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IFN-α)对高转移潜能人肝癌裸鼠模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的人高转移肝癌细胞株HCC-LM3建立高转移潜能人肝癌裸鼠模型LCI-D20,种植后第2天开始分别使用IFN-α 1.5×104 U/(kg·d)(治疗组,n=12)或生理盐水(对照组,n=12)皮下注射,28 d后处死裸鼠,比较肝脏肿瘤的大小和肝内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肿瘤HGF和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肝内肿瘤大小分别为(0.11±0.03)cm3、(0.99±0.37)cm3(P<0.05);肝内转移率分别为33.3%(4/12)、83.3%(10/12)(P<0.05);肝内转移数目分别为0.67±0.31个比1.91±0.43个(P<0.05);肿瘤内MVD分别为3.19±0.52、4.85±0.72(P<0.05);肿瘤VEGF mRNA表达(-△CT)分别为-8.16±0.54、-6.95±0.86(P<0.05);HGF mRNA表达分别为-11.62±0.63、-10.56±0.48(P<0.05).结论 IFN-α对HGF及VEGF表达的抑制可能是其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抑制肿瘤生长转移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协同干扰素-α(IFN-α)抑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生长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具有肺转移潜能的人MHCC97L肝癌细胞.将MHCC97L肝癌组织块种植于BALB/c nu/nu雄性裸鼠肝脏,建立人肝癌裸鼠原位模型.以不同剂量组合的阿司匹林和IFN-α作用于荷瘤裸鼠,测量肿瘤体积,计算肺转移灶数目及肺转移率.用MTT及明胶酶谱实验检测阿司匹林对MHCC97L细胞增殖及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活性的影响.用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细胞及血清M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肿瘤体积为(3.12±0.85)cm3,肺转移率为66.7%.大剂量阿司匹林[45 mg/(kg· d)]治疗组肿瘤体积为(1.89±0.88)cm3 (P>0.05),肺转移率为58.3% (P>0.05).而大剂量IFN-α[1.5×107/(kg·d)]治疗组、大剂量IFN-α+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组、小剂量IFN-α [7.5×106/(kg·d)]+小剂量阿司匹林15 mg/(kg· d)]治疗组肿瘤体积分别为(0.69±0.40)cm3、(0.55±0.31)cm3、(0.40±0.43)cm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肺转移率均为0(P<0.05).2 mmol/L阿司匹林对MHCC97L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抑制其MMP-2的活性及VEGF的水平.小剂量IFN-α+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组裸鼠血清MMP-2及VEGF显著降低(P<0.05).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协同IFN-α抑制HCC生长转移,抑制MMP-2和VEGF的活性和表达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对恶性转化的CCL13/HBx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转移潜能的抑制效应.方法 采脂质体法将pcDNA3.1-HBx质粒转入CCL13细胞,将CCL13/HBx细胞分别在普通条件下培养或与干扰素-α共培养,采用绘制生长曲线、平板集落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体外侵袭力、体内裸鼠成瘤实验分别检测CCL13/HBx、INF-α-CCL13/HBx、CCL13/PcDNA3.1细胞在体内、体外的生长及运动迁移能力的差异.结果 pcDNA3.1-HBx质粒转染CCL13细胞后在该细胞中稳定表达,CCL13/HBx细胞生长明显快于INF-α-CCL13/HBx和CCL13/PcDNA3.1细胞,克隆生成率明显增高(31.2%比10.8%比12.4%,P<0.05),划痕愈合能力明显增强,穿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明显增多[(41.6±3.1)/HP比(7.4±1.2)/HP比(9.2±1.6)/HP,P<0.05].干扰素-α治疗组CCL13/HBx细胞裸鼠皮下成瘤体积减小[(2.4±0.2)cm3比(4.2±0.3)cm3,P<0.05].结论 CCL13/HBx细胞较CCL13/pcDNA3.1细胞具有更强的生长和侵袭转移潜能,干扰素-α能明显抑制HBx蛋白所诱导的细胞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4.
