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复合型改良截石位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将86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按手术体位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截石位,观察组采用复合型截石位。观察两组体位摆放所耗费时间及体力强度;施术者满意度;体位摆放前后、体位恢复前后患者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位摆放耗费的时间(P0.05)及体力均减少,施术者满意度提高(P0.05),体位摆放前后及体位恢复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小(P0.05)。复合型改良截石位应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术中,因增强了术中体位摆放的稳定性、提高施术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且术中患者体位一直维持在水平功能位,从而避免了手术前后体位变动过大而造成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漫视频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泌尿外科手术培训的应用效果,提高手术效率。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实施泌尿外科手术病例150例,以2016年5月之前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培训后的护士为对照组,2016年5月之后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基础上,增加体位动漫视频培训后的护士为试验组(n=75),比较两组护士手术配合效果、护士对培训满意度及手术医师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入位一次性成功率、手术体位摆置时间、平均泊机时间、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体位考核成绩、护士对培训满意度、手术医师满意度分别为94.67%(71/75)、(8±4)min、(20±5)min、(166±63)min、(95±10)分、98.57%、95.67%,对照组分别为82.67%(62/75)、(15±5)min、(41±10)min、(213±78)min、(87±10)分、90.34%、89.8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7.574、14.310、13.416、5.238、4.257、5.128、4.564,P均0.01)。150例机器人辅助泌尿外科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随访均无并发症。结论动漫视频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体位摆置和泊机效果及效率,缩短体位摆置所需时间和平均泊机时间,因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腿截石位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3例患者按手术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牵引床体位,观察组采用单腿截石位。结果观察组体位摆放时间、需用无菌单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采用单腿截石位经济,方便,提高了患者舒适度,达到充分暴露术野,便于操作,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改良头高臀低截石位与传统截石位输尿管镜下激光碎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本单位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改良头高臀低截石位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组(改良体位组) 42例,传统截石位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组(对照组) 4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耗材费用、术后住院时间、结石上移、手术并发症、碎石成功和输尿管硬镜碎石成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碎石成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改良体位组手术耗材费用、结石上移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改良体位组输尿管硬镜碎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采用改良头高臀低截石位在不提高其他并发症的基础上,硬镜碎石成功率要高于传统截石位输尿管镜下激光碎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字形分腿位与截石位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实施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截石体位;观察组采用人字形分腿位,即采用可分腿板式手术床,无需安装托腿架,双下肢平放于腿板上,腿板水平分开角度90°~1 00°.结果 观察组体位安置耗时(237.00±58.00)s,对照组(151.00士17.00)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体温、血压、心率变化幅度小于时照组(均P<0.01),麻醉苏醒期平稳性、术后舒适度改变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与截石位相比,人字形分腿住手术野暴露充分,摆放简便,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妇科腔镜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术中采用常规截石位)和改良组(术中采用改良中凹截石位),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摆放前(气腹建立后)、术后(术后恢复平卧位后5 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眼压、呼吸指标[气道峰压(Ppeak)、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及双侧股静脉血流速度(左股静脉血流速度、右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与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的体位摆放时间明显长于常规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1)。术后,常规组患者的SBP、DBP、MAP、眼压、PetCO_(2)、Ppeak均高于改良组患者,SpO_(2)低于改良组患者(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改良截石位不但可减轻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下肢受压程度,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促进患者下肢血流,而且有利于手术操作,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及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人形改良截石位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筛选出2020年2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前置胎盘患者,按照手术体位改良前后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平卧位下行剖宫产术,研究组采取人形改良截石位下行剖宫产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经阴道辅助操作时所需时间、术后并发症(外周神经损伤、压力性皮肤损伤)以及医生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64.5±18.9分钟、307.0±55.3ml)均少于对照组(75.8±19.3分钟、346.5±61.5ml),P0.05;对照组经阴道辅助操作20例,研究组19例,研究组的经阴道辅助操作时所需时间(2.9±1.9分钟)少于对照组(10.7±1.3分钟),P0.05;两组术后均无外周神经损伤和压力性皮肤损伤发生;研究组的医生满意度(92.9%)高于对照组(40.0%),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采取人形改良截石位,可缩短手术时间与经阴道辅助操作时所需时间,且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医生满意度高,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制膀胱截石位定位消毒铺巾用品在截石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消毒铺巾方法,观察组采用膀胱截石位定位消毒铺巾用品。结果两组定位消毒铺巾时间、手术完成时间、患者术后皮肤颜色变化发生率、手术污染程度及手术医生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膀胱截石位定位消毒铺巾用品,能够一次准确定位膀胱截石位中患者臀部的位置,方便手术医生操作,缩短手术时间;能够保持手术床清洁,降低手术感染的风险,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9.
