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评估单次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结合术后引流管临时夹闭降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失血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前瞻性选择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松止血带前15 min静脉注入15 mg/kg 氨甲环酸)和安慰剂组(松止血带前15 min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术后均予引流管临时夹闭4 h。记录两组术后12 h引流量、总引流量、输血量、输血人数、术后第1、3、5天血红蛋白值、红细胞压积、术后下肢淤斑发生率、术后24 h D-二聚体值、术后并发症及术后5~7 d下肢静脉超声筛查有无深静脉血栓(DVT),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最终77例患者进入统计学分析。氨甲环酸组39例,安慰剂组38例;两组的人口学资料均匹配。术后12 h引流量为(142.6±202.1) ml(氨甲环酸组)和(257.4±245.3) ml(安慰剂组)、术后隐性失血量为(685.4±40.3) ml (氨甲环酸组)和(834.3±200.0) ml (安慰剂组)、总失血量为(962.2±286.2) ml (氨甲环酸组)和(1 168.4±455.4) ml (安慰剂组)、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值为(104.0±12.7) g/L(氨甲环酸组)和(96.0±13.4) g/L(安慰剂组)、术后24 h D-二聚体值为(11.8±1.5) mg/L(氨甲环酸组)和(22.1±3.4) mg/L(安慰剂组),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下肢淤斑发生率氨甲环酸组(2.6%,1/39)低于安慰剂组(18.4%,7/38)。术后总引流量、围手术期输血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氨甲环酸组远端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3%(4/39),安慰剂为7.9%(3/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氨甲环酸组术后第7天出现1例症状性肺栓塞。结论 TKA术后松止血带前15 min按15 mg/kg单次静脉注入氨甲环酸并结合术后临时夹闭引流管4 h,可有效、安全控制术后失血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膝置换术后氨甲环酸关节腔注射联合不同时限引流管夹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择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160例,分为A组(生理盐水关节腔注射联合引流管夹闭2 h)、B组(氨甲环酸关节腔注射联合引流管夹闭2 h)、C组(生理盐水关节腔注射联合引流管夹闭4 h)和D组(氨甲环酸关节腔注射联合引流管夹闭4 h)4组。记录血红蛋白含量、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血红蛋白丢失量、输血量、输血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皮下瘀斑面积,并对4组进行比较。结果:160例患者无切口感染、严重低氧血症以及有症状的肺栓塞等情况出现。术后1 d各组血红蛋白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26,P=0.000),术后7 d各组血红蛋白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74,P=0.000);术后各组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1,P=0.000);术后各组隐性红细胞丢失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41,P=0.000);术后各组总红细胞丢失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68,P=0.000)。术后7 d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发现总的下肢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为3%(5/160),而且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2),同时术后皮下瘀斑面积﹥1%发生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3)。结论:氨甲环酸关节腔注射联合引流管夹闭4 h的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中操作简单,经济、有效,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3.
氨甲环酸和抑肽酶用于减少心脏手术出血的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氨甲环酸和抑肽酶的作用机理,这两种药均可减少心脏手术中的失血量,但各有优缺点。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在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后的疗效。 方法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对61例肘关节僵硬患者行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根据入院时间及术中是否局部使用氨甲环酸分为A、B两组,A组患者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进行手术,术中未局部使用氨甲环酸;B组患者于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行手术,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关节腔灌注。术后比较两组引流血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 VAS)、肘关节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 结果B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引流及总引流量均低于A组,其中B组术后总引流量(45±35)ml,A组为(109±7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肘关节活动均明显改善,末次随访B组活动范围丢失角度明显小于A组,B组7°±9°,A组1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以有效减少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后关节腔引流量、术后早期疼痛及术后关节活动范围丢失,利于肘关节术后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氨甲环酸减少腰椎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6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及对照组,氨甲环酸组术前静脉应用氨甲环酸15 mg/kg,对照组术前应用0.9%氯化钠,所有的患者均行椎弓根螺钉固定,然后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比较术中及术后两组的出血量,观察应用氨甲环酸的并发症。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氨甲环酸组术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特别是在术后12 h内,两组无静脉血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应用单剂量氨甲环酸能显著减少腰椎后路手术术后失血,并且无明显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氨甲环酸和抑肽酶用于减少心脏手术出血的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氨甲环酸和抑肽酶的作用机理,这两种药均可减少心脏手术中的失血量,但各有优缺点。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王志猛  路遥  王谦  马腾  李忠  张堃  雷利国 《骨科》2019,10(5):428-433
