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稳定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稳定踝关节骨折脱位较佳的手术治疗方案,提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措施。方法:回顾52例闭合性不稳定踝关节骨折脱位患的临床和手术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随访期1-4年,按苟氏评定标准评定,优34例,良12例,可5例,差1例,手术优良率为88.5%。结论:我们主张对不稳定踝关节骨折脱位采用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强调术中应注意距骨在踝穴内解剖关系,并注意下胫腓关节间隙距离。恢复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标准。  相似文献   

2.
踝关节骨折28例内固定手术疗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8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8例病人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开放骨折严格按照清创原则进行清创后再行内固定手术,术中尽可能做到解剖复位,恢复踝穴的解剖关系,双踝骨折先行外踝固定,再行内踝固定,三踝骨折则按外踝、后踝、内踝顺序整复固定。结果28例病人随诊5—34个月不等,根据病人主诉、踝关节外形、功能及X线征象做优、良、中、差四级评定,优良率占68%。结论踝关节骨折关键在于解剖复位,踝穴的微小变化,都会使距骨位置改变,故外踝的整复及下胫腓分离的固定是处理踝关节骨折的两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要求较高,要保证距骨在踝穴中正确对合。Reide等研究距骨外移1mm,胫骨与距骨接触面平均减少42%,负重时单位面积承受压力增加,以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可能性变大,可见踝关节脱位后准确复位的重要性。AO内固定技术及其相应的内固定物可使骨折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保护下胫腓联合韧带及内侧三角韧带的修复,这是提高踝关节骨折疗效的基础。我科自2002年1月~2005年8月手术治疗该类骨折10例,发现3例断钉,现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踝关节骨折脱位治疗要点。方法:对随机抽取的39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治疗情况进行分析,随访9个月-3年。采用齐斌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非手术治疗12例,优8例(66.7%),良4例(33.3%),优良率为100%。手术治疗27例,优18例(66.7%),良8例(29.2%),差1例(4.1%),优良率为95.9%。结论:(10松质骨加压螺钉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具有固定可靠、操作简单的特点。(2)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应使骨折解剖复位,并注意下胫腓关节间隙距离,恢复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标准。(3)外踝是一个关键性结构,外踝骨折务必达到准确的解剖复位和稳妥的固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胫骨远端前缘骨折手术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07—2015-02对12例踝关节伴胫骨远端前缘骨折手术治疗并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得到平均1.2(0.5~1.5)年随访。术后骨折均复位良好,踝穴解剖复位,内固定位置佳。末次随访疗效按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优3例,良8例,可1例。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及手术切口,恢复踝穴的解剖关系及稳定性,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带关节的超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应用带关节的超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并评估其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4年6月采用单边带关节的超踝关节T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19例(21侧)Pilon骨折患者。支架远端螺钉固定于距骨或跟骨,近端螺钉固定于胫骨骨折近端,使踝关节可以距下关节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依据伤口软组织情况在术后2~3周松动外固定支架关节开始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19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10~18个月,平均13个月。临床效果满意,无切口、伤口及钉道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无骨不连等并发症。踝关节骨折复位情况(Burwell&charnley踝关节骨折复位评分法)为C1型5例全部达解剖复位;C2型达解剖复位7例,一般2例,C3型达解剖复位4例,一般1例,复位差2例。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Baird&Jackson评分法)为72~98分,平均92分;优4侧,良12侧,可3侧,差2侧,优良率为84.2%。结论带关节的超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可避免伤口并发症和骨不连的发生,能更好地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有利于踝关节早期活动,避免关节僵硬,是治疗Pilon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刘哲  阿良  张勇 《实用骨科杂志》2012,18(8):746-748
三踝骨折是一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其骨折复位的标准必须达到下列要求:恢复踝穴的正常解剖关系;踝关节负重面必须与小腿纵轴线垂直;踝关节面尽可能光滑。因此,绝大部分三踝骨折需要手术治疗。而手术往往需要从三个不同的平面进行复位和固定,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治疗失败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非稳定性踝关节骨折治疗失败的原因, 并提出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 1994 年2 月~1998年10 月共治疗非稳定性踝部骨折126 例, 其中9 例治疗失败。结果: 出现踝关节不稳2 例, 创伤性关节炎6 例, 距骨顶骨软骨骨折漏诊1 例。结论: (1) 固定下胫腓联合的内固定材料尽可能在术后3 个月内取出, 以恢复下胫腓联合的正常功能; (2) 保证踝穴的正常宽度, 解剖对位以及下胫腓韧带的完整性; (3) 距骨顶骨软骨骨折按照 Bend 和 Handy 分期, Ⅰ~Ⅱ期采用保守治疗, Ⅲ~Ⅳ期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踝部B型、C型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踝部B型,C型骨折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方法:手术复位,内固定外踝,骨踝或后踝骨折,有胫腓关节分离者用长螺钉或骨栓固定,以维持踝穴的稳定,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年以上,均获得骨性愈合,优良率达96.67%,结论:解剖复位外踝和稳定下胫腓关节对踝关节的稳定和防止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8例距骨颈骨折患者,男20例,女8例;年龄22~72岁,平均38岁。所有骨折按Hawkins法分型,Ⅰ型6例,Ⅱ型18例,Ⅲ型4例。均行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其中6例行急诊手术。结果:28例均获随访,时间1~7年,平均2.8年。按Hawkins疗效标准:优14例,良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3.2%。术后出现距骨体坏死5例,Ⅱ型骨折3例,Ⅲ型骨折2例,其中2例因距骨体坏死、塌陷或疼痛性关节炎而行踝关节融合术;术后出现单纯踝关节炎3例;距骨下关节炎6例,其中2例合并踝关节炎;无伤口感染和踝关节内侧皮肤坏死。结论:手术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保护残存血运,解剖复位,稳定内固定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