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30°角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误和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130°角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出现的各种失误和并发症,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1994年6月以来共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平均年龄58.6岁。结果术中操作失误致股骨外侧皮质崩裂1例;钢板刃口穿破股骨头进入髋臼2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其中骨不愈合1例;髋内翻3例,其中钢板断裂2例;下肢外旋畸形1例;共9例12个并发症,发生率23.7%。结论130°角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但不应忽视可能发生的各种失误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Recon交锁髓内钉与加长DHS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Recon交锁髓内钉与加长DHS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64例股骨转子下骨折,其中Recon交锁髓内钉内固定27例,加长DHS内固定3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比较两种技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等疗效指标和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DHS内固定相比,髓内钉固定操作的手术时间长、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提前,而住院时间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DHS组感染的发生率较髓内钉组高、术中出血量较髓内钉组多;DHS组和髓内钉组手术后内固定失败分别为4例、1例,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分别为4例、1例,远期出现髋内翻畸形的分别为5例、0例;所有病例无脂肪栓塞综合征等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Recon交锁髓内钉对转子部及转子下粉碎骨折进行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满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医源性因素对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中出现的各种失误和并发症与医源性因素的关系,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回顾总结92例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出现失误的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75例得到随访,1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发生率16%。结论 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肯定,出现失误和并发症与术前准备、适应证选择、手术技术及术后功能锻炼等医源性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并发症的处理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本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对243例股骨骨折行交锁髓内钉治疗,发生并发症14例,其中骨延迟愈合2例、骨不愈合3例、锁钉失败6例(锁钉松动退出4例,锁钉折弯1例,锁钉断钉1例)、主钉断钉伴骨不愈合1例、术后再骨折1例、膝关节僵直1例。2例骨延迟愈合及时改静力交锁为动力交锁;3例骨不愈合行植骨治疗;主钉断钉和再骨折行扩髓、换钉、植骨治疗;1例锁钉松动退出伴骨不愈合行换钉、植骨治疗;膝关节僵直行股四头肌成形术。[结果]14例患者经过对症治疗,骨延迟愈合、骨不愈合均骨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虽有一定并发症,比其他内固定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出现并发症后,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处理方法,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DHS治疗股骨粗隆骨折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动力加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骨折中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方法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应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骨折103例,按E-van’s标准,Ⅰ型21例,Ⅱ型44例,Ⅲ型25例,Ⅳ型13例。逆转子间骨折5例。均严格采用AO推荐的方法手术。结果87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0.1个月,14例出现失误或并发症,发生率为13.5%。其中粉碎性骨折2例,术后内固定不稳,髋螺钉穿出股骨头2例,髋螺钉过短1例,过长2例,髋螺钉位置欠佳4例,术后伤口感染2例,髋内翻2例,钢板断裂1例,下肢外旋畸形1例,畸形愈合2例。结论DHS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并发症失败与术前准备、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技术及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等因素有关,遵循DHS的操作规范,可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   总被引:44,自引:11,他引:33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固定(Gamma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产生手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总结2000~2004年用DHS和髓内固定系统治疗的共9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对6例出现手术后并发症病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94例患者中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种类包括6类:术后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物股骨头颈内切割;髋内翻;股骨头坏死;头颈螺钉穿人髋关节;骨折不愈合。结论:内固定物选择不当是发生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原因,而不稳定骨折、严重骨质疏松、骨折复位不良、头颈螺钉位置不良都将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杂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35例复杂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统计骨折的分型、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并发症、骨折愈合率。[结果]35例患者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股骨近端髓内钉(PFN)14例,动力髋螺钉(DHS)21例。手术时间1.8h(1.5~3h)。术中出血量平均300ml(150~500ml)。术后平均卧床时间2.4个月(1.2~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6~16个月),35例中骨折愈合31例,3例延迟愈合,骨不愈合1例,愈合率88.5%。髋内翻4例(11.40%),退钉6例(8.5%),髋关节疼痛5例(14.2%)。[结论]复杂粗隆间骨折是较难处理的骨折,单独应用PFN及DHS均不能有效控制骨折的稳定性,须辅助固定大粗隆骨折块。术后辅助外固定及避免过早负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结合粗隆部截骨治疗转子间骨折术后髋内翻畸形效果。方法回顾分析7例转子间骨折术后发生髋内翻畸形患者,均行DHS内固定加转子下截骨,术后给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均获随访,时间2个月~2.5年。疗效评价:优6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DHS结合粗隆部截骨在治疗转子间骨折术后髋内翻畸形显示出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髓内钉、多枚钉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1997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178例。行手术内固定治疗128例,96例获得12~83个月(平均41.5个月)的随访,通过病例复习和随访,获得以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方式、助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按手术方式、年龄分组比较其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计算发生并发症患者的平均年龄,对手术风险性进行预测。[结果]本组96例,术后功能恢复良好79例,可及差17例;良好率82.3%。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发生率11.5%,其中术后早期诱发原有合并症3例。DHS内固定组和髓内钉内固定组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多枚钉内固定组(P〈0.05);70岁以上年龄组功能恢复明显差于70岁以下年龄组;以上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11例发生并发症患者的平均年龄为82岁。其中术后早期诱发原有合并症的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92岁.[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因合理选择内固定材料,动力髋螺钉、髓内钉为首选,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骨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治疗122例闭合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 121例获随访6~12个月,1例高龄患者术后1个月死亡;2例出现主钉切割,3例在骨折愈合后出现退钉;5例髋内翻、肢体短缩,但均在2 cm以内。结论采用DHS内固定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把应握好前倾角和颈干角度,侧板长度选择准确,复位主要骨折块,术后做好早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1.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和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髋动力加压钢板(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我院从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用DHS内固定治疗的1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根据随访结果进行评价。