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游离植皮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植皮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敷料结合半透膜使植皮区均匀受压,充分引流,观察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皮肤缺损的患者,有效清创,缺损区创面新鲜时,取刃厚皮片或中厚皮片,大块植皮后,VSD敷料结合半透膜覆盖,持续负压吸引,1周左右去除VSD敷料。结果44例患者植皮完全成活,2例患者去除VSD敷料后,边缘少许坏死,积极换药后成活,皮片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术后护理方便,是一种较理想的植皮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骶尾部褥疮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12月在我科就诊并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24例褥疮患者,对患者的治疗及愈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例骶尾部褥疮创面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符合皮片或皮瓣移植的条件,经Ⅱ期手术到达均彻底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4~31天,平均住院治疗35.6天。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骶尾部褥疮创面疗效显著、愈合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在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预后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VSD﹚配合植皮治疗化脓性大汗腺炎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疮疡外科2016年3月—2018年8月,收治15例化脓性大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采用局部清创、VSD和植皮手术治疗,15例创面均愈合,愈合时间13~28 d,平均(19.18±1.60) d;住院时间15~25d,平均(15.55±3.04)d。随访12个月,15例无明显肢体挛缩,局部外形及功能较术前改善,无1例复发。结论:治疗化脓性大汗腺炎,以手术治疗为主,彻底切除病变皮肤可减少复发,配合应用VSD提高了植皮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简化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骶部Ⅲ、Ⅳ度褥疮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7例骶部Ⅲ、Ⅳ度褥疮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外科常规换药处理,B组对创面采用含5%聚维酮碘液(PVP-Ⅰ)的普通网眼纱布代替VSD泡沫敷料的简化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2周后评价创面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77例骶部Ⅲ、Ⅳ度褥疮患者都顺利完成2周的治疗。2周后,A组显效率为21.62%,有效率为59.46%,无效率为18.92%;B组显效率为60.00%,有效率为30.00%,无效率为10.0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及对症支持的基础上,采用含5%聚维酮碘液(PVP)的普通网眼纱布代替VSD泡沫敷料的简化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明显减少换药次数,节省了处理创面的材料费用,有利于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的肉芽生长和面积缩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扩创植皮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难愈创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难愈创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扩创植皮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扩创植皮联合VSD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观察组术后前3次换药的V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 CRP、IL-6、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28.26%(P<0.05)。结论 治疗难愈创面患者,可通过应用扩创植皮联合VSD治疗,有助于改善创面愈合情况,并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换药时的疼痛程度,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骶尾部褥疮患者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30~ 75岁,病程0.2 ~20年.创面面积:5cm×6.5cm~8cm×12.5cm.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创面先经负压封闭引流处理,设计以臀上动脉浅支为血管蒂的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对照组15例,常规换药处理后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结果] 29例患者皮瓣一期存活,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治疗过程中无大出血、血管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18个月,肌皮瓣质地良好,褥疮无复发,功能满意.试验组在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结合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治疗骶尾部褥疮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合臀部穿支皮瓣治疗骶尾部褥疮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对骶尾部褥疮患者20例,褥疮范围7cm×6cm~12cm×10cm.一期实施清创手术后进行持续负压引流7~14d,同时进行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等全身治疗.二期采用大小为8 cm×6 cm ~ 14 cm × 12 cm的臀部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经持续负压治疗后,患者局部炎性反应明显减轻,创面明显缩小,为二期手术提供了良好条件,再行二期穿支皮瓣修复,皮瓣除2例出现远端部分坏死外,均一期愈合.随访3个月~2年,褥疮无复发. 结论 正确应用VSD技术可有效减少褥疮感染和渗出、提高穿支皮瓣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acun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截瘫伴褥疮患者的疗效。方法治疗截瘫伴褥疮患者9例,男4例,女5例;年龄38~53岁,平均4 7岁。比较缛疮创面面积变化和细菌感染情况。结果 9例患者均取得创面愈合。治疗后创面平均面积从治疗前的38.9 cm-2(26.3 cm-2~61.4 cm-2)减小到23.2 cm-2(6.8 cm-2~48.6 cm-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时间平均20.1 d(8~32 d).其中2例直接缝合,7例行转移皮瓣。末次创面培养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VSD技术治疗截瘫伴缛疮患者疗效显著,可使褥疮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足踝部难愈性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 Vacuum sealing draining VSD)技术结合植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足踝部溃疡创面有效清创,使用VSD技术后待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再行刃厚皮或中厚皮移植并再次使用VSD技术治疗.结果:18例患者足踝部难愈性创面移植皮片全部存活.