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后路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椎体中央高度恢复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例67例,其中男36例,女31例,年龄17~52岁,平均37.8±7.5岁。所有患者为T11~L2单椎体骨折(AO分型为A型),且无严重的神经脊髓症状(ASIA分级为D、E级)。均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式,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经伤椎固定组(A组,n=37)、跨伤椎固定组(B组,n=30)。在PACS图像系统上测量X线侧位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Ha)、椎体中央高度(Hm)、椎体后缘高度(Hp)及后凸Cobb角,计算Ha压缩率、Hm压缩率,比较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Ha压缩率、Hm压缩率及Cobb角,观察术后骨折椎体中央高度恢复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8~4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6.5±8.9个月。无论经伤椎固定还是跨伤椎固定,术后Ha压缩率、Hm压缩率及Cobb角均较术前有显著减少(P0.05),其中A组患者Hm压缩率术前为(44.8±10.3)%,术后1周时为(31.6±7.1)%,末次随访时为(31.3±6.8)%。B组患者Hm压缩率术前为(38.6±8.3)%,术后1周时为(32.0±8.4)%,末次随访时为(31.7±8.6)%。A、B两组患者术后椎体中央高度均有约30%的压缩残留。结论 :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促进骨折椎体前缘及中央高度的恢复,改善节段后凸角度,但术后伤椎椎体中央高度有明显压缩残留。  相似文献   

2.
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伤椎内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重建伤椎前中柱稳定性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1月我科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58例,其中行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32例,单纯后路融合椎弓根内固定26例。在术前、术后及随访过程中对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进行测量分析,采用Frankel分级系统评估神经恢复情况。结果 A、B两组术后2周及术后1.5年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较术前均有明显增加,Cobb角较术前明显变小。A组术后1.5年椎体前缘及后缘的高度略有丧失,Cobb角略有增加,但较术后无显著意义(P〉0.05);但B组术后1.5年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的丧失、Cobb角的增加较术后具有显著意义(P〈0.05)。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价神经恢复状况,58例患者中除A级3例无恢复外,其余均有所恢复。B组患者中出现螺钉松动2例,螺帽松动、纵杆移位1例,断钉1例;A组患者中无螺钉松动、纵杆移位、断钉现象发生。结论经伤椎内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可有效建立椎体前中柱稳定性,防止椎体高度丧失及Cobb角的增加,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间隙有限暴露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板间减压治疗A3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收治的47例A3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男27例,女20例,平均年龄(38. 21±5. 84)岁,合并不完全脊髓损伤1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肌间隙有限暴露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板间减压治疗,平均随访(32. 12±4. 64)个月,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4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5. 43±14. 65) min,出血量(145. 42±20. 43) m L,住院(8. 43±2. 71) d;术后7 d、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的Cobb、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高于术前,末次随访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与术后7 d、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末次随访ASIA分级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中1例硬膜破裂,术后1例切口延迟愈合,无继发神经损伤、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肌间隙有限暴露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板间减压治疗A3型胸腰椎骨折,能有效改善疼痛症状,恢复椎体高度,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者神经功能,远期伤椎高度丢失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腰椎骨折术前胸腰椎损伤分类及严重程度(TLICS)评分对术后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37例下腰椎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术前TLICS评分分组:A组TLICS评分 4分(22例),B组TLICS评分≤4分(15例)。