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犬肝移植中肝动脉不同的灌注方式造成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术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的表达和胆红素代谢的影响。方法 取20只犬建立简易原位自体肝移植模型。将模型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对照组:术中不进行灌注,维持麻醉及剖腹状态;肝动脉缺血组(HAI组):经胃十二指肠动、静脉插管进行肝脏冷灌注,肝下下腔静脉切口作为流出道,灌注20min后依次开放肝上、肝下下腔静脉及门静脉,缝合下腔静脉切口,肝动脉持续阻断2h后开放;门静脉和肝动脉同时灌注组(SR组):于开放门静脉的同时,开放肝动脉,灌注方法同HAI组;肝动脉桥式转流组(HABS组):在冷灌注前先解剖脾动脉、插管,并将脾动脉插管与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以三通接头相连,建立桥式通道。灌注完毕开放门静脉的同时开放桥式通道,肝动脉持续阻断2h后开放,并关闭桥式通道。检测各组再灌注后0、2、4和8h时肝细胞MRP2的积分吸光度A值及胆汁内胆红素含量。结果 在0h时,各组MRP2的吸光度A值及胆汁内胆红素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0h为基点,HAI组MRP2的吸光度A值和胆汁内胆红素含量在4h时分别下降了52.6%和23.1%,SR组下降了39.8%和11.8%,HABS组下降了44.2%和14.4%。同一时点间各组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RP2的表达和胆汁内胆红素含量之间呈正相关(r=0.699,P=0.001)。结论 肝移植中肝动脉桥式转流的灌注方式操作较简便,对移植肝的损伤程度较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MRP2表达抑制,而MRP2表达下降可能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rhGH上调Mrp2表达及促胆红素转运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 rhGH 上调胆道再通大鼠肝脏 Mrp2表达及促进胆红素排泄的作用机制。方法对胆道梗阻及再通大鼠动物模型的72份血清样本进行放免检测 GH;144份肝组织样本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 RT-PCR,在肝细胞毛细胆管面上染色定位 Mrp2,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半定量比较肝细胞毛细胆管面上 Mrp2表达情况,并与血清生长激素、胆红素作相关分析。结果在胆道梗阻时机体存在 GH 分泌、释放不足从正常时的6.54±1.09下降到14 d 的1.97±0.64,Mrp2转运蛋白特异性定位于肝细胞膜的毛细胆管面,荧光染色呈线条形勾勒出毛细胆管轮廓,给予 rhGH 的胆道再通大鼠肝脏 Mrp2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恢复加快。分别由143±8.1、177±12.4和212±15.4升高为159±9.3、209±13.1和221±15.4,并且随着血清 GH、胆红素的升高或降低而发生变化。结论胆道梗阻大鼠行再通术后,Mrp2的蛋白表达水平恢复缓慢,时间长。可能是由于胆道梗阻时 GH 显著下降所致。rhGH 促进胆红素的转运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直接上调 Mrp2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对照组,只解剖第一肝门,不行肝门阻断,B组为缺血再灌注后,阻断第一肝门30 min后开放.于术后的1h、6h、12 h、1d、3d开腹,每个预定时相点取5只大鼠进行取材和指标检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  相似文献   

4.
