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及安全性.方法 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19例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其中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13例[5例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8例表现为脑梗死],椎动脉开口部狭窄6例,均表现为TIA.结果 19例患者支架全部成功置入,术前动脉狭窄程度平均为86%,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平均为10%;明显增高的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且持续保持;颈内动脉系统腩梗死患者NIHSS评分在术后明显改善.3例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出现一过性心率下降和血压下降,经药物治疗后均恢复正常.随访仅1例颈内动脉支架术后22周症状有所加重;1例椎动脉狭窄患者在术后19周出现1次TIA发作;其余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无症状复发.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成人出血型烟雾病联合脑血运重建的效果。方法对27例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应用颅内外联合脑血运重建技术治疗,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患者脑动脉血管造影(DSA)、脑CT灌注(CTP)图像,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及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27例均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血管吻合口通畅率为70.37%(19/27),脑皮层侧支血管形成增多;脑组织灌注、生活质量(mR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期间无再出血或缺血等脑血管事件发生。结论联合脑血运重建手术治疗出血型烟雾病,能增加脑组织灌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Tang ZW  Shi XE  Zhang YL  Zhou ZQ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3):1805-1810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梭形动脉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5例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梭形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疗效.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0~55岁,平均47岁.其中动脉瘤破裂出血4例,1例表现为后枕部阵发性头痛.所有患者均采用远外侧入路,翻开皮肌瓣后,先于枕部肌群内分离枕动脉,开颅后显露同侧小脑后下动脉尾襻,并于此处行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吻合重建小脑后下动脉血流,再行动脉瘤孤立术或切除术.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5例患者术后1例无神经功能缺失;3例有后组脑神经功能障碍;1例出现颅内血肿,二次手术后并发对侧肢体偏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检查,吻合口通畅,动脉瘤不显影.随访2~29个月,平均18个月,4例预后良好,1例对侧肢体轻偏瘫.结论 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搭桥+动脉瘤孤立或切除术是治疗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梭形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成人烟雾病(MD)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06-2020-01间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术的30例M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mRS)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均高于术前,相对平均时间(rMTT)、相对达峰时间(rTTP)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造影示吻合口通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STA-MCA术治疗成人MD,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增加缺血区域的脑血流量、减少烟雾状血管的生产、改善神经功能和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及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效、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有明显脑缺血症状的大脑中动脉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或支架置入术的治疗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39例大脑中动脉狭窄(左侧23例,右侧13例,双侧3例,合并颈动脉狭窄5例)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9例、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30例(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均<10%)均获成功,术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临床脑缺血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2例患者术中见对比剂外泄,但无明显临床症状,且恢复良好;1例在术后1 h出现意识变化、对侧肢体活动障碍,CT提示支架侧底节区脑出血,经手术治疗后患者遗留语言障碍及右侧肢体不全偏瘫.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5~60个月,仅1例在支架置入7个月后右上肢无力症状复发,但较前轻微.经颅多普勒复查26例,显示原病变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复查14例,2例支架内发生再狭窄,均行药物治疗观察.结论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及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是可行、安全、有效的;大样本的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对1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结果 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吻合口血流通畅,意识障碍者均转醒,肢体肌力恢复至Ⅲ~Ⅳ级,定向能力改善;随访4~20个月,除1例患者同侧再次出血外,其余病情稳定.提出术前做好心理及对症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积极给予抗脑血管痉挛药物治疗,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Qi L  Gu Y  Zhang J  Yu H  Li X  Guo L  Chen B  Cui S  Wu Y  Qi Y  Yang S  Guo J  Wang Z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9):1030-1032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闭塞症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12月-2010年2月,收治锁骨下动脉闭塞症53例。男40例,女13例;年龄22~77岁,平均64岁。病程15d~20个月,平均6.5个月。动脉硬化闭塞症49例,大动脉炎4例。左锁骨下动脉闭塞35例,狭窄5例;右锁骨下动脉闭塞5例,狭窄4例;双侧锁骨下动脉闭塞4例。对39例单侧锁骨下动脉闭塞伴颈、脑动脉病变者采用腋动脉-腋动脉聚四氟乙烯(polytetra?uoroethylene,PTFE)人工血管转流术;10例不伴颈、脑动脉病变者行颈动脉-锁骨下动脉PTFE人工血管转流术。4例双侧锁骨下动脉闭塞者采用升主动脉-双锁骨下动脉PTFE人工血管转流术。术后常规应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结果 1例大动脉炎患者术后48h动脉吻合口及人工血管血栓形成;余5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成功率98.11%。术中神经钳夹损伤2例,术后双侧吻合口周围血肿4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52例手术成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2个月,平均24.5个月。患者均存活,术前椎基底动脉及上肢动脉缺血症状均消失。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查见吻合口及人工血管血流通畅,术后1年及2年人工血管通畅率均为100%;患侧椎动脉血流方向恢复正常。1例术后18个月出现腋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愈。结论锁骨下动脉闭塞症的治疗术式较多,但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和病变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及术中严格操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对11例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行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结果11例患者闭塞动脉均完全再通,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基本治愈7例,显效2例,有效1例,1例术后第2天死亡。提出在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的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中,积极为取栓争取时间,术前快速做好手术准备,术中加强配合,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加强穿刺侧肢体护理、抗凝治疗的护理、积极预防和处置并发症是其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9.
直接抽吸取栓术治疗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直接抽吸取栓术治疗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接受直接抽吸取栓术治疗的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患者,统计血管再通率及术后24 h颅内出血情况;于术前及术后24 h、14天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90天统计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评价预后。结果 8例(100%)血管均成功再通,无需其他取栓器材和技术补救;术后均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出现无症状性颅内出血。患者术后24 h、术后14天NIHSS评分逐渐下降。术后90天,8例均达到mRS评分≤2分的良好结局,其中7例达到mRS评分≤1分的优良结局。结论直接抽吸取栓术治疗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可早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颈总-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搭桥术治疗17例锁骨下动脉闭塞症患者.术前行动脉造影进行诊断,术后行超声多普勒检查确定移植血管通畅.结果 17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患侧与健侧上肢血压差<10 mmHg(1 mmHg=0.133 kPa),患/健侧血压指数由术前0.64±0.12提高至0.98±0.10(P<0.01).术后经平均7.1年随访,1年和5年移植血管通畅率分别为100%和94.1%, 无中风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 颈总-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其远期通畅率高,尤适用于有良好的手术耐受性并要求高通畅率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