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为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克罗恩病(CD)与肠结核的价值,回顾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肠结核和52例CD患者的多层螺旋C T检查资料,就两种疾病C 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CD与肠结核患者在病变累及部位、肠壁增厚方式、肠壁增强方式、肠系膜淋巴结增强方式、肠系膜改变,以及多阶段跳跃性病灶、...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属常见病,肠阿米巴病与克罗恩病相对而言较少见,而三者的X线表现往往有很多相似之处,难以分辨,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现分述如下。1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腹部X线透视可发现有无肠梗阻及中毒性巨结肠;膈下的游离气体是否出现,鉴定有无肠穿孔发生。钡剂灌肠造影是检查本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了解结肠受累范围和程度,以及回肠末段情况,有无瘘管、息肉、癌肿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刘勇  李德川  楼荣灿 《腹部外科》2002,15(3):150-151
目的 探讨以腹块为临床表现的大肠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报告 1987~2 0 0 0年收治的以腹部肿块为临床表现的大肠结核 15例 ,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肠结核均以腹块为主诉就诊 ,其中 9例行纤维结肠镜检查 ,3例行钡灌肠。仅 3例诊断为肠结核 ,其余 12例经手术活检确诊 ;所有病例均经抗结核治疗 ,1例复发。结论 纤维结肠镜下活检和手术活检是肠结核确诊的重要手段 ,利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活检组织中的结核杆菌 ,以及手术时常规行肠系膜淋巴结活检 ,有助于肠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及X线小肠造影对小肠克罗恩病(C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9例C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有完整的CT小肠造影检查资料,其中28例患者同时行X线小肠钡餐造影检查,腹部窦道造影18例。结果39例CT小肠造影,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大于4ram)34例(87.2%),强化增加(大于10HU)37例(94.9%),多节段性病变33例(84.6%),肠腔不规则狭窄26例(66.7%),系膜区淋巴结肿大(大于5mm)13例(33.3%),肠管周围蜂窝织炎12例(30.8%),腹腔内脓肿10例(25.6%),炎性包块8例(20.5%),不全性肠梗阻14例(35.9%),腹腔积液22例(56.4%),瘘管形成4例(10.3%);CT小肠造影未显示肠壁线形溃疡和卵石征,对肠瘘的显示率不高。28例X线小肠造影,多节段性病变23例(82.1%),单节段病变5例(17.9%),肠腔不规则狭窄15例(53.6%),多发性、纵行裂隙状溃疡18例(64.3%),卵石征16例(57.1%),肠瘘4例(14_3%);X线小肠造影未显示肠壁增厚及腹腔脓肿、炎性包块等肠外并发症,对肠瘘的显示率亦不高。18例腹部窦道造影中,肠瘘13例(72.2%),腹腔脓肿形成12例(66.7%),窦道形成8例(44.4%)。结论CT小肠造影对全面评价CD的病变范围、并发症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但难以显示肠壁线形溃疡和卵石征。X线小肠造影易于显示CD的线形溃疡和卵石征的特征性改变,而腹部窦道造影易于显示肠瘘及腹腔内脓肿。两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对于指导CD的临床诊断及综合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CT鉴别诊断原发性肺淋巴瘤(PPL)与继发性肺淋巴瘤(SPL)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胸部CT平扫的28例PPL(PPL组)及27例SPL(SPL组)患者,其中18例PPL及16例SPL接受增强扫描,观察病变CT表现;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CT平扫相关征象,筛选鉴别PPL与SPL的独立预测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单独及联合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PPL及SPL均可表现为肺结节、肿块或实变。PPL多为分布于肺外周的单发病变,可见支气管充气征伴扩张;SPL常为多发病变,多伴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P均<0.05)。接受增强CT的18例PPL与16例SPL之间,病变强化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强化程度及是否存在血管造影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变数目、充气支气管征伴扩张及胸腔积液是鉴别PPL与SPL的独立预测因素,其鉴别PPL与SPL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0.68、0.69,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1。结论 CT所见病变数目、充气支气管征伴扩张及胸腔积液有助于鉴别PPL及SPL。