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踝关节置换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勇  卡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20):1554-1556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全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需施行踝关节融合术的病人另一个可行的选择,它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改善步态、重建踝关节功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现就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人工全踝关节置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最早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关节假体固定是个突出的难题,因而其可行性一直存在争议.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植入材料学和生物力学的进一步发展,加之受到全膝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鼓舞,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们开始重新认识和考虑踝关节置换术.人工踝关节置换术在假体材料、固定方式、关节活动等方面,与人工全膝与全髋关节置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其成功率尚不能与膝、髋关节置换术相比拟.不过对于疼痛性踝关节炎来说,如果适应证选择适合,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踝关节融合术.  相似文献   

3.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置换髌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置换髌骨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虽然多数学者认为对炎性关节炎应进行髌骨置换,但对骨性关节炎髌骨是否置换仍有争议。我们对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2例(82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了置换与未置换髌骨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足踝创伤是踝关节炎的主要病因。终末期踝关节炎会引起踝关节严重疼痛及功能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常用的外科治疗方式主要为踝关节融合术及全踝关节置换术(TAA)。早期TAA有较高的手术并发症和失败率。近年来,随着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不断深入,迭代的假体和手术技术已经使TAA的预后和假体的使用寿命不断提高,个性化定制假体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TAA的手术精度。TAA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的公认可选方案,其适应证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并发症包括内踝骨折、踝关节撞击、骨质溶解和异位骨化等,新型假体5年随访翻修率明显降低。与踝关节融合术相比,TAA可使步态更符合生理要求,但其优势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长期随访研究来证实与阐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9例101个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TKA术并进行随访3~36个月。结果根据随访,患者术后HSS评分优92膝,良9膝。优良率达100%。结论采用TKA治疗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躯体重心位置(GCP)在水平方向上转移情况,并判断其转移程度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用重心测量仪对176例接受单侧TKA的膝关节OA患者进行GCP测定,根据HSS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1周、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患肢功能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记录患者GCP,量化GCP转移程度,并与术侧膝关节HSS评分变化程度进行Pearson分析。结果 176例患者在TKA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时HSS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随着术侧关节功能进一步恢复,患者GCP由起初的位置逐渐向术侧方向移动。结论术后GCP转移程度与同一时期患者HSS评分变化程度呈线性相关,患者GCP转移程度与同一时期HSS评分变化相关系数R2分别为0.584和0.498。  相似文献   

7.
1人工踝关节置换的适应证 大量文献表明第3代人工踝关节置换的适应证是在临床实践中扩大。Richard Smith和Oregon认为对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施行人工踝关节置换是最好的适应证,而类风湿踝关节炎虽然十分适合进行全踝置换术,但术后效果尚不及踝骨关节炎^[1]。类风湿性关节炎施术要求的条件苛刻,例如要求膝、髋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95膝)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随访时间10个月~4年(平均28个月),对其术前、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和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根据生存质量评分标准,手术优良率达91.78%,HSS评分标准手术优良率达95.79%,术后在生存质量、疼痛、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生存质量评价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评价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自1994年10月~2003年10月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81例(95膝),男10例,女71例;平均年龄65.5岁(50—82岁);左膝35例,右膝26例,双侧同时置换17例;保留后交叉韧带假体18膝,后方稳定性假体62膝,活动衬垫15膝。[结果]本组平均随访42个月(14—108个月),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优:80膝(84.21%),良:10膝(10.53%),可:3膝(3.16%),差:2膝(2.10%)。优良率94.74%。[结论]作者认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的缓解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正确的选择假体、精细的手术操作和严格的术后康复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假体及手术中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26例病人的30膝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年龄59.5岁,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结果:术前平均评分39分,随访后平均评分85分,优良率95.0%。术后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功能和活动度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若人工全膝节节置换术中切除后交叉韧带,选用后稳定性假体,术后患者伸屈功能改善程度优于保留后交叉韧带术式,且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术中的软组织力学平衡也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膝关节周围组织应松解充分,否则将引起关节不稳或活动受限。围手术期采用抗凝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术后鼓励病员进行康复训练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严重骨性关节炎常常同时累及双侧膝关节,导致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疼痛、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mee arthtoplasty,TKA)来解决膝关节疼痛和改善膝关节的功能.同期双侧全膝置换术可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麻醉风险,避免2次手术,并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成为临床上治疗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之一[1-2].本科2001年5月~2009年10月行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1例62膝,对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疗效进行总结,以期评价手术风险及疗效.  相似文献   

