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医源性胆道损伤是指发生于手术中的胆道损伤 ,开腹胆囊切除术是当前腹部外科较多施行的手术之一。由其所致的医源性的胆道损伤的报道屡见不鲜〔1〕。据国内资料报道 95 %以上发生于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是一种常用的手术 ,同时也是一种充满危险并发症的手术〔2〕。我院自 1986年 1月至2 0 0 0年 1月共处理医源性胆道损伤 2 7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全组 2 7例 (本院发生 12例 ,院外转入 15例 ) ,其中女性 2 1例 ,男性 6例 ,平均年龄4 6岁 ( 2 4~ 78岁 ) ,胆囊切除术 2 1例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 6例。2 .发现时间与类型 :…  相似文献   

2.
基层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86例无胆道损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C术中胆道损伤发生的原因和预防.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3月~2004年9月286例LC的临床资料. 结果 282例顺利完成LC,4例因Calot三角冰冻样改变中转开腹(1.4%),无一例胆道损伤.术后3~8 d(平均5.5 d)出院.212例随访3~12个月,平均7.5月,无异常发现. 结论恰当选择适应证,仔细辨明胆囊壶腹,细心解剖胆囊管、胆囊三角及胆囊后下三角,顺逆法结合,主动预防热效应损伤,熟悉解剖变异,适时中转开腹,可以减少胆道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尽管随着技术的成熟,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已有下降,但至今仍是尚未解决的外科问题,在美国,胆管损伤在消化外科中是引起法律诉讼的最常见原因[1].目前文献报道胆管损伤发生率为0.5%~0.72%[2,3],其中"胆道错认损伤"是导致严重胆管损伤的重要原因.笔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应用"安全辨认结构"法解剖胆囊三角,连续施行LC 1526例未发生一例胆道错认损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解剖和病理基础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很多 ,可见于各种胆道手术及胃大部切除术、肝切除术等非胆道手术 ,但其中以胆囊切除术最为多见 ,国内统计与胆囊切除术有关的胆管损伤占 94% 〔1〕。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已逐渐下降 ,但是 ,随着胆囊切除术日益普及、LC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 ,手术数量的不断增加 ,胆管损伤的绝对数可能并没有下降〔2〕。胆管损伤是胆囊切除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因此 ,如何防止医源性胆管损伤仍然是胆囊切除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 ,除少数是因为手术者操作不熟…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尽管随着技术的成熟,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已有下降,但至今仍是尚未解决的外科问题,在美国,胆管损伤在消化外科中是引起法律诉讼的最常见原因[1].目前文献报道胆管损伤发生率为0.5%~0.72%[2,3],其中"胆道错认损伤"是导致严重胆管损伤的重要原因.笔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应用"安全辨认结构"法解剖胆囊三角,连续施行LC 1526例未发生一例胆道错认损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中Calot三角的解剖并探讨如何预防LC中胆管损伤。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 3月~ 2 0 0 1年 8月完成的LC手术 84 3例。结果 完成LC手术 82 6例 ,手术成功率 97.98% ,中转开腹 17例 ,中转率 2 .0 2 % ,迟发性胆囊管残端胆漏 1例 ,无胆管损伤、术后腹腔内出血等其它并发症。结论 良好的胆道外科意识、科学的解剖方法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是避免LC术中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2001~2008年LC胆道损伤发生率0.3%(3/1100),均为横断伤,2例胆总管,1例肝总管,发生在开展LC的前250例。行一期Roux-en-Y胆肠吻合1例,胆总管断端的端端吻合和T管支撑2例。术中解剖Calot三角时一定要尽量确认清楚肝总管和胆囊管汇入后方能结扎胆囊管,避免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道损伤因素及预防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引入我国,目前已经广泛推广应用,包括许多基层医院均已开展,目前已定位为良性胆囊疾病的金标准手术[1].但腹腔镜胆道手术并发症也越来越被内镜外科医生所重视,胆道损伤是LC最主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0.132%~1.11%[2].2000年至2004年,笔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20例,胆道损伤5例.其损伤均发生于胆囊切除术中,其中胆总管横断1例,胆总管部分损伤4例.现将胆管损伤因素及预防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横断伤18例处理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胆道损伤多为医源性损伤。本文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致肝外胆道损伤18例的处理体会。1临床资料我院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998年8月至2003年10月共施行LC8520例,发生胆道横断伤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8~72岁,平均52岁。原发病为慢性胆囊炎及萎缩性胆囊炎14例,急性胆囊炎2例,其他胆道变异2例。损伤原因及处理措施:胆囊三角区粘连,结构紊乱导致胆道横断伤12例,LC术中出血致胆道横断伤3例,2例由于胆囊管匍匐于胆管上将肝总管误为胆囊管横断,另1例源于胆道变异。术中发现胆管横断伤6例,3例行Roux en Y胆肠内引流,3例行胆道端端…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道损伤的方法。方法 :总结 2例胆道损伤的治疗过程及16 8例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道损伤的经验。结果 :2例胆道损伤发生在开展LC早期 ,均治愈出院。结论 :为预防胆道损伤须有配合默契 ,技术过硬的手术小组 ,术前详细了解病情 ,术中量力而行 ,术后仔细检查 ,及早发现损伤。  相似文献   

11.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源性胆道损伤可发生于多种上腹部手术中,其中以继发于胆道手术最为常见,单纯胆囊切除术发生率可达0.1%~0.5%。本院1980年3月~1997年10月共收治22例手术损伤胆道的病例。单纯胆囊切除术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例,胆总管探查加T管引流5例。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4岁。  相似文献   