热休克蛋白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了解热休克蛋白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作用及其要关机理。方法 通过复习文献对热休克蛋白在肝再灌注中的作用加以综述。结果 热休克蛋白是细胞受应激原刺激后诱导产笺有利于增强机体抵御恶劣环境的一组应激蛋白;肝缺血再灌注可忸生成热休克蛋白,并使之随肝损伤的加重而增多,对肝缺血再灌注所致的损伤起到保护作用。结论 热休克蛋白具有保护缺血肝脏,减轻再灌注损害的作用,还可以作为监测指标,更好地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后受者胆红素变化的影响。方法30例入选患者监测术前及术后15天内肝功能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在手术中获取冷缺血时及再灌注后供体肝脏组织进行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肝移植术后存在一过性高胆红素血症(术后11天内),血总胆红素术后第1天(78.84±34.59)mmol/L,较术前(21.60±8.03)mmol/L明显升高(P<0.05),碱性磷酸酶术前中位数40.46IU/L,术后第1天中位数19.27IU/L,术后1天较术前降低(P<0.05)。胆汁酸术前中位数32.93μmmol/L,术后第1天中位数20.85μmmol/L,术后1天较术前降低(P<0.05)。γ-谷氨酰转肽酶术前中位数28.81IU/L,术后第1天中位数29.17IU/L,术后1天γ-谷氨酰转肽酶较术前升高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前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为(39.85%±12.51%),术后1天比值为(54.25%±7.6%),术后较术前升高(P<0.05)。同时,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检查没有发现肝细胞外胆汁瘀积,胆红素主要瘀积于肝细胞内。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出现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一过性高胆红素血症,并在术后11天左右降至术前水平。胆汁瘀积主要发生于肝细胞水平。  相似文献   

6.
热休克蛋白70与肝缺血再灌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有机体在经受热应激及其它应激如缺血,缺氧等作用之后,都能诱异生成热休克蛋白,得较多的是热休克蛋白70,因其在细胞应激后最显著。肝缺血再灌注为一常见的临床过程,与之有关的热休克蛋白的研究正受到关注。本文就其生物学特点,功能,在肝缺血再灌注时的表达及产生机理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与铁死亡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18):假手术组(Sham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肺缺血再灌注+Nrf2激动剂萝卜硫素组(IR+SFP组)。采用夹闭左肺门60 min再灌...  相似文献   

8.
我们旨在通过制做兔后肢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在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行骨骼肌病理检查 ,并测股静脉血一氧化氮 (NO)含量 ,以了解缺血再灌注对骨骼肌组织分泌NO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 动物造型与分组 :雄性新西兰兔 8只 ,2 5~ 3kg ,按动脉阻断平面不同分为 2组。 (1)髂总动脉阻断 6h组 (I组 ,4只 ) :实验兔经 2 %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 ,下腹部正中切口进腹 ,游离右侧髂总动脉 ,双道银夹阻断。 (2 )股浅动脉阻断12h组 (F组 ,4只 ) :实验兔同法麻醉后 ,右后肢内侧纵切口 ,解剖并游离股动脉及其侧支 ,同法阻断股动脉 ,保留股深动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硫化氢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不同剂量硫化氢组(H2S1~3组),每组6只.S组仅暴露肝门,不夹闭动、静脉;IR组采用夹闭左、中叶肝蒂、门静脉和肝动脉支1h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H2S1~3组于再灌注前5min分别腹腔注射14、28、56 μmol/kg硫化氢钠.于再灌注6h时抽取下腔静脉血样并取肝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采用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测定肝组织谷胱甘肽(GSH)含量,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血清ALT和AST活性升高,肝组织GSH含量下降(P<0.05);与IR组相比,H2S1~3组ALT和AST活性降低,肝组织GSH含量升高(P<0.05);H2S1~3组肝病理学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 H2S可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Wang N  Ma QJ  Lu JG  Chu YK  Lai DN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3):1533-1536
目的探讨在体条件下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肝冷保存时间100min,无肝期控制于18min以内,6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2只,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后处理组各24只。对照组开腹后仅游离肝周韧带;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受体大鼠供肝切除前仅以肝素化生理盐水经门静脉灌注;后处理组供肝植入后完全再灌注前,给予多次短暂复灌复停作为缺血后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后处理组受体一半(6只)于再灌注后2h留取血液及肝组织,另一半(6只)于再灌注后6h留取肝组织。对照组于关腹后相应时间留取血液及肝组织。各组分别检测肝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Or.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根据酶促反应原理,利用分光光度仪测定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肝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后处理组血清肝功能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肝组织过氧化物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后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则明显低(P〈0.05);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后处理组肝组织抗氧化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后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则明显高(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提高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和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可能是缺血后处理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中Clusterin异常表达与多药耐药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聚集素(Clusterin)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与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原发性肝癌标本及10例正常肝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Clusterin及Caspase-3、P-gp的表达.结果 Clusterin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93%,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表达阴性或弱阳性(82.93% vs 10.00% χ2=28.89,P=0.00);Clusterin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AFP值、HBsAg及肝硬化等无关,与Edmondson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Caspase-3与P-gp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15%和70.73%.肝癌组织中,Clusterin与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r=-0.36,P=0.02),Clusterin与P-gp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06).结论 Clusterin在HCC中呈过表达,与临床耐药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肝癌靶向治疗的一个新靶点;Clusterin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控Caspase-3的活性从而抑制肝癌细胞凋亡,促进HCC的发生、发展及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12.