对失败的病例进行分析,并找出其原因。结果176例病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根据黄公怡评定标准患髋关节优良共142例,优良率80.7%。发生各种不同的医源性错误和并发症共34例,其发生率是19.3%。主要的并发症是内固定失败。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较少、能早期下床活动的特点,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较理想方法。出现的失误和并发症与术前准备、适应证的选择、DHS的选用、手术技术及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等医源性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特点和不同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27例,男22例,女5例;年龄14~65岁,平均35岁。动力髋螺钉(DHS)固定3例,加压钢板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12例,重建钉固定8例,顺行髓内钉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4例。13例固定术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股骨颈骨折。结果:术后随访36~75个月,平均44个月。25例股骨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2例股骨颈骨折不愈合。27例股骨干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未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股骨颈骨折14例中,2例出现股骨颈不愈合,3例轻度髋内翻畸形。结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有许多固定方法可供选择,加压钢板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简便易用,在实施固定术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股骨颈骨折可避免股骨颈骨折再移位和损伤。  相似文献   

13.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附6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BMP人工骨植入加空心钉内固定治疗62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探讨其术后骨折愈合率及骨不连、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情况。方法应用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BMP人工骨植入加纯钛空心钉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62例,术后随访8个月~5年6个月,对其临床功能、X线片进行评估。结果功能优良者51例(82.2%),骨折不愈合5例(8.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例(9.7%),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者均二次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愈合良好。结论血管蒂髂骨瓣转移、BMP人工骨植入加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机率低,内固定稳定性强,手术时间短,临床并发症少,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Gamma钉和DHS/Richard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相比较的Meta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评价Garoma钉和DyiS (Dynanlic Hip screw)/Rirhard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Cochrance协作网Meta分析方法对关于Garoma钉和DHs/Richard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 我们检索出1969~2003年间发表的88篇关于Ganmla钉和DHs/Richard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相比较的文献,经过筛选和评价,最后收集到已发表的7篇(共1256例患者)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符合本次Meta分析所纳入的试验标准。4个临床试验共包括62l例患者,提供了关于术后前6个月的死亡率的详细信息。我们发现Gamma钉术后头6个月与DHs/Richard钉相比较的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相对危险度1.17,p=0.51)。6个试验包括1083例患者提供了并发症的资料。Garoma钉和DHS/Rithard钉内固定的相对危险度是1.4l(p:0.02)。Gamma钉明显的增加了股骨干骨折的危险(相对危险度6.99:p=0.00),二次手术率增加(相对危险度1.85;p=0.20)。此外,Gamma钉与DHS/Richard钉相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缩短,手术失血量及术后功能恢复相同。结论 通过此次Meta分析发现,对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Gamma钉与DHS/Richard钉相比较,在死亡率、伤口感染率、手术失血量、术后功能的相对危险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增加并发症,尤其明显的增加了股骨干骨折的危险,二次手术率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Gamma钉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分别进行Gamma钉以及DHS治疗,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住院时间、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Gamma钉组分别为(12.4±2.3)d、(63.8±4.9)d、(9.8±1.3)d;DHS组分别为(15.6±1.4)d、(84.7±3.9)d、(13.2±2.9)d;两组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Sahin et al法评定疗效:Gamma钉组优35例,良12例,差3例,优良率94%;DHS组优13例,良27例,差10例,优良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比较:Gamma钉组切口感染2例,股骨骨折4例,髋内翻2例,发生率16%;DHS组切口感染3例,股骨骨折3例,髋内翻8例,发生率28%;Gamma钉组髋内翻发生率低于DHS组(P<0.05)。结论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明显优越于DHS治疗。  相似文献   

16.
动力髋螺钉与Gamma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动力髋螺钉、G amm a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75±3.7)岁。根据T ron-zo-Evans分型系统,6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交替分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30例及G amm a钉内固定治疗组30例。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H arris评分标准对患髋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a)G amm a钉内固定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P〈0.05);b)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并发髋内翻2例,伤肢短缩1例。G amm a钉内固定治疗组未出现内固定物切出股骨头或断裂等内固定失效现象。c)髋关节H arris功能评分显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优2 2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0.0%;G amm a钉内固定治疗组优23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力髋螺钉、G amm 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G amm a钉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对于稳定性骨折,两种内固定装置均可选择;对于不稳定性骨折,G amm a钉有生物力学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方法将自2009-08—2014-01接受DHS内固定治疗的38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纳入研究,观察骨折不愈合的情况,并分析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术中操作情况、术后Garden对线指数、颈干角、扶拐下地时间以及合并骨质疏松及糖尿病情况与骨折不愈合发生的相关性。结果384例中368例骨折完全愈合,16例发生骨折不愈合,骨折不愈合发生率4.2%。单因素分析结果:不同性别患者、是否合并骨质疏松、是否处理股骨小粗隆骨块对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骨折类型、术中操作情况、术后Garden对线指数、颈干角、扶拐下地时间、合并糖尿病等因素对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不稳定骨折、术中螺钉的深度和位置不良、未矫正髋内翻、术后Garden对线指数不满意、颈干角未恢复正常、合并糖尿病是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扶拐下地时间≥6周是发生骨折不愈合的保护因素。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受到骨折类型、患者自身情况、手术操作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准确把握危险因素并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DHS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6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31例应用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应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经9~18个月随访,平均12.9个月.PFNA组较DHS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等方面均有优势;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术后PFNA组和DHS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并发症对比PFNA组较DHS组少,而PFNA组易于发生术中股骨干骨折.结论 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抗旋转、抗切割等优点,是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