α-干扰素对膀胱癌细胞多药耐药性逆转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α干扰素(αIFN)对膀胱癌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阿霉素(ADM)的细胞杀伤作用。荧光法检测细胞内阿霉素浓度和斑点杂交法检测mdr1mRNA相对含量。结果500IU/mlαIFN能明显增强阿霉素对耐药细胞BIU87/ADM的杀伤作用,但不能增强阿霉素对敏感细胞BIU87的杀伤作用;αIFN能增加阿霉素在BIU87/ADM细胞内的积聚,但不改变mdr1mRNA在细胞内表达量。结论αIFN对膀胱癌细胞多药耐药性具有逆转作用,其机制与αIFN增加细胞内抗癌药物浓度有关,与增加mdr1mRNA表达量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与肿瘤选择性化疗药卡培他滨抑制肝癌生长的作用。方法用30只LCI-D20人肝癌高转移裸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α组(1.875μg/周)、卡培他滨组(每日2.10mmol/kg体重)和联合用药组。用药4周后,观察裸鼠肝内移植瘤体积变化及肝内转移情况,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和体重变化。结果对照组、聚乙二醇化干扰索-α组、卡培他滨组和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分别为(2 275±1 337)、(336±220)、(889±614) 和(26±56)mm~3。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联合用药组尤为突出(P<0.01)。各用药组血常规、肝功能和体重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与卡培他滨联合应用能显著抑制LCI-D20裸鼠模型中肝移植瘤的生长和浸润,副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与干扰素α(IFN-α)联用时对肝癌细胞STAT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IFN-α协同增效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MTT法检测IFN-α注射液单独或与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对MHCC97-L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IFN-α单独或与参芪扶正注射液联用对STAT1 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构建STAT1干扰慢病毒载体并实现其在MHCC97-L中表达,通过RT-PCR、We s te rn-Blot验证其干扰STAT1表达的有效性;MTT法检测IFN-α单独或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对STAT1基因"沉默"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结果 :与单独使用IFN-α相比,参芪扶正注射液与IFN-α联用可以增强IFN-α对人肝癌MHCC97-L的抑制作用(P<0.01),并上调STAT1 mRNA(P<0.05)和蛋白质的表达(P<0.05);成功构建STAT1基因"沉默"的MHCC97-L细胞株;参芪扶正注射液协同IFN-α对STAT1基因"沉默"MHCC97-L的抑制率与单独使用IFN-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上调人肝癌细胞MHCC97-L中STAT1的表达,从而提高IFN-α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α-干扰素治疗顽固性尖锐湿疣9例的临床效果:第1周每日肌注α-干扰素1×10~6U,2~5周每周肌注3次,每次1×10~6U。6~13周每周肌注2次,每次1×10~6U。13周后6例湿疣全部消失,无效的2例加用一疗程后湿疣消失。随访1~3年均无复发。作者认为α-干扰素可作为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尖锐湿疣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能否替换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能否提高、不良反应能否减少、依从性是否增加.方法 选取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等医院11例丙型肝炎患者,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其血清HCV RNA,HCV基因分型按5'-非编码区进行PCR法扩增及测序和分析.所有患者均以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b替换Peg-IFNα-2a并联合应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1例丙型肝炎患者中HCV RNA基因1b型7例,2a型1例,2b型1例,未进行分型者2例.Peg-IFN α-2a治疗无应答者4例.出现不良反应者6例(其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绝对值下降者4例,发生严重咳嗽者1例,心肌缺血者1例),停药后复发者1例.用Peg-IFN α-2b按照至少80%的剂量替换Peg-IFN α-2a,足够的疗程替换后无应答的4例患者治疗结束时均应答,其中持续应答者3例,复发1例;不良反应的6例患者替换后完成治疗者4例,中止1例,正在治疗1例,其中持续应答者3例,无应答1例;复发的1例患者出现持续应答.7例持续应答者中3例获得快速应答、7例为早期应答.结论 应用Peg-IFN α-2a治疗丙型肝炎出现无应答、不良反应或复发时可用Peg-IFN α-2b替代,但有心脏疾患者不宜替代.能替代者治疗时注意足够的疗程和至少80%的剂量,可使部分患者从中获益,提高持续应答.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放射免疫测定方法,研究α-干扰素(α—IFN)对体外培养人垂体功能性腺瘤细胞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对11例垂体生长激素(GH)及GH/催乳素(PRL)腺瘤和15例垂体PRL腺瘤进行体外细胞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和生长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研究α—IFN和αR—IFN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垂体腺瘤之间阳性表达率差异。