缺血预适应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缺血预适应(IPC)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肝脏损伤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IPC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预处理(IPC IR)组.每组6只。分别测定血浆谷草转氧酶(ALT)、谷丙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血浆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及肝组织的湿/干重比值(W/D)、髓过氧化物酶含量(MPO)及DNA双链百分率(Ratio of DNA Chain%)。结果 发现IPC减轻了肢体IR后引起的ALT、AST、LDH、XOD、MDA、MPO、W/D含量的升高.并且增加了SOD以及肝组织中DNA双链百分率。结论 IPC对肢体IR继发的肝脏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海马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line-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GDNF)及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protein43,GAP-4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NSCs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新生一日龄Wistar大鼠6只,提取海马区NSCs,进行培养及鉴定。Wistar成年大鼠以改良Allen打击装置制成SCI模型。将Wistar大鼠60只分为3组:A组NSCs移植(n=24)、B组单纯损伤DMEM填充(n=24)、C组正常对照组(n=12)。于术后第1、3及7天应用RT-PCR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区GDNF和GAP-43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移植术后第1天,A组GDNF mRNA的表达量较B组平均增加23.3%;第3天,较B组平均增加26.8%;第7天,较B组平均增加32.7%。移植术后第1天,A组GAP-43mRNA的表达量较B组平均增加19.5%;第3天,较B组平均增加21.6%;第7天,较B组平均增加23.1%。A组较B组明显增强了GDNFmRNA和GAP-43mRNA的表达,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间点GDNF及GAP-43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s移植后改变脊髓损伤区局部的微环境,上调GDNFmRNA,促进GAP-43mRNA的表达,是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巢蛋白(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变化。方法 8周龄SD大鼠72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实验组66只(n=6),对照组6只(n=6)。实验组:用动脉夹压迫法建立动物模型,于造模后1、3、5d,1,2.3.4、5、6、7和8周各时间点,分别在脊髓损伤部位和损伤邻近部位取材,进行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随机选取不同时间点的组织片,用LeicaQ5001W图像处理系统观察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损伤部位和其周围)nestin和GFAP的表达变化。对照组:打开椎管,暴露脊髓相应节段,不压迫,彻底止血后缝合伤口,伤口愈合后,取材和检测同上。结果 甲苯胺蓝染色:对照组显示脊髓神经元胞体和突起轮廓清晰,胞核为深蓝色;实验组于脊髓损伤1d后,显示大、中型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神经元胞浆呈深蓝色,尼氏体模糊,胞体塌陷皱缩或碎裂,胞核椭圆或三角形、染成淡蓝至深蓝色,2~8周胞核呈深蓝色。免疫荧光染色:对照组显示除脊髓中央管周围可见到少量nestin表达外,其它部位几乎不表达;GFAP在脊髓各个部位均有表达;实验组:脊髓损伤1d后,损伤区域nestin和GFAP表达增加,3~7d后,除损伤区域外,邻近及周边区域nestin和GFAP的表达显著增加,并逐渐达到高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表达逐渐下降,nestin和GFAP的表达于损伤2周后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 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可诱导nestin表达,神经干细胞对脊髓损伤有反应,nestin表达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呈正相关,并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CerbB2基因变化在乳腺不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的意义,检测正常乳腺、乳腺囊性增生病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细胞CerbB2基因产物表达。结果: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和乳腺囊性增生病上皮细胞增生Ⅰ级者均无CerbB2癌基因蛋白表达;不典型增生Ⅱ、Ⅲ级和乳腺癌组织中CerbB2癌基因蛋白染色阳性率分别为20.0%、40.0%和54.2%。