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采用PKP方法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3例,其中男18例,女45例,年龄62~91岁,平均75.3岁。所有患者为外伤后腰背部严重疼痛,行走受限,但均无神经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X线和MRI)证实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症:骨质疏松63例,高血压37例,冠心病10例,贫血29例,糖尿病26例,慢阻肺11例,胃炎及消化性溃疡8例。回顾总结分析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63例患者中,手术前并发症9例(14.3%),术中及术后并发症17例(26.9%)。其中手术前并发症包括:坠积性肺炎1例,电解质紊乱2例,尿路感染2例,中度贫血2例,电解质紊乱合并中度贫血1例,坠积性肺炎合并神智淡漠、谵妄1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中,骨水泥相关并发症9例(14.3%),其中2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毒性反应,7例发生骨水泥渗漏(2例出现相关临床症状);非骨水泥相关并发症3例(4.76%),穿刺局部血肿1例,一过性神经损伤1例,术后左侧肋间神经痛1例;所有患者中,共有5例患者(7.93%)术后出现一过性的痛觉过敏。所有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均未导致严重后果。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并不少见,经积极处理一般无严重后果,应重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过程中的并发症,探讨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2月~2017年12月,采用PKP治疗OVCFs患者577例共621个椎体。将并发症的发生以骨水泥注入椎体内为时间节点,分为骨水泥注射前并发症、骨水泥注射过程中并发症及骨水泥注射后遗留并发症三种情况,术后随访2~31个月,平均(18.42±2.43)个月。[结果]骨水泥注入量胸椎平均(3.60±1.50)ml,腰椎平均(5.80±1.90)ml;共出现各种并发症89例,总体发生率为15.42%,其中在骨水泥注射前发生10例(11.24%):局麻导致全脊髓麻醉1例,穿刺导致脊髓休克1例、肋间神经不完全损伤3例、肋骨骨折1例、脑脊液漏1例、球囊扩张过程中一过性高血压3例;注射期间发生65例(73.03%):骨水泥渗漏到椎体外52例,呼吸困难、血压下降8例,一过性疼痛加重5例;注射后期发生14例(15.73%):骨水泥拖尾导致局部异物感4例,疼痛症状加重3例,术后发热7例;各种并发症中以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最为多见,占比58.43%(52/89);发生并发症后紧急后路椎板切除神经减压2例、手术延期6例、暂停翻身观察后继续手术11例、对症处理16例。[结论]应用PKP治疗OVCFs除应关注骨水泥渗漏的并发症外,还应重视围骨水泥灌注期的并发症,给予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2003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PKP治疗OVCFs患者187例共233个椎体。所有病例术前均无神经根及脊髓受压症状,年龄52~93岁,男31例,女156例。椎体周壁破坏34例47个椎体,椎体周壁无破坏153例186个椎体;手术部位:T5~L5,T10及以下椎体经椎弓根入路,T9及以上椎体经椎弓根旁入路。术后随访2~78个月,平均20.8个月。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共出现并发症23例,发生率为12.3%。骨水泥渗漏7例共7个椎体,6例未产生临床症状,1例术后疼痛症状加重,口服消炎镇痛药3d后症状缓解;椎体周壁有破坏者和无破坏者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分别为8.5%(4/47)和1.6%(3/186),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骨水泥渗漏患者骨水泥注入量胸椎为4.53±0.31ml,腰椎为6.75±0.42ml,无渗漏者胸椎为3.50±0.40ml,腰椎为5.60±0.60ml,有骨水泥渗漏与无骨水泥渗漏患者骨水泥注入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手术入路和手术部位的骨水泥渗漏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例术中出现一过性血压降低,紧急处理后30min内恢复正常。2例术后疼痛加重,分别服用消炎镇痛药2d、7d后症状缓解。术后发生低热5例,给予对症处理后体温均恢复正常。随访过程中非手术椎体新发压缩骨折6例,4例经保守治疗,2例行PKP手术后,均恢复日常活动。结论:PKP治疗OVCFs有一定的并发症,骨水泥渗漏仍是主要并发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术水平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经髂嵴-横突基底-椎体对角单侧穿刺L5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L5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手术技术及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6月~2019年6月,33例L5椎体OVCF患者采用经髂嵴-横突基底-椎体对角单侧穿刺L5椎体PKP术。C型臂X线机定位,自骶髂关节上方髂嵴对向同侧横突基底、椎体对侧下角进行穿刺,建立工作通道,置入球囊扩张椎体高度满意,注入PMMA骨水泥。[结果]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时间推移,VAS和ODI评分显著降低(P0.05)。影像显示,骨水泥过中线对称分布,共发生3例骨水泥渗漏,其中1例渗漏至椎体前缘,2例渗漏至椎间隙,无椎管内渗漏,渗漏率9.09%,均未出现不良临床表现。术后椎体高度、矢状面Cobb角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结论]经髂嵴-横突基底-椎体对角单侧穿刺PKP治疗L5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一项可以提高骨水泥注入安全性的改良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或后突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20年1月作者采用改良PVP/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99例。创新点在于骨折区域靶点穿刺置管、侧口推杆辅助骨水泥靶点注入、椎弓根拖尾锚定3项技术整合应用。通过术中透视及术后X线片、CT观察骨水泥弥散填充及泄露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单节段平均(1.0±0.3) h,无骨水泥过敏、肺栓塞并发症、手术部位感染等重大并发症发生。