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痔与肛垫概念不宜混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编者按 :自 1 8世纪起 ,痔就被认为是肛管粘膜下的曲张静脉 ,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到了 2 0世纪70年代 ,人们对痔有了新的认识 ,多数学者已经认可了“肛垫学说”。肛垫是直肠肛门正常解剖的一部分 ,普遍存在于所有年龄、性别及各种族 ,不能被看作是一种病 ,只有当合并出血、疼痛、脱出、甚至嵌顿等症状时 ,才能称为“痔”,或称为“症状性痔”、“痔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于 2 0 0 0年 4月在四川成都召开的痔诊治标准研讨会上 ,对痔作出了明确定义 ,即 :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流淤形成的局部团块。目前 ,肛肠界对“痔”的称谓尚未统一 ,对于沿用多年的对“痔病”的称谓所引起的一些争论并不影响人们对痔的本质的认识。痔病与肛垫的概念不能混淆 ,一定要分清。  相似文献   

2.
����������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1 关于痔的定义  唐宗江教授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在既往的教科书上记载 (外科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494):“痔是齿线两侧直肠上、下静脉丛的曲张静脉引起的团块 ,并因此而产生出血、栓塞或团块脱出” ,强调的是齿线两侧直肠上、下静脉丛的静脉曲张。查阅近期文献 ,《痔诊治暂行标准》(中华外科杂志 ,2 0 0 0 ,12 :891)对“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的认识 ,强调的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虽然后者目前已被多数外科医生所接受 ,但其定义并不能完全解释痔 (尤其是外痔 )的所有…  相似文献   

3.
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姚礼庆  钟芸诗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3):1497-1499
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下移和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可伴有出血、脱垂等症状,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自1975年Thompson。提出“肛垫下移学说”以来,痔的治疗观念不断更新。1993年意大利巴勒莫大学的外科医生Antonio Longo首先采用吻合器治疗痔,为痔的治疗开创了一个新纪元。目前全世界已累计完成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aemorrhoids,PPH)80万例。我国于2000年7月从新加坡引进PPH技术,成为亚洲第二个开展此项手术的国家。近年来,国内开展PPH的手术量逐年增加,至2005年5月已累计完成了30000多例次PPH。同时,PPH技术也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4.
PPH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ongo1997年提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概念.2000年6月,姚礼庆教授完成国内首例PPH手术.基于痔的现代概念:当黏膜下层的血管因调节障碍发生淤血或肛垫的支撑组织Parks韧带和Treitzs肌发生断裂时,肛垫下移,肛垫即为痔.PPH是通过环形切除齿状线上方直肠黏膜,使肛垫上移,阻断痔血供,控制出血症状及使残留部分痔术后萎缩,以达到治愈痔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利用环形切除齿状线上方2~3cm直肠下端黏膜和黏膜下层,恢复直肠下端正常解剖结构,即肛垫复位。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PPH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但是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PPH的并发症的报道有所增加。现将PPH治疗痔术后主要并发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痔的PPH手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1975年,Thomson提出了“肛垫”学说,推动了人们对痔的重新认识,也带动了痔的治疗方法的变革,尽可能保护肛垫功能已形成共识。在治疗痔的众多方法中,PPH手术最具革命性。本文就PPH手术的一些问题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痔环切吻合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下移和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若伴有出血、脱垂等症状时称为痔病[1]。痔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其患病率高达48%[2]。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痔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概念有所更新,尤其是1993年意大利的外科医师Antonio首先用吻合器治疗痔病,为痔病的治疗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我国从2000年引进痔环切吻合器(procedureforprolapseandhemorrhoids,PPH)技术以来,已治疗痔病1600例,我院应用PPH治疗135例病人,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PPH手术治疗痔病基础痔病的近代概念认为,痔是直肠下…  相似文献   

8.
痔吻合器(PPH)术后继发性出血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痔的治疗尤其是 、 期脱垂性的内痔主要是以手术为主 ,1 975年 Thomson[1]在痔的发生机理的研究方面提出了革命性理论 ,即“肛垫学说”。他认为内痔实际上为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 ,1 994年Loder等人进一步研究否定了内痔发生的静脉曲张学说和炎性学说 ,提出肛垫下移学说[2 ] 。针对这一新的理论和学说 ,1 998年意大利学者 Longo[3 ] 等提出通过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形切除治疗 、 期脱垂内痔的新方法 ( Procedure forprolapseand Hemorrhoids.PPH) ,由于该手术在肛周皮肤没有切口 ,术后疼痛较轻 ,同时由于充分保留肛垫 ,术后控…  相似文献   

9.
PPH治疗重度痔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PPH(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手术,又称吻合器痔切除术,痔上黏膜环切除.肛垫悬吊术等。在国外于1993年开始在临床应用,1998年意大利学者Longo首先报道,2000年6月由新加坡学者肖俊介绍至上海,随后在国内得到迅速而广泛的推广和开展,至今手术例数已过万例。该手术的实质是通过特制的吻合器,在严重脱垂的痔的上方环形切除一定宽度的直肠下端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原则上不切除痔核。但对于痔核大,严重脱垂的环形痔,可以同时切除痔的上半部分以达到减少肛垫体积的目的),同时对远近端黏膜进行吻合,使脱垂的肛垫或内痔被向上悬吊和牵拉,不再脱垂。由于手术同时切断位于黏膜下层,供给痔的直肠上动脉和直肠中动脉分支。使术后痔的血供减少,痔核在术后2周左右逐渐萎缩。  相似文献   

10.
PPH全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其手术原理是基于痔的现代概念。即“肛垫”下移学说,是意大利学者longo等人提出的一种痔的治疗方法。其将齿线上的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环形切除1圈,使下移的肛垫上移,痔回缩,同时减少了痔的血液供应,使痔体萎缩。该术式的优点是保持了肛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由于吻合口位于齿线上,肛管无伤口而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然而,术后吻合口狭窄乃PPH术后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