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清创灌洗+碘伏浸泡,保留假体的手术策略治疗急性假体周围感染(PJ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自2011年4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28例急性PJI的患者,纳入标准:初次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通过关节液培养或术中病理确诊为PJI,且发病时间小于4周,未发现窦道形成,排除标准:患者自诉对碘过敏。治疗方法采用在传统清创灌洗,保留假体的基础上,增加碘伏浸泡,时间不少于20 min,术中更换假体可动组件,术后给予足量足疗程抗生素治疗。采用SPSS 20.0软件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手术前后的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包括Harris髋关节疼痛与功能评分、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疼痛与功能评分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结果平均随访时间(48±16)月,所有28例患者中有25例感染得到控制,在最近的随访中均停用抗生素。其中,12例全髋关节置换(THA)患者Harris评分平均为(94.2±2.3)分,13例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HSS评分平均为(94.5±2.5)分。感染复发3例均出现在TKA组,后期行两期置换。清创术后与术前比较,Harris评分、HSS评分、和UCLA评分均显著改善(均为P0.05)。结论与同期单纯采用清创灌洗,保留假体治疗急性PJI的文献结果相比,在传统清创灌洗的基础上增加碘伏浸泡的方法,可能提高急性PJI的感染控制率,但仍需大样本量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从髋关节假体的生存谈初期稳定和感染性松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的初期稳定与假体感染性松动之间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110例110髋THA术后需翻修者,其中15例为部分假体感染性松动。男8例,女7例;年龄42~75岁,平均62岁。初次关节置换术后6个月~2年出现感染症状,均为TsukayamaⅣ型、晚期感染。6例为单纯髋臼假体松动,其中5例一期、1例二期翻修髋臼;7例为单纯股骨假体松动,其中4例一期、3例二期翻修股骨柄;2例仅关节囊内感染、窦道形成,无假体松动,行关节清理和术后持续抗生素冲洗。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个月。13例翻修者术后X线片示股骨柄和髋臼假体位置良好,无临床和影像学感染、松动征象。2例关节囊内感染者,术后6个月内窦道复发,但无髋关节疼痛,负重、行走及髋关节活动基本正常。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2分提高至术后85分,获优4例,良7例,中4例。结论THA术后感染可为全关节、半关节或仅关节囊内感染;假体的初期稳定性将影响假体的长期生存率。如假体达初期稳定,即使存在感染,也将被局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收住的28例单侧TK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病例,其中急性感染(Ⅱ型)4例,急性血源性感染(Ⅲ型)5例,慢性感染(Ⅳ型)19例;结合TK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标准及患者的期望和要求,其中11例行膝关节清创术,13例行Ⅱ期翻修术,3例行膝关节融合术,1例行抗结核治疗。评估患者术前与术后实验室检查指标(WBC、CRP和ESR)以及关节液培养作为诊断及治疗标准;并且评估膝关节的活动度(ROM)、VAS评分以及HSS评分。[结果]10例膝关节清创术、12例Ⅱ期翻修术以及3例膝关节融合术的患者感染均得到控制,1例急性血源性感染患者经单纯抗结核治疗后好转;另外2例最终选择截肢术。患者术前CRP和ESR均明显升高,关节穿刺液培养细菌检出率为39%;术后引流液培养均阴性,CRP和ESR值均明显下降。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疼痛感明显减轻,末次随访膝关节HSS评分(82.91±7.49)分。[结论]CRP与ESR以及关节液穿刺培养可作为TKA术后感染的诊断及康复标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案需结合假体周围感染的Sagawa分型和患者的期望而定。  相似文献   

4.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接受清创术、一期翻修术、二期翻修术及旷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3年6月至2008年6月因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接受手术治疗患者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34~80岁,平均55.8岁.术前诊断感染的方法包括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窦道分泌物及关节穿刺液培养.行保留假体的清创术7例,一期翻修术14例,二期翻修术21例,旷置术4例.术后观察伤口外观,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行实验室检查确定感染控制情况.结果 46例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中29例培养结果 阳性,表皮葡萄球菌占感染病原体的首位(37.9%),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4.2%).3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79个月,平均61.6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2~99分,平均76.5分.清创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控制率为16.7%,一期翻修术为54.5%,二期翻修术为93.3%,旷置术为100%.二期翻修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13.3%,术后脱位率13.3%.11例感染复发,复发时间为感染治疗术后2~127个月,平均39.5个月.其中10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包括清创术1例、二期翻修术8例、旷置术1例.结论 清创术与一期翻修术的选择应严格把握适应证.二期翻修术感染控制率高,但有发生假体周围骨折和脱位的风险.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足关节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接受清创术、一期翻修术、二期翻修术及旷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3年6月至2008年6月因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接受手术治疗患者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34~80岁,平均55.8岁.