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支具治疗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畸形变化情况并分析侧凸畸形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对65例接受支具治疗的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随访。在随访期间连续测量记录患者的Cobb角、侧凸类型、月经初潮与否、坐高、站高、Risser分级、顶椎旋转度等。分析初诊时和末次随访时侧凸变化情况,并从上述多项参数中筛选引起侧凸加重的危险因素。结果:65例获得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4.1个月。初诊年龄10~16岁,平均13.7岁。末次随访时17例(26.15%)患者侧凸进展超过5°,初诊时原发弯Cobb角>35°,顶椎旋转度≥Ⅲ度的患者,侧凸明显进展的百分率较高(P<0.05)。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初诊时原发弯Cobb角>35°,顶椎旋转度≥Ⅲ度,年身高增长>30mm的患者,是侧凸进展到5°以上的危险因素。结论:初诊时原发弯Cobb角值,顶椎旋转度及身高增长速度是预测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进展的重要因素,借助Risser分级预测侧凸进展并不可靠,初始原发弯Cobb角>35°、顶椎旋转度≥Ⅲ度、年身高增长>30mm的患者,侧凸进展的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侧方旋转复位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实施后路经椎弓根侧方旋转复位、椎体间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21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观察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矫形外科协会下腰痛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顶椎旋转角度、腰椎前凸角及侧凸Cobb角变化情况,综合评定术后疗效。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L4神经根损伤1例,经对症及康复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获得随访8~28个月,平均(18.0±1.5)个月。腰背痛、下肢痛、神经源性跛行均明显改善。术前ODI平均(39.1±8.0)分,末次随访ODI平均(15.2±2.2)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前JOA平均(11.5±2.3)分,末次随访JOA平均(25.4±1.3)分,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顶椎旋转角度从术前(17.5±2.2)°恢复到(6.4±1.7)°,腰椎前凸角从(10.6±2.7)°增加到(26.3±1.5)°,侧凸Cobb角从(28.6±2.5)°减少到(8.7±1.3)°。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移位及断钉。结论采用后路经椎弓根侧方旋转复位技术,结合后路减压、椎体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可有效矫正腰椎侧凸,恢复腰椎前凸,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其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患者69例,其中女性41例,男性28例,平均年龄13.9±4.5岁(7~3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CT及MRI检查,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测量影像学参数(主弯Cobb角、次弯Cobb角、主弯顶椎偏距、躯干偏移、胸椎后凸角及腰椎前凸角),分析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并评估脊柱侧凸矫形率及相关并发症[矫形率=(术前Cobb角-术后即刻Cobb角)/术前Cobb角]。结果:在69例脊髓纵裂患者中,单纯膜性纵裂50例,骨性纵裂4例,膜性合并骨性纵裂15例。合并椎板畸形38例,半椎体24例,肋骨畸形25例,37例同时存在其他椎管内畸形,椎管外畸形8例。临床表现主要有:背部毛发10例,跛行6例,腰背痛4例,截瘫2例。双下肢/双足异常8例,神经系统阳性体征20例。脊髓纵裂好发于下胸段及腰段,占72.4%(50/69),纵裂累及椎体节段平均为4.2±2.7个。所有患者中,1例在矫形前行骨嵴切除,余均未对纵裂做预防性切除,仅单纯行侧凸矫形内固定术。60例得到随访,随访率为86.9%。平均随访时间32.4±22.7个月(13~115个月)。术前主弯Cobb角平均为71.8°±29.4°,次弯Cobb角为46.4°±17.3°,胸椎后凸角为39.5°±36.1°,腰椎前凸角为50.4°±17.3°;主弯顶椎偏距为6.2±3.6cm,躯干偏移平均为2.8±3.0cm。术后即刻主弯Cobb角28.8°±21.6°,次弯Cobb角25.6°±14.5°,胸椎后凸角25.5°±19.1°,腰椎前凸角42.3°±15.4°;主弯顶椎偏距4.2±3.3cm,躯干偏移2.4±2.8cm,主弯顶椎旋转度所有患者术后即刻冠状位主弯矫形率为(59.9±22.0)%,末次随访时矫形率为(53.6±25.7)%。术后即刻与术前相比,主弯Cobb角、次弯Cobb角、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及主弯顶椎偏距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主弯顶椎旋转度及躯干偏移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平均为33.3°±25.9°,次弯Cobb角为27.1°±16.9°,胸椎后凸角为25.1°±16.1°,腰椎前凸角为45.6°±17.6°;主弯顶椎偏距为4.9±6.0cm,躯干偏移平均为2.1±2.0cm,末次随访与术后相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共6例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8.7%,均为不完全神经损伤,无截瘫发生。