记录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矢状位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计算改善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3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矢状位Cobb角、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术前和术后VAS评分及术后ODI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和VAS评分改善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下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近期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矢状位Cobb角、VAS评分及ODI均有良好恢复,且手术对术前TLICS评分 4分的患者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和疼痛减轻程度上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应用端盖钛网与无端盖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脊髓型颈椎病的影像结果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颈前路单个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的60例合并骨质疏松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68~79岁,平均75.8岁。根据术中所用钛网分为端盖钛网组(A组,32例)及无端盖钛网组(B组,28例)。通过JOA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定;通过X线对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及前凸角度(Cobb角)进行测量;通过CT评估钛网植骨融合率。结果:6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年,平均1.5年。临床疗效评价结果:A组术前JOA评分为9.3±1.7,术后1周、3个月、1年JOA评分分别为14.2±1.8、15.7±1.2、15.4±1.5;B组术前JOA评分为9.1±1.8,术后1周、3个月、1年JOA评分分别为14.5±1.3、14.9±1.7、15.2±1.6。两组术后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1周、3个月、1年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评价结果:A组术前融合节段椎间高度为(42.1±2.4)mm,术后1周、3个月、1年分别为(45.3±3.2)mm、(44.7±2.9)mm、(44.5±3.0)mm;A组术前Cobb角为(5.3±1.2)°,术后1周、3个月、1年分别为(10.3±1.9)°、(10.1±1.7)°、(9.9±1.3)°;B组术前椎间高度为(43.4±2.3)mm,术后1周、3个月、1年分别为(45.7±2.8)mm、(44.2±2.7)mm、(41.5±2.1)mm;B组术前Cobb角为(5.4±1.0)°,术后1周、3个月、1年分别为(11.2±1.8)°、(10.8±1.6)°、(7.2±1.4)°。两组术后融合节段椎间高度、融合节段Cobb角与术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术后1周、3个月A组椎间高度、融合节段Cobb角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椎间高度、融合节段Cobb角A组均明显优于B组(P0.05),末次随访,A组钛网沉陷率为6%,B组为18%。结论:颈前路手术应用端盖钛网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维持椎间隙高度及融合节段前凸角度方面优于无端盖钛网,端盖钛网的应用可有效降低骨质疏松患者的钛网沉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腰段A型骨折术后支具佩戴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单节段胸腰段(T11~L2)A型骨折患者66例,均采用单纯Schanz螺钉固定的术式,术后第2天开始佩戴胸腰支具。根据术后支具佩戴时间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32例,支具佩戴时间1个月;B组34例,佩戴支具时间1个月且3个月。术前伤椎后凸Cobb角A组为22.1°±4.9°,B组为21.9°±5.4°;术前椎体压缩率A组为(31.8±6.8)%,B组为(32.6±6.5)%。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节段、术前后凸Cobb角和术前椎体压缩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测量术后及术后1年时的伤椎后凸Cobb角,计算术后1年时的后凸Cobb角丢失率。术后1年时进行腰痛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伤椎后凸Cobb角A组为7.2°±2.9°,B组为7.2°±2.9°;术后1年Cobb角A组为8.1°±2.8°,B组为8.4°±3.2°;Cobb角丢失率A组为(14.4±20.2)%,B组为(19.6±23.5)%;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椎体压缩率A组为(15.3±3.7)%,B组为(15.8±3.9)%;术后1年椎体压缩率A组为(16.8±4.0)%,B组为(17.1±3.8)%;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VAS评分A组为1.03±0.56分,B组为1.18±0.68分;术后1年ODI A组为(9.9±3.3)%,B组为(11.3±3.4)%;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患者生活质量评分A组为2.6±0.5分,B组为2.1±0.7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JOA评分A组为25.3±1.2分,B组为24.4±1.5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随访A组患者骨性愈合29例(90.6%),B组31例(91.2%),两组骨性愈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随访两组患者均骨性愈合,且无内固定失败。结论:对于单节段胸腰段A型骨折患者,术后长时间(1个月)佩戴支具与较短时间(1个月)佩戴支具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较短时间佩戴支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和JOA评分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路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2例伴有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21~58岁,平均42.3岁。Denis分类,爆裂型36例,压缩型12例,屈曲分离型8例,骨折脱位型6例。Frankel分级,A级8例,B级14例,C级22例,D级18例。所有病例术前及术后2周、术后18个月时测量伤椎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采用Frankel分级系统对神经功能情况进行测定。患者受伤至手术的时间为4 h~9 d,平均5.3 d。