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中 ,LazaroidU 74 389G预处理对大鼠供肝热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以U 74 389G预处理与否、以及供肝获取前经历的心脏停搏时间 4 5或6 0min分为 4组 ,分别为N 4 5组、N 6 0组、tN 4 5组和tN 6 0组 ,而后行大鼠原位肝移植 ,比较各组术后存活率、肝功能、MDA和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N 4 5组、N 6 0组、tN 4 5组和tN 6 0组肝移植术后1周的存活率分别为 2 5 % (2 / 8)、0 (0 / 8)、5 8% (7/ 12 )和 33% (4/ 12 )。U 74 389G的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的存活率 ,并能够改善术后肝功能和减轻肝脏病理学改变 ,降低MDA的表达。结论在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中 ,U 74 389G预处理可以减轻热缺血再灌注对供肝造成的损伤 ,提高肝移植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阿霉素预处理对大鼠供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阿霉素预处理对无心跳大鼠供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根据阿霉素预处理与否及供肝获取前经历的供体心脏停搏时间30min或45min,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即非预处理的30min(N-30)组和45min(N-45)组,阿霉素预处理的30min(tN-30)组和45min(tN-45)组行原位肝移植,观察存活状况,取材行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检查,移植术后1、3、7d采集血样检测肝功能。结果N-30组和N-45组的1周存活率分别为50.0%和16.7%,而tN-30组和tN-45组的1周存活率分别为83.3%和66.7%,预处理组移植肝脏的病理及肝功能明显好于非预处理组。结论阿霉素预处理能够减轻供肝的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肝功能,减轻病理损害,提高大鼠肝移植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前,如何减轻心脏停搏供体(NHBDS)肝移植时供肝的冷热缺血及再灌注损伤达到移植肝的保护,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改善此类供肝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正成为肝移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实验旨在探讨己酮可可碱(PTX)供肝预处理在NHBDs肝移植时对移植肝脏的保护效应及其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前增加供肝的肝糖原贮备能否减轻心脏停搏大鼠供肝的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雄性SD大鼠作为肝移植的供、受者被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供者正常饮水;B组供者术前连续4d饮糖水;C组供者在B组的基础上于供肝获取前3~4h注射500g/L的葡萄糖。A、B、C三组再按供者经历的心脏停搏时间(心脏停搏60min、90min、120min和150min)各分为4个小组,行原位肝移植术并检测移植肝组织中肝糖原和ATP的含量;同时观察受者术后1周存活率以及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B、C两组供肝的肝糖原贮备和ATP含量均明显高于A组(P〈0.01);B-60min、B-90min、B-120min和C-90min、C-120min、C-150min组受者的1周存活率分别为80%、50%、1()%和70%、60%、20%,部分受者可长期存活;B、C两组受者MDA水平明显低于A组,SOD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术前增加大鼠供肝的肝糖原贮备能明显减轻供肝的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了术后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的发生,提高了心脏停搏供肝移植术后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中 ,供肝热缺血损伤与肝移植术后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 将实验鼠以供肝获取前经历的心脏停搏时间 0、30和 6 0min分为 3组 ,每组 2 0只 ,分别为HB组、NHBD 30组和NHBD 6 0组 ,而后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比较术后各组肝移植大鼠血清中TNF α、IL 6和CINC的变化。结果 随着供肝遭受的热缺血时间延长 ,肝移植大鼠术后血清中TNF α、IL 6和CINC均呈上升趋势 ,并分别于术后 3、6和 6h达到峰值 ,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在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中 ,供肝的热缺血损伤与TNF α、IL 6和CINC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6.