单侧穿刺78例,双侧穿刺121例;骨水泥渗漏5例,其中椎间隙渗漏3例,椎旁血管渗漏2例,均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不需特殊处理。随访12~30个月,VAS评分术前(7.9±1.4)分、术后1 d (2.6±0.7)分、末次随访时(2.4±0.6)分,疼痛均明显减轻。影像显示病椎前缘高度明显恢复;骨水泥在骨折区域充分弥散填充,椎弓根处锚定稳定。[结论]改良椎体成形术可有效降低骨水泥渗漏、移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0年6月采用PKP治疗31例(31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男10例,女21例;年龄64~80岁,平均70.7岁。均为轻微外伤所致,病程1~13 d。病变椎体位于T128例、L19例、L212例、L42例。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临床症状;摄X线片测量病变椎体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行骨折复位及预防椎体塌陷评估。结果 3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中透视见11例椎体(35.5%)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渗漏至椎体前侧3例,椎体侧方4例,沿穿刺通道渗漏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1.5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8.1±1.2)、(2.5±0.6)、(2.3±0.8)分;Cobb角分别为(30.2±5.3)、(21.3±3.6)、(23.5±3.8)°;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3.98±4.62)、(22.03±4.93)、(22.56±4.34)mm。术后VAS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能缓解疼痛、矫正后凸畸形、预防椎体塌陷。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2004年9月~2009年6月,采用PKP治疗OVCFs患者115例,男24例,女91例,年龄52~83岁,平均68岁;单椎体83例,双椎体24例,3椎体5例,4椎体2例,5椎体1例;术前均由MRI STIR序列确定伤椎节段,T6 1个,T7 2个,T8 2个,T9 8个,T10 9个,T11 24个,T12 44个,L1 41个,L2 18个,L3 5个,L4 3个,L5 2个。回顾总结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结果:115例患者中21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8.2%。其中骨水泥渗漏13例(11.3%),术中球囊破裂3例(2.6%),穿刺入椎管2例(1.7%),取出球囊病椎高度丢失2例(1.7%),术后病椎塌陷1例(0.9%),均无严重神经损害,未出现感染、硬膜外血肿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PKP治疗OVCFs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骨水泥渗漏、球囊破裂、穿刺入椎管、术中病椎高度丢失、术后病椎再塌陷等,术中及术后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最常用的手术方式。PKP通过球囊压力装置恢复骨折节段椎体高度的同时,在椎体内形成相对连续的空腔,有助于骨水泥注入,从而恢复骨折椎体的生物力学稳定性[1]。尽管PKP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常规术式,但术后骨水泥渗漏并导致肺栓塞的发生依然会造成严重后果。我院收治1例L2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减少骨水泥渗漏的方法.方法 对2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PKP术中采用分步推注骨水泥的方法治疗椎体后壁破损36椎,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2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48(27.3±6.2)个月.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椎体(13.8%)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椎旁渗漏2个,椎间盘渗漏2个,椎管内渗漏1个.无肺栓塞发生,未出现脊髓和神经根损伤.结论 PKP治疗椎体后壁破损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采用分步推注骨水泥的方法可有效减少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骨折术后出现邻近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8-01行PKP手术治疗的15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末次随访时15例出现邻近椎体压缩骨折(骨折组),136例未出现骨折(未骨折组)。先采用单因素分析与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5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15例术后出现邻近椎体骨折,再次进行PKP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骨折组与未骨折组在性别、年龄、骨水泥注入量、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比值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密度T值、术中骨水泥渗漏、术后是否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T值较低、术中骨水泥渗漏、术后未进行骨质疏松治疗是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中骨水泥渗漏、术后患者骨密度T值较低、术后未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是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术中注入骨水泥时要尽量避免骨水泥渗漏,术后要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降低患者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单侧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BK)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骨水泥渗漏情况.