提示该基因的异常改变可发生于正常细胞经不典型增生向癌细胞转化期中,可能是部分不典型增生细胞异常增生的原因或促进因素,是乳腺上皮细胞向恶性转化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COX-2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中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用44例HCC组织制作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癌组织COX-2、caspase-3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应用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J).结果 HCC中COX-2蛋白阳性率为52.3%,其表达与AJ呈显著负相关r=-0.354,P<0.05),与caspase-3蛋白表达也呈显著负相关(r=-0.447,P<0.01),但与survivi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94,P<0.01).AI与caspase-3呈显著正相关(r=0.381,P<0.05),但与survivin呈显著负相关(r=-0.458,P<0.01).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HCC中COX-2的抗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肿瘤细胞survivin表达,同时下调caspase-3表达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动态观察肝移植术后早期肝能量代谢变化与供肝存活能力的关系。方法 用猕猴制作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采用动脉血酮体比率作主要监测手段,对受体移植术前、术中及术后早期动态观察。结果 根据受体术后存活时间大于或小于24小时分为A、B两组,A组受体存活29-168小时,B组受体存活5-22小时。受体全肝血流阻断进入“无肝期”后,所有受体AKB迅速下降至极低水平,与阻断前展高度显著性意义A组移植后12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DG)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κB的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20~270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实验组于缺血开始前10min舌下静脉注射DG(20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夹闭左右肾动脉之间腹主动脉制备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两组于缺血再灌注3、24、72、168h取腰段脊髓组织,切片,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及TUNEL法凋亡细胞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E染色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3h时,可见脊髓组织水肿,神经细胞形态基本正常;24h和72h时组织病理改变进一步加重;168h时灰质前角中大量空泡形成,尚残存多个结构清楚的运动神经元。实验组各时间点明显好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两组缺血再灌注3h表达NF-κB p65增强,24h达高峰,随后缓慢下降。实验组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吸光度(A)值分别为0.3060±0.0244、0.3964±0.0227、0.2966±0.0211和0.2679±0.0153;对照组分别为0.3611±0.0177、0.4966±0.0201、0.3563±0.0210和0.3014±0.0181(P<0.05)。DG对各时间点NF-κB p65表达的抑制率分别是15.40%、20.17%、19.28%和11.11%。细胞凋亡检测示两组于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表达增强。实验组各时间点A值分别为0.1710±0.0291、0.1755±0.0311、0.1751±0.0279和0.1832±0.0237;对照组分别为0.2368±0.0636、0.2412±0.0426、0.2015±0.0498和0.2501±0.0484(P<0.05)。DG各时间点对神经元凋亡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27.79%、27.23%、13.08%和26.74%。实验组和对照组NF-κB表达和神经元凋亡表达成正相关(r=0.838,P<0.01)。结论脊髓缺血再灌注可导致NF-κB表达及凋亡神经元增多,DG可抑制脊髓神经元NF-κB的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中5-脂氧合酶(5-LOX)的表达与bcl-2和bax表达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检测48例HCC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LOX、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癌、癌旁组织中5-LOX、bcl-2和bax基因mRNA表达分别是30/48、33/48、24/48和12/48、9/48、36/48,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CC中5-LOX蛋白阳性率为56.3%,与bcl-2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47,P〈0.01),但与bax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67,P〈0.01)。结论5-LOX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及同时下调bax等凋亡相关调节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