结果 大多数垂体腺瘤细胞有α-IFN和αR—IFN表达,尤其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细胞中呈高表达;α—IFN对垂体腺瘤细胞激素分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α—IFN对大多数溴隐亭(BC)或奥曲肽(SMS)耐药的腺瘤细胞仍有抑制激素分泌效应.α-IFN能增强BC对垂体PRL腺瘤分泌的抑制作用。结论 α—IFN具有用于临床治疗功能性垂体腺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总结干扰素 α在表浅膀胱癌术后灌注治疗中的作用 ,本文从其应用途径、联合用药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其在临床上应用的效果 ,认为干扰素 α作为膀胱癌术后灌注治疗的辅助用药 ,可以改善术后化疗的疗效 ,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AT2A小干扰RNA对荷瘤鼠肝癌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MAT2A小干扰RNA质粒表达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建立持续转录小干扰RNA的细胞系,并将该细胞系皮下接种裸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为进一步观察裸鼠体内抑瘤性,将皮下接种稳定表达小干扰RNA的Bel-7402细胞系的裸鼠分为三组:A、盐水对照组,B、空质粒对照组,C、siRNA治疗组;于接种后第12天,每组动物行纯化质粒DNA瘤内注射,观察肿瘤大小;治疗后2周,处死所有动物,取肿瘤,测量大小;部分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部分进行凋亡检测。结果得到稳定转染siRNA载体、并能持续表达siRNA的Bel-7402细胞系,将稳定建系的细胞传代,持续表达siRNA细胞系肿瘤细胞生长明显缓慢。皮下接种建系的Bel-7402细胞建立荷瘤鼠模型,可以观察到siRNA组肿瘤生长缓慢,平均第13天才长出皮下可及、但肉眼看不到的肿瘤,而接种control siRNA组,平均第9天可长出肉眼可见的肿瘤;用裸鼠肿瘤模型观察siRNA的体内抑瘤效果,质粒DNA注射后,对照组瘤体10.93mm^3,空质粒对照组为11.13mm^3,而siRNA质粒转染组为4.26mm^3(P〈0.01);HE染色显示,对照组和空质粒组质粒DNA注射后,病灶充满肿瘤细胞;而siRNA组质粒DNA注射后,病灶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坏死明显,仅见少量肿瘤细胞;且siRNA明显诱导荷瘤鼠肝癌细胞凋亡,其凋亡指数为(28.79±2.13)%,较盐水对照组(9.54±1.89)%和空质粒治疗组(10.24±2.06)%明显升高(t=15.41,P〈0.01)。结论靶向MAT2A基因的siRNA诱导荷瘤鼠肝癌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对肝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建立强力霉素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裸鼠肝癌HepG2 Tet-on-HIF-1α 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荷瘤裸鼠口服强力霉素(Dox)后,观察上调缺氧诱导因子1α对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荷瘤裸鼠口服强力霉素可以上调裸鼠皮下移植瘤中缺氧诱导因子1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肿瘤体积Dox(+)组vs.Dox(-)组为(513.545±276.229)mm 3 vs.(166.506±110.142)mm 3 (P<0.05),肿瘤重量(1.251±0.438)g vs.(0.640±0.296)g(P<0.05),肿瘤生长速度Dox(+)组明显超过Dox(-)组,肿瘤内面积坏死率明显小于Dox(-)组(31.360%±2.728%)vs.(36.640±3.804%)(P<0.05);同Dox(-)组相比,Dox(+)组裸鼠体重下降更为明显(P<0.01).两组荷瘤鼠均无肝、肺转移发生.结论 强力霉素可以诱导裸鼠肝癌HepG2 Tet-on-HIF-1α 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促进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Ki67反义核酸对裸鼠人肾癌细胞移植瘤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Ki67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SODNs)对裸鼠人肾癌细胞移植瘤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BALB/C-nu裸鼠接种入肾癌786-0细胞,治疗组瘤体注射ASODNs(10 mmol/g),连续4 d。对照组注射RPMI 1640培养基。药物处理后第3、6、12天每次处死小鼠4只,取瘤组织检测肿瘤体积;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检测Ki67表达;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结果ASODNs处理组小鼠肿瘤体积缩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肿瘤Ki-67抗原表达率、Ki-67蛋白定量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肿瘤细胞凋亡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Ki67 