13.
Hintermann  B  Barg  A  Knupp  M  胡孔足 《临床骨科杂志》2009,12(3):248-248
人工踝关节术后疼痛的治疗比较棘手。新近研究证明,采用两组件半限制性假体行踝关节置换术可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失败率比较高。作者设计一项前瞻性研究,采用三组件非限制性假体进行踝关节置换术治疗踝关节融合术后疼痛,评价其中期疗效。28例(30踝)平均年龄58.2岁,全部是踝关节融合术后疼痛转行人工踝关节置换术。随访36个月以上,平均55.6个月。根据临床及影像资料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踝关节功能显著改善。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后足评分,27例(29踝)从术前34.1分提高至最后一次随访时70.6分。32例(82.7%)满意治疗效果。5踝疼痛完全消失,21踝伴有中等程度疼痛,  相似文献   

14.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在髋臼发育不良的病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人工髋臼安放的方法。方法:对15例22个因髋臼发育不良导致骨关节炎的病例,在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根据髋臼发育不良的程度,采用了髋臼外上缘植骨,加深髋臼及髋臼轻度内陷等三种方法。术后3、6、9、12个月及以后每半年以同等条件投照双侧髋关节正位X线片,观察人工髋臼安放的角度及人工髋臼与髋臼骨床愈合的情况。平均随访24个月。结果:随访时发现加深髋臼及髋臼轻度内陷的病例,人工髋臼与髋臼骨床接触良好,角度满意,关节功能恢复优良。而髋臼外上缘植骨的病例,术后2年时植骨块与人工髋臼之间出现了透亮带。结论:髋臼发育不良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炎的病例在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时应根据髋臼骨床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安放人工髋臼。特别是在髋臼较浅,而髋臼骨床底部骨质较多的情况下,应采用向内切磨髋臼:加深髋臼后安放人工髋臼。本组病例大部分采取此方法,收到了十分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手术中应注意不宜切磨髋臼过深,影响到髋臼内壁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人工踝关节置换的并发症 踝关节置换术的优点在于能快速重建踝关节活动功能和维持步态正常。踝关节置换术在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降低感染率及减少跗骨间、跗跖骨间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等方面有极好的临床表现。踝关节置换术已从实验室研究发展到具有使用价值并随诊多年的治疗手段,其成为骨科医生的常规手术已为期不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全踝关节置换术(total ankle arthroplasty,TAA)和踝关节融合术(ankle arthrodesis,AA)在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文献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发表的TAA或AA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的文献,检索日期从建库至2021年6月。采用偏倚风险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美国足对两组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nkle-Hindfoot Scale,AOFAS)、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踝关节骨关节炎评分(ankle osteoarthritis scale,AOS),步态分析(步速、步频、步幅)、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满意度、并发症和再次手术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AA组1 050例,TAA组3 760例,共计4 81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AOFAS总分[MD=-3.12,95%C...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全踝关节置换术或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末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足踝外科领域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没有研究详细比较此两种术式对患者体育运动和活动水平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对采用这两种术式之一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末期的患者,比较术前和术后患者参与体育运动和休闲活动的情况,评估患者术后从事日常活动的水平、功能结果和满意  相似文献   

18.
关于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过去40年间,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相关研究的进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已经成为骨科最成功的术式之一,为大量罹患关节退变晚期的患者解除痛苦。在外科领域,微创外科(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S)技术不断向传统外科技术提出挑战,由于其理论上的优点而具有强大吸引力,并且社会卫生保健服务愈加重视费用一效益比和患者选择至上的理念,从而使得大量新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晚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TKA治疗30例晚期膝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33膝).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最大被动屈曲度、HSS评分、疼痛VAS评分,采用HSS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未出现术后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