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现代临床中常见的骨科疾病,其归属于中医学之"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学在POP的治疗中应用愈加广泛,且疗效显著,已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但遗憾的是,其缺乏现代研究理论依据的支撑。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OPG/RANK/RANKL信号通路的发现对中医学治疗此病具有重要意义。故笔者将从中医"虚"理论出发,并以中医学脏腑辨证理论为基础,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OPG/RANK/RANKL信号通路,揭示中医治疗POP的OPG/RANK/RANKL信号通路表达机制,以期为中医学治疗POP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医处方遣药传承"辨证论治"之道,强调机体的整体性和时空性,但往往缺乏客观的分子生物学依据解释其作用机理;OPG/RANK/RANKL系统是骨代谢史上里程碑式的发现,对骨质疏松的中医药防治及研究开创新的纪元,从脾肾论治的效应最终可通过该系统对骨代谢调控的微观信息来表达,可以说OPG/RANKL/RANK系统是广大学者热衷于探究中药机理的切入点和共通点。基于此,本文就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方药结合OPG/RANK/RANKL系统对骨代谢的调控机制做一综述,旨在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客观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医理论传承"辨证论治"之道,强调人作为机体的整体性与统一性,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主肌肉充四肢为后天之源,先后二天互资互生,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但缺乏客观的分子生物学依据阐明其作用机理。OPG/RANK/RANKL信号转导系统的发现在骨代谢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开创了中医药防治和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新纪元,骨微观信息的改变就是从脾肾论治对骨代谢调控机制的效应表达。本文基于"脾主肉、肾主骨"理论,就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结合OPG/RANK/RANKL信号转导系统在骨代谢中的作用展开综述,旨在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防治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罹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人将越来越多,加之该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往往到出现严重疼痛甚至发生骨折才得以明确诊断,因此已成为一个全社会性的问题,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严重负担,研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意义重大。目前西药治疗该疾病存在很多毒副作用,而中医药对其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检索2005年至2016年关于现代医学OPG/RANK/RANKL系统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及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作用的现代研究文献,从中挖掘出OPG/RANK/RANKL系统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关联性,以期探讨补肾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途径,为临床提供客观的实验室依据,促进补肾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研究针刺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模型大鼠生物力学性能和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L)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受体(RAN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针刺防治OP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50只雌性SD大鼠,通过摘除卵巢建立OP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低剂量组、针刺高剂量组、阿仑膦酸钠组,每组10只。成功建立模型并对大鼠进行适应性喂养2个月后,连续灌胃给药12周,再进行腹主动脉取血并处死大鼠。通过双能X射线仪测定各组大鼠右侧下肢股骨骨矿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法检测血清钙(Ca2+)、磷(P)和OPG、RANKL、RANK的水平;采用AG-IX万能实验机检测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骨组织OPG、RANKL、RANK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组织中骨矿含量、血清Ca2+、P、OPG的表达、股骨组织中OPG蛋白含量和股骨最大载荷、刚度及弹性模量均明显降低(P<0.01);血清RANKL和RANK的表达及股骨组织中RANKL、RANK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低剂量组和针刺高剂量组以及阿仑膦酸钠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针刺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或P<0.01)。结论 针刺具有明显的抗OP作用,可能与其改善骨组织生物力学特性以及调控OPG/RANKL/RANK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OPG/RANKL/RANK系统在调节骨代谢和骨重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骨细胞表达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与破骨细胞表面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结合促进破骨细胞分化成熟,骨保护素(OPG)则结合RANKL而抑制这一功能。研究表明,OPG/RANKL/RANK系统在软骨及软骨下骨内也有表达,可能成为类风湿关节炎及骨关节炎的治疗靶点。