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高度丢失原因及对策,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手术解剖复位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各类胫骨平台骨折普查,对进行随访的87例术后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的胫骨平台骨折病例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随访1~2年,平均16个月,有24.1%发生平台高度丢失。判定标准:平台塌陷大于5mm和/或轴向对线不良>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高度丢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胫骨平台骨折术中恢复平台高度,术后适当功能锻炼是保持平台高度不丢失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注射型磷酸钙填塞植骨加支持钢板手术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注射型磷酸钙填塞植骨加支撑钢板手术治疗20例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分析所有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经6个月~2年(平均1.6年)随访,维持解剖复位者17例;膝关节功能优良18例。结论注射型磷酸钙填塞植骨加支持钢板手术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避免复位后的再丢失,维持胫骨平台的力学稳定,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平台塌陷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平台塌陷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平台塌陷采用胫骨平台下截骨植骨内固定再手术治疗,术后在带足长腿膝限位支具保护下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0个月~4.5年。植骨全部愈合,胫骨平台高度无明显丢失。膝关节稳定性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胫骨平台下截骨植骨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平台塌陷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带足长腿膝限位支具保护下的早期功能锻炼可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对24例老年胫骨平台塌陷骨折行撬拨顶起复位,遗留的骨折空腔用骨水泥注入充填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9.2个月.X线片示骨折解剖或近解剖复位,骨水泥充填良好.骨折愈合时间6~8周.切口无感染和裂开,无骨水泥渗漏关节腔.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X线片测量胫骨平台塌陷高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膝关节Rasmussen 临床评分,优良率92%.[结论]本方法治疗老年胫骨平台塌陷骨折能有效避免骨折再移位和关节面高度的丢失,使膝关节早期活动和负重,且创伤小、并发症少,病人恢复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合理选择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案。方法 对21例胫骨平台骨折开窗植骨复位,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21例病人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膝关节是下肢主要负重关节,大多数胫骨平台骨折改变了膝关节的解剖形态及膝关节的轴向对线,所以要求手术治疗恢复其精确的解剖关系,良好的复位,内固定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2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Ⅲ型5例,Ⅳ型3例,Ⅴ型13例,Ⅵ型11例。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植骨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3年,优良率81.20%。结论根据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解剖复位内固定,术后积极的无负重下膝关节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发生膝内翻畸形的原因及机制.[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03年2月~2009年1月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187例患者,其中29例发生膝内翻畸形.提取29例病例连续16~21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X线片资料,分析膝内翻的成因.[结果]造成膝内翻的原因有:内固定欠稳固9例,未植骨或植骨不充分6例,关节面复位不平整4例,膝关节周围韧带未修复3例,负重过早与固定因素并存者1例,与植骨因素并存者4例,单纯负重过早2例.[结论]内固定方式、骨缺损处理、膝关节周围韧带的修复、关节面的复位程度及下地负重时间是决定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是否发生膝内翻畸形的主要因素.骨折粉碎程度是术后膝内翻发生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8.
胸腰椎骨折术后后凸畸形原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术后后凸畸形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提高胸腰椎骨折手术治愈率。方法 分析随访50例胸腰椎骨折X线片。结果 后凸畸形的原因:①术前后凸畸形术中未能矫正;②术前后凸畸形术中矫正但未植骨,术后又发生后凸畸形;③术后植骨被吸收;④椎间盘退变造成椎间盘高度的丢失,导致后凸畸形;⑤中老年骨质疏松。结论 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术中尽量解剖复位、应用合适的内固定、足量而有效地植骨、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是避免或减少胸腰椎后凸畸形、提高胸腰椎骨折术后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间接复位LCP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09—2013-05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有限切开间接复位、LCP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1例。小切口置入LCP固定,对SchatzkerⅡ~Ⅳ型骨折均进行自体骨植骨,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1个月,平均5.5个月。术后3个月时X线片显示骨折均骨性愈合,未见胫骨平台高度丢失;膝关节功能评定:优18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结论应用有限切开间接复位LCP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固定坚强、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严重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0年1月~2005年4月收治严重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1例,采用切开复位,植骨填充,异形钢板内固定。结果随访9~12个月,优良率为71.4%(优9例,良6例,可3例,差3例)。结论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型胫骨平台骨折是可行的。术中解剖复位、足量植骨、术后早期非负重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53,自引:0,他引:153  
目的 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对1995~1997年在我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对其中35例关节面复位效果不佳的骨折,通过术后的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 总结出七种胫平台骨折手术复位效果不佳的原因:(1)与有棘相连的关节面向同时出现旋转、塌隐,复位后关节面出现中心凹陷;(2)骨折块本身有压缩,但手术时未将压缩部分撬起;(3)植骨不实,且螺钉拧得过紧,造成关节面再次移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腔造影技术在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中对骨折复位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5月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医院下肢病区收治的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27~63岁,平均45.5岁;骨折根据Schatzker分型:Ⅱ型6例,Ⅲ型1例,Ⅳ型2例。术中所有患者均在关节腔内注入造影剂后透视寻找造影剂填充最低点;骨折复位植骨后再次造影透视,关节面复位满意后经皮微创置入接骨板。术前和术后6个月测量并比较膝关节活动度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6个月根据Rasmussen影像学评价标准对膝关节X线片进行评分,同时记录手术前后关节面塌陷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3~10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2周内达骨性愈合。术前膝关节屈曲60.7°±13.1°,伸直4.6°±2.9°,HSS评分为(51.9±5.7)分;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122.4°±10.8°,伸直4.4°±2.5°,HSS关节评分为(84.9±5.3)分。术前与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和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伸直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面塌陷程度由术前9.5 mm(5~15 mm)恢复至术后1.3 mm(0~3 mm)。术后6个月Rasmussen影像学评分:优6例,良3例。