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方法45例患者中椎间盘突出30例、椎间盘膨出15例,于CT引导下穿刺行臭氧注射治疗。穿刺途径:椎间盘突出为旁中央型者,经神经根与硬膜囊之间或神经根与小关节之间穿刺突出物达盘内;椎间盘膨出或后正中突出者则取脊柱中线旁开6~10 cm侧后方穿刺。分别于盘内及突出物中央和盘外注射浓度为40~50μg/ml臭氧5~15 ml,总量小于30 ml。结果注射臭氧后CT扫描显示臭氧在间盘内分布呈裂隙状、髓核腔内积聚状、弥散分布状及大部分溢出盘外状。治疗后3~6个月随访显效36例(80%)、有效6例(13%)、无效3例(7%),总有效率93%。结论CT引导下盘内、突出物及盘外臭氧注射术穿刺准确,可及时观察臭氧分布及注射后间盘的改变。它安全、创伤小、疗效高,是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毛继凯  刘玉宾  吴树峰 《中国骨伤》2008,21(12):931-932
随着社会发展及患者对腰椎间盘手术效果提高、风险降低的要求,微创治疗逐渐在椎间盘突出症中得到广泛应用,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应用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臭氧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臭氧椎间盘内注射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经CT或MRI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4例,按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入组。对照组31例单纯椎间盘内注射臭氧。试验组33例采用椎间盘内注射臭氧,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间孔注射。临床疗效采用MacNab评分及VAS评分,分别评价术后1d、5d,电话随访3个月疗效。结果术后1d、5d的有效率分别为:试验组:96.97%,93.94%,对照组:77.19%、74.19%。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的有效率为试验组87.88%,对照组80.6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臭氧盘内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间孔注射可以加速腰腿疼痛症状的改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CT引导弯套针穿刺椎间盘内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13例经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患者,在CT引导下经椎问孔入路将弯套针直接刺入突出物内,注射臭氧,观察气体分布情况后再注入胶原酶。结果13例患者穿刺针均顺利准确刺入突出物。治疗后不同时期疼痛VAS评分及症状明显改善。按MacNab改良标准,治疗优良率92.3%。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弯套针穿刺椎间盘内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可以有效治疗术后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凤德  冯亮 《中国骨伤》2006,19(3):172-173
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是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从经皮穿刺切吸术到胶原酶溶解术是一个重大转变和进步,使手术操作明显简化,而仍取得良好的疗效。近年来国内外使用O3盘内注射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成功,但其适应证、禁忌证方面尚少有报道。我院康复医学中心自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与臭氧溶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于本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5例,采用射频热凝与臭氧溶核联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采用Mac Nab评估显示32例为优,26例为良,4例为差,3例为无效,优良率为89.2%。术后24 h、1周、1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与术后24 h比较,VAS评分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区域定位与发病时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2006年1月到2010年4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1例(284节段),男162例,女99例;年龄14~67岁,平均42.1岁;病史1~38个月,平均14.6个月。体力者35例,中度体力者133例,轻度体力者9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MRI或CT片(MRI 188例,CT 73例),从矢状位、横断位和冠状位依据胡有谷区域定位法对突出椎间盘进行影像区域定位描述。分析不同影像区域定位患者发病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不同影像区域定位患者发病时功能状态的差异。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位于矢状位Ⅰ层151个节段(53.2%)、Ⅱ层11个节段(3.9%)、Ⅲ层122个节段(43.0%);横断位1区7个节段(2.5%)、2区209个节段(73.6%)、3区61个节段(21.5%)、4区7个节段(2.5%);冠状位a域78个节段(27.5%)、b域162个节段(57.0%)、c域41个节段(14.4%)、d域3个节段(1.1%)。发病时ODI 20%~90%,平均56.91%±13.62%;JOA评分0~24分,平均(13.57±4.68)分;疼痛VAS评分3~10分,平均(6.09±1.89)分。矢状位、横断位、冠状位不同影像区域者的ODI、JOA、疼痛VA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据胡有谷区域定位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区域定位以Ⅰ层、2区、b域多见。不同影像区域定位者发病时的功能评分无差异,影像学上突出椎间盘的空间位置与患者发病时的功能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8.
30例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无效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进一步探讨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方法在2年中对30例用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因治疗无效,症状未改善,予以手术摘除术.术中进行探察.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后症状均改善.但术中发现,髓核及后纵韧带钙化者18例,突出物较大者10例,髓核粘连4例,椎管狭窄者8例,神经根管狭窄者8例,脊柱退变不稳者3例.结论对于一些椎间盘突出后明显钙化,椎管狭窄,或神经根管明显狭窄者,或椎板及黄韧带增厚者而又同时伴有椎间盘突出者,或巨大型突出者,或个别腰椎不稳定者,均不宜行胶原酶治疗.  相似文献   

9.
