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研究北方男性青少年尿钙排出的影响因素,及尿钙排出量对骨矿含量、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我们对51 名发育正常,身体健康的男性青少年(年龄17.2±0.7,15.5~18.7 岁)进行人体测量,三天称重法膳食调查,采空腹静脉血、收集24 小时尿液,用BH-6012 型二维扫描单光子骨密度仪测量非优势侧桡骨中远1/3 处及桡骨超远端骨矿含量(BMC,g/cm )、骨密度(BMD,g/cm 2)、骨宽(cm )。对有关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膳食钙摄入量为544m g/人日,蛋白质摄入量为86g/人日,尿钠排出量143.85m m ol/d,尿钙排出量为4.04m m ol/d。尿钠排出量是影响尿钙排出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尿钙(m m ol/d)= 2.3813+ 0.0115×尿钠(m m ol/d),r= 0.2811,P< 0.05]。尿钠排出量与膳食钠摄入量呈较强正相关,尿钠排出量(m m ol/d)= 67.4778+ 0.0215×膳食钠摄入量(m m ol/d),(r= 0.6077,P< 0.0001)。用前进法多元回归得出,尿钙排出量与桡骨中远1/3 处骨矿含量、骨密度及桡骨超远端骨密度呈负相关(P<  相似文献   

2.
建筑行业的中老年女性骨密度测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建筑行业40岁以上近200名中老年女职工进行了骨密度(BMD)测定。根据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年龄及体重/身高2(kg/m2)比值等分别进行分组。经过询问病史及必要的体检,以除去患有各种系统疾病者,除去长期服用雌激素及各种钙制剂者。采用国产单光子骨密度(BMD)测量仪测量受检者非优势臂桡、尺骨中远端1/3交界处,并计算出骨密度(BMD)值。结果显示:(1)半室内半室外半体力半脑力组的骨密度(BMD)值即显著高于室内脑力组,又显著高于室内体力组。(2)建筑行业女职工同样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出现骨密度降低。(3)骨密度(BMD)值与体重/身高2(kg/m2)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提示人体的骨密度(BMD)值的高低、骨矿含量的多少不仅受年龄、身高、体重等内在因素影响,而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对人体的骨矿含量的多少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空勤人员前臂不同部位骨密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单光子骨密度仪(SPA)测量105名男性空勤人员非优势侧前臂中远1/3,1/6,1/10部位的骨密度(BMD,g/cm2),并与廊坊男性成人前臂远端相应的各部位骨密度测定值比较。结果表明,空勤人员前臂中远1/3,1/6,1/10部位骨密度均低于或偏低于廊坊市区健康成人骨密度,其中1/3部位各年龄组桡尺骨骨密度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1/6部位各年龄组桡骨骨密度和≥30岁组尺挠骨骨密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1/10部位各年龄组桡尺骨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测空勤人员各部位桡尺骨骨密度随年龄增长,≥30岁组骨密度略有增高,形成一个不明显的峰值骨量。  相似文献   

4.
老年男性甲状旁腺激素与骨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在健康老年人中,甲状旁腺素(PTH),钙(Ca)、磷(P)、镁(Mg)、碱性磷酸酶(AKP)、肌酐(Cr)与骨密度(BMD)之间的关系。选择70名健康老人,抽血查C-PTH、Ca、P、Mg、AKP和Cr的水平。并在左侧桡骨远端1/3处,用单能光子骨密度测定仪测定BMD。以正常参考值为标准(0.6297~0.7695g/cm2),将对象分为BMD降低组和BMD正常组。结果显示:(1)在BMD正常组(BMD值为0.73±0.07g/cm2)中,PTH的水平为155.36±93.45(ng/L),在BMD降低组(BMD值为0.57±0.04g/cm2)中,PTH的水平为214.11±91.93(ng/L)。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BMD正常组中,血清钙的水平为2.12±0.22(mmol/L),在BMD降低组中,血清钙的水平为2.23±0.19(mmol/L)。两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提示:在老年男性与年龄有关的骨密度降低中,PTH的分泌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腰椎前后位骨矿含量、面积估价骨密度测量的准确性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针对前后位腰椎骨密度(BMD)受骨质增生或压缩性骨折等因素影响而易造成判断结果的误差,根据BMD=骨矿含量(BMC)/面积(Area)的关系,旨通过对BMC及Area正常范围的评价,进一步判断BMD测量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进行不同性别平衡峰值期BMD年龄段的估价、计算其BMC及Area均值,以身高为自变量,BMD为应变量分别作直线回归,建立BMC、Area与身高的回归方程,利用其回归方程进行BMD正常值的预报。结果平衡峰值BMD的年龄,男性为20~49岁,女性为30~49岁;BMC及Area的均值,男性分别为56.47g及46.39cm2,女性分别为47.41g及41.12cm2;90%正常范围:男性BMC=0.327×身高(cm)±14.76、Area=0.271×身高(cm)±5.96,女性BMC=0.294×身高(cm)±11.85,Area=0.225×身高(cm)±5.00。结论在临床工作中仅靠腰椎BMD结果进行评价是远远不够的,而应正确评价腰椎的BMC与Area,方能对其BMD测量的可靠程度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6.
体重、身高、体重指数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280名50~76岁绝经后妇女腰椎正位、股骨上端骨密度,计算出体重指数,探讨骨密度(BMD)与体重、身高、体重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绝经后妇女腰椎、股骨上端BMD与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体重与腰椎、股骨上端的BMD相关性(γ=0.388,r=0.263~0.272,p<0.01)比身高、体重指数与BMD相关性好,L2~4BMD与体重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4627+0.0069X,r=0.388,p<0.01。提示:体重对绝经后妇女BMD影响较身高和体重指数大,低体重是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之一,对低体重(BMI≤20kg/m2)绝经后妇女采取适当措施防治骨质疏松非常有意义。体重超过理想体重每10kg,则L2~4BMD测量值应扣除0.069g/cm2。  相似文献   

