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化、工业化建设的发展,肺癌成为了癌症中第一高发病种。针对肺癌的治疗,目前国内外仍是以手术切除作为一线的治疗方式。肺癌手术方式的进展,也从最初的开胸术往微创手术胸腔镜发展;切除范围从肺全叶切除变化到到肺叶切除、肺段切除、肺楔形切除多种方式。近年来以肺康复锻炼治疗为代表,越来越多的综合治疗手段可以用来促进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围术期有多种因素影响术后肺功能康复水平,术前评估肺功能,术中采用低创性的术式,术后积极的康复治疗,都能给患者在术后的肺功能康复起到有效支持。本文回顾近年有关影响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康复的因素以及保障肺功能术后康复的医学干预的研究,探讨未来肺癌术后肺康复的研究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在早期肺癌患者肺康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方法 将120例早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肺康复健康教育。 结果 干预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率、肺康复训练依从性、6 min步行距离、Barthel指数及健康教育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Borg气促与劳累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用于早期肺癌患者肺康复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提高肺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及健康教育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近10年国内外肺康复研究热点,为我国肺康复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肺康复、呼吸康复、pulmonary rehabilitation为主题词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近10年的文献,进行词频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PubMed文献2 719篇,CNKI文献1 540篇。PubMed数据库肺康复文献2009年有209篇,近5年来发文量仍呈上升趋势;共出现69个高频主题词,聚为6类(肺康复的地位;肺康复对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肺康复对呼吸困难改善的作用;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肺康复运动对患者神经心理的影响;基于社区的肺康复项目实施)。CNKI数据库肺康复文献2009年为52篇,2016年后出现飞跃式上升(2016年194篇,2018年达341篇);共出现38个高频主题词,聚为4类(肺康复训练对不同程度COPD患者的影响;肺康复训练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重症患者的早期肺康复干预效果;心肺康复训练对心脏病患者的影响)。结论西方发达国家肺康复研究开展较早,覆盖面较广,发展稳定;我国肺康复研究起步晚,近年发展较快,但研究较为局限。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以推进我国肺康复研究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肺康复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系统性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研究结果表明术前肺康复运动训练在围手术期的价值尤为重要,它能有效地改善肺癌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并增加手术机会。但证据来源于小样本的临床研究,且训练方案缺乏标准化的治疗规范。期待更多的临床研究论证,使术前肺康复运动训练成为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肺癌患者得到更多的获益。  相似文献   

5.
对83例肺癌患者在3D电视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均手术成功,痊愈出院,无意外事故及并发症发生。结合3D电视胸腔镜手术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术前锻炼呼吸功能、掌握肺康复运动训练操,术后早期活动,早期拔出胸腔引流管等,可为患者尽快康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肺康复训练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4例肺癌根治术患者按住院时间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2例,分别实施常规肺康复训练和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肺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及护患关系信任度改善情况。结果 93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后两组6 min步行试验评分、护患关系信任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肺康复训练,可提升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手术是肺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然而手术本身会引起患者心肺功能损伤,部分患者因手术出现并发症,甚至死亡。术前肺康复属于快速康复外科的一部分,能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在肺癌手术中已体现出其应用价值。本文对术前肺康复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内容,即戒烟、胸部物理治疗和术前运动训练进行综述,并探讨术前肺康复的发展趋势,以期肺恶性肿瘤的术前肺康复治疗得到更广泛和规范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微创手术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和疼痛,帮助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包括胸腔镜和机器人在内的微创肺切除术目前主要用于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外科治疗,中央型肺癌由于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和治疗模式等原因,手术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袖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大多需要开胸手术切除。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临床上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中央型肺癌的外科治疗,其可行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初步结果证明,代表了微创胸肺癌外科的发展方向。但仍需要更多研究结果证实其功能优越性和肿瘤学效果,让更多肺癌患者从外科技术的进步中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气管成形术在肺癌外科手术的应用,以求最大限度的切除肺癌,最大限度的保留同侧正常肺组织。方法对5例中心型肺癌采取支气管成形术。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康复,无近期并发症及死亡,现均存活。结论支气管成形术使不能接受全肺切除且心肺功能损害的肺癌患者,或低肺功能的高龄肺癌患者得以手术治疗,从而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手术安全性,降低了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家庭肺康复的自我体验,为医护人员认识及完善家庭肺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方法对15例参与家庭肺康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了解其在家庭肺康复中的自我体验。结果提炼出家庭肺康复后患者的变化,家庭肺康复的动力,家庭肺康复的阻力,对家庭肺康复的期望4个主题。结论医护人员要全面评估患者,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加强家庭肺康复的教育和宣传;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合作,注重随访;调动患者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更为安全的肺血管受肿瘤侵犯或紧密粘连,导致肺癌手术困难时提高手术切除率的方法.