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右颈内静脉插管是目前最常用的血液净化临时性血管通路之一.但随着导管使用时间的延长,中心静脉狭窄的几率增加,为以后再次导管的置入增加了难度.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有2例病人在第2次行右颈内静脉导管时导管误入右锁骨下静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PICC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正位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PICC后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处理方法 ,提高正位成功率.方法 对28例PICC后导管头端异位于颈内静脉患者,针对其体型胖瘦分别采用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法、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加生理盐水推注法纠正PICC导管头端位置.结果 28例患者PICC导管正位均获成功.结论 根据患者体型胖瘦采取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法及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加生理盐水推注法正住可使导管头端到达理想的位置,有效纠正PICC导管异位.  相似文献   

3.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3):924-926
血管内导管包括外周静脉导管、非隧道式或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CVC)、肺动脉导管、动脉导管和体内置入式输液泵。前瞻性研究显示,外周静脉导管留置的感染率最低(<1%);经皮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短暂留置的导管感染率约为3%~5%;用于血液透析的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率最高,约为10%。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是危重患者病情恶化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7):538-540
血管内导管包括外周静脉导管、非隧道式或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CVC)、肺动脉导管、动脉导管和体内置入式输液泵。前瞻性研究显示,外周静脉导管留置的感染率最低(1%);经皮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短暂留置的导管感染率约为3%~5%;用于血液透析的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率最高,约为10%。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是重危病人病情恶化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制一种满足临床中心静脉导管维护需求的护理用品,使临床护士有效地提供安全、方便的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服务.方法 将60例深静脉导管留置患者(CVC 10例,PICC 50例)按置管序号单号分为对照组,双号分为观察组,每组CVC置管5例,PICC置管25例.观察组采用自行研制的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护理包进行导管维护换药冲洗工作,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维护.结果 观察组导管单次维护时间为(8.56±1.31)min,显著低于对照组(15.45±1.69) min (P<0.01);观察组平均花费20元/次,低于对照组(27.93元/次).结论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护理包可明显提高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效率,降低患者的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四种不同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置入方法并行临床分析.方法 132例患者行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置入术,分为A组(36例)经撕脱鞘置入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B组(36例)颈外静脉切开置入导管;C组(32例)通过引导钢丝并逐层扩张后直接置入导管;D组(28例)采用颈内静脉切开置入导管.结果 A、B、C、D四组透析前后肌酐、尿素氮水平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且尿素清除指数均达标,A、B、D三组透析中血流量、回血静脉压、尿素清除指数以及导管留存时间相关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C组中上述指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与未非随机分组相关.四组手术后未出现大出血及感染相关并发症,B、C两组各出现1例导管异位情况.结论 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置入方法推荐首选经典撕脱鞘置管,该方法安全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其次是颈内静脉切开置管,通过引导钢丝逐层扩张后置管适用于皮下组织疏松、脂肪层少的患者.而颈内静脉切开方法置管是在没有超声学指引下临床穿刺失败后的补救方法,但该方法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故临床不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7.
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护理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血液净化颈内静脉导管术采用Seldinger法由颈内静脉插管患者,采用心理护理、预防感染、保证有效透析、预防各种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 80例次均插管成功,血流量在200 ml/min以上,留置时间为7 d至3个月,平均41.0 d.12例留置导管平均8.0 d出现栓塞,更换导管并封存低分子肝素后,拔管时未再出现导管栓塞情况.结论颈内静脉是较佳的临时血管通路,导管封存低分子肝素对留置时间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科学的护理在颈内静脉导管术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中心静脉长期、临时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使用状况,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 000例使用中心静脉长期、临时置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0例为长期双腔导管,1 500例为临时双腔导管,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并发症与处理效果.结果 置管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有:误穿动脉11例(0.55%)、皮下血肿6例(0.3%).导管留置并发症有:血流量不足24例(1.2%),导管相关感染23例(1.15%),穿刺部位渗血15例(0.75%),导管意外脱落3例(0.15%).以上并发症均在给予相应的处理后痊愈,未留下相关后遗症.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重视,提高置管技术,加强导管使用维护,及时处理是防范导管失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探讨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延期留置临时导管后中心静脉病变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延期留置临时导管(留置时间≥4周)的血透患者为研究对象,CT血管造影检查判断中心静脉病变(CVD),按照中心静脉病变及狭窄程度分组。Logistic回归法分析延期留置导管致CVD的危险因素。113例患者中67例(59.3%)存在中心静脉病变,病变组血浆纤维蛋白原较无病变组高(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长透析龄是延期留置导管患者发生CVD的危险因素。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留置时间>4周足以导致中心静脉病变,建议应避免延期留置中心静脉临时导管。  相似文献   

10.
PICC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正位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PICC后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处理方法,提高正位成功率。方法对28例PICC后导管头端异位于颈内静脉患者,针对其体型胖瘦分别采用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法、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加生理盐水推注法纠正PICC导管头端位置。结果28例患者PICC导管正位均获成功。结论根据患者体型胖瘦采取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法及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加生理盐水推注法正位可使导管头端到达理想的位置,有效纠正PICC导管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