该文就OPG/RANKL/RANK系统在软骨及软骨下骨内表达及其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自Arron在Nature上首次提出“骨免疫学”的概念以来,关于免疫系统与骨骼系统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在骨免疫学研究中,OPG/RANKL/RANK信号通路作为免疫系统参与骨代谢调节的主要通路一直备受关注。当机体运动时,运动所产生的机械应力以及运动诱导的免疫功能变化均能通过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影响骨代谢。适宜的运动能上调OPG基因表达,抑制RANKL分泌及其基因表达,促进IL -2、IL-18、IFN等保护性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助于骨形成, 使骨代谢趋向正平衡。而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以及过度训练则上调RANKL基因表达,下调OPG基因表达,促使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同时又诱导IL-6、TNF、IL-17等炎症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多,间接促进骨吸收,使骨代谢趋向负平衡。为了更深人地了解运动、免疫以及骨代谢之间的关系,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运动、免疫与骨代谢的报道,旨在探讨运动对骨代谢及OPG/ RANKL/RANK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以及运动应激下免疫细胞因子对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的影响,为运动与骨免疫 学的研究及骨代谢疾病的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属于骨科临床常见的慢性、增龄性疾患,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已成为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后期并发脊柱、四肢及骨盆等重要部位的疏松性骨折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在我国,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防治方面的医疗投入逐年增长,使得社会经济负担越发繁重。近年来随着研究技术与水平的不断提升,在骨分子生物学领域有了不少突破,发现一些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OPG/RANK/RANKL信号转导系统也在骨代谢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笔者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特点,围绕OPG/RANK/RANKL信号通路在该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展开综述,以期拓宽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医基础理论素有“肝主筋,肾主骨”之说,肝藏血主筋,筋束骨利关节,肾为先天之本,主骨而生髓,肝肾精血同源、筋骨相关,互资互生,二者共同介导机体器官、脏腑的发育、生长与衰退过程,尤其与骨细胞生长代谢机制关系密切。随着中医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发现骨保护蛋白(OPG)/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RANK)/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信号轴在骨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基于“肝主筋,肾主骨”理论,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症的病因病机出发,从“肝肾论治,筋骨并重”角度将OPG/RANKL/RANK信号转导系统与骨代谢内环境稳态相结合,为中医药柔肝补肾、调筋养骨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筋骨力学依据支撑,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论治。  相似文献   

10.
OPG/RANK/RANKL系统和骨质疏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且患病人数逐年增加。近年来,研究发现OPG/RANK/RANKL系统在阐明骨质疏松症发生机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RANKL/OPG比率的改变可以直接影响破骨细胞的发育,从而影响骨代谢。一些激素或细胞因子,如:糖皮质激素、IL—11、FFH、PGE2能拮抗OPG的产生,刺激RANKL的合成,引起破骨细胞的发育,产生破骨效应;另一些激素或细胞因子,如:雌激素、IL—1、IL-6、TNF能促进OPG的合成,抑制破骨细胞的发育,阻滞骨吸收。这些激素与细胞因子几乎都是通过OPG/RANK/RANKL系统参与骨代谢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现代临床一种常见的慢性骨科疾病。中医学多认为此病的发生是由肾、脾、肝三脏亏虚所致。当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肠道微生态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研究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热点。而中医学从脏腑论治骨质疏松症只有单纯的中医理论支撑,故而,在本文中,笔者将基于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肠道微生态,去解释中医学从脾论治骨质疏松症的科学性,以期为中医学临床从“脾”论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并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摘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多能干细胞,其增殖分化与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及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关系密切,大量研究表明传统补肾中药诱导BMSCs增殖分化治疗OP疗效显著。本文以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为指导,探讨“肾藏精-主骨生髓-BMSCs-OP”之间的科学内涵,并探讨“补肾生髓”理论指导下传统补肾中药通过诱导BMSCs成骨分化与OP的关系,结合补肾中药及复方诱导BMSCs治疗OP的现代医学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及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日渐加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病率亦显著增加,已成为我国三大老年慢性疾病之一。