讨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术后护理方便,是部分足踝部难愈性创面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褥疮创面修复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合臀大肌带蒂肌皮瓣对促进患者愈合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6月—2023年3月入院的60例骶尾部褥疮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n=30)和研究组(n=30),常规组接受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治疗,研究组接受VSD结合臀大肌带蒂肌皮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甲级愈合率高于常规组;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换药次数少,愈合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褥疮创面修复中,VSD结合臀大肌带蒂肌皮瓣手术能够提高愈合质量,加快创面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压疮的动物实验研究,探索治疗压疮的有效方法。方法将雄性新西兰兔建立压疮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创面涂抹蛋清,单纯负压组单纯使用负压封闭材料覆盖,钻孔负压组使用负压封闭材料覆盖结合骨组织钻孔,生长因子组使用负压封闭材料覆盖结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每周更换负压封闭材料进行创面观察(肉芽组织情况,创面表面积,切取创面组织行切片HE染色)。结果除对照组创面于5周愈合外,其余3组均于4周愈合。第1周创面表面积钻孔负压组及单纯负压组大于对照组(P0.05);单纯负压组、钻孔负压组、生长因子组于第1、2、3周HE染色纤维细胞密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愈压疮切实有效,早期结合使用促软组织生长方法可加强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持续冲洗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血培养阳性的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持续冲洗结合VSD,22例)和对照组(传统冲洗,24例),对两组的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换药次数、治疗次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随访6个月~2年,对照组随访1~5年。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换药次数、治疗次数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冲洗结合VSD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效果理想,可以缩短康复时间、减少换药及治疗次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波动式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防治复杂创面皮片移植术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彻底清创,待创面新鲜时,取中厚或全厚皮片,整张移植皮片,VSD敷料结合半透膜覆盖.皮片移植区周围皮肤乙醇脱碘后,植皮区安装VSD装置,40 kPa(300 mmHg)负压0.5h与16.6~17.3 kPa(125~130mmHg)负压3h,交替抽吸,若渗出液较多,适当增大负压,同时缩短间隔,主动吸引出皮片下及周围腔隙内积液,使皮片与受区紧密贴合,7d拆除VSD.结果 共治疗22例,1例患者肌腱裸露部位少许皮肤坏死渗出,清创后,应用VSD促进创面愈合;其余21例皮片存活良好,无皮片下积液或感染.随防6~18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VSD与皮片移植术相结合,既能抽吸渗液,避免感染,促进皮片与基底愈合,缩短病程;又可避免皮片及周围皮肤因长时间肿胀的大压力而致的组织坏死,对于部分复杂创面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14.
邓琳  周明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3):382-383
目的:评估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感染创面局部应用的效果.方法:挑选18名创面感染患者,平均年龄(45±10)岁,其中11名男性,7名女性,感染创面部位:手部8例,小腿5例,臀部3例,骶部2例,创面使用100~125mmHg负压持续吸引2天,然后间歇吸引,平均负压吸引时间为(9±2)天,测量VSD治疗前后创面大小,随访平均时间为(11±6)个月.结果:创面平均吸引出100±50ml液体,组织水肿及创面引流得到解决,创面清洁干燥,其中15例患者通过运用抗生素及负压吸引术,创面已达到临床愈合,细菌培养阴性,通过负压治疗创面大小从(28±9)cm2减少至(12±8)cm2(P<0.05),只有6例需要进一步外科干预达到闭合创面,2例患者使用负压吸引后感觉疼痛.结论: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除了VSD本身对创面快速愈合的优点外,还提供了一个快速、舒适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自上世纪50年代被提出,经过不断改进于80年代末开始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复杂性创面,VSD通过对软组织的机械性和生物学效应,可以刺激血管增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细胞和肉芽组织不断生长,加速组织创面愈合的疗效显著,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四肢创伤、皮肤软组织缺损、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外科领域应用广泛,但目前对其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本文将对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的相关机制、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为临床更加广泛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淋巴漏治疗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淋巴漏患者的治疗过程,对16例淋巴漏患者行VSD治疗,16例行传统抽吸,加压包扎(CWC)治疗。结果 16例接受VSD治疗患者淋巴漏症状均控制,伤口均无感染,随访3~6个月,无复发,平均住院时间为(11±2.4)d。16例常规加压包扎患者,伤口红肿渗液4例,病程迁延,平均住院时间为(27±7.8)d,VSD组患者治愈率为100%,CWC组仅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治疗淋巴漏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少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17.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复杂创伤性感染性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合并感染的复合损伤创面.方法 对2007年6月-2009年9月收治的35例合并感染的复合损伤创面,采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辅助抗生素溶液冲洗15~23d(平均17.5d)后行皮肤移植或皮瓣修复,21例创面植皮覆盖,14例合并骨缺损或骨外露患者行皮瓣移植术.结果 本组患者在皮肤移植或皮瓣修复前使用1~2次(平均1.4次)VSD装置处理创面,所有创面均得到彻底修复,无感染发生.结论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能改善合并感染的复杂创伤创面条件,有利于后期创面修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银离子敷料结合负压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的患者共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术+凡士林纱布,观察组采用银离子敷料+负压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新鲜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6.74±1.86vs10.55±1.73)d、(33.04±5.82vs42.29±4.77)d、(8.87±2.85vs20.29±3.06)次、(15.38±5.51vs22.08±4.85)d],而创面缩小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48.83±7.37vs34.49±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2.71±1.39vs5.44±1.58)分、(4.13±1.44vs5.51±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1±1.39vs4.13±1.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91%vs6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离子敷料结合负压引流技术可有效治愈糖尿病足溃疡,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