方法 2007-12-2010-12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BK治疗9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男性26例,女性70例;年龄56~87岁,平均72.6岁.其中单椎体骨折77例,双椎体骨折15例,三椎体骨折2例,四椎体骨折2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不同骨密度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09年11月在我院行PKP治疗的76例单节段中老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44例,年龄50~81岁。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L2~L4)骨密度值,根据骨密度T值大小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A组,33例)、骨量减少组(B组,26例)和骨质正常组(C组,17例),每组均采用标准的PKP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VAS评分、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并观察各组患者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疼痛均得到迅速缓解,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及球囊破裂。术后随访1.5~2.7年,平均2.1年。三组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伤椎椎体平均高度A组术前为15.7±3.2mm,术后为23.1±5.7mm;B组术前为16.3±3.9mm,术后为22.5±4.8mm;C组术前为15.9±3.0mm,术后为21.8±5.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后凸角A组术前为24.7°±7.1°,术后为17.8°±5.9°;B组术前为23.5°±6.2°,术后为18.2°±6.5°;C组术前为24.1°±5.6°,术后为18.0°±5.8°,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椎体高度恢复率为65.3%,B组为57.9%,C组为5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1例患者发生骨水泥肺栓塞,经及时抗凝治疗后症状缓解。A组骨水泥渗漏率为6.06%,B组为11.54%,C组为17.6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有2例患者发生邻近椎体骨折,均发生于骨密度最低的A组。结论:PKP对不同骨密度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均有良好的疼痛缓解作用,骨密度较低者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恢复更理想,但合并有骨质疏松症者需注意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3例,男14例,女49例;年龄63~92岁,平均73.4岁。其中30例(38椎)采用PKP法治疗,33例(35椎)采用对症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随访期内的视觉疼痛评分(VAS)、椎体高度变化及邻椎骨折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15个月,平均13.3个月。PKP组中27例术后1周疼痛得到缓解,VAS评分平均值从术前8.32分下降至2.63分,后期随访VAS平均2分,保持稳定。保守治疗组治疗1周后VAS分值无变化,在治疗后1、3个月时VAS分值仍高于PKP组(P0.05),但6个月以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术后1周椎体高度平均恢复了4.1mm,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保持长期稳定,保守治疗组治疗后椎体高度虽然有改善,但与PKP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新发骨折PKP组有4例(5椎),保守治疗组有2例(2椎)。结论:PKP具有快速止痛、即刻稳定、恢复伤椎高度、早期负重的优势,但可能增加邻椎骨折的风险。保守治疗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只要系统性治疗仍可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疼痛性椎体血管瘤(vertebral hemangioma,V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8月于我科行PKP治疗VH的病人的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6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62.0±12.6)岁;血管瘤位于胸椎18例、腰椎9例、胸椎合并腰椎多发者3例,共累计34个椎体,其中2个椎体血管瘤合并椎体压缩骨折.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病人疼痛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本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双侧穿刺28个椎体,单侧穿刺6个椎体,平均随访时间为(14.77±4.98)个月.两组病人术前、术后24 h、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5.63±1.52)分、(1.31±1.06)分、(0.88±0.82)分、(0.69±0.58)分;各时间点的ODI分别为(61.09±18.95)%、(21.72±10.57)%、(12.66±9.10)%、(9.31±5.60)%,两组病人术后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例椎体出现椎旁骨水泥渗漏,无临床症状;1例病人术后8个月因骨质疏松出现邻近椎体骨折,再次行PKP术;1例92岁病人术后1年自然死亡.术后影像学资料未显示有VH复发.结论 对于无神经压迫、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VH,PKP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且对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的VH病人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发生继发性椎体骨折的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行PKP手术治疗的95例OVCF患者(135个椎体),动态监测其术后状态及正常椎体继发骨折与否;对其临床相关参数如性别、骨质疏松原因、骨折部位、矢状面成角、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间隙渗漏、椎体高度恢复、术后支具佩戴、抗骨质疏松治疗及原发骨折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筛选出发生继发性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35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19例(20.0%)患者25个(18.5%)正常椎体(22个位于手术节段邻近上下椎体)术后发生继发性骨折;其中12例患者的继发骨折在术后3个月内发生.