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选用固定平台(fixed-bearing)型(PFC-sigma)和旋转平台(rotating-platform)型(PFC-RP)膝关节假体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OA)患者术后躯体静态稳定性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单侧TKA的OA患者45例(选用旋转平台型假体PFC-RP的患者21例,选用固定平台型假体PFC-Sigma的患者24例)进行分析。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时采用HSS评分标准对术侧膝关节进行功能评估,并用重心测量仪对患者进行站立平衡试验,连续记录躯体重心位置(gravity center position,GCP)。对GCP在水平方向上转移程度(medio-lateral displacement,ML-X range)以及GCP漂移轨迹(locus of GCP,LG)进行量化并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静态稳定性、术侧膝关节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 TKA后单位时间内GCP在水平方向上平均位置由初始位置逐渐向术侧转移,且两组患者之间MLX range上变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选用PFC-RP型假体的患者LG水平明显较选用PFC-Sigma的患者小,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术后术侧膝关节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性,而选PFC-RP型假体的患者较PFC-Sigma的患者具有更好的静态时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躯体重心位置(GCP)在水平方向上转移情况,并判断其转移程度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用重心测量仪对176例接受单侧TKA的膝关节OA患者进行GCP测定,根据HSS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1周、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患肢功能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记录患者GCP,量化GCP转移程度,并与术侧膝关节HSS评分变化程度进行Pearson分析。结果 176例患者在TKA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时HSS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随着术侧关节功能进一步恢复,患者GCP由起初的位置逐渐向术侧方向移动。结论术后GCP转移程度与同一时期患者HSS评分变化程度呈线性相关,患者GCP转移程度与同一时期HSS评分变化相关系数R2分别为0.584和0.498。  相似文献   

3.
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于严重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来说,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一种疗效肯定、效果优良的治疗措施。TKA手术目的是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TKA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是骨科医师和患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旋转平台、后稳定固定平台膝关节假体对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350例膝关节病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病例均经临床、X线片或CT确诊。其中选择旋转平台膝关节假体180例设为A组,选择后稳定固定平台膝关节假体170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膝关节屈曲度(ROM)及静态稳定性指标,记录两组并发症情况。其中HSS、KSS、ROM、静态稳定性指标等计量资料行t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HSS评分、KSS评分、ROM、横轴向躯体重心(GCP)偏移位置均较术前显著上升,GCP漂移轨迹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手术前后t =-105.415、-107.890、-23.829、56.647、78.339;B组手术前后t =-103.736、-136.420、-22.141、-26.077、69.119,均为P<0.05);A组术后6个月GCP漂移轨迹显著小于B组(t =7.082,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361,P>0.05)。 结论旋转平台与后稳定固定平台假体均能明显促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并发症类似,但前者相对静态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期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分期进行双侧TKA手术之间的差异。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双侧TKA患者45例,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合并症、术后早期并发症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前合并症的比例分期高于同期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期高于分期组;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用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一般情况差的高龄患者,且存在严重合并症,应尽量避免行同期双侧TKA手术。  相似文献   

6.
方红霞  梁晓燕  颜岚  雒玉 《骨科》2016,7(3):207-209
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行院外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9月在我科行TKA的患者120例,根据出院时间编号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TKA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方式;研究组利用微信平台,针对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对其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对康复训练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膝关节HSS评分及ROM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40);康复训练满意度(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P=0.038)。结论运用微信对TKA患者行院外延续护理方便快捷,利于指导和沟通,能有效促进人工TKA患者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假体设计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屈曲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 arthroplasty,TKA)旨在使严重膝关节疾患者缓解疼痛并改善功能水平。在衡量TKA术后功能的众多因素中,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一直是一个须着重考虑的问题,同时也是绝大多数膝关节评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TKA术后膝关节105°~110°的屈曲度即可以满足患者日常生活的需要,绝大多数文献报道的术后远期屈曲度也保持在100°~115°之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术后6周连续应用环氧化酶乏(COX-2)抑制剂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和功能恢复的效果,探索TKA术后镇痛的新方法。方法选取73例即将接受TKA的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前以及在术后2周内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常规口服塞来昔布,术后2周出院,出院后实验组继续口服塞来昔布直至术后6周;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胶囊至术后6周。