CT导向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总被引:50,自引:8,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科研所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方法150例腰椎间盘突出于CT导向下行臭氧消融治疗。突出物为旁中央型者经神经根与硬膜囊之间穿刺突出物达盘内,突出物为外侧型者经神经根外侧,小关节突内缘穿刺突出物达盘内,分别于盘内及突出物中央注射浓度为60μg/ml臭氧5-15ml。结果流向臭氧后CT扫描显示臭氧在间盘内呈裂隙状、髓核腔内积聚状、弥散分布状。臭氧注射后神经根轮廓全部显露、“淹没征”消失者占29%;神经根大部分显露、“淹没征”部分消失者占50%;神经根显露不明显者占21%。治疗后3个月随访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占82%、13%和5%。结论CT导向下臭氧消融术穿刺准确,可监测臭氧分布及注射后改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外封闭治疗无效与影像学 (包括CT、MRI)区域定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 90例硬膜外封闭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按照胡有谷的影像学区域定位法进行分类 ,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影像学区域定位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显示 :(1)区域定位见位于Ⅲ或Ⅱ层面为主的椎间盘突出 30例中 ,手术证实属脱出型或游离型共 2 6例 (占 86 .7% ) ,4例为突出型 ;(2 )区域定位见c~d区域突出 34例 ,手术均见间盘突出巨大、硬脊膜及神经根压迫严重 ;(3)影像学见突出并有黄韧带增厚或小关节内聚增生、椎板增厚或椎体后缘骨赘增生或腰椎不稳 31例 ,全部与手术所见基本相符。本组 90例影像学除见椎间盘突出外 ,并可见上述之一项影像学征者共 76例 ,占84.4 %。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外封闭治疗无效与下列影像学征有关 :(1)位于Ⅲ或Ⅱ层面为主的突出 ;(2 )突出超过b域 ;(3)突出在 3区 ;(4)突出并有黄韧带增厚、钙化 ;(5)突出并有椎体后缘或小关节内聚骨质增生、椎板增厚 ;(6)突出并腰椎不稳。  相似文献   

11.
罗政  吴钢  黄秀生  吴良绍 《中国骨伤》2007,20(10):691-692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治疗经胶原酶溶解术治疗失败的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胶原蛋白酶溶解髓核疗效不佳,甚至症状加重的原因,进一步规范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方法:对52例经胶原蛋白酶溶解法治疗失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36例,女16例;年龄18~72岁,平均45岁)采用后路腰椎间盘镜微创手术开窗摘除髓核、扩大侧隐窝及神经根管,充分减压,并定期随访。结果:5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6个月,48例腰腿痛合并麻木等症状完全缓解,4例残留肢体轻度麻木症状。按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48例,良4例。结论:适应证选择范围过宽、操作不当、定位不准是胶原酶溶解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对溶解术治疗失败的患者应用椎间盘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具有对椎旁肌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国人Susman将胶原酶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获得成功。目前全国各级医院已累积此类病例十几万。作者就此项技术的现状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27例术后复发患者接受注射胶原酶治疗,早期行侧隐窝注射法5例,后期行CT介入靶位注射法16例,CT介入联合靶位注射法6例。结果:所有患者经6个月~2年随访,优9例,良8例,可5例,差5例,优良率63.0%,有效率81.5%;靶位穿刺37次,首次穿刺失败4次(1/9);4例于注射胶原酶后6~13个月复查CT,发现突出物缩小80%~90%。结论:靶位注射胶原酶溶盘术可与手术互补,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盘内注射胶原酶的方法治疗上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8例单纯上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6例,女12例;年龄21~62岁,平均44.5岁。病程3个月~10年。椎间盘突出4~9mm,平均4.9mm。采用椎旁进针盘内注射或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的方法进行治疗,随访观察有效率、突出椎间盘溶解、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6个月,依据Macnab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9例,良12例,可4例,无效3例。突出椎间盘溶解0~6mm,平均3.5mm。17例进行了重复注射,其中9例患者进行了3次注射。13例注射后短期内症状加重,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盘内注射胶原酶的方法治疗上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理想、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留针分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于临床已30余年,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该技术日趋成熟.我院自1999年3月-2001年12月,采用留针分次给药方法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0例,获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介入注射胶原酶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梁超 《中国骨伤》2004,17(4):234-235
我院2000年12月-2003年3月,运用介入注射胶原酶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昱彰  周卫  张世民 《中国骨伤》2007,20(12):818-820
目的:探讨硬膜外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以及不同CT分型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胡有谷的影像学区域定位法分类,回顾性分析1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男99例,女96例;年龄22~74岁。主要症状:腰痛,单侧下肢或双下肢的放射痛及皮肤痛觉减退,间歇性跛行等,均采用硬膜外注射术治疗。结果:疗效评定根据MacNab改良标准,突出物位于Ⅰ层、1区、2区、1-2区及a域,优良率分别为95.4%、92.6%、90.0%、84.3%、94.4%,疗效优于其他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注射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而对于按胡有谷的CT区域定位法分类,突出物位于Ⅰ层、1区、2区、1-2区及a域的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