单腿截石位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腿截石位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3例患者按手术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牵引床体位,观察组采用单腿截石位。结果观察组体位摆放时间、需用无菌单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采用单腿截石位经济,方便,提高了患者舒适度,达到充分暴露术野,便于操作,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半截石卧位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牵引床摆放患侧下肢伸直中立位实施手术,观察组采用普通电动手术床改良半截石卧位进行手术。比较两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患者术中皮肤受压情况,了解观察组手术医生对手术体位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体位摆放时间及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受压部位皮肤压红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医生均表示改良半截石卧位方便、满意。结论改良半截石卧位可提高手术效率,保护患者皮肤,令手术医生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俯卧与可调节斜卧手术体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过程中腹内压力及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全麻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俯卧位患者78例(A组),可调节斜卧位患者78例(B组)。分别在全麻诱导后(仰卧位)5min、摆放体位后5min和手术结束时测量两组患者气道阻力值,通过尿管测量膀胱内压力来间接反映腹内压力值,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平均单位时间出血量分别为74.4±13.8min、288.7±105.9ml和3.8±0.7ml/min,B组分别为59.2±10.0min、178.1±58.6ml和3.0±0.5ml/min,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术前仰卧位时的腹内压平均值为765±167Pa,摆放体位后为1063±194Pa,手术结束时为1074±191Pa;B组分别为788±170Pa、809±176Pa和817±186Pa。A组术前仰卧位时的气道阻力为14.1±1.2cmH2O,摆放体位后为17.3±1.9cmH2O,手术结束时为17.6±2.0cmH2O;B组分别为14.2±1.5cmH2O、14.9±1.5cmH2O和15.0±1.6cmH2O。两组术前仰卧位时的气道阻力及腹内压无明显差异(P0.05);A组摆放体位后及手术结束时的腹内压力及气道阻力明显大于术前仰卧位(P0.05),同时A组摆放体位后及手术结束时的腹内压及气道阻力明显大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与摆放体位后腹内压力有显著相关性(r=0.772,P=0.000),而B组术中出血量与摆放体位后腹内压力无显著相关性(r=0.287,P=0.174)。结论:采用可调节斜卧位行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可以降低术中胸腹部受压的几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与传统牵引床复位比较,探讨下肢骨牵引器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3月经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8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例术中采用骨牵引器辅助复位(试验组),42例采用牵引床辅助复位(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AO分型以及骨质疏松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均缩短,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试验组随访时间12~21个月,平均14.2个月;对照组12~22个月,平均14.3个月。术后8例(试验组3例、对照组5例)发生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5例(试验组2例、对照组3例)术后1年内发生内固定失效。除内固定失效患者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6±2.9)周,对照组为(12.4±3.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0,P=0.214)。术后1年,试验组Harris评分为(86.2±5.9)分,对照组为(84.1±6.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8,P=0.080)。结论与牵引床相比,骨牵引器辅助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能明显缩短术前体位摆放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手术效率且获得相似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手术室护士腹腔镜手术空间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及医生满意度。方法成立空间管理能力培训考核小组,制定涉及20种腔镜手术配合空间管理的质量标准,空间管理的细则、培训与考核计划,对护士进行患者手术体位、静脉输液部位的选择、仪器设备的布局摆放等8个方面的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手术室护士空间管理能力、术前准备时间及医生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手术室护士空间管理能力及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培训前,术前准备时间显著短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空间管理能力培训可提高腹腔镜手术配合效率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腔镜下分腿体位手术洞巾的改良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普通外科腹部腔镜分腿位手术患者按照手术月份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部手术洞巾,观察组采用分腿式手术洞巾,比较两组铺巾时间、术中无菌区破坏频次,医生、护士铺巾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铺巾时间(213.8±26.6)s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51.6±25.2)s;观察组术中无菌区破坏频次为0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63±0.96)次;观察组医护人员铺巾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改良分腿式手术洞巾更适合分腿体位手术,减少术中暴露频次,降低手术污染概率,节省护士劳动力,提高外科医生与手术室护士铺巾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手术托盘作为术中器械传递和存放的平台,需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体位要求的不同进行放置和调整。