目的 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Ⅴ、Ⅵ)术后多次静脉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TXA)抑制纤溶及减少失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骨科收治拟行手术,且符合本研究纳入与排除标准的7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松止血带前5~10 min静脉点滴TXA(15 mg/kg);观察组:松止血带前5~10 min静脉点滴TXA(15 mg/kg),术后3 h、6 h后各再次静脉追加1 g TXA。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率、48 h引流量、纤溶水平、静脉血栓性疾病、术后伤口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均无输血者。对照组总失血量为(792.86±202.86) ml,观察组为(692.29±124.90) ml;对照组隐性失血量为(318.01±83.41) ml,观察组为(266.29±60.98) ml;对照组术后48 h引流量为(277.14±129.24) ml,观察组为(207.14±124.35) ml;对照组术后24 h D-二聚体值为(5.16±4.23) mg/L,观察组为(3.98±1.42) mg/L;对照组术后24 h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为(4.38±3.41) mg/L,观察组为(3.98±1.11) mg/L;对照组术后伤口红肿渗出率1例(3.70%),观察组未发生术后伤口红肿渗出;以上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术后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及其他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于Schatzker Ⅴ、Ⅵ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3 h、6 h静脉追加1 g TXA,可以进一步抑制术后机体纤溶亢进,降低术后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48 h引流量,减少术后血红蛋白丢失,且不增加血栓性疾病发生风险。同时,TXA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减少术后伤口红肿渗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减少膝关节周围骨折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患者分为A、B、C和D组,每组27例。A组为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B组、C组和D组分别静脉应用、局部应用和联合应用氨甲环酸。记录各组止血带使用时间、术中失血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3 d血红蛋白减少量、平均红细胞比容下降最大值和术后24 h D-二聚体;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输血率。[结果] 4组手术均在3h内完成。4组术中止血带使用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组间均显著低于A组(P0.05),D组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A~D组血红蛋白减少量和平均红细胞比容下降最大值呈逐渐降低趋势,血红蛋白减少量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红细胞比容下降最大值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术后24 h 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A组和B组,且C组和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D组1例患者术后第3 d白蛋白为28 g/L,静脉输入人血白蛋白20 g;其余患者均未输血。[结论]静脉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均可明显减少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量,且不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在体外循环 (ECC)心脏手术中应用氨甲环酸 (tranexamicacid,TA) ,可减少术后失血[1 ] ,但在使用剂量上差异很大。我们通过术中使用不同剂量的 TA,观察患者术后的失血情况 ,探讨其最佳的使用剂量。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和分组 采用随机双盲法选取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 30例 ,分为两组 ,每组 15例。 A组 :术中应用 TA5 0 m g/kg,加入 10 %葡萄糖液 10 0 ml中 ,在切皮前 2 0分钟经静脉滴注完毕 ;B组 :术中应用 2 5 mg/kg,方法同 A组。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转流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见附表…  相似文献   

10.
背景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出血的重要原因是止血带效应所导致的纤溶亢进,通过使用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TXA)减少出血量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目的:探讨TXA减少TKA失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方法: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选择130例行初次TKA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A组为试验组,安放完假体关闭切口前静脉给予10 mg/kg TXA;B组为对照组,不给予TXA。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 h内每小时引流量、总引流量、术后不同时间点血红蛋白、总失血量、输血人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结果:术后1~3 h每小时引流量和总引流量A组少于B组(P<0.05),术后4~6 h每小时引流量A组少于B组(P<0.05)。术后1 d、3 d、5 d A组血红蛋白值均高于B组(P<0.05)。A、B两组总失血量分别为752 ml和1107 ml(P<0.05)。A、B两组输血人数分别为5人和12人,输血率分别为7.7%和18.5%(P<0.05)。两组患者术前、松止血带时、术后3 h和术后24 h PT、AP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h和24 h D-二聚体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患者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见DVT,术后3周两组患者均未发现症状性DVT。结论结论:TKA手术中安放完假体关闭切口前按10 mg/kg静脉给予TXA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12.