供肝热缺血与肝移植术后肺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中,供肝热缺血与肝移植术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实验以供肝获取前经历的心脏停搏时间0、30和60min分为3组,分别为有心跳组(HB组)、心脏停搏30min组(NHBD-30组)和心跳停搏60min组(NHBD-60组),而后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比较术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变化,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和肺组织中ICAM-1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结果:随着供肝热缺血时间的延长,肺组织损害也逐渐回重,术后血清中TNF-α和ICAM-1的值呈上升趋势,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术后6h NHBD-60组出现肺组织中ICAM-1的强表达。结论:在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中,TNF-α和ICAM-1的表达上调与术后肺组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时供肝耐受无心跳热缺血的安全时限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肝移植时供肝耐受无心跳热缺血损伤的安全时限。方法 建立广西巴马小型猪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并按移植前供肝经历心脏停搏时间0、30、45、60min分为4组,观测肝移植后各组一周存活率、肝功能、肝脏病理和肝脏能量代谢以及术中肝脏复流后微循环改变。结果上述各组术后一周存活率分别为:100%(5/5)、100%(5/5)、60%(3/5)、20%(1/5)。肝脏能量代谢等指标的改变在供肝无心跳热缺血时间30min前是可逆的,随心跳热缺血时间的延长远渐向不可逆演变。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巴马小型猪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时供肝耐受无心跳热缺血损伤的安全时限约为30min。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三磷酸腺苷-氯化镁(ATP-MgCl2)预处理对无心跳大鼠供肝热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根据ATP-MgCl2预处理与否及供肝获取前经历的供体心脏停搏时间(即热缺血时间)30min或45min,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即非预处理的30min(N-30min)组和45min(N-45min)组,以及ATP-MgCl2预处理的30min(tN-30min)组和45min(tN-45min)组行原位肝移植,观察存活状况,取材行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检查,移植术后1、3、7d 采集血样检测肝功能.结果 N-30min组和N-45min组的1周存活率分别为50.0%和16.7%,而tN-30min组和tN-45min组的1周存活率分别为83.3%和66.7%,预处理组移植肝脏的病理及肝功能明显好于非预处理组.结论 ATP-MgCl2预处理能够减轻供肝的热缺血损伤,改善肝功能,减轻病理损害,提高大鼠肝移植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大鼠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大鼠原位肝移植过程中,供肝可能耐受心脏停搏热缺血损伤的时间极限,方法 雄性SD大鼠,以供肝获取前供体大鼠经历心脏停搏时间0、15、30、45、60min分为5组(HB组、N-15组、N-30组、N-45组和N-60组),而后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比较各组的术后肝功能、肝脏病理和存活率。结果 HB、N-15、N-30、N-45和N-60的大鼠肝移植术后1周存活率分别为:100%(8/8)、75%(6/8)、62.5%(5/8)、25%(2/8)和0%(0/8)。其中HB、N-15、N-30组和N-45组的大鼠肝移植最长存活时间超过30d。结论 大鼠供肝对于热缺血损伤的时间应越短越好,但耐受30min心脏停搏热缺血损伤时,仍可使1周存活率达62.5%,极限时间为45min。  相似文献   

10.
不同热缺血时间对大鼠移植肝功能状态及存活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热缺血时间条件下,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肝脏功能和组织形态变化规律,并对动物远期存活情况进行观察,预测无心跳供体(NHBD)中供肝耐受热缺血的安全时限。方法:实验动物按供肝热缺血时间分别为0、10、15、20、30、45、60min,随机分为7组。然后按各组条件分别作原位肝移植,观察肝移植后24、48h、3和5d各组肝脏功能和组织形态的恢复性变化,并统计生存时间。结果:供肝经受30min以内热缺血损伤,各组移植术后生存天数差异无显著性,热缺血30min组,肝移植术后1周的存活率达到83.3%(10/12),1个月和3个月存活率分别为58.3%(7/12)和50.0%(6/12)。热缺血45min组,术后1周的存活率为66.7%(8/12),但1个月和3个月存活率分别为33.3%(4/12)和8.3%(1/12)。至于热缺血60min组,1周的存活率仅为8.3%(1/12)。结论:大鼠的供肝可以安全地耐受30min以内的热缺血。45min的热缺血损伤,虽对术后1周存活率无明显影响,但大鼠肝移植术后的远期存活时间明显缩短。60min以后,移植肝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均难以恢复,大鼠术后生存天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热缺血损伤与ICAM-1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是否参与肝移植热缺血再灌注这一病理损伤过程。方法:实验以大鼠供肝获取前经历的心脏停搏时间0、30、和60min分为3组,分别为HB组,NHBD-30组和NHBD-60组,而后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每组各20对,于术后1,3,6和24h处死取材,分别检测血清中TNF-α和ICAM-1的表达,以及肝组织中ICAM-1的表达。