其中肛周及会阴部位的手术常需在截石位下完成,传统的手术托盘因底座和支架较大,体位安置后不易摆放,或摆放后不方便术者使用。为此,笔者自行设计并制作了截石位手术的专用器械托盘。经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截石位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8年5月78例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3例采用截石位(试验组),45例采用传统平卧位(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入院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部位及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开复位例数以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及切开复位例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1例(3.03%)、对照组3例(6.67%)发生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39,P=0.045)。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复查显示两组骨折均愈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5.30±1.33)个月,对照组为(5.98±1.8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5,P=0.073)。两组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VAS评分以及膝关节、踝关节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膝关节、踝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时,采用截石位有利于骨折复位操作,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成角双L型截骨术矫正颧骨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4月唐都医院烧伤整形科进行颧骨截骨内推术的35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其中计算机辅助成角双L型截骨26例(计算机辅助组),年龄(28.4±6.6)岁;常规手术9例(常规手术组),年龄(27.3±4.8)岁。计算机辅助组患者行手术导板指引下成角双L型截骨,预弯钛板辅助颧骨截骨块就位,钛板、钛钉固定。常规手术组患者行L型截骨,内推后以钛板、钛钉固定。记录手术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骨不连、双侧不对称)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调查患者满意度。计算机辅助组比较手术模拟与术后3个月CT的差异。对2组的手术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患者满意度和不对称发生率进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计算机辅助组手术时间(85.1±17.8)min,常规手术组手术时间(62.2±11.7)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P=0.020);2组患者术后早期均未发生明显截骨块移位,也未出现明显软组织下垂,常规手术组有1例患者右侧颧骨发生骨不连,左侧颧骨骨块部分吸收。计算机辅助组不对称发生率为3.8%(1/26,不要求手术纠正),常规手术组为33.3%(3/9,其中1例要求手术纠正),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9,P=0.046);计算机辅助组患者满意度为100%(26/26),常规手术组为78%(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9,P=0.019);计算机辅助组患者术后CT与手术模拟CT图像显示,颧骨块的位置偏差为(0.21±0.19)mm。结论采用计算机辅助成角双L型截骨术治疗颧骨肥大,可以实现颧骨的精确截骨和截骨块的精确就位,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并可降低骨不连和双侧不对称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汪琳 《护理学杂志》2011,26(16):59-60
目的探讨美皮康贴膜在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将300例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摆放截石位,观察组摆放截石位前在骶尾部皮肤粘贴美皮康贴膜,观察两组骶尾部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0.67%,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皮康贴膜可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截石位患者骶尾部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侧俯卧位护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侧俯卧位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临床应用的优势、摆放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护,认为摆放侧俯卧位时,医生、麻醉师、护士要通力合作,既要保证术野的充分暴露,又要减少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并尽量保持身体各部位处于功能位,预见性地做好防护工作,减少因体位引起的并发症,避免增加患者的痛苦。使体位摆放这一专科性很强的护理操作技术能更加规范、科学,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侧俯卧位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临床应用的优势、摆放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护,认为摆放侧俯卧位时,医生、麻醉师、护士要通力合作,既要保证术野的充分暴露,又要减少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并尽量保持身体各部位处于功能位,预见性地做好防护工作,减少因体位引起的并发症,避免增加患者的痛苦.使体位摆放这一专科性很强的护理操作技术能更加规范、科学,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