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室分流术同期颅骨缺损修补颅脑外伤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5例颅脑外伤合并脑积水患者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n=25)和对照组(n=20)。对照组行脑室分流术,研究组行脑室分流术同期颅骨缺损修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优良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45%,P0.05)。研究组GOS、GCS、ADL以及Fugl-Meyer评分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显著低于对照组(30%,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良好率(68%)较对照组(35%)更高,但植物生存率(8%)较对照组(40%)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颅脑外伤合并脑积水患者脑室分流术同期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发症较少,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护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的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20例,根据收治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采取常规优质护理对对照组进行护理,采取风险管理模式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生存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间GC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GO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护理中采用风险管理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且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益,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术后CT复查,探讨其对改善预后情况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行颅脑损伤手术的患者76例,根据患者是否定期复查将其分为研究组(n=38)与对照组(n=38),其中研究组患者术后3、7天均计划性复查CT,对照组未复查。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症状、住院时间、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术后半年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情况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前,在GCS评分、头颅CT分级、受伤时间等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7天进行CT复查发现异常者中,其中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分别占75.0%、66.7%。术后,在二次手术率及住院天数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在术后7天GCS评分及术后半年GOS评分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医院行颅脑损伤手术的患者,术后对其进行定期CT复查有助于对患者预后情况的改善,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04—2017-04间接受治疗的7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均获6~12个月的随访。6个月随访时依据GOS评分标准,观察组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能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联合高压氧治疗重症颅脑外伤,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少病残、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在临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11—2017-12间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2组患者均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高压氧。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依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标准脑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可促进临床症状早期缓解,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进入ICU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9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进入ICU监护,按照进入ICU监护的时间早晚分为早期组(n=52)和晚期组(n=44)。6个月后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积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进行评分,并比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GOS评分情况比较结果显示,早期组患者良好率为32.7%,明显高于晚期组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死亡率为13.5%,显著低于晚期组死亡率3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肺部感染、高钠血症、脑性盐耗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ICU监护,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采用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研究组),另34例采用间隔腰椎穿刺颅内压监测(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根据监测行开颅手术15例,对照组手术13例。两组手术患者术后1 h、6 h、12 h、24 h ICP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手术前后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术后各时间点ICP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72 h和3 d GC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手术前后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术后72 h和3 d GCS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死亡2例,GOSⅡ级4例,Ⅲ级6例,Ⅳ级15例,Ⅴ级7例;对照组死亡3例,GOSⅡ级7例,Ⅲ级15例,Ⅳ级6例,Ⅴ级3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出现1例颅内感染的患者,对照组出现2例颅内感染的患者,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349,P=0.55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持续动态有创颅内压监测,在病情判断及手术时机选择方面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右侧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短期促醒作用以及长期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 126例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3)和对照组(n=63)。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右侧正中神经刺激治疗,每次治疗时间30分钟,每天3次,连续治疗4周。在4周治疗开始前及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行GCS评分及脑电图检查。4周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6个月,6个月后再次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并对意识恢复的患者进行FCA评估。结果经过4周右侧正中神经刺激治疗,治疗组患者GCS评分及EEG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GCS评分及EEG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月后,对照组有更多患者恢复意识,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68.42%vs 49.09%,P=0.038),同时恢复意识的患者中,治疗组患者的F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右正中神经刺激疗法应用于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不仅能够在短期内达到促醒效果,且对于患者长期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7例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据伤后6个月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组,GOS评分4~5分为预后良好,纳为观察组(n=56例);GOS评分1~3分为预后不良,纳为对照组(n=51)。分析比较两组相关资料以及颅脑损伤临床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入院时间、血糖、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severity score,ISS)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收缩压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疝、并发症及基础疾病、休克以及CT中线移动程度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熟悉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对基层神经外科医师及时、正确地评估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预见性去骨瓣减压术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急救的临床疗效。方法以5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按照手术时机不同分为研究组29例(ICP升高至25mmHg,且持续时间30分钟,未发生脑疝)和对照组28例(ICP升高至30mmHg,且持续30分钟,发生脑疝)。监测术后7天内患者颅内压变化,比较两组术后7天GCS评分和术后1个月NIHSS、Bathel评分差异,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预后水平。结果研究组术后1天和术后5天颅内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天,研究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31.03%vs28.5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41,P=0.839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内预后不良病例比例(31.03%)显著低于对照组(60.71%)(χ~2=5.058,P=0.0250.05)。