ASODNs能有效抑制裸鼠入肾癌细胞移植瘤生长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曲肽(OCT)对人胆管癌QBC939裸鼠种植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胆管癌QBC939裸鼠种植瘤模型12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皮下注射OCT[100μg/(kg.d)]和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4周,最后1次给药24 h后处死裸鼠,完整剥除瘤块,测量瘤体体积和重量,计算实验组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两组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应用TUNEL法检测两组瘤组织凋亡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种植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1934.85±272.88)mm3 vs.(2834.63±521.86)mm3;(1.77±0.23)g vs.(2.44±0.65)g](均P<0.05),实验组抑瘤率为29.20%;实验组瘤组织中HIF-1α的表达量和MVD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0.2605±0.0406)vs.(0.3284±0.1008);(13.61±1.87)vs.(17.44±2.24)](均P<0.05);实验组瘤组织的凋亡指数(AI)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OCT对人胆管癌裸鼠种植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在种植性乳腺癌动物模型中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制作120例MCF-7乳腺癌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生理盐水组、化疗组、内分泌治疗组,每组30只;观察裸鼠一般情况及移植瘤的牛长变化,28 d后统一脱颈椎处死裸鼠,切取移植瘤标本进行常规镜检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瘤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 实验4周后,低分子肝素组、化疗组、内分泌治疗组不仅在移植瘤体积、胸壁浸润及淋巴转移等方面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其VEGF、MVD的表达亦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尤以低分子肝素组中VEGF、MVD的表达更低,但与化疗组、内分泌治疗组间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裸鼠MCF-7移植瘤模型中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而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及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125I偶联Ki67基因反义核酸(ASODNs)对裸鼠肾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合成ki67基因ASODNs,氯胺-T法125I偶联ASODNs(125I-ASODNs).BALB/c种系裸鼠接种人肾癌786-0细胞.125I-ASODNs治疗组12只瘤体注射125I-ASODNs 0.1 ml(7.4 MBq/L、10 nmol),ASODNs治疗组12只瘤体注射ASODNs 0.1 ml(10 nmol),连续4 d.治疗后第3、6、12 d每组分别处死小鼠4只,取瘤组织检测肿瘤体积,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Ki67表达,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125I-ASODNs组治疗后3、6、12 d小鼠肿瘤体积分别为(51.8±13.7)、(76.1±22.9)、(636.9±73.8)mm3,与ASODNs处理组(70.3±18.9)、(185.7±37.7)、(868.9±128.2)m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抗原表达率分别为(16.5±2.1)、(20.8±1.0)、(28.6±2.4)%,ASODNs组为(26.8±2.3)、(29.2±1)、(33.6±2.6)%,Ki67蛋白量比分别为(54.8±2.6)、(58.6±2.9)、(63.9±3.5)%,与ASODNs组(72.6±5.1)、(79.7±3.4)、(85.7±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6±2.0)、(24.9±2.0)、(27.7±2.2)%,与ASODNs组(15.1±1.6)、(17.8±1.9)、(18.3±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25I-ASODNs比ASODNs具有更强的抑制裸鼠肾癌移植瘤生长及促进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右旋柠烯乳剂 (D limonene)对人胰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人胰腺癌完整组织块建立人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移植后第 5天开始分别用生理盐水灌胃 (剂量为每天 0 .3ml/只 ,对照组 )、5 氟尿嘧啶腹腔注射 (剂量为每天 3 0mg/kg ,5 FU组 )、D limonene灌胃 (剂量为每天 15ml/kg ,D limonene组 )、D limonene灌胃 5 FU腹腔注射 (剂量同前 ,联用组 ) ,共用 7周。移植后第 8周处死动物 ,测量原位肿瘤瘤重并计算抑瘤率 ,检测胰腺癌细胞凋亡指数 (AI)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并观察荷瘤鼠腹膜、肝、其他脏器肿瘤转移及腹水情况。