观察术前、术后3天、2周、6周、6个月、12个月疼痛改善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前、术后3天和术后2周的疼痛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随访至术后6周、6月、12个月时,实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73、2.89、3.21;P〈0.01)、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98、2.66、2.81;P〈0.01)。结论TKA术后连续6周口服环氧化酶-2抑制剂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Oxford第3代混合型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与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56例患者,男44例,女112例,年龄50~75(58.76±4.97)岁。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单侧TKA组和单侧Oxford第3代混合型UKA组。单侧TKA 81例(81膝),男23例,女58例,年龄51~75(58.60±5.01)岁;单侧Oxford第3代混合型UKA 75例(75膝),男21例,女54例,年龄50~72(58.92±4.95)岁。比较两组临床评估指标,包括手术一般情况、相关并发症、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A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影像评估指标包括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股骨假体内外翻角(femoral component valgus/varus angle,FCVA)、股骨假体后倾角(femoral component posterior slope angle,FCPSA)、胫骨假体内外翻角(tibial component valgus/varus angle,TCVA)、胫骨假体后倾角(tibial component posterior slope angle,TCPSA),是否发生膝关节外侧间室进展、衬垫脱位、假体下沉、松动。结果:UK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TKA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54(38.01±8.90)个月。末次随访两组AKSS临床评分、功能评分、HKA均优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UKA组AKSS临床评分、功能评分均优于TKA组(P<0.05),TKA组HKA优于UKA组(P<0.05)。末次随访两组TCVA、F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TCPSA、FCPSA大于TKA组(P<0.05),UKA组未出现外侧室进展。结论:Oxford第3代混合型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较TKA具有手术创伤小、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快速康复、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等优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真空负压引流术(VSD)、内侧腓肠肌皮瓣转移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皮肤坏死,挽救TKA的疗效。方法2007年至2009年本组共有4例患者采用内侧腓肠肌皮瓣转移术治疗TKA术后伤口皮肤坏死,平均随访19个月(12—32个月),采用K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在最后随访时对患者的感染消除情况进行临床评价,测量患者活动度。结果根据KSS膝关节评分系统,4例患者结果优良。所有患者均有良好的股四头肌力量。患者不需要助步器行走,所有皮瓣一期愈合,无感染复发。结论内侧腓肠肌皮瓣能提供良好的覆盖,允许早期活动和快速康复,可以降低TKA术失败后关节僵硬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外翻膝中的手术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8年9月,对14例16个外翻膝行膝前正中、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外侧软组织松解,后方稳定型假体或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男3例,女11例,平均年龄60.5岁(45~77岁).经过随访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屈伸活动度、KSS评分、膝关节X线情况来评估手术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2个月(24~54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由术前平均82°(伸直0°~屈曲120°)提高到术后120°(伸直0°~屈曲150°);KSS评分:临床评分由术前平均43分(10~65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3.9分(70~100分),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52.9分(30~70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9.3分(75~100分);胫股角由术前平均16.5°(8°~30°)改善纠术后平均7°(5°~10°),膝外翻畸形得到良好的矫正.随访中无深静脉血栓、膝关节感染、髌骨半脱位或脱位并发症发生.[结论]膝前正中、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外侧软组织松解,后方稳定型假体或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的TKA治疗外翻膝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骨关节炎的近中期手术效果,探讨手术方法与术后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0年7年至2018年3月临床资料。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患者共81例,平均疼痛时间(8±3)年,均采用后稳定型假体,膝关节内外翻、屈曲畸形通过术中骨赘清理、内外侧副韧带和后方关节囊等软组织松解等技术矫正。术后关节囊内注入氨甲环酸抗凝及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术前及术后拍摄下肢全长X片及膝关节正侧位X片记录股胫角度和屈曲畸形角度,统计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随访1、3、6、12、24月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记录膝关节活动度和疼痛情况,并进行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用SPSS 17.0软件,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2±5)个月,手术时间平均(71±6)min,引流量平均(380±5)ml,膝关节股胫角术后平均为(1.3±1.0)°,术后有4例术后出现膝前痛。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下肢力线基本恢复正常。无术后感染发生。随访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未发现假体松动、下沉。随访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膝关节KSS评分有显著改善(临床t=-66,功能t=-91.7,P<0.05) 。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术中应用骨赘清理、内外侧,后方关节囊等软组织松解等手术技术,可纠正内外翻畸形,恢复下肢力线、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和缓解疼痛,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真菌感染发病率低,临床少见。其起病慢,病程长,晚期可出现关节骨质严重破坏,膝关节功能丧失。关节真菌感染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也无特征性表现,尤其在早期,容易出现误诊误治,导致延误治疗。本文报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2019年9月收治的1例膝关节真菌感染的治疗经过,结合文献复习,探讨本病在诊断以及治疗方面的认识,为该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15例(226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应用K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分析。结果178例获得随访,时间15d~11年5个月,平均(29±8.2)个月,膝关节评分平均(87±3.9)分,优良率91.5%;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76±9.9)分,优良率66.6%。