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临床常见的脊柱疾病, 可导致患者下肢疼痛、无力、麻木甚至出现刺痛、烧灼样神经感觉异常的症状,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X线、CT以及MRI。但在LDH诊疗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临床症状与影像学结果不吻合的情况, 且MRI无法显示神经损伤的程度。MRI弥散成像技术是目前在活体上测量水分子弥散运动与成像的唯一方法, 主要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近年来, 随着脉冲序列技术的改进以及高强度磁场的应用, MRI弥散成像技术逐渐应用于腰椎神经损伤的诊疗, 能够无创获得受累神经纤维狭窄或中断的图像。本文基于弥散成像技术的原理, 深入剖析其在LDH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并分析其存在的局限和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期为实现LDH的精准诊疗提供依据及思路。  相似文献   

2.
常规MRI可以清晰显示脊髓占位、水肿、出血或受压等征象,成为目前临床诊断脊髓病变的重要手段,但对脊髓微结构及病变真实范围显示的敏感性低,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不符,损伤程度难以量化,且对纤维束的受损情况无法直观显示[1].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iffusion tensor imaging,MR-DTI)技术是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着重研究活体内水分子的扩散特性,以三维立体角度分解、量化组织弥散各向异性的信号数据,使微结构显示更加精细,并通过纤维束失踪成像(fiber tractography,FT)技术重建纤维束微观方向图,分析中枢神经纤维网络的完整性和方向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1,(4):294+343+353-294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CT) 多层螺旋CT(multiple—sliceCT,MSCT) 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T,HRCT) 容积CT(volumetric computed tomography,VCT)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CT 静脉造影(CT venography,CTV)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 扩散(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 扩散(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 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广泛应用,包括拟诊为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在内的许多脊柱侧凸畸形被发现合并有脊髓病变~([1、2])。目前,关于脊髓病变与脊柱侧凸之间的伴发关系仍不清楚。此外,对于此类合并脊髓病变的脊柱侧凸,在进行脊柱畸形矫正时是否需要处理伴发的脊髓病变、如何处理及何时处理等尚未达成共识。笔者就此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脊柱外科诊断随访的有效工具。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植入物手术的不断增加,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对术后患者进行MRI检查。由于金属植入物的存在,MRI图像上植入物附近的信号发生改变而使图像变形影响其诊断性能。由于金属伪影的不规则性,目前还不能对其进行准确描述,但国外已报道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减少MRI的金属伪影,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通过反映水分子在不同组织中弥散运动各向异性的差异实现观察人体解剖结构的完整性,也可以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显示白质纤维的走行~([1])。目前DTI在颅脑疾病中应用较多,在早期诊断脑梗塞、判断多发性硬化症分期、判断肿  相似文献   

7.
【摘要】〓能够早期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病人治疗方案的制定,所以对于找寻精准且无创的方法的需求则日益上升。目前,MRI技术能够根据肿瘤大小、形态及强化程度等形态学变化对疗效进行评估,而且已有越来越多新兴技术能够从微观分子层面早期反映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变化,这些技术包括动态对比增强(DCE-MRI)、磁共振波谱(MRS)、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作者综述MRI新技术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一种无创性评价腰椎间盘内分子弥散及相应微环境变化的研究方法。通常利用平面回波DWI序列进行成像,以正中矢状位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IW)来评价腰椎间盘内分子弥散及相应微环境变化。不同年龄人群正常椎间盘中,接近头部腰椎间盘的ADC值均比接近尾部者高,髓核与纤维环相比,分子各向弥散更为均匀一致。研究发现,ADC随着腰椎间盘中黏多糖、水及胶原的降解而下降。在退行性变腰椎间盘中,越接近骶尾部的ADC值越低,但是否可通过ADC来区分退行性变的程度,目前尚无定论。随着磁共振成像硬件和序列技术的改进,DWI技术有望对椎间盘组织结构进行无创性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是脊柱脊髓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特别是椎管内病变和脊髓病变,MRI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但是MRI只能提供形态学的信息,不能反映脊柱脊髓的生化信息和功能状态[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定量分析椎间盘退变,以期对椎间盘早期退变进行定量诊断。方法88例对象430个椎间盘纳入研究(排除磁敏感性伪影较重的10个椎间盘),行PM分级后经GE 1.5T超导MRI对腰椎行常规(矢状面T1加权、12加权和横断面T2加权)和矢状面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i maging,DWI)。其中脊柱常规扫描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脉冲序列,弥散成像采用平面回波成像(echo—planar imaging,EPI)脉冲序列。根据正中矢状面他加权像椎间盘形态及信号变化,在ADW4.2后处理工作站使用Function tool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在DWI矢状面上分别对腰椎椎间盘手动画出感兴趣区并测量其信号强度与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430个椎间盘纳入DWI研究,PM分级Ⅰ级0个,Ⅱ级166个;Ⅲ级146个;Ⅳ级69个;Ⅴ级49个。经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ADC值与PM分级有相关性(P〈0.05)。以ADC=1.05×10-3mm2/s作为评价椎间盘状态定量指标,其灵敏度为73.48%,特异度为75.30%。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定量评价椎间盘退变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