方法 选择适当患者,术中游离肺动、静脉主干,绕10号丝线套橡皮管阻断后再进行肺肿瘤的切除与肺血管的处理,使手术在一种无血状态下进行.结果 全组手术切除率达100%,72%的患者未输血,1例出现急性肺水肿,2例出现急性心律失常,全组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应用套线阻断控制肺动、静脉主干的方法对侵及肺血管肺癌的患者手术具有简便、安全、最大限度清除肿瘤等优点,可明显地减少手术出血,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颈脊髓损伤出院患者肺康复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肺康复知识水平及依从性问卷,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及家庭关怀度问卷对67例颈脊髓损伤患者出院6个月后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出院6个月肺康复知识得分显著低于出院时(P0.01);肺康复依从性好28例,其肺康复知识、焦虑抑郁及家庭关怀度得分显著优于39例依从性差者(均P0.01);肺康复知识、焦虑、家庭关怀度是患者肺康复依从与否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颈脊髓损伤患者肺康复知识随出院时间延长而下降,肺康复依从性较差。护理人员应改进延续护理方法,并特别关注康复知识较差、伴焦虑及家庭关怀度较低的患者,使之提高肺康复训练的认知,从而提高肺康复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运动的相关证据,为开展肺康复运动循证实践奠定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指南网(NGC)、苏格兰校际指南网(SIGN)、美国/欧洲呼吸协会(ATS)、英国胸科协会(BTS)、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网站以及数据库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运动的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提取相关主题及证据,进行专家论证。结果共纳入35篇文献,最终形成最佳证据21条,包括适宜人群、肺康复时机、肺康复场所、患者评估、运动处方、持续时间、质量控制、其他运动方式、健康教育、效果评价10个主题。结论本研究汇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运动的实践证据较为全面,医疗卫生保健工作者可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实践证据,促进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肺癌术后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及术后疲乏和疼痛的状况,分析其相关性,为医护人员对肺癌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进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肺癌术后患者应用肺癌术后锻炼依从性量表和癌症治疗相关疲劳功能评价量表(FACT-F)评估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和术后疲乏程度,并采用数字评分法(NRS)对患者进行术后疼痛评估。结果肺癌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28.4±9.5,其疲乏评分27.1±7.2;咳嗽时疼痛评分5.2±1.2,安静状态时疼痛评分1.4±0.9;术后锻炼依从性与疲乏及疼痛相关(P0.01)。术后疲乏程度、手术类型、咳嗽状态疼痛程度是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的预测因素(均P0.01)。结论肺癌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亟待提高,术后疲乏程度、手术类型及疼痛程度可能是影响其术后锻炼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医护工作者应注意评估肺癌手术尤其是开胸术后患者的疲乏和疼痛状况,及时给予干预,以期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肺段切除术是指根据肺脏解剖结构游离支气管肺段至肺门,离断肺段支气管及血管后所进行的解剖性肺切除。随着病灶定位、肺段交界平面确定等技术的发展,在原发性肺癌、转移性肺癌和肺部其他良性病变治疗中逐渐被应用。各种因素影响下,肺段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最终将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和术后生活质量。本文主要针对肺段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埃兹蛋白(Ezrin)在正常肺、肺良性肿瘤组织及肺癌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肺癌组织、23例肺良性肿瘤组织、12例正常肺组织中Ezrin的表达,分析Ezrin与肺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结果 12例正常肺组织及23例肺良性肿瘤组织中未见Ezrin表达,而在45例肺癌组织中Ezrin阳性表达率为61.3%(27/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zrin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肿瘤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肺癌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Ezrin表达与肺癌的转移及恶性程度有关,有助于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 肺癌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进展快、手术切除是控制疾病发展的有效手段,而作好手术前后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促进机体康复起重要作用。 我院自1997年1月至1997年9月共收治肺癌患者75例,其中女30例,男45例,一侧肺全切23例,其余为一叶或两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于整个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又占到了肺癌的85%.患者被确诊为肺癌时,往往多数已经处于中晚期[1].尽管人们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早期诊断中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整体5年生存率也仅有15%[2].肺腺癌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占到大约30%,并且有易转移等特点,是肺癌治疗及研究中的重点.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 STAT3)及黏蛋白1( MUC1)基因一直以来被认为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等密切相关,MUC1基因也刚刚被证实是STAT3基因的下游靶基因[3].我们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70例肺腺癌组织及50例正常肺组织中STAT3及MUC1基因,探讨其与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铁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并检测174例肺癌患者和8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术前血清铁蛋白水平,并分析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血清铁蛋白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患者,鳞癌、肿瘤较大、低分化和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铁蛋白分别显著高于腺癌、肿瘤较小、高一中分化和早期的患者。结论血清铁蛋白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和进展中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对于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解剖性肺切除为首选,而且电视胸腔镜手术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合理选择。我们通过对早期肺癌的治疗手段、早期肺癌肺段切除的现状和预后、早期肺癌肺段切除对肺功能的保护、肺段切除的一般操作流程及肺段切除解剖难题的文献综述,总结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