高发病率、严重并发症及昂贵的医疗费用等使其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显示出中医药治疗OP的独特优势。既往研究大多以“肾主骨生髓”理论进行研究,瘀血理论作为中医学基本理论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对OP防治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将从血管内皮因子、红细胞相关指标、微循环状态及活血化瘀法临床疗效等阐明瘀血理论与OP发病的相关性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OP的进一步实验研究及临床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The RANKL/RANK/OPG pathwa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nderstanding of osteoclast formation and activation has advanced considerably since the discovery of the RANKL/RANK/OPG system in the mid 1990s. Osteoblasts and stromal stem cells express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jB ligand (RANKL), which binds to its receptor, RANK, on the surface of osteoclasts and their precursors. This regulat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recursors into multinucleated osteoclasts and osteoclast activation and survival both normally and in most pathologic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bone resorption. Osteoprotegerin (OPG) is secreted by osteoblasts and osteogenic stromal stem cells and protects the skeleton from excessive bone resorption by binding to RANKL and preventing it from interacting with RANK. The RANKL/OPG ratio in bone marrow is thu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bone mass in normal and disease states. RANKL/RANK signaling also regulates lymph node formation and mammary gland lactational hyperplasia in mice, and OPG protects large arteries of mice from medial calcifica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oles of the RANKL/RANK/OPG system in bone and other tissues.  相似文献   

15.
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属于中医骨病的范畴,是一种涉及多脏腑、多器官的复杂病变,该病的发生主要由于肝脾肾亏虚、瘀血阻滞,与脏腑功能关系密切。通过学习中医学对病机的微观认识-玄府理论,认为骨玄府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而中医学论治OP多从宏观藏象学说之脏腑出发,在微观论治方面有待提高。脏腑功能变化引发的生理(精气血津液)及病理产物与玄府理论气机升降出入的气血津精液同属一源。故而本文将宏观藏象-脏腑-微观玄府以脏腑之变为介质,试探究OP的中医宏观、微观同病的病机,以丰富中医药对OP治疗思维的推进。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由骨量降低而引起的代谢性骨病。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重,其防治已成为现代医学的热点之一。有关此病,中医学多从肝、脾、肾三脏亏虚立论而进行治疗。但由于中医学只有单纯的理论指导,缺乏现代科学依据的支撑,而倍受争议。接下来,文章将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出发,基于中医“肝与大肠相通”理论,阐述肝-肠道微生态-骨质疏松症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用微生态学的观点阐释从肝论治骨质疏松症的科学性,以期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及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阳和汤及其拆方对OPG、RANKL、RANK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能的作用机制及组方配伍的合理性。方法选取48只雌性SD大鼠,加味阳和汤按君臣佐使关系拆方,将大鼠等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君药+臣药组(A组)、君药+臣药+佐药组(B组)、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组(C组)、戊酸雌二醇组(E2V)。除SHAM组外,均采用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干预给药后(灌胃90 d),处死动物后取右侧股骨及胫骨通过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取左侧股骨行HE染色观察骨显微结构,检测血清中骨代谢指标ALP、Ca~(2+)、P~(3-)、E2及血清OPG、RANKL、RANK含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大鼠股骨及胫骨BMD、BMC降低(P0.05),骨小梁变细、间隙增大、结构缺失,血清Ca~(2+)、P~(3-)、E2、OPG水平下降(P0.05),血清ALP、RANKL、RANK水平上升(P0.05);与OVX组比较,除A组大鼠股骨及胫骨BMD、BMC、血清Ca~(2+)、P~(3-)、E2、OPG、RANKL及B组P~(3-)水平无显著差异外(P0.05),各给药组大鼠股骨及胫骨BMD、BMC均显著升高(P0.05),骨小梁增多、间隙减小、结构趋向完整,血清Ca~(2+)、P~(3-)、E2、OPG水平上升(P0.05),血清ALP、RANKL、RANK水平下降(P0.05)。结论加味阳和汤及其拆方通过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BMD、BMC,降低骨代谢,改善骨显微结构从而发挥治疗作用,调节OPG/RANKL/RANK轴是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