结果:随着供肝经历的热缺血时间的不断延长,术后血清中TNF-α和ICAM-1的表达,以及肝组织中ICAM-1的表达呈上升趋势.天经地义:ICAM-1颂与肝移植中热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凋亡与肝移植中热缺血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细胞凋亡是否参与肝移植中热缺血再灌注这一病理损伤过程。方法:实验以大鼠供肝获取前供体所经历的心脏停搏时间0、30和60min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HB组、NHBD-30组和NHBD-60组,而后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每组各20对。于术后1、3、6和24h处死取材。移植肝标本采用HE染色、TUNEL技术和透射电镜进行观察,并采集血样以测定TNF-α。结果:HB组几乎未出现肝细胞凋亡。移植术后3-6h,NHBD-30组出现了少量肝细胞凋亡,而NHBD-60组则出现了大量肝细胞凋亡。移植术后24h,NHBD-30组和NHBD-60组则分别出现了局灶性和大片肝细胞坏死。随着供肝遭遇的热缺血时间不断延长,术后TNF-α呈上升趋势,在术后3h达到峰值。结论:肝细胞凋亡参与肝移植中热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细胞凋亡可能是坏死的原因,并且肝细胞凋亡与TNF-α表达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N-乙酰半胱氨酸对鼠肝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提高肝移植手术后供肝存活率,研究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是否能减少移植肝的冷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 从大鼠肠系膜上静脉分别注入NAC15mg/kg或5%葡萄糖1ml,15min后取肝,以4℃UW液保存48h,再将鼠肝置于离体灌注仪上循环灌流2h。取各时点样本测转氨酶、乳酸、酸性磷酸酶和ATP。使用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BSO处理组,在取肝前2h经用腔注射BSO3mmol/kg。结果 NAC可以减少鼠肝冷缺血/再灌注后AST、ALT和LDH释放,提高胆汁分泌量。NAC抑制离体鼠肝酸性磷酸酶释放。用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BSO预处理后,NAC减少AST、ALT和LDH释放,提高胆汁产量的作用依然存在。结论 NAC可抑制鼠肝冷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保护作用与直接抑制枯否细胞激活有关,而与促肝细胞谷胱甘肽合成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鼠动脉化原位肝移植中供体热缺血时间对移植肝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C)和移植组,移植组根据供肝获取前经历供体心脏停搏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组:热缺血0 min(W0)、热缺血15 min(W15)和热缺血30 min(W30),其后建立近交系大鼠动脉化原位肝移植模型,每组均为30只大鼠,分别于术后3、7、14和30 d处死,每个时间点各取6只大鼠,分别测定移植肝组织学、肝功能的变化.此外,移植组各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观察长期生存率(>100 d).结果 随着供肝热缺血时间的延长,移植肝损伤加重,恢复过程延长.移植组和对照组术后3、7、14和30 d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随着供肝热缺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14 d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术后3、7、14和30 d ALP与供肝热缺血时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术后热缺血0、15、30 min长期生存率组分别为100.0%(6/6)、83.3%(5/6)、66.7%(4/6),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结论 肝移植过程中供肝热缺血主要损伤肝细胞,并随着供肝热缺血时间的延长移植肝细胞损伤加重,肝细胞功能恢复早于其形态学恢复.肝移植术后早期存在胆汁淤积,供肝热缺血时间的延长明显加重胆汁淤积的程度,胆汁淤积的恢复明显晚于肝细胞损伤指标的恢复.在热缺血30 min内来自于心脏停搏的供肝肝移植术后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热缺血损伤对大鼠移植肝组织能量代谢及存活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He X  Ma Y  Chen G  Lin G  Wu J  Zhu Z  Huang J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2):936-939
目的:探讨不同热缺血时间下大鼠肝组织能量代谢变化规律,预测供肝耐受热缺血的安全时限。方法:实验动物按供肝热缺血时间分别为0、10、15、20、30、45和60min,随机分为7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纯热缺血后肝组织能量代谢指标并进行超微结构的观察。然后按各组条件分别作原位肝移植,观察移植后24、48h各组肝组织能量代谢指标的恢复性变化,并统计生存时间。结果:供肝经受热缺血损伤后,肝组织ATP含量和EC水平远逐渐下降,其中前30min下降比较急剧,以后趋向平缓。热缺血30min内肝组织ATP含量和EC水平在肝移植再复流24h后基本得到恢复,术后大鼠仍可以获长期存活。45min组,移植肝在48h后能量代谢的功能也基本恢复,虽不足以影响术后的1周存活率,但对大鼠肝移植术后的3个月存活率影响显著。60min组,肝脏能量代谢储备功能难以恢复,大鼠术后生存天数显著降低。结论:供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和能荷(EC)水平以及其移植术后恢复的潜能是衡量供肝质量的重要标准。