继发性骨质疏松骨折、骨水泥椎间隙渗漏及新鲜椎体骨折是PKP治疗OVCF后发生继发性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OVCF进行PKP手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在术后早期发生继发性椎体骨折,其发生与骨质疏松原因、术中骨水泥椎间隙渗漏及新鲜椎体骨折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临床效果,但是术后椎体发生再骨折时有报道,越来越引起l临床医生的重视。目的:探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出现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而接受PKP手术治疗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其中男43例,女166例,年龄51~88岁,平均73.0岁。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为1年以上,根据术后是否出现椎体再骨折分为再骨折组(42例)和对照组(16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椎体再骨折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平均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术后椎体高度压缩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率和术前骨密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和骨质疏松严重程度可能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KP术后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手术策略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自2009-09--2012—09行PVP治疗的38例(45个椎体)与PKP治疗的42例(45个椎体)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组椎体前缘高度保持度PKP组具有明显优势(P〈0.001),各组术后较术前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2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椎体成形术手术策略选择上,需按照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总体上说PVP组在安全性上要优于PKP组,PVP可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出现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12月-2008年5月行PKP治疗的84例胸腰椎OV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73例;年龄55~90岁,平均70.1岁。术后8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96个月,平均38个月。其中12例于术后3~52个月出现邻近和/或间隔椎体压缩性骨折;余72例均随访24个月以上,未出现再骨折。比较再骨折组和未发生再骨折(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再骨折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中穿刺方式(单、双侧穿刺)、骨折节段数目(≤3个及>3个椎体)、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术后椎体高度压缩率、术后椎体后凸角以及术前骨密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水泥向椎间盘泄露方面比较,再骨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4,P=0.032)。结论骨水泥向椎间盘泄露是PKP术后出现其他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结合过伸体位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伴椎体真空征的疗效。方法 2004年4月-2009年8月,采用PKP结合过伸体位复位治疗35例OVCF伴椎体真空征患者,其中27例获随访。男9例,女18例;年龄58~90岁,平均75岁。1例累及2个椎体,26例累及1个椎体。病程2~17个月,平均9.8个月。根据Krauss等的诊断标准均确诊为椎体真空征。术后定期随访,通过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前、中、后缘高度和后凸角,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7例术后随访时间24~58个月,平均32个月。临床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个月。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缘高度及伤椎后凸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后缘高度手术前后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无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椎体真空腔内骨水泥分布呈致密团块状。1例术后7个月出现邻近椎体骨折。结论球囊扩张PKP结合过伸体位复位治疗OVCF伴椎体真空征患者,术后可即刻缓解疼痛,显著恢复椎体高度,减小后凸畸形,恢复脊柱矢状序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成PVP组和PKP组,PVP组7例单椎体,5例2个椎体、2例3个椎体、1例4个椎体,共27个椎体接受治疗;PKP组9例单椎体、5例2个椎体、1例3个椎体,共22个椎体接受治疗。结果30例患者手术操作全部成功。PVP组8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PKP组10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术后PKP组椎体压缩率和Cobb角与术前比较有改善(P〈0.05)。结论PVP和PKP两种手术方法均具有显著止痛效果,PKP较PVP在椎体高度恢复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