结果 对照组、5 FU组、D limonene组、联用组的原位肿瘤瘤重分别为 2 .73± 0 .2 3、2 .5 5± 0 .2 8、1.49± 0 .0 9、1.48± 0 .2 1;抑瘤率分别为 0、7%、45 %、46% ;AI分别为 (3 .49± 0 .3 3 ) %、(7.13± 1.17) %、(2 0 .5 0± 2 .3 9) %、(19.97± 3 .44 ) % ;MVD分别为 2 2 .3 0± 2 .76、19.88± 3 .75、8.5 1± 5 .47、9.12± 5 .71;VEGF分别为 48.3 5± 6.12、47.44± 5 .2 7、3 3 .68± 8.65、3 4.2 6± 7.2 4;腹膜转移率分别为 10 0 .0 %、62 .5 %、3 0 .0 %、2 2 .2 %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对肝癌生长和转移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对肝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人肝癌裸鼠动物模型 (LCI D2 0 )。术后第一天起分别予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 (对照组 )、顺铂 氟尿嘧啶 (化疗组 )、皮下注射法安明 (低分子肝素组 )、顺铂、氟尿嘧啶与法安明联合应用 (联合组 ) ,连续 5周。测量原位肿瘤大小、观察肿瘤腹壁、其他脏器转移及腹水情况 ;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平滑肌肌动蛋白 (smoothmuscleactin ,SMA) ;测定血清AFP、CEA、CA199。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肿瘤体积、MVD、SMA、肝、肺、腹壁转移率及腹水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抑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低分子肝素对肝癌的生长与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该作用与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L-精氨酸(L-arg)在人肝癌裸鼠肝脏移植瘤生长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人肝癌裸鼠肝脏移植瘤模型,使用L-arg进行干预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1)小剂量L-arg(0.5 g·kg~(-1)·d~(-1))组、大剂量L-arg(1g·kg~(-1)·d~(-1))组和对照组移植瘤重量分别为(985±76)mg、(328±35)mg、(586±56)mg;大剂量L-arg组移植瘤重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小剂量L-arg组移植瘤重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2)大剂量L-arg组移植瘤PC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调(P<0.05),小剂量L-arg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大剂量L-arg组NO水平较对照组和小剂量组显著升高(P<0.05),小剂量L-arg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4)大剂量L-arg组移植瘤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小剂量L-arg对移植瘤AI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L-精氨酸对肝癌具有双重作用.小剂量L-精氨酸可促进肝癌生长;大剂量L-精氨酸抑制肝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人胆囊癌裸鼠皮下种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人原发性胆囊癌皮下种植瘤裸鼠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只,分别自腹腔注射奥曲肽100 μg/(kg·d)和生理盐水,用药共6周。观察两组种植瘤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肿瘤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p53,bcl-2,Ki-67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裸鼠皮下种植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实验组肿瘤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0.99±0.54)g vs. (1.58±0.51)g,t=2.38,P<0.05],抑瘤率达37.3%,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6±2.62)% vs. (4.27±1.50)%,P<0.01];实验组的p53,bcl-2,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79.48±5.22)%vs. (87.13±8.26)%,(46.72±6.40)%vs.(53.85±7.72)%,(37.56±6.67)%vs(45.45±8.73)%,P均<0.05]。结论:奥曲肽能抑制人胆囊癌裸鼠皮下种植瘤的生长,可能系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机制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