7.
应用单光子骨密度法(SPA)测定了796例健康中老年人桡尺骨平均骨密度(BMD,g/cm2),测定部位选非优势侧桡尺骨中远1/3交界处,计算桡尺骨平均BMD,并与我室所测定的31~40岁健康成人骨峰值比较。结果表明,男女两性BMC、BMD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男性各组BMD均高于女性各对应组,且下降速率较女性缓慢。与骨峰值BMD比,男性60岁以前下降0.300~1.114s;60岁以后下降逐渐增快,为1.629~2.257s;65岁以后BMD丢失18.9%,普遍存在骨质疏松。女性各组BMD50岁以前下降缓慢,为0.383~1.133s;50岁以后下降速率增快,为1.383~3.637s,比男性提早约10年;65岁以后骨丢失31.9%,多数为骨质疏松患者。SPA法检测桡尺骨骨矿含量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农村妇女骨密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用单光子骨矿仪于1988年至1990年对河北省农村7岁以上5956名妇女进行了人群骨矿含量调查。结果发现:妇女在青少年期身高、体重和骨密度均迅速增长;14~19岁骨密度增长最快,平均每年增长率为3.43%,至30岁时骨密度达峰值0.670g/cm2;40岁后骨密度开始下降,50、60岁年龄组下降率分别为1.07%和1.39%,妇女月经初潮时间为14.34±1.72岁(M±SD),80%以上的妇女月经初潮年龄在12.1~16.6岁之间,很少有至18岁尚未来月经者,月经来潮后骨密度增长最快。妇女绝经年龄为47.95±3.65岁,80%以上的妇女在43.2~52.6岁闭经,妇女闭经后骨密度明显下降。骨密度伴随月经的这种变化,间接证实了雌激素水平是影响骨密度变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由轻创伤而引起的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病人的骨质密度与骨折发生的相互关系。方法 我们对85个40 ̄65岁桡骨远端轻创伤和重创伤骨折的女性,分别用双能量X射线骨密度测试仪(DEXA),测量腰椎L2-L4及股骨颈的面密度(g/cm^2),用肢体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pQCT)测定无受伤的非惯用侧桡骨远端及非惯用侧胫骨远的体密度(mg/cm^3)。185个同年龄但无骨折史的女性作为对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农村青少年人群骨密度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河北省农村7~19岁青少年人群5485人用单光子骨矿仪测量挠骨远端1/3处骨密度,同时测量身高、体重。结果男、女性别间7~14岁身高、7~15岁体重与骨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其后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显著(p<0.05);两性骨密度与年龄、身高、体重均呈明显正相关(均为p<0.001),性别间相关系数比较,男性大于女性,差别显著(p<0.01);两性在青春前期和青春中期身高、体重和骨密度增长率均高于学龄期和青春后期;生活在不同地区男、女性骨密度比较,沿海区高于平原区,平原区高于山区,差别均有显著意义(均为p<0.001)。由于青少年生长发育较快,特别在青春前期和青春中期身高、体重和骨密度增长率最快,因此应对此期青少年注意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和矿物质,尤其对经济、生活条件较差的地区更应加以关照,保障健康发育防止骨畸形和骨折发生、本调查对青少年医疗保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