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克罗恩病(CD)合并肠瘘病人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就诊的CD合并肠瘘的273例病人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肠瘘特点、临床用药方案及预后转归。结果 273例病人中,男女比为2.5:1;起病年龄为29(22,40)岁;确诊年龄为31(25,42)岁;起病至确诊的间隔时间为22(8,31)个月;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分别为腹痛(78.0%)、腹泻(28.9%)及发热(26.0%);确诊时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末端回肠(56.8%);确诊时最常见的发病性质为穿透性病变(54.9%),其次为狭窄(42.1%)、无狭窄无穿孔(2.9%)及肛周病变(19.0%)。共并发肠瘘442例次,其中肠外瘘有327例次(73.9%),最常见的类型为回结肠吻合口瘘124例次(28.1%),肠内瘘有115例次(26.1%),其中肠膀胱瘘38例次(8.6%)。肠内(91.9%)及肠外(72.9%)营养联合柳氮磺胺吡啶(57.9%)及雷公藤多苷(48.0%)是治疗此类病人的最为常用的方法;共有227例(83.1%)病人行抗感染治疗,β-内酰胺类(77.6%)及硝基咪唑类(56.0%)是最常用药物。所有入选病人共接受外科手术625例次,确诊后1、3及5年的累积手术率分别为34.4%、59.0%及63.0%。共有9例(3.3%)病人在随访期间死亡,确诊后1、3、10年的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8.5%、97.8%和96.7%。
结论 与西方及其他亚洲国家文献资料相比,该中心CD合并肠瘘病人在性别比、发病部位、手术率及死亡率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尚须继续进一步随访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克罗恩病诊治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涛  郑泽霖  张弥平 《腹部外科》2002,15(3):137-137
克罗恩病 (Crohndisease ,CD)是炎性肠病的一种 ,病因迄今尚不明确。目前多数作者认为 ,其发病是以特定的遗传因素为基础 ,在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下 ,机体的免疫调整障碍 ,经过由炎症性细胞因子介导 ,淋巴组织、粘膜上皮内免疫相关细胞及脉管系统参与的一系列复杂反应 ,最终导致组织损害和病变形成 ,病损从直肠或直肠乙状结肠开始 ,向近端蔓延 ,可波及全结肠甚至末端回肠。病变特点为连续弥漫性结肠粘膜、粘膜下层慢性渗出性和出血性炎症及溃疡性病变 ,很少累及肌层和浆膜[1] 。一、诊断1.临床表现 :慢性起病、反复发作右下腹…  相似文献   

9.
容易混淆的回盲部疾病—结核、淋巴瘤及克罗恩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回盲部病变为主的12例肠道结核、8例肠淋巴瘤及24例肠道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的回顾分析,找出其特点并比较不同的诊断方法。方法:对三种疾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特点及内镜所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三者均以男性发病率为高,年龄分布以肠结核与克罗恩病较为年轻。结论:这三种临床表现相近的肠道疾病在鉴别诊断上是有一定困难的,但通过分析还是能找出一些异同点的。影响学检查各具特点,但除了克罗恩病以外,误诊率较高,内镜检查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这三种疾病大多位于黏膜下,必须深凿才能取得满意的组织。  相似文献   

10.
克罗恩病是一种主要累及消化道的自身免疫相关的炎症性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亚洲地区急剧上升,而结直肠癌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了解克罗恩病癌变的现状与机制,加强对患者的癌症筛查与监测,对于降低克罗恩病患者的癌症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克罗恩病并发结直肠癌的倾向和分子机制,以及目前国际上对克罗恩病患者结直肠癌预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收治95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结果95例原发小肠恶性肿瘤中以腺癌最常见,其次为问质瘤、淋巴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肠梗阻、黄疸等。本组根治性(R0)切除率为61.1%(58/95),术前诊断率为61.1%(58/95),随访3~5年,平均存活期(32±15.7)个月。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CT具有较好诊断价值,外科手术仍是唯一可获治愈的手段,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CT定量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与冠状动脉疾病(CAD)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网及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关于CT定量EAT与CAD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以Stata 12.0软件分析CAD组与非CAD组之间标准化均数差(SMD)及95% CI。结果 纳入19篇文献,CAD组5 129例,非CAD组7 434例;CAD组EAT厚度[SMD=0.46,95% CI(0.26,0.66),P<0.01)]和容积[SMD=0.65,95% CI(0.46,0.86),P<0.01)]均大于非CAD组。结论 CT定量EAT与CAD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