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胆囊结石同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7例合并胆囊结石的胃癌患者同时行胃癌根治术加胆囊切除术(联合切除组).并与同期70例行单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单纯切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引流量、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3个月后,两组患者体质量、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的降低程度及远期并发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同时行胃癌根治术加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胆囊结石同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胃癌合并胆囊结石病人同时行手术治疗,并与同期58例单纯胃癌手术病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完全结束3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两组病人的营养状况、胃切除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相近,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合并胆囊结石的病人同时行胃癌根治术与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不增加手术风险与远期胃切除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与胆囊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 246例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5年内37例发生胆囊结石,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6例中BiIIrothⅠ式手术159例,发生胆囊结石21例,发生率13%。BiIIrothⅡ式87例,发生胆囊结石16例,发生率18%。胆囊结石发病率BiIIrothⅡ高于BiIIrothⅠ式。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由多种因素相互协同导致,术中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保留肝胆支,术后注意饮食搭配,3~6个月行B超或彩超检查1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传统开放手术在同时合并胆囊结石和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同时合并胆囊结石和胃癌患者5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21例,传统开放手术29例,比较两者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时间、手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年龄大于开放手术组,术后住院日短于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手术组,但都无统计学差异P 0. 05。两种手术方式,术后2天引流量,术后住院日,术后并发症等都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同时合并胆囊结石和胃癌患者与传统手术疗效相当,但腹腔镜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值得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期间实施的336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情况。结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2%,包括皮下气肿11例,切口感染8例,吻合口狭窄5例,吻合口瘘2例,术后1个月肠梗阻8例,术后6个月肠梗阻17例。无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中转开腹手术,未发生患者术中及术后死亡。结论在度过学习曲线后,腹腔镜胃癌手术是安全的,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伴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息肉)经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伴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息肉)患者与无肝硬化胆囊结石(息肉)患者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伴肝硬化胆囊结石(息肉)患者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疗效。 结果:两组胆囊结石(息肉)患者在实施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时,与无肝硬化及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相比,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多(P=0.004),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延长(P=0.000),其术后的出血率及切口感染率也不同程度升高。对术后52例均进行随访,其中17例随访时间超过1年,26例随访时间超过3个月,9例随访时间1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切口美观,均无复发。 结论: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是治疗伴肝硬化胆囊结石(或息肉)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是术前要将患者的肝功能调整到Child-Pugh B级或A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以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90例,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发生Ⅱ级及其以上系统并发症21例次(23.3%),发生Ⅱ级及其以上局部并发症14例次(15.6%),Logistic分析发现,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及伴随疾病的数量有关,局部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重建方式及是否行术前新辅助化疗有关。结论: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手段之一,但应注意控制年龄、伴随疾病、重建方式、术前新辅助化疗等并发症危险因素,以保障手术安全及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B(ApoB)Xba Ⅰ位点和脂蛋白脂酶(LPL)HindⅢ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根治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中山医院2006年诊断为胃癌的80例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每例患者ApoB Xba Ⅰ位点和LPL HindⅢ位点的基因型.比较这两个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术后2年胆囊结石形成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失访8例.根据基因型检测结果,将72例患者分为X^+X^-组(10例)和X^-X^-组(62例),H^-组(27例)和H-缺失组(45例).X^+X^-组和X^-X^-组患者的胃癌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分别为60.0%和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X^-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X^-X^-组(P<0.05),而ApoB水平两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与H^-缺失组胃癌患者术后胆囊结石发生率分别为14.8%和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在手术前明显低于H^-缺失组(P<0.05),但术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B Xba Ⅰ等位基因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胆囊结石形成有关,而LPL HindⅢ等位基因则与其无关.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作者观察到胃癌病人手术后部分发生胆囊结石。为有计划地观察与防治这一现象,自1998至2001年,动态地监测50例胃癌病人术前与术后的B超,血胆固醇测定,并就预防措施提出自己的看法。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50~72岁。1.2手术方式:全部经腹手术,其中胃近端次全切除,食管胃吻合术12例,胃远端次全切除Billoth-Ⅰ式18例,Billoth-Ⅱ式20例,根治术为D2式。1.3术后:50例中共发生胆囊结石10例,其中胃食管吻合术12例,发生胆囊结石4例,为33%;Billoth-Ⅰ式18例,发生胆囊结石3例,占18.6%;Billoth-Ⅱ式20例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诊条件下胆囊结石合并胃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中意外发现胃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 6例患者中5例发现胃癌,1例发现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5例施行胃癌根治术,1例施行全胃切除术,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定期化疗,随访6~43个月,至术后随访截止日(2008年12月)均存活.结论 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应注意合并胃恶性肿瘤的可能,胆囊切除术中仔细探查胃及周围器官极为重要,同时施行根治性切除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