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于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缓解、功能改善方面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A key factor in successful knee arthroplasty is restoration of correct knee alignment. Although traditional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effectively restores alignment, it is unclear whether similar results can be consistently obtained with more conservative procedur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alignment after implantation of the Journey Deuce Bi-Compartmental Knee System (Smith & Nephew, Inc, Memphis, Tenn). Mechanical axis was assessed in 137 cases. Preoperatively, 77 (56%) of 137 patients had a mechanical axis passing far medial to the center of the knee, consistent with varus deformity. Postoperatively, 130 (95%) of 137 patients had a mechanical axis passing through the center of the kne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Journey Deuce Bi-Compartmental Knee System supports correction of varus deformity, previously thought to require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or osteotomy.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ü HS  Guan ZP  Zhou DG  Yuan YL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0):1305-1308
目的探讨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4年8月74例87个膝关节外翻畸形TKA手术进行回顾分析。患者男11例,女63例,平均年龄63岁(26~80岁);股胫角(股骨和胫骨解剖轴线的夹角)平均为21·59°(12°~40°);应用后稳定型假体,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加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方法。随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X线外翻角度及KSS评分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评价随访时间33·8个月(5个月~9年),根据膝关节活动度数及KSS评分评估关节功能情况。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12·4°(80°~130°),KSS评分平均为81·7分(71~93分),比术前提高了59分;功能评分平均为86·3分,比术前提高了59·8分。所有膝关节在行TKA后外翻畸形基本得到矫正,随访时外翻度数(股胫角)平均为8·7°(0°~11°),较术前有明显改善。随访时1例患者有膝关节轻度不稳症状,1例术前严重髌脱位患者术后髌骨存在半脱位,其余正常。结论对于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加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以及安装后稳定型假体的方法,可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Arthrodesis of the knee after failed knee replace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throdesis of the knee is sometimes needed for failed total knee replacement, but fusion can be difficult to obtain. We describe a method of arthrodesis that uses the simple, inexpensive, Portsmouth external fixator. Bony union was obtained in all six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is technique. Thes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by other methods of arthrodesis.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评价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自1994年10月~2003年10月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81例(95膝),男10例,女71例;平均年龄65.5岁(50—82岁);左膝35例,右膝26例,双侧同时置换17例;保留后交叉韧带假体18膝,后方稳定性假体62膝,活动衬垫15膝。[结果]本组平均随访42个月(14—108个月),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优:80膝(84.21%),良:10膝(10.53%),可:3膝(3.16%),差:2膝(2.10%)。优良率94.74%。[结论]作者认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的缓解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正确的选择假体、精细的手术操作和严格的术后康复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使用单髁关节置换的患者样本验证新版膝关节评分系统(New-KSS)评分系统的效应性以及内部一致性。 方法采用2012年由美国膝关节协会设计推出的New-KSS评价单髁关节置换治疗膝前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疗效,在行初次单髁关节置换的住院患者中对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按照符合膝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的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并排除双侧、多间室、炎症性关节炎及近期感染的患者,并且要求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完成New-KSS评分量表以及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量表。利用克隆巴赫信度系数(Cronbach’ s alpha)分析新版膝关节评分系统New-KSS的信度,同时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其效度。验证New-KSS评分在评价单髁关节置换疗效的效应性以及内部一致性。 结果65名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参加了研究,根据New-KSS各亚维度的Cronbach’ s α在0.70~0.91变化,反映其具有较高的内在信度。术前、术后次评分各维度效应值Cohen’d系数范围在1.83~4.43,提示其具有较好的效应性。New-KSS与KOOS量表相应维度之间的结构效度理想,说明New-KSS与KOOS在评价同一对象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发现,New-KSS在评价单髁关节置换疗效具有较好的效应性和内部一致性;且New-KSS量表具有较好的跨时间差异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类膝关节风湿性关节炎(RA)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差异。方法自2010-01—2012-04采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68例(84膝)膝关节疾患,按照疾病类型分为OA组和RA组,对比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切口愈合时间、HSS单项评分及总分等。结果术后68例(84膝)获得平均47个月随访,随访期间无人工膝关节假体脱位。OA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VAS评分显著低于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组术后1个月疼痛和HSS总分显著高于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组术后1年和3年疼痛、功能、活动范围单项评分和HSS总分均显著高于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A及RA人工全膝置换术后功能均有一定改善,与OA相比,RA患者术后近中期疗效相对较差,但远期疗效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