Background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perioperative blood loss which may necessitate blood transfusion. In this prospective randomised case control study we analysed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nexamic acid in reducing peri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require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MethodsFourteen patients (group A) undergoing total knee replacement were given intravenous tranexamic acid twice, once ten minutes before tourniquet deflation and once after four hours. Thirteen patients (group B) were observed as a separate group without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rug. Total perioperative blood loss, need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D-dimer assay were analysed subsequently.ResultsThe average blood loss in the first group was 266.2 ml and in the second group was 667.5 ml (p < 0.001). average requirement of transfusion in both the groups were 0.54 and 1.6 units of blood respectively (p < 0.001). There was no cas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or any other untoward effects.ConclusionHence from these evidenc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administration of tranexamic acid during total knee replacement helps to reduce blood loss without increasing the risk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静脉重复剂量给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对2011年4月-2012年4月90例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2例,女性58例。9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30例:(B组)单次剂量组30例:术中松止血带前10min1000m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C组)双次剂量组30例:分别于术中松止血带前10min、术后3h各1000m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记录术后48h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术后12h血红蛋白减少量、输血量,术后14天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症状。结果: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单次剂量组及双次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双次剂量组最低。术后12h血红蛋白保持水平单次剂量组及双次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输血量双次剂量组明显低于单次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14天彩色多普勒检查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氨甲环酸重复剂量给药可以显著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氨甲环酸并没有增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风险,另外,重复剂量给药可以显著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输血量。  相似文献   

14.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其常伴随显著的失血且需要输血,人工合成抗纤溶药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液管理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的:探讨术前静脉单剂量使用氨甲环酸减少初次单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行初次单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未使用氨甲环酸患者291例(对照组)和2013年4月至9月术前静脉单剂量使用15 mg/kg氨甲环酸患者220例(氨甲环酸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3天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住院时间,失血量,输血及血栓事件发生率。结果:氨甲环酸组围术期平均总失血量和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73.30±355.65)ml vs(1275.20±453.75)ml,5.45%vs 20.62%,P〈0.001]。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术后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5.00%和5.15%(P=0.937)。氨甲环酸组中1例(0.45%)发生深静脉血栓,对照组2例(0.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1例出现肺栓塞。术后第1天、第3天氨甲环酸组的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术前静脉滴注15 mg/kg氨甲环酸可安全、有效地减少初次单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失血及输血。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静脉联合局部用药在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的减少出血量的临床效果。 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医疗中心符合标准的初次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切皮前给予氨甲环酸1 g溶于100 ml 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并在关闭切口后通过引流管向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20 ml(含氨甲磺酸1 g)。对照组在切皮前给予氨甲环酸1 g溶于100 ml 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但在关闭切口后通过引流管向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l。术后均夹闭引流管闭2 h,术后24 h拔除引流管。分析两组患者的总失血量、置换后引流量、术前和术后第2、3、5天的血红蛋白含量,术后3 h的凝血指标,术后输血人数,术后3个月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人数、有无膝关节感染发生。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实验组的总失血量(t=-5.29,P<0.01)、术后引流量(t=-5.35,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的量都有下降,实验组的血红蛋白的含量术后第2天(t=2.19,P<0.05)、第3天(t=2.07,P<0.05)及第5天(t=2.23,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输血率(1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输血率(27%)(χ2=4.356,P<0.05);置换3 h后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包括PT(t=2.19,P<0.05)、APTT(t=-0.78,P<0.05)、TT(t=-1.69,P<0.05)及纤维蛋白原(t=-0.82,P<0.05)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3月随访时间内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膝关节感染。 结论氨甲环酸静脉滴注联合关节腔注射能够显著地减少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出血量,减缓血红蛋白的降低,减少对输血的需求,同时不增加血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两次使用氨甲环酸联合术后患肢屈髋屈膝位对减少其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选择因膝骨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90例,男33例,女57例;年龄61~85(72.3±6.9)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61~84(71.60±6.04)岁;BMI(26.04±1.95) kg/m~2;血红蛋白(128.57±5.98) g/L;上止血带前静脉滴注7.5 mg/kg氨甲环酸,关闭切口后松止血带前再次静脉滴注7.5 mg/kg氨甲环酸,同时配合术后患肢屈髋30°~45°,屈膝60°~70°。B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61~85(72.03±7.47)岁;BMI(25.92±1.70) kg/m~2;血红蛋白(127.58±4.37) g/L;松止血带前静脉滴注15 mg/kg氨甲环酸。C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62~85(73.23±7.36)岁;BMI(26.07±1.49) kg/m2;血红蛋白(128.31±5.61) g/L;松止血带前静脉滴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输血例数、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及D-二聚体(D-D)等指标,并观察术后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结果:90例患者均无切口感染发生,全部患者获得随访,时间4~8个月,平均6个月,均无肺栓塞情况发生。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引流量、隐性出血量、总失血量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术后输血例数分别为2、8和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1,P0.001)。术后3组患者APTT、PT、PT-INR及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止血带前及关闭切口后松止血带前2次使用氨甲环酸联合术后患肢屈髋屈膝体位的方法,可有效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减少患者术后输血,且未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