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ʮ��ָ���г���101������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的措施。方法 将单层吻合技术应用于1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重建,33例施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余病例均行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重建采用传统的双层吻合。结果 101例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27例,其中胰瘘13例(12.9%),住院期间死亡4例(3.8%)。应用单层褥式交锁缝合进行胰肠重建的15例术后经过均良好。无一例并发胰瘘,亦无手术死亡。结论 单层吻合技术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肠重建以及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进胰肠吻合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中预防胰瘘的作用.方法 将改进胰管空肠黏膜对拢吻合技术应用于24例PD胰肠重建.结果 效果满意,无一例胰瘘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结论 改进胰管空肠黏膜对拢吻合技术应用于PD胰肠重建,可有效降低术后胰瘘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指征 ,提高手术切除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90~ 2 0 0 2年 8月间我院收治的 8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 ,采用联合定性法和经十二指肠胰腺穿刺组织学检查提高诊断率。逆向胰腺切断 ,血管修补提高切除率。单层套入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重建。术前“减黄”等措施减少手术并发症。结果  87例中 ,术后出现胰瘘 1例 ,胆瘘 2例 ,胃肠吻合口瘘 1例。住院期间死亡 3例。重度梗阻性黄疸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可能的诊断及合适的探查和适应证范围的扩大能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前“减黄”、单纯套入式胰肠吻合等正确手术操作 ,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13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早期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57~1993年因壶腹周围癌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1例,全组手术早期并发症计61例,发生率46.5%;手术死亡13例,死亡率为9.9%。本文就其严重并发症胰、胆瘘及出血防治进行了讨论。胰漏的预防关键在于胰腺残端游离充分,吻合层次精确、张力小,胰管常规置引流,胆肠与胰肠吻合口相距10cm为宜。一旦发生胰瘘,充分引流非常重要,TPN可以提高其治愈率。胆肠吻合放置支撑引流管是必要的。术中仔细止血,减少输血量,是防止出血及休克的重要措施。消化道重建以Child术式为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及提高胰头及壶腹周围癌的疗效。方法:总结我院41例胰头及壶腹周围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经验。结果:癌肿切除率为17.7%,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6.8%.手术死亡率为14.6%。而1990年后仅发生2例且无胆、胰瘘发生,亦无死亡。结论:应用胰肠、胆肠吻合口处双管减压引流,防止了术后胰、胆瘘的发生,是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胆胰双支撑引流对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胆胰双支撑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瘘的价值。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1例,采用Child方式重建消化道,胰管内置入硅胶管引入肠腔,于胆肠吻合口上方的肝总管另行戳孔置入T管引流入空肠。结果31例中发生并发症5例(16.1%),其中胰瘘1例(3.2%),无死亡病例。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双支撑引流,有利于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与消化道重建方法的选择。方法 对我院1989-1999年施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83例行回顾性总结,其中行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6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胰胃吻合是残余胰腺与胃后壁间断单层植入式吻合。结果 住院病死率为2.4%(2/83);并发症发生率为25.3%(21/83),其中胰瘘3例,胆瘘2例,吻合口出血3例,切口裂开5例,胃排空迟缓5例,腹腔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肠梗阻1例。结论 胰胃吻合术简便、安全,是降低术后胰瘘的胰肠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8.
单层吻合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瘘、胆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故胰肠、胆肠重建技术上的改进一直受到外科医师的重视。我们在开展胃肠单层吻合的基础上 ,将单层吻合技术应用于 1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胆肠重建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本组 14例均经病理学证实为恶性肿瘤。其中男 10例 ,女 4例 ;胰头癌 4例、胆总管下段癌 5例、十二指肠乳头癌 5例。年龄 2 4~ 6 9岁 ,平均 5 6岁。本组 14例均以Child式为基本术式。整块移除胆囊、胆总管、胰头、十二指肠及部分空肠后开始胰肠、胆肠重建。手术要点如下 :首先进行胰肠重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空肠吻合口漏的发生。方法采用胰管空肠吻合胰腺残端套入法行胰肠吻合,按胰、胆、胃顺序与空肠重建消化道。结果2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手术并发症7例(25.93%),其中应激性溃疡出血3例,胃排空延迟2例,腹腔及腹壁创口感染各1例,均经非手术治愈。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亦无一例发生胰瘘。结论胰瘘的发生同术式和操作技术密切相关,亦与吻合口部位血供和张力以及吻合口远端通畅与否有关。本术式增加了胰空肠吻合的严密性,对预防胰瘘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胰、胆瘘是外科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一旦发生 ,如不及早发现 ,及时妥善处理 ,将会导致严重后果。胰腺切缘或吻合口瘘是胰腺切除术、尤其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Buchler[1] 及Yeo等[2 ] 报道大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分别为 2 .1%和 14 %。胰瘘的危害性非常严重 ,发生胰瘘的患者死亡率可达 5 0 %左右。胆瘘常由外伤、手术及内镜操作等所致胆道损伤引起。胆瘘及胰瘘较少同时发生 ,但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 ,如果一旦胆肠吻合口破裂 ,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胆汁性腹膜炎 ,而且外溢的胆汁会激活邻近的胰肠吻合…  相似文献   

11.
