完整,受肿块推挤并从周围包绕肿块,形成手握球征;40例PA基本完整,肿块从外对PA环状包埋,PA管腔呈扁平状、偏心性或向心性缩窄或枯树枝征;28例PA受肿块包绕并残缺截断形成残根征。结论原发性肺癌BA明显扩张,总供血量明显增加;PA穿过肿瘤或狭窄截断。多重螺旋CTA同样证明肺癌主要为BA供血,未见PA供血证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及三维重建对肾上腺肿瘤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对5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分别行MSCTA检查,并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对肿瘤血管进行三维重建。结果5例患者共进行MSCTA检查及三维重建7次,共发现肿瘤血管及侧支血管21支。MSCTA在显示肿瘤血管及其解剖关系方面优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论MSCTA检查及三维重建,能全面、清晰地显示肾上腺肿瘤的供血血管的起源、数量,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尤其是介入治疗前,需详细了解肝脏及肝脏肿瘤的血管准确解剖.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具有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后处理技术成熟等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MSCTA在PLC患者肝动脉-门静脉瘘(hepatic artery-portal vein fistula,HAPVF)及肝外供血动脉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10-01-2015-10-01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介入科收治的90例PLC患者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临床资料,评价HAPVF和肝动脉-肝静脉瘘(hepatic artery-hepatic vein fistula,HAHVF)发生率及其与肿瘤大小、部位和肝硬变程度的关系;肝外供血动脉与毗邻肿瘤的关系.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A评估PLC血管异常的准确性.结果 90例PLC患者中,共发现HAPVF 48例,发生率为53.3%,其中A组0例,B组5例(10.4%),C组17例(35.4%),D组26例(54.2%);中心型28例(58.3%),周围型20例(41.7%);Child-Pugh A级34例(70.8%),Child-Pugh B级12例(25%),Child-Pugh C级2例(4.2%).HAHVF 4例,发生率为4.4%.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及肝硬变程度是HAPV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SCTA共检出HAPVF 45例,中央型28例,准确率为100.0%(28/28);周围型17例,准确率85.0%(17/20);总体准确率为93.8%(45/48),与DSA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97,P>0.05.19例患者存在24条肝外供血动脉,均发生于C组和D组,周围型和中心型分别为 87.5%和12.5%,MSCTA发现22条,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7,P>0.05.结论 MSCTA技术可准确显示HAPVF及肝外供血动脉,肿瘤大小及肝硬化分级是肝动-静脉瘘的独立危险因素.肝外供血动脉多发生于块状型、巨块型且位于多肝脏边缘区域的肝癌.  相似文献   

8.
肺转移瘤的血供情况与动脉灌注栓塞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iang GM  Zhao JW  Chen YX  Tian F 《癌症》2006,25(7):885-887
背景与目的: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肺癌,而在肺转移瘤中应用尚较少,其主要原因为对肺转移瘤血供的研究较少,且分歧较大。本研究旨在探讨肺转移瘤的支气管动脉供血情况与动脉灌注栓塞疗效的关系.以提高肺转移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3例肺转移瘤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了解肿瘤的分布、血液供应情况.对少血供转移瘤给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富血供转移瘤给予碘油乳剂栓塞治疗。结果:33例共89个肺转移瘤在肺内分布情况:内中带63个(70.8%),外带26个(29.2%)。56个转移瘤富血供,33个转移瘤少血供。转移灶的支气管动脉供血类型与肿瘤的分布位置有关,内中带病灶以富血供为多.外带病灶以少血供或无支气管动脉供血的为多(P〈0.01);肿瘤病灶的大小与支气管动脉供血的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O.05);肿瘤介入灌注栓塞的疗效与支气管动脉供血的类型有关,富血供栓塞组的有效率(71.4%)明显高于少血供灌注组(42.4%)(P〈0.01),肝癌肺转移灶多数血供丰富,碘油沉积较好,随访中见病灶缩小明显,且病灶较稳定。结论:肺转移瘤仍主要由支气管动脉供血.支气管动脉供血丰富的转移瘤可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膈动脉供血对肝癌介入治疗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高度选择性插管到给肿瘤供血的膈动脉进行DSA造影, 并行栓塞治疗, 观察疗效。结果 本研究45例病例中有膈动脉供血者10例, 经高度选择性栓塞治疗后, 肿瘤供血消失, 病变均明显缩小。6个月生存率100%, 1年生存率86.6%。结论 膈动脉是肝癌常见的供血侧支动脉, 及时发现并栓塞该动脉对防止肿块迅速增长, 转移及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方法对66例胰腺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多期容积扫描并薄层重建,分析肿瘤分布、形态、大小、密度、CT增强表现、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周围脂肪受侵情况、淋巴结及其他脏器转移情况。结果肿瘤分布于胰腺头及钩突27例,颈部12例,体部19例,尾部10例。肿瘤大小为1.0—3.0cm12例,3.0cm以上54例。63例形态不规则。平扫低密度14例,等密度50例,高密度0例,混合密度2例。动脉期无强化49例,中等度强化15例,明显强化2例。门静脉期轻度强化13例,中等度强化且强化不均匀63例。45例胰腺导管扩张,21例胰腺导管无扩张。57例胰腺周围脂肪间隙不清楚。胰腺周围、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无转移33例,无转移33例。39例患者发生肝脏、肺等远处脏器转移。61例不同程度累及胰周血管。结论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为:肿瘤常分布于胰头及钩突,形态不规则,多数大于3.0cm,胰腺导管扩张常见,平扫大多数为等密度,增强动脉期多数为无强化,门静脉期轻中度强化,周围脂肪间隙及胰周血管多受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早期肺癌患者160例,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观察CT片中患者肺部轮廓及病灶扫描图像,将CT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研究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准确率.结果 多层螺旋CT扫描能清晰显示患者胸部各叶细节结构,肺部轮廓、病灶形状等.160例早期肺癌患者中,经过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确诊151例,准确率为94.37%,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中,确诊71例,准确率98.61%;88例中央型肺癌中,确诊80例,准确率为90.90%.