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外科手术收治的61例肝外胆管癌临床资料。结果其中胆管中段癌28例、胆管下段癌33例。胆管中段癌根治性切除率为64.29%,手术并发症14.28%,5年生存率38.89%;胆管下段癌根治性切除率为75.76%,手术并发症36%,5年生存率24%,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肝外胆管癌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手术仍是治疗肝外胆管癌的首选方法,胆管中段癌和胆管下段癌不需要区别讨论。  相似文献   

2.
胆管癌指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胆管癌可发生于胆道系统的不同部位,因此临床将其分别命名为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JCC)和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CC)两大类型.其中,ECC以胆囊管与肝总管的交汇点为界限,分别命名为起源于此交汇点上的近端胆管癌和起源于此交汇点之下的远端胆管癌.近端胆管癌后改称为肝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而远端胆管癌常指胆总管癌.HCC解剖学定位包括起源于肝门部左肝管、右肝管、肝总管、以及三者汇合部的恶性肿瘤,由于肿瘤的进展,可以在单侧或双侧累及Ⅰ级或Ⅱ级肝内胆管.HCC的主要病理类型是腺癌,常可产黏液,少见类型包括腺鳞癌、未分化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病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肝内胆管结石伴发肝内胆管癌10例,迟发性肝胆管癌3例,占同期肝内胆管结石病例的3.5%,癌肿均发生结石胆道处,以左肝多见。病程1-40年,平均16年;3例这发性肝内胆管癌分别发生于取石后6、7、11年,平均8年。认为肝内结石、胆管炎、胆汁淤积是诱发肝内胆管癌的重要因素。早期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胆管狭窄,、通畅胆汁此流、控制感染是这癌发生手重要措施;早期诊断、根治性切除可获得良好疗效。对左肝结  相似文献   

4.
影像学检查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肝门部胆管癌又称Klatskin肿瘤,是指起源于左、右主肝管和肝总管近端1cm以内的胆管细胞癌,包括肝总管、汇合部胆管、左右肝管的一级分支以及双侧尾叶肝管的开口的胆管癌。根据其生长方式肝门部胆管癌分为3种类型:浸润型、外生型、管内型[1]。该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原发性  相似文献   

5.
CT与磁共振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术前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CT和MRI对肝门部脂管癌的成像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5例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的磁共振与CT表现,通过和手术病理对比,比较两种成像方法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成像价值。结果 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性、定位率分别为91.56%和100%;对肿瘤可切除性判断的阳性预测值为90.69%;CT的定性、定位率、可切除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3.41%、75.61%、58.82%,和磁共振的有明显差异。结论 MRI较CT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更高,并能较准确地评价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手术可切除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Met的表达与胆石症合并肝内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35例胆石症合并肝内胆管癌及配对的35例癌旁胆管组织、20例正常肝脏胆管组织,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同时收集胆石症合并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组织中c-Met的表达情况。结果:c-Met阳性表达主要以癌细胞胞膜及胞质呈现棕黄色颗粒状染色。在肝内胆管癌组织、癌旁胆管组织和正常肝内胆管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57%(24/35)、77.14%(27/35)、10.00%(2/20),肝内胆管癌组织和癌旁胆管组织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肝内胆管组织(P<0.05)。c-Met的表达与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Met可以用来早期诊断,评估预后,并作为判断胆石相关性肝内胆管癌恶性程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 对1993-2007年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收治的32例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肝胆管癌占同期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的1.9%,术前确诊率为59 .4%(19/32)。其中周围型胆管癌占43.8%(14/32),肝门部胆管癌占50%(16/32)。肿瘤根治性切除率为31.3%(10/32),姑息性手术46.9%(15/32)。有随访资料的28例中,根治组平均存活时间22个月,姑息手术组平均存活9个月。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造成的胆管系统内慢性炎症环境可能是诱发胆管癌的重要原因。对于有长期肝内胆管结石病史以及胆道手术史的病人,必须警惕并发肝胆管癌的可能。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兴元  胡以则 《腹部外科》2007,20(3):139-141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bile duct cancer)是指来源于胆管上端、胆管分叉部、左右胆管的癌,亦常称之为上段胆管癌(proximal bile duct cancer)或Klatskin瘤,是肝外胆道癌的最常见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UMA蛋白在胆管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胆管癌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肝外胆管细胞组织与正常胆管细胞组织中PUM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胆管细胞癌组织PUMA蛋白的表达率为38.3%,低于癌旁组织中(48.3%)和正常胆管组织(63.3%)。PUMA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无关。结论:PUMA蛋白的表达缺失与肝外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肝内胆管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庄大勇  梁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0,17(6):570-571,F004
目的 建立肝内胆管癌(ICC)动物模型,动态观察其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方法 以浓度为800mg/L的氨基比林和亚硝酸钠溶液作为叙利亚地鼠的饮用水,每周饮用6d,连续饮用24周,定期分批处死动物,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 诱癌早期出现卵圆细胞增生、管状增生及小胆管的囊性增生,中期主要病变为肝内胆管上皮乳头状增生、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胆管纤维化,晚期可见肝内胆管腺瘤和腺癌。晚期肝内胆管癌的发生率达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