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内固定方法,评价骨折复位与神经恢复效果。方法 60例胸椎骨折伴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中,对胸椎中上段骨折采用多节段椎弓根螺钉(6~10枚)内固定:对胸椎下段骨折行经伤椎置4钉或6钉2棒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伤椎椎体前高比和脊髓神经的恢复情况。结果 60例中,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时间(331±45)min,出血量(495±158)mL;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时间(297±34)min,出血量(426±138)mL。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10~36个月,骨折脱位均骨性融合,融合率100%。无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中上段组术后椎体前高比(87.4±3.6)%,明显高于术前(40.5±3.1)%;下段组术后椎体前高比(88.1±3.9)%,也明显高于术前(41.2±2.4)%。根据国际脊髓损伤评分标准评分,感觉评分两组术后均高于术前(P〈0.01);运动评分中上段组术后高于术前(P〈0.05),下段组更显著(P〈0.01)。结论对中上胸椎骨折脱位应行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下胸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时机及康复治疗是促进功能恢复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椎弓根钉技术治疗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胸椎骨折脱位虽然发生率较小,但其损伤大,脊髓损伤率高。由于其生理解剖结构的特点,给治疗带来不便。2000年5月~2003年5月,我们采用椎弓根钉技术治疗上胸椎骨折脱位8例,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上胸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上胸椎骨折脱位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17例上胸椎骨折脱位患者,压缩骨折5例,骨折脱位7例,爆裂骨折3例,爆裂骨折伴脱位2例。完全瘫痪10例,不完全瘫痪7例。根据上胸椎骨折的类型以及脊髓受压的程度,采用前路和后路手术方法。T1,2骨折6例,采用前路手术经胸锁关节或切除锁骨段。切除骨折椎体后采用自体骨块或钛质网笼与自体骨植入,自锁钢板固定。其余11例行后路手术。完成减压复位后采用椎弓根钉或钩棒系统进行固定。结果 随访2—7年。完全瘫痪的10例中有2例改善,不完全瘫痪的7例中有6例改善。结论 上胸椎骨折脱位损伤重,预后差,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和脊髓受压的程度及时减压和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短节段固定治疗AO-B1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2例AO-B1型胸腰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行一期后路经骨折脱位间隙相邻上下椎弓根置钉、复位、植骨融合并椎弓根钉棒系统两节段内固定。X线检查了解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胸腰椎骨折脱位椎间隙、骨折椎体高度恢复及脱位畸形矫治情况;Frankel分级方法比较手术前后脊髓损伤恢复情况。结果 12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23±5)个月。术后Frankel分级:A级9例中1例恢复至C级,1例恢复至D级,余7例双下肢瘫痪均未恢复;C级2例和D级1例末次随访时均恢复至E级。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提示:内固定物在位,12例矢状面脱位均完全纠正,复位率达100%。椎间隙及椎体高度恢复,末次随访时高度无明显丢失,均无钉棒断裂现象。3例出现明显邻近节段退变。结论 AO-B1型胸腰椎骨折脱位可选择4钉2棒短节段固定;术前CT检查对诊断与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屈曲位时利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提拉复位治疗伴有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伴有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随访12~ 18个月.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法评估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测量并分析比较手术前后的Cobb角.结果 术后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脱位完全纠正;术后Cobb角由术前平均21°恢复至4°;15例神经功能有1~3级恢复.结论 利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在屈曲位时撑开提拉复位治疗伴有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肯定,复位方法简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38例颈椎损伤患者术前复位牵引,采用颈椎前后路及后路切开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椎弓根钉棒带锁钢板内固定术。结合术前和术后1年Frankel神经功能评估方法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3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4个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无神经损伤加重现象。Frankel分级:B级11例恢复至C级9例、D级1例,1例无恢复;C级18例恢复至D级15例、E级3例;D级9例均恢复至E级。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弓根钉棒系统在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 18例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后路寰枢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寰枢椎部分撑开后提拉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其中单纯固定融合14例,加行颈椎管成压术者4例。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2.8(1.8~3.6)h,平均出血量380(150~680)ml,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无脊髓损伤症状加重。18例患者获得6月~3年随访,获得良好寰枢椎骨性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牢固,无松动;寰枢椎保持复位位置;术后脊髓功能(JOA17分法)改善率82.3%,其中优12例,良4例,有效2例。结论经后路寰枢椎弓根钉棒系统,对寰枢椎进行部分撑开后提拉复位,一次完成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复位、固定和融合,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联合前路减压固定治疗下颈椎脱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03—2014-01对11例因外伤导致的下颈椎脱位一期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联合颈前路减压钛板固定手术,术后给予消肿、抗炎、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结果 11例均获得随访8~30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良好,颈椎活动度及稳定性良好,无钉板松动断裂、椎间高度丢失及假关节形成。MRI显示颈椎前后减压充分,脊髓无钳夹现象,椎管矢状径变宽,无脑脊液漏发生。术后脊髓功能ASIA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2例,D级5例,E级2例。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脱位者术后效果满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可获得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前后一体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11—2014-11手术治疗的7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采用后外侧入路减压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内固定治疗。结果 70例切口均一期愈合,均获得平均18(12~36)个月随访。无内固定松动、椎弓根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 d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压缩率、伤椎后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外侧入路前后一体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减压彻底,良好恢复脊柱三柱稳定性的优点,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方法与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上胸椎骨折脱位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分级:A级8例,B级12例,C级9例,D级6例。骨折3例,爆裂骨折18例,骨折脱位8例,爆裂脱位6例。均进行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25.5个月,均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使伤椎得到满意的复位及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