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关节僵硬、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中通过关节腔造影可较好地观察骨折塌陷的情况,同时准确判断关节面间接复位的情况,有益于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损伤治疗探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随访病例膝关节稳定性的变化,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损伤的发生率及早期诊断和处理措施。方法 对2000年1月~2003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对有随访的57例良好复位的平台骨折病例膝关节稳定度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5个月,未见明显膝关节不稳现象,总结出本组病例膝关节稳定性良好的原因:①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损伤发生率低;②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韧带损伤程度轻;③解剖复位及坚强内固定;④术后良好制动及正确的康复训练指导。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完全断裂的发生率较低,韧带不全损伤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CT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胫骨后外侧平台关节面骨折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发生率及其形态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 5月至 2013年 1月 30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 CT图像及临床资料,其中 45例 CT图像缺失或不兼容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PACS)系统予排除,共纳入 264 例患者资料。确定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关节面骨折块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发生率并测量其骨折线的轴向角度、受累面积、矢状位角度、骨折块高度及移位程度等形态学参数。结果 在 264例胫骨平台骨折中,共检测到 39例胫骨平台骨折存在后外侧象限关节面骨折块,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发生率为 14.8%(39/264)。其中男 18例,女 21例;年龄 31~70岁,平均 52岁;左侧 17例,右侧 22例。致伤原因:交通伤 22例,重物砸伤 2例,摔伤 11例,受伤原因不明 4例。后外侧象限关节面骨折块的骨折线偏于冠状位,骨折线轴向角度为-43°~62°,平均 22°;受累的后外侧骨折块面积占整个胫骨平台面积的 8%~32%,平均 14.1%;后外侧平台骨折块的矢状位角度为 58°~97°,平均 76°,提示该骨折块在垂直剪切应力下易发生移位;后外侧骨折块的高度为 18~42 mm,平均 28 mm;后外侧髁骨折块平均移位 2~19 mm,平均 10.48 mm。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累及后外侧平台关节面的发生率为 14.8%;胫骨后外侧平台关节面的骨折线偏于冠状位且矢状位角度较大,骨折块所累及的关节面面积较小。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2月,共对31例SchatzkerⅠ~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于关节面下开窗植骨,并采用中空钉或支持钢板固定。随访12~24个月。结果 解剖复位率为90.3%(关节面塌陷小于2mm)。采用LKSS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7.1%。无感染、深静脉栓塞及小腿肌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直观、固定可靠等优点,不仅适用于SchatzkerⅠ~Ⅲ骨折,对于Ⅳ~Ⅵ骨折也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重组合异种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重组合异种骨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1年6月~2003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重组合异种骨植骨加支持钢板(T型或L型)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8~69岁,平均38岁.交通伤23例,坠落伤5例,砸伤4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2~7天.术中植骨量2~6 g. 结果全部患者经9~23个月随访,胫骨平台骨折愈合良好,未见关节面下陷,重组合异种骨未见移动、吸收.按Pasmussen评分标准,优16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87.5%. 结论重组合异种骨植骨加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良好,避免了取髂骨植骨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FraserⅡ型浮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采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的7例FraserⅡ型浮膝损伤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30~82岁,平均52岁;7例患者均为浮膝损伤合并胫骨平台骨折,其中FraserⅡA型(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股骨干骨折)5例,ⅡC型(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股骨髁骨折)2例。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分别闭合复位股骨及胫骨平台骨折,微创置入内固定物。记录手术时间、单个切口平均长度、失血量、透视次数等数据。随访拍摄患者下肢正、侧位X线片,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7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87.2 min,单个切口长度平均为2.8 cm,失血量平均为471 mL,透视次数平均为37次。所有患者术后X线均显示骨折对位及力线良好,关节面平整。7例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7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21个月(平均15.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8周。末次随访时患者HSS评分结果显示:优6例,良1例。结论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可分别闭合复位微创固定股骨侧骨折及胫骨侧骨折,可获得较好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前内侧钢板支撑固定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自2011-01—2013-03收治胫骨平台骨折存在外髁劈裂及后外侧塌陷者17例,均采用前内侧钢板支撑后外侧塌陷骨块并联合外侧钢板固定外侧平台劈裂骨折,植骨填补骨缺损,观察骨折固定情况、愈合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2.5h。17例均获得平均8(6~12)个月随访,骨折均解剖复位,下肢长度对线及旋转矫正满意,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2—4)个月,无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13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前内侧钢板支撑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块可达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获得坚强固定,加快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重视关节内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期《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是以“关节内骨折”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刊,涉及下肢的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Pilon骨折、跟骨骨折及上肢的肩胛盂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一关节内骨折,特别是高能量的损伤由于骨折移位、关节塌陷及软组织损伤等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治疗上根据关节内骨折的特点应做到:对骨折损伤正确判断,把握手术时机,应用微创技术,尽可能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及对线,最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特别强调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要个体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双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11月,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9~67岁,平均41.6岁。左侧10肢,右侧13肢,1例为双侧,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9例,交通伤11例,其他2例。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Ⅴ型13肢,Ⅵ型10肢。受伤至手术时间5-14d,平均9.4d,均采用双切口入路,双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2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7.4个月。其中1肢因关节面粉碎严重未达到解剖复位;1肢因干骺端粉碎严重未恢复下肢正常力线,出现膝内翻;2肢出现伤口表皮坏死,无骨外露,经换药处理后愈合。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10肢,良8肢,可2肢,差3肢。结论:双切口入路降低了软组织的并发症,有利于关节面复位:双钢板固定可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