术前诊断感染的方法包括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窦道分泌物及关节穿刺液培养.行保留假体的清创术7例,一期翻修术14例,二期翻修术21例,旷置术4例.术后观察伤口外观,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行实验室检查确定感染控制情况.结果 46例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中29例培养结果 阳性,表皮葡萄球菌占感染病原体的首位(37.9%),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4.2%).3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79个月,平均61.6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2~99分,平均76.5分.清创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控制率为16.7%,一期翻修术为54.5%,二期翻修术为93.3%,旷置术为100%.二期翻修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13.3%,术后脱位率13.3%.11例感染复发,复发时间为感染治疗术后2~127个月,平均39.5个月.其中10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包括清创术1例、二期翻修术8例、旷置术1例.结论 清创术与一期翻修术的选择应严格把握适应证.二期翻修术感染控制率高,但有发生假体周围骨折和脱位的风险.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足关节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慢性感染病原菌培养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及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被明确诊断为假体周围慢性感染的23例患者资料.其中TKA 15例,THA 8例;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32 ~ 79岁,平均62岁;伴有窦道患者9例.患者均在关节腔穿刺前至少2周停用抗生素治疗,翻修术前及术中分别取关节液予以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术中组织行一般病原菌培养及病理活检,培养结果为阴性的样本延长培养时间至2周.结果 本组患者共23例,术前培养1周阳性率30.4% (7/23),阴性样本延长至2周阳性率39.1%(9/23).术中培养1周阳性率60.9%(14/23),阴性样本延长至2周阳性率82.6%(19/23),7例(30.4%)术前及术中培养结果相符.结论 对TKA、THA术后假体周围慢性感染行病原菌培养,在明确诊断前应停用抗生素至少2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采用可旋转绞链膝假体二期翻修方法 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感染的体会.方法 对1999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12例(14膝)TKA术后感染患者,采用一期清创加自制含抗生索骨水泥植入,可旋转绞链膝假体二期翻修方法 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获6~3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其中10例12膝治愈,1例再次行二期置换后治愈,1例因软组织条件太差致感染无法控制截肢.结论 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采用二期翻修方法 治疗,效果确切,采用可旋转绞链膝假体翻修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急性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中,保留假体的关节清创术结合术后持续关节腔灌洗的疗效及影响该治疗方法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6月~2009年3月间采用保留假体的关节清创术结合持续灌洗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急性感染的11例病例.其中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6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例.置换术后早期急性感染(<4周)7例,急性血行播散性感染4例.保留假体的关节清创术前常规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关节穿刺细菌培养或分泌物细菌培养,术中常规行关节液细菌培养.髋关节清理时应脱出股骨头后彻底清理关节内炎性病灶.膝关节清理时应取出聚乙烯衬垫,彻底清除后关节囊内可疑感染病灶,更换新的聚乙烯衬垫.其中3例关节清创术在发现关节急性感染后的1周内实施.[结果]经平均41.4个月随访,6例患者无感染复发迹象,其中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病例4例,急性血行播散性感染病例2例,感染治愈率为54.5%.[结论]保留假体的关节清创术结合术后持续关节腔灌洗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急性感染和急性血行播散性感染治疗效果良好,如手术能在症状出现4周内尽早实施,部分患者的感染可得到控制.细菌的种类和毒力是影响该手术方式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旋转铰链膝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行人工TKA术后翻修且进行随访的重度膝关节畸形患者,其中采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为10例(10膝)。收治的10例(10膝)TKA术后因假体松动或膝关节感染而需行全膝关节翻修的患者,采用一期翻修或一期清创加自制含抗生素骨水泥植入,可旋转绞链膝假体二期翻修方法治疗。术后进行随访并采用膝关节协会评分(HSS)及膝关节活动度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全部病例获得2~57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9个月。10例膝关节全部治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患者膝关节协会评分由术前37分增加至85分,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65°增加至93°。结论在本研究中使用旋转铰链膝假体进行TKA术后翻修,效果确切,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0.
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的一种灾难性的并发症,是导致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后翻修的最常见原因,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后翻修的第3大原因,总体发生率介于1%~3%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