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发生机制、病理改变、诊断方法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17年间收治的1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经手术证实和治疗。10例继发于胆囊炎、胆囊结石;1例为溃疡病所致,仅1例于术前确诊。9例痊愈,2例死亡,均死于术后腹腔严重感染。结论 胆囊十二指肠瘘大多继发于胆囊炎和胆囊结石,多伴有胆囊萎缩、周围粘连明显等病理情况。X线检查、钡餐、ERCP等对诊断较有价值。治疗原则是切除胆囊、清除结石、切断瘘管、修补十二指肠瘘口,并根据情况探查胆总管或行胆肠内引流。  相似文献   

12.
肠外瘘早中期确定性外科处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肠外瘘早中期确定性处理方法。方法对31例肠外瘘病人的治疗经验进行分析。在重视综合措施的前提下,对无法确定可否自愈的28例病人,应经过必要准备后,争取早期手术治疗,并根据术中发现的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另3例瘘口较小者采用非手术症法。结果3例非手术治疗者均自愈。可28例手术治疗者中,治愈26例(936%),死亡2例(645%)。平均住院日期3622d。结论在大多数肠瘘病人,采取早期手术治疗肠外瘘,可取得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乳腺导管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比较不同术式治疗乳腺导管瘘的疗效。方法 对 85例乳腺导管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3例单纯乳房切除标本作多个瘘口之间的连续切片检查。结果 本组 14 6个瘘口中位于乳晕周围 5cm以内者 12 9个。瘘管切开 3 8例 ,3 4例治愈 ,4例复发 ;瘘管切除 44例 ,均治愈。炎症广泛者 3例作单纯乳房切除 ,均治愈。结论 乳腺导管瘘 ,多发生于大乳管 ,瘘口乳晕旁多见。乳管瘘的切除或瘘管切开是首选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胃肠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并发胃肠瘘的手术治疗时机及其对转归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983年8月~1998年7月收治的AHNP并发胃肠瘘3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44~69(平均564)岁。病程39d~13个月,平均36个月。27例痊愈,6例死亡。死亡原因主要是胃肠瘘导致难治性腹腔感染,继发败血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AHNP并发胃肠瘘与继发感染,胃肠血管栓塞所致血运障碍,多次手术损伤和引流放置不当或时间过长有关。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并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Roux-en-Y gastric bypass (RYGBP) is a mainstay of bariatric surgical therapy. Gastro-gastric fistula (GGF) is an infrequent but potentially serious complication of gastric bypass, and diagnosis may be difficult. We report two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YGBP complicated by development of GGF who nevertheless achieved excellent, durable weight loss. The pathogenesis,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GGF after RYGBP is reviewed. GGF may not result in poor weight loss after RYGBP and is not an absolute indication for surgical revision.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注奥曲肽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静脉输注奥曲肽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7年来施行的 7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对照组 3 6例 ,奥曲肽治疗组 (奥曲肽组 ) 3 8例。从手术当日至术后 7d奥曲肽组每天静脉输注奥曲肽 0 .5 μg/(kg·h) ,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腹腔引流情况及胰液的分泌量。结果 奥曲肽组临床胰瘘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日以及术后 1,3 ,5d胰液的分泌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奥曲肽组停用奥曲肽后胰液的分泌量较停药前显著增加。结论 静脉输注奥曲肽能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消化道外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索一种促进消化道外瘘瘘管尽快闭合的填堵治疗新方法。方法 对28例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消化道外瘘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导管系统.选择不同口径的双腔输送管,沿瘘管缓慢插入,待输送管顶端距瘘口约1cm时,将配制好的蛋白胶,经双腔输送管缓慢推入,边推注边缓慢退出导管,使内瘘口及整个瘘管被蛋白胶完全填堵。结果 导管系统的输送管插入瘘管均顺利。28例瘘管填堵过程中均无特殊不良反应。其中17例经1次填堵,1周左右瘘管自行愈合;11例经2-3次填堵后,2周左右瘘管愈合,填堵效果均满意。25例术后随访3~6个月,瘘口均愈合良好,无消化液再漏出,顺利恢复正常饮食。结论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消化道外瘘治疗中具有满意的填堵效果,为消化道外瘘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手术后胰瘘的处理:附2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手术后胰瘘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 2 0例胰瘘的治疗方法 ,其中 15例行非手术治疗 ,5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者全部治愈 ,效果满意。结论 大部分胰瘘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而愈。但当出现胰瘘管和主胰管相通或 5个月非手术治疗未愈的情况时 ,应改行手术治疗 ,胰瘘管空肠吻合是简单安全有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腹主动脉瘤肠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肠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报告1例腹主动脉瘤肠瘘的诊治经过,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本例为50岁女性患者,因腹痛2个月,外院剖腹探查发现腹主动脉瘤5d入院。术后13d突然发作上腹部剧痛,伴休克及上消化道大出血,疑诊为腹主动脉瘤肠瘘。急诊手术发现腹主动脉瘤近端空肠兼,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形人造血管置换,十二指肠第4段及空肠上段切除,空肠-十二指肠降段侧侧吻合术。术后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唯持续高热,经抗生素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该病罕见,死亡率可达30%以上。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本病生存率的关键。由于腹主动脉与肠道相通,术后易发生败血症及腹膜后感染,故使用强有力的抗菌素治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 2 2例SAP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4例手术治疗的SAP发生十二指肠瘘 2 2例 ,15例出现在术后 2周。 18例非手术治疗自行愈合 ,4例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SAP早期手术、胰周感染、手术时引流管放置不当或时间过长与十二肠瘘发生有关。保持瘘口周围引流通畅 ,积极控制胰周感染 ,抑制胃肠道分泌 ,加强营养支持 ,多数十二指肠瘘可自行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