供肝热缺血损伤的时间与肝组织能量代谢功能的恢复及术后动物生存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心脏停搏供体肝脏切取与修整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停搏供体肝脏切取与修整的方法.方法:1999年12月至2000年11月共施行原位肝移植7例,供肝的切取采用原位灌注,快速供肝切取的方法,联合切取供体肝7个,供肾14个,结果:供肝热缺血时同平均为4.5min,7例移植肝恢复血循环后平均12min即有金黄色胆汁泌出,除1例术后死于脑出血外,其余6例均获得成功,最长已存活180天,结论:原位温灌注`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法缩短了热缺血时间,有效地避免供体器官损伤,保证了供体器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大鼠心跳停搏供肝在原位肝移植术中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轻大鼠心跳停搏供肝在原位肝移植术中的损伤,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心跳停搏热缺血30min(N-30)和45min(N-45)两组;,每组分别行原位肝移植术30只次。同时,根据是否对供体手术方法进行改进又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结果:(1)常规组和改良组的冷缺血时间分别为(70.04±1.48)和(70.36±1.42)min(P>0.05),无肝期均为(16.40±0.73)min,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时间均为(22.75±1.16)min,受体手术时间均为(90.58±3.76)min。(2)N-30和N-45常规组分别有5和9只受体术后死于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而改良组仅为1和2只(40%∶12%,P<0.05);(3)N-30和N-45组因术中分别出现供肝损伤致再灌注后供肝大量渗血、无肝期过长、切除受体肝脏时麻醉过深,而各有5和7,2和1,2和2只受体术后死亡。(4)N-30和N-45组术后1周存活率分别为50%和30%(P<0.05)。结论:预防心跳停搏供肝游离时损伤、供肝再灌注后渗血、无肝期过长和切除受体肝脏时麻醉过深是大鼠心跳停搏供肝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Ala-Gln)对大鼠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模型,以供、受体是否给予谷氨酰胺分为G-d组、C-d组,G-dr组、C-dr组,检测再灌注后血清肝生化酶、肝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对肝组织进行光镜检查,并计算术后1周生存率。结果再灌注1 h,G-d组和G-dr组的血清ALT、LDH的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C-d组和C-dr组(ALT:505.53±41.77比844.13±105.91和235.59±44.89比844.83±114.72;LDH:7 059.68±1 091.28比10 989.71±1 801.23和3 454.32±563.62比11 129.70±1 920.08,P<0.05),而G-dr组血清ALT和LDH的水平又均显著低于G-d组(P<0.05)。再灌注1 h,G-d组和G-dr组的GSH的水平和SOD活性均分别明显高于C-d和C-dr组(GSH:1 204.47±153.61比847.44±59.44和1 189.86±146.82比851.74±81.74;SOD:167.24±16.10比136.17±9.68和171.59±9.87比141.57±15.79,P<0.05)。而G-dr组和G-d组的GSH水平和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组和G-dr组术后1周存活率分别为55.56%(20/36)和77.78%(28/36),而C-d组和C-dr组术后1周存活率分别为25.0%(9/36)和27.78%(10/36)。结论Ala-Gln(Gln)对大鼠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这种保护作用部分与维持了供体肝脏组织中GSH的含量和提高肝脏SOD的活性有关,同时也可能与减少了肠源性内毒素与细菌易位、细胞因子及活性氧群释放至门静脉血有关。  相似文献   

19.
缺血预处理在减少肝移植中移植物损伤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有潜在的优势。作者将2002.3~2003.5在其中心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成人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阻断组和肝门阻断5分钟的缺血预处理组。联合肝肠移植,小儿肝移植,其他移植中心的手术,接受外地供肝的病例被排除。常规复流组28例,缺血预处理组34例。预处理组即供体进腹后首先行肝门阻断5分钟进行缺血预处理。检测指标为肝移植术后血清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和丙氨酸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血浆凝血酶原比值(PT INR)。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与大鼠供肝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关系及观察己酮可可碱(PTX)预处理的防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受体组与供体组。两两随机配对后再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即预处理组,E组)。E组供体大鼠预处理,开腹前1h腹腔注射PTX50mg/kg,对照组供体不进行预处理。供肝均保存6h后行原位肝移植。结果 (1)门静脉复流后30min及3h时血清中TNF水平E组显著低于C组(P<0.05);(2)30min及3h谷胱甘肽-S转换酶(GST-S)水平E组显著低于C组(P<0.05)。(3)30min及3h血清中ALT,AST水平E组显著低于C组(P<0.050。结论 TNF居大鼠供肝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己酮可可碱预处理可以减轻冷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