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本文用兔子做为实验对象,用胎骨做为移植骨的材料,用自体骨移植做为对照。分别进行了新鲜同种异体胎骨移植,同种异体胎骨移植、异种异体胎骨移植和自体骨移植。通过大体标本及组织学对成骨情况的观察;说明胎骨做为植骨材料优于库存骨和自体骨,同时也说明新鲜的同种异体胎骨是一种最理想的植骨材料。为胎儿骨在临床上应用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骨缺损是骨科常见病,自体骨移植一直是骨缺损治疗的金标准。但自体骨移植存在骨量有限,取骨部位疼痛、感染、美观等问题。硫酸钙用于填充植骨已达百余年历史,是一种优良的骨替代材料。我院自2004年12月至2009年5月采用美国Wright公司生产的医用硫酸钙颗粒植骨治疗四肢骨缺损41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异体骨移植,由于备用的骨大小和形状的多样化,冻干后可在室温下保存,使用简易,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多数情况下不可能在同一外科手术部位直接比较异体骨与自,体骨移植,这是因为植骨体积较小以及金属内固定物或骨水泥的存在很难利用X线片对其进行测评。作者采用胫骨结节提升植骨术治疗髌骨软化症,观察比较了64例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的结果,其中32例接受异体骨移植,32例作自体骨移植。自体骨取自病人的髂骨,异体骨取自  相似文献   

4.
四肢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病灶清除自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近期疗效。方法:1994年10月-2000年4月采用截骨、直视下病灶清除自体骨移植治疗13例(21处)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患者,结果:术后随访2-5年,1处复发,余患者植骨愈合,患肢功能正常,取肋骨后肋骨再生。结论:截骨病灶刮除植骨治疗纤维异样增殖症方法简单,复发率低,肋骨植骨,骨量大,易爬行替代,彻底清除病灶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自1958年Smith和Robinson首次描述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以来,该术式已被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但植骨块滑脱、塌陷、骨不连及颈椎反曲畸形等并发症尚未完全解决.钛笼内椎体骨移植的优点在于能够灵活适应椎体切除后所需的植骨长度,减少供骨区的并发症,比髂骨或腓骨植骨的强度更好,且钛笼提高了整个植骨的抗扭转性.术后外固定简单、能早期活动等优点,在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中已得到充分体现.本院自2002年11月至2008年5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白体髂骨移植与钛笼内椎体骨移植的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骨移植术是骨科临床常用的手术,其主要适应证为治疗骨折不连接或延迟连接、外伤或肿瘤切除后骨缺损,以及关节融合术时用以提高手术疗效。根据被移植骨的组织结构可分皮质骨移植(强度高)或松质骨移植(生长速度快);根据移植骨的来源又可分自体植骨、同种异体植骨或异种植骨。前两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后者则尚处于实验阶段。为了使移植骨有较好的血供,有人采用带肌蒂骨移植。近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已采用带血管的游离骨移植,明显地改善了疗效。  相似文献   

7.
带血管骨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2008,21(7):556-558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骨科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如能早期做出诊断(股骨头塌陷前),可采用钻芯减压(植骨或不植骨)、截骨、以及带或不带血管的骨移植治疗,尽力保存髋关节功能。局部带蒂骨移植与和游离带血管的骨移植能将带血运的骨组织植入股骨头骨坏死区,除用健康骨组织替代坏死骨外,还重建了股骨头新的血供来源。经5年观察,对各期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0%。应用游离带血管的骨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异体脱钙骨移植系列研究提示制备流程是可靠的,植骨成功率达98%,抗原性低。虽50例有32例血清抗体阳性,但不影响植骨愈合。骨折合并感染性骨缺损,采用含抗菌素的脱钙骨植骨,有助于控制感染、植骨成功。应用干骨植骨法能促进植骨愈合,近似自体植骨疗效。  相似文献   

9.
异体骨移植结合中药治疗儿童孤立性骨囊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儿童孤立性骨囊肿的治疗中,骨移植是常用方法.但骨移植的来源较困难,异体骨又存在愈合慢,有排异反应等缺点.自1994年5月至1999年4月,我们采用异体骨植骨结合中药治疗该病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治疗骨不连的方法众多,随着显微外科的进展,各种复合皮瓣或带血管的骨移植等方法,解决了许多难治性的骨不连。这里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植骨方法—榫槽式植骨,我院自1986年~1990年用此方法治疗21例骨不连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