多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中央型肺癌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下,肺部组织轮廓、病灶显示清晰,在早期肺癌筛查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但在中央型肺癌早期筛查时漏诊率相对较高,需要采用病理检查等其他方式辅助诊断,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拟诊为肝癌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记录造影参数,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在81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肝癌67例,肝硬化14例,肝癌患者的BF值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BV、TTS与TTP值显著低于肝硬化(P<0.05)。CT三维重建图像均可清晰所有患者的肝动脉,MIP、DSA、MPR/CPR重建方法显示肝血管有高度一致性,重建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诊断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分别为95.5%、81.3%和95.1%。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可反映肝脏血流的灌注状况,可清晰肝脏血管结构。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 perfusion parameters and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s well a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 in breast cancer. Methods: Forty fiv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16 patients with benign breast tumor,both confirmed by pathology examination, were enrolled. All underwent MSCT perfusion imaging to obtainperfusion maps and data for parameters including blood flow (BF), blood volume (BV) and permeability surface(PS). Cancer patients did not receive treatment prior to surgery. The expression of VEGF and MMP-2 wereexamined with both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The levels of VEGF and MMP-2 by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breast cancer group (P < 0.01) than the benign tumorgroup. Relative OD values from Western blotting were also higher in cancer cases (P < 0.05). Similarly, the meanMSCT perfusion parameters (BF, BV, 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breast cancer group (P < 0.01), BFand BV positively correlating with VEGF expression (r = 0.878 and 0.809 respectively, P < 0.01); PS and VEGFand MMP-2 expression were also positively correlated (r= 0.860, 0.786 respectively, P < 0.01). Conclusion: There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breast cancer MSCT perfusion parameters and VEGF andMMP-2 expression, whichmight be useful for detection of breast lesions, qualitative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and evaluation of breastcanc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与结直肠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铸 《中国肿瘤》2003,12(7):415-41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疗前经多平面重建(MPR,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螺旋CT扫描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的术前CT表现和手术病理进行比较,重点分析肿瘤的CT征象、肠外侵犯程度的判断及肿瘤分期。[结果]多平面重建螺旋CT诊断符合率达74.42%。[结论]多平面重建螺旋CT扫描对结、直肠癌外侵的判断和肿瘤分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剂量螺旋CT对筛查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52例肺癌高危人群分别接受DR胸片及低剂量螺旋CT肺部扫描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7052例肺癌高危人群受检者经低剂量螺旋CT扫描,共筛查出肺结节共1527例,其中经病理确诊肺癌共96例,肺癌总体检出率为1.36%,高于DR的检出率(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螺旋CT能够提高肺内非钙化结节的检出率,对早期诊断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对肺部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肺内有肿瘤的患者38例,其中良性肿瘤14例,恶性肿瘤2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采用CTperfusion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算患者肿瘤的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F),血容量(BV)以及血流量(BF)。结果在MTT与BF方面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PS与BV方面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为良、恶性的肿瘤提供功能信息,有利于提高肺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0例骨肿瘤患者,先经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后经MRI诊断.观察并记录2种诊断方式对骨肿瘤的确诊率,对恶性骨肿瘤临床分期确诊情况,评估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确诊率为88.8%,MRI确诊率为73.8%,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确诊率明显高于MRI(P<0.05).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恶性骨肿瘤进行临床分期与病理、X线联合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准确诊断骨肿瘤病理性质,也能有效确诊恶性骨肿瘤的临床分期,为后续手术提供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