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空气灌肠既是诊断方法,又是治疗手段,其复位率高达90%以上,但仍有部分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整复失败或为空气灌肠禁忌,需手术治疗。近年小儿微型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微创术式,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为20例患儿行微型腹腔镜肠套叠整复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手术经验。方法:2008年8月至2011年5月为36例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或禁忌的肠套叠患儿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直视下行肠套叠复位术,如发现复位困难,则行空气灌肠辅助复位。如复位仍失败,可经Trocar将吸引器头或细硅胶管插入肠套叠鞘部,注入生理盐水,在空气灌肠辅助下用无损伤抓钳牵拉回肠末端,整复肠套叠,复位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如有肠坏死或器质性病变,则行肠切除、肠吻合术。结果:22例经空气灌肠辅助复位成功,8例经鞘内注入生理盐水辅助复位成功。30例复位成功的患者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例因肠坏死或套叠过紧无法在腹腔镜下复位,2例美克尔憩室,1例淋巴瘤,行腹腔镜辅助肠切除、肠吻合术。手术时间平均45min,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时间平均8min,术后48h肠功能恢复,平均住院5d。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肠套叠复位术结合空气灌肠、肠套叠鞘部注水可使绝大多数肠套叠复位,手术安全可靠,具有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点,复位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不做回肠固定,可有效防止肠套叠复发。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45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空气灌肠整复失败的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气管插管全麻,建立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病变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结果:3例腹腔镜探查发现麻醉后肌肉松弛肠套叠自动复位,仅行肠管固定术;32例腹腔镜下复位成功;8例腹腔镜辅助下腹壁外手法复位成功;2例行肠坏死切除吻合术。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空气灌肠整复失败的小儿肠套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并可使假阳性患儿避免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二孔法小儿肠套叠整复术的可行性及手术经验。方法 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32例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或复位成功后复发的肠套叠患儿行腹腔镜二孔法肠套叠整复术,回顾患儿临床资料,对比二孔法复位成功和中转开腹复位两组患儿的年龄、起病时间、套叠类型、套头长度、合并病变等资料,分析影响腹腔镜下复位成功率的因素。结果 32例患儿中24例应用腹腔镜二孔法肠套叠整复术复位成功,成功率75%,包括3例复发性肠套叠患儿。腹腔镜探查发现其中2例合并梅克尔憩室。其余8例需扩大脐部伤口中转开腹复位,中转手术原因包括:肠管穿孔或坏死后套叠肠管粘连4例、回肠息肉套头内嵌顿1例、套头过长3例。中转患儿的套头长度和合并病变占比明显长于腔镜复位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患儿年龄、起病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二孔法肠套叠整复术具有手术微创、成功率高的优点,掌握好适应症后可成为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非重症患儿和复发性肠套叠患儿优先选择的手术方法;套头长度和合并病变可能是影响二孔法复位成功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急性肠套叠病例,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的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方法选取2013年以来近3年资料完整、诊断明确急性肠套叠600例,进行相关因素的统计学分析,从而找出小儿急性肠套叠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600例,实施空气灌肠586例,成功544例,失败42例,手术53例,无死亡病例,X线下空气灌肠治疗肠套叠总体成功率为92.83%。术中发现继发性肠套叠10例;患儿的年龄、血便的量、腹胀、X线下包块的形状、发病时间以及病理类型是影响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肥胖、发热对肠套叠复位无明显影响。结论小儿急性肠套叠年龄小、发病时间长、血便量大、腹胀、套叠位置深在等复位率低;回回结型肠套、形态呈分叶状不宜强行复位;全身状况差的患儿复位时需谨慎,低压力试行复位失败后尽早行手术治疗,从而达到提高复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空气灌肠既是诊断方法,又是治疗手段,其复位率高达90 %以上[1] ,但是仍有部分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整复失败或空气灌肠禁忌,需要手术治疗。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在小儿外科的广泛应用,我院亦采用腹腔镜下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空气灌肠整复失败的小儿肠套叠,效果较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 0 0 2年1月~2 0 0 3年4月收治急性肠套叠2 0 4例,男13 7例,女67例。年龄2个月~11岁,平均( 1.18±0 .89)岁。发病时间4h~7d ,平均( 2 2 .5 5±14 .92 )h ,超过48h2 1例。全组病例均有阵发性腹痛和/或哭吵,呕…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治疗小儿难复性肠套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治疗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的经验。方法 2003年1月~2009年11月,对82例空气或钡剂灌肠无法成功复位的肠套叠行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腹腔镜直视下寻找套叠肠管部位,判断肠套叠类型及严重程度。先行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如发现复位困难,挤压牵拉肠管有穿孔危险,单纯复位时间长(超过20分钟仍无法顺利复位),即行腹腔镜辅助下空气灌肠肠套叠复位术。结果 2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中1例腹腔镜下发现肠坏死、穿孔,1例腹腔镜下发现回回结肠型肠套叠并发美克氏憩室;其余80均腹腔镜下复位,包括1例开腹术后6个月复发者。82例手术时间30~40min。术后1~2天恢复排气排便。术后住院4~7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74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其中9例因腹痛、呕吐再次住院1次,复查气钡灌肠排除肠套叠,经对症支持处理治愈出院,余65例未发现肠套叠复发、伤口感染、反复腹痛、肠管迟发性穿孔及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结合空气灌肠,可复位绝大多数难复性肠套叠,安全可靠,同时具有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小儿肠套叠需手术复位时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小儿肠套叠经空气灌肠失败需手术复位病例40例,其中选择腹腔镜组与传统开腹组各20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均无死亡病例,腹腔镜组在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开腹组明显减少(P〈0.05),而住院费用方面则明显增加(P〈0.05),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率、并发症等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肠套叠腹腔镜复位与传统开腹复位一样安全、有效,腹腔镜组较传统开腹组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等优点,但住院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本组非透视下空气灌肠诊断与治疗小儿肠套叠5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常熟东方医用器械厂SWB—B型自动肠套叠复位仪非透视下操作,其中46例复位成功,1例患儿复位3次治愈。10例手术治疗,术后感染1例,伤口哆开,二次于术再度腹腔感染死亡。结果:非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操作简单,无需X光机,恢复良好,无复发,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系统化护理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应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的小儿肠套叠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及出院教育等系统化护理。结果本组患儿一次性复位成功36例(90.00%),2例经2次复位成功,2例复位失败患者经中转手术治疗成功复位。患儿均获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安全、有效。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过程中实施系统化护理能提高复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4.
15.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