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脑梗死患者全面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全面康复训练效果。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按全面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纽进行常规护理。分别对两组患音在训练后第10、20、30天进行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价。结果 运动功能干预后第20、30天、ADL 干顸后第10、20,30天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全面、系统、早期的康复训练有利于脑梗死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验证靳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3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针灸组(36例)。对照组采用基本药物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靳三针针刺联合基本药物治疗进行干预。在治疗前、治疗第20天和治疗第40天分别检测患者ADL评分、四肢简式Fugl-Meyer评分、肌痉挛指数CS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痉挛指数、肌张力等情况。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ADL评分、四肢简式Fugl-Meyer评分、肌痉挛指数CSI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0天后对照组和针灸组两组患者ADL评分、四肢简式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CSI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第20天及治疗第40天针灸组ADL评分、四肢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肌痉挛指数C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联合基础药物治疗比单纯用药效果更好,可更加有效的提高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对痉挛指数、肌张力具有改善作用,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早期康复训练对卒中单元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日常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进行临床观察.两组均按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以早期康复训练,包括常规患侧肢体各关节的按摩和被动运动;体位变化训练;床边坐位平衡训练;坐站转移和站立平衡训练;步行和上下阶梯训练;随着患者站立平衡和负重能力的提高,即开始迈步训练;平行杠内的步行训练和上下阶梯的训练;语言治疗包括舌、面、唇肌刺激;ADL训练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前后AD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显著高于同时段对照组ADL评分(P<0.01).结论卒中单元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和综合护理,可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化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综合的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结果:40天治疗后两组的FMA 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毒义(P<0.05),康复组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康复训练有效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血肿清除术后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计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瘫痪病人行血肿清除术后肢体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14例脑卒中瘫痪行血肿清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105例)和对照组(10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待病人生命体征稳定48 h后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后第20天测评两组病人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入院时两组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及AD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入院第20天两组病人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病人瘫痪肢体运动功能和ADL,对病人预后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分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予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同时按照Brunnstrom分期分别进行康复训练.于训练前及4周后采用Brunnstrom评价肢体功能,Barthel指数评价ADL.结果 康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及ADL能力的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按照Brunnstrom分期进行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其生活及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指导,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2个月后,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均较护理前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增强现实交互体感互动游戏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将108例脑梗死患者,按照能否到医院合作的照护中心参加集体康复训练分组,不能参加的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康复训练;能参加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增强现实交互体感互动游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及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结果 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上下肢 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增强现实交互体感互动游戏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可提高其训练依从性,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和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护理。观察2组在实施护理前和护理3个月后神经(CNS)及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结果 2组干预后CNS、FMA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CNS、FMA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可促进神经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日常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进行临床观察。两组均按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以早期康复训练。包括常规患侧肢体各关节的按摩和被动运动;体位变化训练;床边坐位平衡训练;坐站转移和站立平衡训练;步行和上下阶梯训练;随着患者站立平衡和负重能力的提高。即开始迈步训练;平行杠内的步行训练和上下阶梯的训练;语言治疗包括舌、面、唇肌刺激;ADL训练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前后AD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显著高于同时段对照组ADL评分(P〈0.01)。结论卒中单元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和综合护理。可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局部病理改变及其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方法。方法  3 6例主动脉窦瘤破裂 (RASV)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I) 15例、室间隔缺损 (VSD) 2 6例。补片修补 3 5例 ,其中合并VSD的均以一片法修补 ,合并AI的主动脉瓣置换 (AVR) 6例 ,主动脉瓣成形 4例。手术取材作病理检查 5例。结果 本组 3 6例中手术死亡 2例 ( 5 .6% )。存活的 3 4例病人均经门诊复查或通信随访 0 .3~ 18年 ,其中 2例死亡。病理检查见RASV合并VSD的瘤壁为纤维素样坏死或玻璃样变性。结论 主动脉窦壁纤维素样或玻璃样变性可能是其形成的病理基础。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应探查其病变程度 ,酌情一期矫正 ,瓣膜损伤明显时宜行主动脉瓣置换 ,对主动脉瓣环细小的病例 ,可借修补VSD和RASV的补片扩大主动脉瓣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