结论预见性去骨瓣减压术可快速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缩短术后机体功能恢复周期,提高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及血清NSE,S100B的影响。方法脑外伤病人131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54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77例)接受常规联合高压氧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天,14天,30天给予格拉斯哥损伤评分(GCS);于治疗前和治疗14天和30天检测病人血清中NSE和S100B水平;治疗90天和1年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病人恢复情况。结果治疗3天,14天,30天后,观察组病人的GCS评分较治疗前时升高(P0.05);治疗14天,30天后,观察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NSE和S100B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4天,30天后,两组血清中NSE和S100B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病人的NSE和S100B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天和1年随访发现,观察组病人GOS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中重度颅脑外伤病人的短期和长期预后,降低病人外周血中NSE和S100B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低温手术对脑外伤后继发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其对神经功能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本院治疗脑外伤后继发脑梗死的患者共82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为41例。其中观察组在亚低温条件下进行颅内外动脉吻合术治疗,对照组在常温条件下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各项指标的变化和预后的影响,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GOS进行评分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82.93%)显著优于对照组(63.4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76,P=0.046)。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体积均减小,颅内压均降低,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良好率(82.93%)显著高于对照组(63.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亚低温手术对脑外伤后继发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现象,并且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莉  洪林  吴珍  杨绍珍 《护理学杂志》2004,19(16):67-69
选择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治疗后1、2周,分别测颅内压(ICP)和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3个月后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ICP低于对照组,GCS高于对照组,GOS优于对照组,两组3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要点是控制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加强用药观察,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抢救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的临床效果,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因外伤引起的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及时建立有效的通气和循环,两组均采取开颅清除颅内血肿手术并行去骨瓣减压手术且预后方法一致。其中观察组手术前先采取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血肿再行开颅手术,对照组直接采取常规行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与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住院时间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GC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时,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GOS评分,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术前采用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抢救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患者,创伤较小,迅速缓解颅内高压,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引流效果好,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效果及其预后。方法将重度颅脑外伤患者49例随机分成强化胰岛素治疗组25例和传统胰岛素治疗组24例;除胰岛素应用存在差别,其余疗法均相同。研究分析术后感染、院内病死率以及随访6个月后GCS评分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感染、随访6个月时GOS评分及重症监护时间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其他方面(诸如病死率、低血糖等)的数据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可减少患者感染、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及提升神经功能恢复,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红花黄色素A对重型颅脑损伤后炎性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6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 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量表进行损伤程度分级, 采取红花黄色素A干预治疗, 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检测第0、3、6天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 分析红花黄色素A对重型颅脑损伤炎症和预后的关系。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 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结果与轻度颅脑损伤比较, 中度和重度颅脑损伤的IL-6、IL-8、TNF-α表达水平高于轻度颅脑损伤,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1, P<0.05)。检测第0、3、6天3个时间点IL-6、IL-8、TNF-α表达水平, 结果显示, 随着损伤时间延长, 两组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逐步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1, P<0.05)。与对照组比较, 干预组第3天及第6天时间点的IL-6、IL-8、TNF-α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胸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所致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86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经胸内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对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的优良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的优良率(81.4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0808,P=0.0137)。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0737,P=0.0436)。结论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所致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Ⅰ期脑室腹腔分流(V-P)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效果。方法选取48例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观察组24例行Ⅰ期V-P术和颅骨修补术,对照组24例实施分期手术。评价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GOS评分、GCS评分、Fugl-Meyer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期行V-P术和颅骨修补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并发症少,疗效比分期术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预后患者乳酸、血红蛋白(Hb)及D-二聚体的水平及其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消除年龄、性别、受伤类型、致伤原因等混杂因素,获得一般资料平衡的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患者各41例。比较2组患者病初乳酸、Hb及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三者与GOS预后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至入院时间、入院时GCS评分、受伤类型、致伤原因、血肿位置、脑疝、中线位移及手术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乳酸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Hb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8,t=3.76,t=2.10,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乳酸及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预后GOS评分水平呈负相关(r=-0.64,r=-0.31),Hb水平与GOS评分呈正相关(r=0.38)。结论不同预后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乳酸、Hb及D-二聚体水平不同,乳酸、Hb及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预后GOS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是判断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治疗要点。方法将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n=40例)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n=40例)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GCS评分、颅内压、水肿体积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可较好改善预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