内固定相关并发症3例,包括螺钉松动2例,内固定棒断裂1例。2例螺钉松动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予以随访观察;1例内固定棒断裂患者手术翻修,未再次出现并发症。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SCM手术治疗患者纵裂好发于下胸段及腰段,椎体畸形以混合型最多见;中下胸段肋骨畸形的伴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影像学和临床特点,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密切程度,为退变性腰椎侧凸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国际脊柱侧凸社会生活质量调查表(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SRS-22)与影像学参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a)腰痛与相邻椎体的最大侧方位移、腰椎稳定性、椎间孔的面积、腰椎前凸角有显著相关性;下肢痛与腰椎间孔的面积、顶椎的椎体旋转度、椎管的面积有显著相关性;生活质量SRS-22评分与腰椎间孔的面积、腰椎的稳定性、椎管的面积、腰椎前凸角、椎体的侧方位移、顶椎的旋转度有显著相关性。b)在经充分减压,稳定脊柱的基础上,腰痛的改善率与腰椎最大的侧方位移和腰椎前凸角的矫正率有显著相关性,下肢痛的改善率与顶椎的旋转度和椎体的侧方位移的矫正率有显著相关性,生活质量SRS-22评分与腰椎前凸角、顶椎的旋转度和椎体的侧方位移的矫正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a)腰椎间孔的面积、腰椎的稳定性、顶椎的旋转度、椎管的面积、腰椎前凸角与临床症状有显著相关性。b)手术充分减压、稳定脊柱、恢复腰椎的前凸角、改善顶椎的旋转度和最大侧方位移是获得良好疗效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退行性脊柱侧凸(DS)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探讨与DS患者冠状面影像学参数与矢状面平衡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DS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冠状位Cobb角、顶椎椎体/椎间盘的位置、侧凸的方向、顶椎旋转度、侧凸节段、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胸腰椎后凸角(TL)、骶骨角(SS)、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矢状位垂直轴(SVA)和PI-LL。根据矢状面平衡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失平衡组(A组),SVA5cm;平衡组(B组),SVA≤5cm,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和影像学参数。结果:99例患者中女83例,男16例;年龄41~92岁(中位数为67岁);冠状位Cobb角10°~75°(中位数为23°);侧凸长度3~7个椎体(中位数为5个椎体)。顶椎最常见的位置在L2/3(81%),顶椎椎体旋转程度的中位数为Ⅱ度(Ⅰ~Ⅲ度)。冠状位Cobb角和侧凸节段相关(r=0.23,P0.005),和顶椎旋转亦相关(r=0.53,P0.005)。A组33例,B组66例;两组间年龄、LL、PT、冠状位Cobb角、顶椎旋转度和PI-LL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性别、TK、TL、SS和PI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S患者冠状位Cobb角与侧凸节段和顶椎旋转间有相关关系;矢状位平衡和失衡患者的年龄、冠状位Cobb角、LL、PT和PI-LL均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短节段减压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LS)后侧凸有无进展。方法2007-02-2010-02间对本院行后路短节段手术固定及保守治疗的退变性腰椎侧凸症患者进行门诊随访,并收集患者VAS、ODI评分和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两组各43/70例患者完成平均51.3个月的随访,至末次随访时对照组VAS、ODI、Cobb角均有明显加重,且24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组Cobb角较术后初期有明显加重,但进展小于对照组。结论短节段手术治疗DLS术后能延迟侧凸的自然进展,固定节段数和是否包括顶椎区是影响术后侧凸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多为中老年患者,治疗方法选择复杂。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阶梯性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117例,根据患者意愿、内科合并症、腰腿痛症状、腰椎侧凸后凸旋转三维畸形、腰椎稳定性的情况(侧方滑移、退变性滑脱),以及脊柱整体平衡状态,阶梯性地选择保守治疗(43例)、后路单纯减压术(18例)、后路短节段融合术(1~2个节段,41例)、后路长节段融合畸形矫正(≥3个节段,15例)方法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腰痛及腿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前凸角、侧凸Cobb角的变化。结果术后获1年以上随访72例;无死亡及内固定失败。