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脊柱外形正常,椎体内骨性愈合良好,脊髓受压情况解除,未见螺钉、螺帽松动,未见断钉断棒现象。术后2周及术后18个月椎体前缘、后缘高度较术前均有明显增加,Cobb角较术前明显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椎体前缘、后缘高度较术后2周略有丧失,Cobb角略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Frankel分级标准测定结果显示,62例患者除A级5例无恢复外,其余均有所恢复。结论对伴有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经后路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能够充分减压,改善神经症状,有良好的预后,是治疗该类患者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内固定结合椎体气囊填充人工骨粉治疗单节段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单节段腰椎骨折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内固定结合椎体气囊填充人工骨粉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及伤椎Cobb角恢复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拆钉时,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大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为(30.81±3.19)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6.20±4.21)mm(P0.05)。观察组术后椎体再压缩率为(5.46±2.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5±4.30)%(P0.05)。拆钉时,两组伤椎Cobb角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观察组为(4.78±0.79)°,明显小于对照组的(7.78±2.40)°(P0.05)。观察组术后Cobb角增加度数为(3.05±2.5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30±2.21)°(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Cobb角丢失角度为(1.60±0.19)°、术后6个月的Cobb角丢失角度为(2.39±0.40)°,均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的(5.48±1.37)°、(7.56±1.80)°(P0.05);术后1年观察组Cobb角无继续丢失,对照组仍有丢失。结论:内固定结合椎体气囊填充人工骨粉治疗单节段腰椎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力学强度,减少高度再丢失,降低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短节段复位内固定联合椎间椎体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伤椎后路复位短节段内固定、椎间椎体内植骨治疗2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正、侧位X线片评判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恢复及内固定失败和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2个月。未见断钉断棒及内固定松动。伤椎及椎间植骨均获骨性愈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术后1周为95.1%±3.2%,末次随访时为93.9%±3.6%,均较术前39.6%±10.3%明显改善(P0.01)。损伤节段后凸Cobb角:术后1周为12.2°±2.9°,末次随访时为12.9°±3.5°,均较术前(33.7°±6.2°)明显恢复(P0.01)。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比较,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短节段内固定联合椎间及伤椎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重建了椎间和椎体的稳定性,有助于减少术后内固定失败及矫正丢失。  相似文献   

10.
陈恩良  王楠  全仁夫 《中国骨伤》2020,33(9):841-847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治疗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22例,年龄43~69岁,平均54.6岁。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ACDF治疗组(A组,17例)和ACCF治疗组(B组,2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12个月颈椎融合节段Cobb角、颈椎曲度,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A组分别为(106.3±22.6) min、(52.2±26.4) ml,B组分别为(115.6±16.8) min、(61.7±20.7) ml,手术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大于A组(P0.05)。术前及术后1、12个月颈椎曲度和颈椎融合节段Cobb角A组分别为(11.28±1.40)°、(17.56±1.90)°、(16.64±1.80)°和(4.93±4.20)°、(9.44±2.60)°、(9.25±2.80)°,B组分别为(10.59±1.20)°、(16.26±2.10)°、(15.76±2.50)°和(4.75±3.90)°、(7.98±2.10)°、(7.79±3.00)°。两组患者术后颈椎融合节段Cobb角、颈椎曲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A组较B组恢复更明显(P0.05)。术前及术后1、12个月JOA评分A组分别为9.46±1.70、11.56±1.40、14.86±1.20,B组分别为9.11±1.50、11.40±1.30、15.12±1.60。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组出现吞咽梗阻感2例,cage移位1例,未发生钛板螺钉松动;B组出现吞咽梗阻感4例,钛网沉降2例,钛板螺钉松动1例。结论:两种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能有效减压,改善病椎Cobb角及颈椎生理曲度。ACDF术式可直接去除椎间水平的致压物,椎体破坏小,颈椎生理曲度恢复良好;ACCF术式椎体次全切除,操作空间大,易于去除椎体后缘骨赘及钙化的后纵韧带。长期随访显示,ACDF与ACCF术式效果良好,技术成熟,疗效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