12.
现在胆囊切除手术的普及,确实为广大患者解决了疾病痛苦.但胆囊切除致胆道损伤在各级医院屡有发生,有的损伤给患者造成多次手术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造成伤残和死亡的痛苦教训[1],也是涉事外科医生心里永远的痛.胆道损伤包括医源性和外伤性胆道损伤.医源性损伤90%以上为胆囊切除所致,国外报道发生率约0.21%~0.86%,死亡率1.6% ~7.2,国内报道发生率0.1%~1%.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普及,胆道损伤的几率会大大增加.有文献报道LC胆道损伤率为0.2%~0.59%,有甚者竟高者达2.8%[2].其预后则又因延期诊断而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设法对胆道损伤的作出及早的正确诊断与处理,是降低胆道外伤修复手术后发生后遗症和病死率,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52例Mirizzi综合征的内镜诊断及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irizzi综合征 (Mirizzisyndrome ,MD)是以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致肝、胆总管狭窄或梗阻 ,并发胆管炎、黄疸和肝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临床少见综合征。MD是胆囊结石的少见并发症 ,发生率低 ,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 1 0 %~ 2 7% 〔1,2〕,其术前诊断较难 ,术中较易发生胆道损伤 ,我院 1 0年来收诊本病 5 2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我院自 1 990年 3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共行胆囊切除手术 483 2例 ,确诊为MD者 5 2例 ,均经手术证实 ,发病率为 1 0 8%。 5 2例中男 3 5例 ,女 1 7例 ,年龄 3 2~ 85岁 ,平均 5 8岁。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微创观念和技术发展,腹腔镜胆囊切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在各级医院开展,胆囊切除术的病例数增加,医源性胆道损伤时有发生.据文献报道胆道损伤发病率由开腹胆囊切除术的0.1% ~0.2%上升至LC的0.4% ~0.7%,有的甚至高达2.8%,LC引起的胆道损伤发病率总体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 [1-3].如此高的发病率,以及由于胆管损伤发生后处理不当,造成患者承受多次手术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外科医师内心里也产生沉重的压力.黄志强院士曾言,胆管损伤是胆道外科永远的痛[4].笔者就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曾经收治1例LC术后胆道损伤,损伤发生后多次手术处理病例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价值。方法 分析 5 1例因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和胆源性胰腺炎行LC的患者 ,在术中经胆囊管插管行胆道造影的结果。结果  5 1例中 ,插管成功 4 7例 ,成功率为 92 .2 % ,其中 4 6例显影满意 ,显影率为 97.9%。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 3例 ,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发现胆囊管走行异常 2例 ,插管造影过程中发现胆囊管结石 4例 ,造影平均时间为 (16 .7± 2 .7)min。结论 LC术中胆道造影操作简便安全 ,显影清晰 ,成功率高 ,能发现胆总管结石、胆囊管结石及胆道解剖变异 ,可降低胆道残留结石和胆管损伤的发生率 ,并能及时发现胆道损伤 ,提高LC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正>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最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美国有文献统计腹腔镜胆道损伤的发生率为0.2%~0.7%,平均约为0.5%[1],国内的大范围多中心统计资料显示我国LC的胆道损伤率总体上低于国外,但处于开展LC前期的医院,胆道损伤率仍然较高。我院2006年5月~2010年4月间共实施LC 450例,其中萎缩性胆囊炎23例,伴肝外胆管损伤5例,损伤率为21.7%(5/23),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早期发现和处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俭  施兆发  黄侠  高伟陈 《腹部外科》2003,16(3):163-16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早期发现、预防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发生胆道损伤 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病人均痊愈。结论 LC胆道损伤只要能及时的发现和合理的治疗可以将胆道损伤的后遗症减少到最低程度。一定的预防措施可降低胆道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1997年 7月— 2 0 0 3年 3月 ,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 72 9例 ,发生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 5例 ,占同期胆囊手术的0 6 8%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 5例中 ,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5 6~ 72岁平均 5 9 2岁。均诊断为慢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因过度牵拉胆囊 ,强行分离三管汇合处形成胆道缺损1例 ;由于胆囊三角区紧密粘连 ,分离时造成胆总管撕裂伤 1例 ;误把胆总管当作胆囊管 ,造成胆总管横断损伤 3例。全部病例无死亡。2 治疗方法及结果术中发现 4例 ,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术后 2 4h发现胆道损伤 1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以指导临床选择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行LC(LC组,n=109)及MC(MC组,n=111)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LC组和M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5.72±6.14)min比(40.67±6.02)min〕、术中出血量〔(10.18±3.31)mL比(11.13±2.93)mL〕、住院时间〔(9±5)d比(10±5)d〕及总并发症发生率〔28.4%(31/109)比31.5%(35/11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C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轻、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46.3±10.5)h比(71.4±9.8)h〕、住院费用较高〔(8 010±450)元比(4 800±680)元〕、切口感染发生率较低〔0(0)比15.3%(17/111)〕、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17.4%(19/109)比9.9%(11/111)〕,P〈0.05。结论 LC对老年胆囊结石或胆囊炎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但对心肺功能异常者,尤其是不能耐受全麻和气腹的患者选择MC更为合适,所以临床上应视患者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时预防胆道损伤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有效预防腹腔镜下复杂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经验。方法回顾我院近十年来所开展的512例腹腔镜下复杂胆囊切除术,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m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成功率为95.9%(491/512),中转开腹率为4.1%(21/512),1例LC术后发生胆囊床迷走胆管漏,经保守治疗治愈。均未发生胆道损伤或手术死亡。随访310例,时间6~24月,无一例发生胆管狭窄,继发胰腺炎4例保守治疗痊愈。结论扎实的微创外科技能、术前对手术难度的充分评估、术中显露清楚、操作细致以及果断中转开腹,是避免LC手术时胆道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