保守治疗19例平均随访19.3个月(1~5年),无症状加重,末次随访时腰痛及腿痛VAS评分、OD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腰椎前凸角减小、侧凸Cobb角增大,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单纯减压术12例平均随访36个月(1~5年),末次随访时腿痛VAS评分、ODI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腰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前凸角减小、侧凸Cobb角增大,但进展缓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短节段融合31例平均随访21.3个月(1~3年),术后发生血肿、切口愈合不良、脑脊液漏、浅表感染各1例,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末次随访时腰痛及腿痛VAS评分、ODI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腰椎前凸角及侧凸Cobb角均明显改善(P<0.05)。后路长节段融合10例平均随访17.1个月(1~3年),术后症状加重1例,经理疗及药物治疗3个月后缓解;术后深部感染1例,经清创切口持续冲洗引流后治愈;末次随访时腰痛及腿痛VAS评分、ODI、腰椎前凸角及侧凸Cobb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治疗应个体化、阶梯性地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以减压为主、矫形为辅,应准确判断症状责任节段、侧凸责任节段、后凸责任节段,防止手术扩大化,积极控制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结束支具治疗后侧凸进展的危险因素,为AIS的科学、合理使用支具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3-03-2016-03于我院支具治疗的164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结束支具治疗后随访24个月,以侧凸Cobb进展≥5°诊断为支具治疗后侧凸进展,设为进展组,侧凸Cobb进展5°设为非进展组。调查两组患者初诊年龄、性别、初诊Cobb角等病历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IS患者结束支具治疗后侧凸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IS患者结束支具治疗后侧凸进展38例,进展率23.17%,平均侧凸Cobb角(6.84±0.87)°,未进展126例,平均侧凸Cobb角(3.77±0.65)°;两组初发Cobb角、顶椎旋转度、站高增长速度、女性初潮年龄、Risser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初发Cobb角≥35°、顶椎旋转度≥Ⅲ度、女性初潮年龄12岁、站高增长速度30 mm/年,均是AIS患者结束支具后侧凸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IS患者结束支具治疗后侧凸进展发生率较高,初发Cobb角≥35°、顶椎旋转度≥Ⅲ度、站高增长速度30 mm/年、女性初潮年龄12岁均会增加侧凸进展风险。  相似文献   

9.
马君  李振环  戴杰  林涛  周许辉 《脊柱外科杂志》2018,16(6):327-330,336
目的对单平面椎弓根螺钉和万向椎弓根螺钉矫正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顶椎旋转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2例应用万向/单平面椎弓根螺钉行后路三维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Lenke 5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万向椎弓根螺钉治疗(A组)43例,使用单平面椎弓根螺钉治疗(B组)29例。记录手术前后腰椎侧凸Cobb角和腰椎前凸角,并计算侧凸矫正率。术前使用Nash-Moe法评估顶椎旋转程度,术后根据Upasani等提出的X线椎体旋转分级标准评价顶椎去旋转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患者术前侧凸Cobb角及腰椎前凸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2周及1年侧凸Cobb角及腰椎前凸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1年侧凸矫正率为79.2%,B组为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前顶椎旋转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周及1年顶椎去旋转程度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椎弓根螺钉都能很好地矫正Lenke 5型AIS患者冠状面侧凸,单平面椎弓根螺钉在矫正及维持顶椎去旋转效果方面优于万向椎弓根螺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28例,比较治疗前后腰及腿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前凸角、侧凸Cobb角的变化。结果: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4.6个月。末次随访,腰、腿部VAS评分分别为(2.2±0.5)分和(2.4±0.8)分,ODI评分为(30.4±13.7)分,腰椎生理前凸角为36.6°±4.7°,侧凸Cobb角为12.1°±5.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效果良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侧凸并改善腰椎前凸,能够明显缓解患者腰腿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